全 文 :略 谈 番 薯 和 薯 搅
夏 鼎
《文物》 今年第 3期中刊登了一篇 训各敲甘藉和
甘薯录》 。 这篇文章既以甘箫 (即 甘薯 )便是 番薯
的具名 , 但又依照 《 甘薯录 》的橱者的意见 , 以为我
国从很远的古代起就种植了甘藉 (番薯 ) 。 实 具l] 番
薯并不是我国古代的 “ 甘箫 ” ,后者当是薯蔽的一种 。
这事牵涉到我国农业作物史 _上的一个重要尚题 , 不
可不加以淤明。
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 “ 薯 ” 或 “ 薯拔 ” 的食用植
物 , 便是现在的山药。 它是属于植物学上 “ 属 ” 名哄做
薯箱属 (D i o s c o r e a) 的薯预科的单子叶植物 。 这一
“ 履 , ,的有静多“ 种 ” ,例如 D . b a t a t a s (中国薯预 ) 、
D
.
e o e u l e n t a (甜籍 ) 、 D . j a p o n i e a ( 日木薯镜 ) 、
D
.
sa it va (黄独 )等 。 其中第一种是我国的土产 ,
种植较为广泛 , 苏联和西万囚家有叫一 它 做 “ 中 国
的 J嚼片薯 ` , 的。 这一 “ 种 ” 中又有许多不同的 品 平卜。
它们不仅有野生的和人工栽培的不同 , 并且它们的
块茎形状也有圆柱形的 、 块形的 、 手掌形的不同 ,
味道也有甜淡的不同 。 明末谢肇制的 《五杂姐 》卷十
一中税 : “ 山药原名薯孩 , … …其种亦多 。 今固中以
山谷中所生 , 大如掌者为薯 ; 而以圃中生值如褪者
为生药 。 不知原一种而强分之也 ” 。 (国学珍本文康
本 ,下册 , 12 8页 ) 。 《界物志 》 和 《南方草木状 》的 “ 甘
藉 ” , 可能是今日学名 1 1一做 “ 甜薯 ” (D . es eu le nt a)
的一 “ 种 ” , 但也可能是普通薯覆 (D . b at at as ) 中
校为甘甜的一个品种 。
另外一种女用植物 哄 做 “ 芋 ” , 属 名 是 芋 属
(C o l a e a s i a )
, 有芋 (C . e s e u l朗 t a ) 、 青 芋 ( C .
a
nt iq u n
又m ) 等各种 , 是天南星科的单子叶植物 。
这也是我国的土产 , 栽培蚊早 , 古代 也叫一它做 “ 蹲
璐 ” 。 藉箱似芋 , 所以 , 也日1一做 }口芋 (兑哎本草胭目》 ) ,
但是二者是容易区别开来的 。
今 日哄做甘薯 (或 甘言:8) 的食用植物 , 便是番
薯 , 拉丁文学名 l,l 做 IP o m a e a b at at as , 是 旋 花
科的双子叶植物 , 和前二者不仅并不同种 、 属 , 并
且不同铜 、 目。 它的原产是美洲中部 , 很早以前便
被美洲印第安人所栽培 , 16 世耙时西班牙把它移植
到吕宋岛 (菲列宾岛 ) 。 我国便是由吕宋翰入的。 因
为它不是我国的土产 ,我国藉言中没有它的名称 。 因
为它的供食用的块根有点像我国土产的薯和芋 , 所
以初输入时曾哄它为 “ 番薯 ” 或 “山芋 ” (这和山药的
具名相同 ) , 也有就它的颜色或甜味 , 眨斗它为 “ 朱薯 ”
或 “ 洲一薯” 的 。 这里的 “ 甘薯” 或 “ 廿落” 的取义是
指它有点像薯而味蚁甜 。 它是另一种植物 , 和古代
的 “ 甘薯 ” (薯苗中味甜的那一品种 ) , 实是同名具
实 。 另一种原产地也是美洲的食用植物— 嚼铃薯
( S o l a n u m t u b
e r o川m , 属茄科 S o l a n a e e a e ) ,
输入我国蛟晚 , 所以也畔做 “ 洋山芋 ” 、 “ 洋芋 (或
阳芋 ) ” 、 或 “ 山药蛋 ” 。
番薯输入我国的翘过 , 明代人有明确的祀载。 除
了陈世元的《金薯傅习录 》 (见 “ 甘薯录” 引录 ) 税是
明季其祖陈翘输自吕宋移其种归四之外 (《 同治长乐
志 》等书靓是耙输的父亲振龙所傅人的 ) , 现在再引
录周亮工的 《阂小耙》 作为一例 。 这书中卷下有“ 番
薯 ” 一条 。他税 : “ 万历中 , 阴人得之外国。 · · … 初种于
漳 翻` , 渐及泉州 , 渐及莆 ; 近具1]长乐、 福清替种之 。 ” 他
指明这外国是 “ 吕宋国” 。他又描写番薯 : “ 其茎叶蔓
生如瓜葵 、 黄精 、 山药 、 山蔽之蝎 , … … 其根如山药 、
山截 、 如蹲鹅者 。 ” (龙威秘书本 , 4 5真 ) 。 蹲鸥即芋 , J今寸
文已靓过 。这里 l1[ 药和山角并举 , 当折薯预蝎中的不
同的“ 种 ” , 或同一 “ 种 ” 中的不同品、种 。 它侧以及芋类
都和新输入的番薯 (或甘薯 ) ,完全不同。 《五杂姐》卷
十一税 “ 百谷之外 , 有可当谷者 , 芋也 , 薯预也 , 而阴
中有番薯 。 ” (国学珍本文库本 , 下册 , 12 页)他怀疑
楼含《南方草木状》中的 “ 廿薯 ” 可能即番薯 ,但只观 :
“ 想即番薯 , 未可知也” , 仍不敢作完全 肯定。 徐光启
在 《农政全书》卷 27 中 , 便 视以为番薯和占代的 “ 甘
藉 ” 是同一类植物 , 但是他仍知道: “ 藉有二种 : 其一
名山藉 , 固广故有之 , 共一名番藉 , lJ 土人傅云 : 近
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 。 … … 两种草叶多相类 , 但山
藉植援附树而生 , 番藉蔓地生 。 `山落形魁垒 , 番箫
形圆而长 。 其味 lJ 番籍甚 甘, 山籍为劣耳 。 盖中上
褚书所言 黔者 , 普山藉也。 ” 他又表 : “ 薯兹与山落
显是二种 , 与番藉为三种 , 皆艳不相类 ” 。 (万有文库
木 , 第 5 册 , 4 页 ) 他认为它们是不相类的三种 。
他的所稍 “ 山藉” , 似乎便是次五杂服 》 中所硝 “ 山谷
中所生 、 大如掌者 ” 的 “ 薯 ” , 也即《闺小耙》中的 “山
菠 ” 。 无蒲如何 , 他已明视出 “ 由落 ” ,与番藉不 是 同
种 , 栖不相类 。 至于 }1 药 (或薯苗 ) , 这三部 书 都
是 J月以指 “ 道如褪 ” ( “ 形圆长翎 ” 或 “ 形如手指 ” ) 的
一种薯预 , 认澈是一致的 。 徐光启不过因为“ 山藉 ”
和 “番藉 ” 有点相似 , 所以把它们归在一起 。 实 l6J 这
是不及谢肇制把薯 (山藉 ) 与山药归在一起为较合
理 , 因为它溯是同一 “ 种 ” 植物中的不同品种而已 。
吞8
DOI : 10. 13619 /j . cnki . cn11 -1532 /k. 1961. 08. 003
李时珍《本草铜 目》卷2 7 , 也以为山茫与山药都是薯
菠的典名 。 不过徐光启认为 “ 中土褚书所云一藉者替
山蒲也 ” , 当然包括古书中的 “甘藉 ” 在内 ; 在这点
上他的看法是正确的 。 后来的写书者 , 常将古书中
的 “ 甘豁” 与明万历以来的的番薯 (或甘藉 ) ,混为一
放 。 《 一日一薯录》的蝙者也犯了同样的错改 。
我们知道番薯是有各种不同的品种 , 它的表皮
颜色有白色的 , 有紫征色的 , 它的内肉有白色的 ,
有橙黄色的 。 根茎的形状和大小 , 也有不同 。 但是
它侧都属于植物学上同一个 “ 币}` ” 。 也静有人凹 : 晚
明以前的古书中的 “ 一甘藉 ” , 虽可以解释为薯预中味
校 廿甜的一个品种 , 但是 , 是不是也可解释为番薯
中的一个品种呢了 我的意见是不能这样解释的 。 栽
培的农作物都 由野生的加以长期栽培选种 , 使它更
适合于人类的需要 。 番薯的原产地是美洲中部热带
地带 。 整个旧大陆 , 包括我国在内 , 在发现美洲以
前并没有番薯这一 “ 种 ”植物 。 所以可以肯定我国古
代没有番薯。 纵使我国有野生的与番薯近释的植物 ,
但是明以前的书中哄做 “ 甘薯 ” 的一种植物所以起这
个名称 , 一 定是因为它和薯苗相似而味 甘, 决不会
因为它是明末从外国输人的番薯 (甘薯 ) 在植物学
_
!二系近称植物 。 与番薯不同 “ 种” 的近椽植物 , 也不
会突然变种 , 变成和美洲由野生的番薯 (I . b a t at as )
攫长期栽培而成的家生番薯同“ 种 ” 的植物 。 何况它
在万历 }讨由吕宋输入福建 , 在文献上有明确的靛载 ,
史不容我侧曲解事实 。 我们很难投想 , 像番薯这样
丰产而易于栽培的食粮 , 如果我国古已有之 , 为什
么要等到明末才突然地得到大量的推广。
我国的人 口 , 在西汉末年便已接近六千万 (汉
平帝元始二年即公元 2 年 , 人 日 为 59 , 5 94 , 9 78 , 见
《汉书地理 忿》 ) , 但是千余年以后 , 到明代极 盛 时
仍只有六千万有零 , 有 1寸还减到五千多万 (洪武二
十六年 , 即 1 39 3 年 , 为 60 , 5 4 5 , 5 2 2 口 , 弘治 四 年
即 1连9 1 年为 5 3 , 28 1 , 1 5 8 口 , 万历六年即 1 5 7 8 年为
6 0, 69 2
,
85 6 口 , 见《明史食货志》 。 清初以战乱有 所
减少 , 但是到乾隆六年 (即 1 741 年 ) , 便达到一万
万四千余万 , 到乾隆末年更琳至三万万以上 , 道光十
五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 (乾隆六年为 143 , 4 10 , 5 5 9,
乾隆五一! 一五年为 17 9 0年为 30 1,生8 7 , 1 1 5 口 , 道光十
五年为 4 0 1 , 7 67 , 0 5 3 。 兄《东华录 》及《东华植录》 ) , 最
后达到令 1[ 的六万万五千万。 这样的人 口激增 , 虽
然与版图的扩大 、 田地的开辟 , 及赋税 法 的 改 变
(康熙五 卜二年即 17 1 3 年 , 宣布滋生人 口永 不 加
赋 , 所以没有一隐匿以逃避人口税的必要 ) ,都有关系 ,
但是与明朝晚年输人原产于美洲的番薯和玉蜀黍 ,
恐关系更大 。 这两种作物都是适合于贫痔的土地上
种植而可以获得丰产的 。 今 日我国五种最主要粮食
的产量的比重是 : 水稻 、 小麦 、 玉蜀黍 、 番薯 (甘
薯 ) 、 谷矛 (小米 ) (见万国鼎 : 《五谷的起源 》 , 工
人日报 1 961 年 3 月 26 日 ) 。 可兑这两种由明 季 才-
输人的谷物的重要 。 如果生产关系没有变化 , 人口
的增加主要是依照农作物生产量的增长 。 除非以工
业品向国外交换食粮 , 否则便须要农业过关 。 由这
一角度来看 , 考证番薯在我国出现的历史 , 是有它
的工要意义的 。
(补韶: 这文写就后 , 才蔽到胡踢 文 同 志 的
《 目·籍来源和我们劳动祖先的栽 培 技术》 一 文 (兄
19 58 年出版的《农业遗产研究集刊》第二 册 ) 。 他 关
于甘藉名称的枯渝 , 也认为 “ 甘茫原先并非番藉 , 在
明代以前 , 也不是指番薯而言 , ’ 当时也没有番薯 。
以甘藉作为番薯 , 是在番薯傅入我国以后 , 系属强
冠李戴讹傅之改 ” ( 21 真) 。 因为我的这文的箭据 ,
和他的不大相同 , 可以互相补充 , 所以 仍 让 它 发
表 。 )
读 书 偶 记
— 关于 “ 番薯 ” 的来源—偶阴抄木君国初莆变小乘》 , 系清初莆田人 蕃薯亦天启时番邦载来 , 泉人学种 ,
陈鸿 (字邦肾 )所蝙 。 康熙三十七年 (公元 16 98 初时富贵者蔽客 , 食盒装数片 , 以为奇品。
年 ) 陈鸿死去 , 年八十一岁。 以此甜算 , 陈鸿 今兴 、 泉 、 漳遍洋替种 , 物多价肢 , 三琅当
当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 (公元 〕6 17 年 ) 。 此书 颤而食 , 小民献之 。 ”
述清初丽建莆田 “ 变乱 ” 事甚为扼要 。 其中有一 久旱逢雨 , 院中蕃薯抽条攀秧 , 生长甚快 ,
段讲到 “ 蕃薯 ” 的事 : 是否就是上述 “ 蕃薯 ” 的嫡系 , 也不甚了了。 录
“ 庚寅顺治七年 此一条 , 供研究者参考 。
_ _
_ _
_
_些 、~ {
吞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