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换锦花C-带的初步研究



全 文 :   收稿日期:2003-10-20
作者简介:邓传良(1975-)男 ,山东定陶人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 E_mail:DCL75@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863”项目(2002AA241051)
文章编号:1008-9632(2004)02-0018-02
换锦花 C -带的初步研究
邓传良 ,周 坚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摘 要:对换锦花 C-带进行了初步研究 ,研究表明其染色体 2n=22 , 带纹主要以着丝点带为主。还讨论了染色体 C-
带在研究石蒜属植物核型演化及多倍体起源中可能的作用。
关键词:换锦花;C-带;染色体
中图分类号:Q78 文献标识码:A
  石蒜属(Lycoris Herb)植物作为球根花卉 ,其品种
众多 ,有红花 、粉红花 、黄花 、淡红紫色 、百合型 、白长
筒型等 ,叶期像兰花 ,花期似金灯 ,具有良好的观赏价
值 ,可用于切花 、盆花和地被植物造景;此外 ,有些种
类含有的石蒜碱 、加兰他敏 、力可拉敏等 ,为临床医疗
用药。因此 ,石蒜属植物不仅是一类很有开发潜力的
花卉资源 ,而且也是颇有发展前途的药用植物资源 。
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er)是我国特
有植物 ,分布于安徽 、江苏 、浙江和湖北等省 。野生于
阴湿山坡或竹林中。其鳞茎为提取临床用药加兰他
敏的原料 。换锦花不仅具有二倍体[ 1] ,而且具有三倍
体[ 2] 。本文对石蒜属植物换锦花的 C-带进行了初
步研究 ,以求能为研究石蒜属植物的核型演化与多倍
体起源提供细胞学证据。
1 材料与方法
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 Comes ex Baker)种球由南
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组提供。
1.1 染色体标本制备 将换锦花的鳞茎水培发根 ,
等根长至 1 ~ 2cm时 ,用对二氯苯预处理 7.5h ,然后用
卡诺固定液固定 24h ,60℃lmol/LHCI解离 10min , 45%
乙酸压片 ,液氮揭盖片。95%和无水乙醇分级处理 ,
每级 10min 。
1.2 C-带 稍微气干 ,置 0.2mol/LHCl中于 60℃处
理2.5min。蒸馏水冲洗后 , 在 Ba(OH)2 饱和液中于
20 ~ 25℃室温下处理 7min。蒸馏水冲洗干净 , 2xSSC
盐溶液中于60℃温育60min ,转入Giemsa(pH6.8)染色
至显带。
1.3 显微摄影 蒸馏水冲洗 ,气干后滴二甲苯 ,盖上
盖玻片 ,在油镜(100x)下观察并照相 。
2 结果与分析
图 1 换锦花染色体的 C_带带型(1200X)
Fig.1 C_banded chromosome at metaphase
in Lycoris sprengeri(1200X)
染色体 C-带是指通过一定的酸 、碱 、盐以及温
度等因素对染色体进行处理 ,借助 Giemsa等染料染
色 ,使染色体在一定位置出现深浅不同的区域 ,而形
成特定的带纹 。植物染色体的 C-带 ,主要有 5种类
型:(1)着丝点带(centromeric band),即着丝点及其附
近的带纹;(2)中间带(intercalary band),即分布在染色
体两臂上的带纹;(3)末端带(telomere band),即位于
染色体两臂末端的带纹;(4)核仁缢痕带(nucleolar
constriction band),即位于核仁缢痕区(次缢痕区)的带
纹;(5)随体带(satellite band),即随体显带 。由图 1可
18
第 21卷第2期
2004年4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OURNAL OF BIOLOGY
  Vol.21 No.2
Apr ,2004
知 ,换锦花染色体 2n=22。C -带核型图 、模型模式 图见图 2 、图 3 ,由此可见其主要是着丝点带[ 3] 。
图 2 换锦花C_带核型图
Fig.2 Karyogram of C_banded karyotype of Lycoris sprengeri
图 3 换锦花C_带核型模式图
Fig.3 Idiogram of C_banded karyotype of Lycoris sprengeri
3 讨论
对于石蒜属植物的核型 ,国内外学者研究很多 ,
并且一直在争论两个问题:一是核型演化;二是多倍
体起源 。关于核型演化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是罗伯逊
变化(Robertsonian change)引起的 。罗伯逊变化即由 2
条非同源(或同源)染色体通过着丝点融合而合并成1
条染色体 ,或由一条染色体经过着丝点分裂形成 2条
染色体的过程 ,而检测罗伯逊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是:数目不同的染色体组含有相同的染色体长臂数 。
有关石蒜属的种间核型变异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
观点认为 ,该属是通过着丝点融合(fusion)而演化 ,即
由两个“丁”型染色体并合而产生一个“V”型染色体 ,
染色体的数目逐渐减少;第二种观点认为种间是通过
着丝点断裂(fission)而演化 ,即一个“V”型染色体分离
成为两个“丁”型染色体 ,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增多 ,即
含“V”型染色体的种为原始种 ,而含“丁”型染色体的
种是衍生的[ 4] 。
植物多倍体基因组主要起源于 3种不同的途径 ,
即:体细胞染色体加倍(somatic doubling)、未减数配子
融合 (fusion of unreduced gametes)和 多 精 受 精
(polyspermy)[ 5] 。石蒜属中三倍体起源 ,有两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由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而来;第二种可能
是通过一个二倍体的未减数配子与一个二倍体的正
常配子结合产生的 。
不同物种和不同染色体 ,C-带的多少 、大小和位
置是不同的 ,而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 ,特别是同源染
色体在同一位置上的带纹则基本一致。因此 ,我们可
以选择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石蒜属种类进行 C -带分
析 ,来探讨核型演化情况。至于石蒜属多倍体起源 ,
我们可能选择二倍体物种与其三倍体物种进行带纹
比较 ,确定三倍体物种的起源。本文由于材料的限
制 ,未进行近一步研究 ,期望更多学者对此进行关注 。
参考文献:
[ 1] 孙叶根 , 郑 艳 ,张定成 , 等.安徽石蒜属 4种植物核型研究
[ J] .广西植物 , 1998 , 18(4):363 ~ 367.
[ 2] 张定成 , 孙叶根 ,郑 艳 , 等.三倍体换锦花在安徽发现[ J] .
植物分类学报 , 1999 , 37(1):35~ 39.
[ 3] 李懋学 ,陈瑞阳.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问题[ J] .武汉植
物学研究 , 1985 , 3(4):297~ 302.
[ 4]刘 琰 , 徐炳声.石蒜属的核型研究[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89 , 27(4):257~ 264.
[ 5] 杨 继.植物多倍体基因组的形成与进化[ J] .植物分类学
报 , 2001 , 39(4)357 ~ 371.
(下转 37页)
19
第 21卷第2期
2004年4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OURNAL OF BIOLOGY
  Vol.21 No.2
Apr ,2004
的生根能力 ,对外界条件的要求不太苛刻 ,或是由于
在较短的时间内 ,各浓度组合间的差异表现不明显的
缘故 。
3.4 本次实验中 ,愈伤组织的分化率相对较低 。崔
广荣等[ 7]李一琨等[ 2]研究表明:愈伤组织经过预分化
培养阶段的处理能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 。本实验未
进行预分化处理 ,这可能是其分化率较低的原因之
一。实际上 ,影响水稻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因素很
多[ 1 ,7] ,将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进行优化组合以筛选出
最佳培养基仍然是从事植物组织培养工作者不断探
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1]田文忠.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 J] .遗传学报 ,
1994 , 21(3):215~ 221.
[ 2] 李一琨 ,范 云 , 王金发.籼粳杂交水稻 F1 种子胚愈伤组
织诱导及再生体系建立[ J] .植物学通报 , 1999 , 16(4):416~
419.
[ 3] TarczynskiM C JenesenR G , BohnertH J.Stress.Protection of
trandgenic tobacco by production kf the osmolyte mannito [ J] .
Science , 1993 , 259:508~ 510.
[ 4] 丁 雷 , 王学臣.测定植物细胞质中游离 Ca2+浓度的荧光
指示剂法[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1995 , 31(3):216~ 222.
[ 5] 章文华.钙在植物细胞盐胁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J] .植物
生理学通讯 , 2000 , 36(2):146~ 152.
[ 6] 王慧中 ,卢德赵.6-磷酸山梨醇脱氢酶基因转化水稻研究
[ J] .科技通报.2002 , 18(6):440 ~ 445.
[ 7] 崔广荣 ,吴 豪 ,刘耀光.籼稻珍汕 97B 成熟种子胚愈伤组
织诱导及其再生体系的建立[ J] .生物学杂志 , 2003 , 20(3):
22~ 25.
Ca2+and Mg2+influencing on seedling differentiation
and rooting of Indica rice
CUI Guang_rong ,ZHANG Guo_nian ,YAN Li_rong
(Anhui Technical Normal College ,Fengyang ,233100 ,Anhui ,China)
Abstract:Ca2+ ang Mg2+on seedling differentiation and rooting were studied by using Indica rice calli as materia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a2+ang Mg2+could promote Indica rice calli seedling differentation within a range of densities.When
the density of Ca2+ was 6 ×10-3 mol/L while the density of Mg2+ was 1.5 ×10-3 mol/L , the effects of seedling
differentiation were better than others.The effects of rooting of Indica rice in different densities of Ca2+and Mg2+were not
obvious.All results of rooting were better.
Key words:Indica rice ;calli;differentiation rooting
(上接 19页)
Primary study on C_band of Lycoris sprengeri
DENG Chuan_liang ,ZHOU Jian
(College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210037 ,Nanjing ,China)
Abstract:C_band in Lycoris sprengeri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ycoris sprengeri chromosome number
was22 , and C_banding was centromeric band.The application of chromosome C_band in karyotype evolution and origin of
polyploids of Lycoris herd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Lycoris sprengeri;c-band;chromosome
37
第 21卷第2期
2004年4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OURNAL OF BIOLOGY
  Vol.21 No.2
Apr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