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剑麻离体叶片接种剑麻茎腐病菌方法的研究



全 文 :!# 中国麻业 $%&’( )*+,-. &’/ $-0/12(. !##3年第 !4卷第 5期
收稿日期:!##36#67
作者简介:赵艳龙( 7896):男,高级农艺师,从事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研究。(;<=#4376!9375:,6>?@<= ABC85DEF>
G 通讯作者:(;<=#4376!9375:,6>?@<=AH?IJK<@I333C85DEF>
剑麻离体叶片接种剑麻茎腐病菌方法的研究
赵艳龙,何衍彪,詹儒林 G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 湛江 3!L#7)
摘 要:以剑麻茎腐病菌为接种病原菌,以 MD8L9 离体叶片为接种对象,研究了 3 种接种方
法、8 种分生孢子浓度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和植株不同部位叶片的接种效果。结果表明,叶面打孔
法或切口滴 #9 个N>< 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效果最好。采用该方法,!#OPL!O才能接种成功,
5#OP53O是接种后的最适培养温度;中部叶片的接种效果好于下部叶片,上部叶片接种效果最差。
关键词:剑麻;离体叶片;剑麻茎腐病菌;接种方法
中图分类号:.L53D8 文献标识码:&
剑麻( &Q?R; S@S?等省区均有种植,目前,我国剑麻种植面积已达 D3 万 H>! TU。剑麻斑马纹病和茎腐病是剑麻的主
要病害,在大部分的剑麻植区已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T!:5:LU。因此抗病育种在剑麻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目前也不乏有抗病品种的报道 T3U,但大部分抗病品种的判断只是根据田间的性状表现所得出的
结论,往往不易正确判断其是否真正抗病,而且往往要经过几年的观察,严重影响了剑麻抗病育种
的进度和准确率。目前的研究表明,综合筛选法即用田间筛选和室内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率较高
T8U。而在综合筛选法中,接种鉴定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接种的成功率直接影响着接种鉴定的效果。
对于剑麻而言,不同的接种方法和不同的分生孢子浓度、不同的接种部位及不同的接种后培养温度
等条件直接影响接种的成功率,有关此方面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有报道。本研究以剑麻茎腐病
( &SV;JQ@<进行接种鉴定研究,探明最佳的接种方法及条件,以提高接种成功率、提高抗病筛选的准确率,为
剑麻的抗茎腐病育种打下基础。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剑麻
剑麻品种为 MD8L9,采自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同一施肥条件的麻园,植
株高约 8#!,均为麻苗。将采下的叶片洗净凉干,每片叶从叶基开始切成 # 小段,每小段长约
5E>,然后随机选取各小段用于接种试验。
1.1.2 供试菌株
供试黑曲霉菌株由本实验室分离、纯化和保存。从保存的试管中挑取黑曲霉菌丝块移接于 $/&
平板,5#O培养一周后用于接种。
1.2 方法
1.2.1 接种方法
设 3 种接种方法:& 叶片切口滴分生孢子悬浮液:将分生孢子悬浮液滴在叶片切口上;&! 叶
片切口注射法:用微量注射器将分生孢子悬浮液注入叶片切口上;&5 叶片表面针刺法:用针刺伤
文章编号:846535!( !##3)#56#L!6#L
L!
!#年第 !$卷第 %期 中国麻业 &’()* +,-./0 ()1 &/2134*0 56
叶片表面后接分生孢子悬浮液;(7 叶片表面注射法:用微量注射器在叶片表面注射分生孢子悬浮
液;(# 叶片表面打孔法:用直径 8!!的打孔器在切成小段的叶片表面打一个孔,再接分生孢子悬
浮液或菌块。
1.2.2 接种的菌块或分生孢子及其浓度
用灭过菌的毛笔取分生孢子置于无菌水中,以纽鲍尔( )9:;<:9=)血球计数板计数法>$?配成下列 8
种浓度:- 无菌水,即为对照;-5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57个@AB;-!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5#个@
AB;-%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58个@AB;-7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为 5$个@AB;-# 分生孢子悬浮液浓
度为 5C个@AB;-8 接种体为菌块。
1.2.3 试验方法
以不同的接种方法和不同分生孢子悬浮液浓度组合,共设置 %5个处理,见表 5。除 (#-8处理是在
每片叶接一菌块外,其它处理都是接 D!AB 分生孢子悬浮液或无菌水。每处理 7 次重复,每重复 #
小段叶片。接种后放置于 %E下保湿培养。8F后检查发病情况。
表 1 接种方法和分生孢子浓度的处理组合
*<;B95 *G9 H=9方法 分生孢子浓度( 个@AB)
- -5 -! -% -7 -# -8
(5 (5- (5-5 (5-! (5-% (5-7 (5-#
(! (!- (!-5 (!-! (!-% (!-7 (!-#
(% (%- (%-5 (%-! (%-% (%-7 (%-#
(7 (7- (7-5 (7-! (7-% (7-7 (7-#
(# (#- (#-5 (#-! (#-% (#-7 (#-# (#-8
1.3 不同温度下的接种效果试验
以叶面打孔法接种浓度为 5C 个@AB 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设置如下 5! 种接种温度:5#E、5$E、
5CE、56E、!E、!#E、%E、%#E、%CE、7E、7!E和 7#E。
每片叶接种 D!AB分生孢子悬浮液, 7次重复,每重复 #小段叶片。接种后放置于各温度条件
下保湿培养。7F后检查发病情况。
5D7 不同部位叶片接种效果比较试验
以叶面打孔法接种浓度为 5C个@AB 的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叶片均取自同一植株,不同部位,分
上部叶片、中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三个处理。每处理 7次重复,每重复 #小段叶片。每次接种 D!AB分
生孢子悬浮液,接种后置于 %E下保湿培养。7F后检查发病情况。
5D# 剑麻茎腐病病情分级标准
级:无发病;5 级:P病斑直径!#AA;! 级:#AAP病斑直径!5AA;% 级:5AAP病斑直径!
5#AA;7级:病斑直径Q5#AA。
5D8 数据分析
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 1R/*)统计分析病情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病情指数S >( 病级数值T该病级叶片数)T5? @( 病级最高值T调查叶片数)
! 结果和分析
!D5 不同接种方法、分生孢子浓度的接种效果比较
不同接种方法、分生孢子浓度的接种效果见表 !。表 ! 表明,一方面,对照和低浓度分生孢子
( 57个@AB、5#个@AB、58个@AB),不论用何接种方法,都不能使叶片发病,必须在浓度为 5$个@AB
以上才能发病,而且随浓度升高,病情有上升趋势( 如图 5);另一方面,用叶面针刺法和叶面注
射法时,无论何种浓度,叶片均不发病。
57%
!# 中国麻业 $%&’( )*+,-. &’/ $-0/12(. !##3年第 !4卷第 5期
表 2 不同接种方法、分生孢子浓度的接种效果
(6789! ,::9;< =: >?=;@86<>=? A>::9D9?< E9=? =: FG=D9F
编号 处理 发病率(H) 病情指数 编号 处理 发病率(H) 病情指数
&+# # #;I2 4 &5+J # #;I2
! &+ # #;I2 K &5+3 # #;I2
5 &+! # #;I2 L &J+# # #;I2
J &+5 # #;I2 !# &J+ # #;I2
3 &+J 5# MN!37;I&+2 ! &J+! # #;I2
M &+3 M# !367I&+ !! &J+5 # #;I2
4 &!+# # #;I2 !5 &J+J # #;I2
K &!+ # #;I2 !J &J+3 # #;I2
L &!+! # #;I2 !3 &3+# # #;I2
# &!+5 # #;I2 !M &3+ # #;I2
&!+J 3# 4N37;I&+2 !4 &3+! # #;I2
! &!+3 M# !5N4367I&+ !K &3+5 # #;I2
5 &5+# # #;I2 !L &3+J !3 5N437;I+2
J &5+ # #;I2 5# &3+3 M# 5N!367I&+
3 &5+! # #;I2 5 &3+M J3 5MN!36I&
M &5+5 # #;I2
注:数字后标有相同字母者表示差异不显著,标有不同字母者表示差异显著。小写字母表示 !O#N#3 水平上的显著
性,大写字母表示 !O#N#水平上的显著性。下同。
病情指数显著性差异测验结果表明,处理 &3+M 的病情显著重于 &!+J、&+J、&3+J,而 &3+M、
&3+3、&+3、&!+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3、&+3、&!+3、&!+J、&+J、&3+J之间也无显著差异。考虑
到 &3+M、&+J、&3+J处理的发病率较低,分别
为 J3H、5#H、!3H,不作为最佳接种处理,
而 &!+3、&!+J 处理操作麻烦,费工费时,且
&!+J发病率稍低(3#H),而 &3+3和 &+3的发
病率为 M#H。综上所述,用 &3+3 和 &+3 两种
处理即用叶面打孔或切口滴分生孢子悬浮液
法、接种分生孢子浓度为 #K 个 P E8 时效果最
佳,是最理想的接种剑麻茎腐病菌的办法。
!N! 不同温度下接种效果的比较
表 3 不同温度接种结果
(67895 ,::9;< =: >?=;@86<>=? @?C9D C>::9D9?< <9EG9D6<@D9
温度 发病率(H) 病情指数 产孢情况
3Q # #9I2 不产孢
4Q # #9I2 不产孢
KQ # #9I2 不产孢
LQ # #9I2 不产孢
!#Q 5# #C9I+2 产孢较少
!3Q 3# !N!3 ;CI+ 产孢较多
5#Q L# JKN436I& 产孢多
53Q L3 JMN!367I& 产孢多
5KQ K3 J5N4367I& 产孢多
J#Q K3 J!N367I& 产孢较多
J!Q K# !KN437;I&+ 产孢较少
J3Q # #9I2 不产孢
由表 5可知,在 3Q、4Q、KQ、LQ下接种均不发病,!#Q和 !3Q下发病较轻,而 5#Q、53Q、5KQ
和 J#Q下接种后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温度(J!Q除外,但此温度下发病率较低,产孢量
也较少),说明 5#QRJ#Q下接种较易发病。高于 J#Q后,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呈下降趋势,达 J3Q后接种
不发病。5#Q、53Q、5KQ、J#Q下的病情指数间无显著性差异,考虑到 5#Q、53Q下的发病率较高,且在
接种部位产孢量也较多,因此,SNMJK麻离体叶片接种剑麻茎腐病菌的最适温度为 5#QR53Q。
图 1 病情指数与分生孢子浓度的关系
)>TN 2=DD986<>=? A>F96F9 >?C9U 6?C >?=;@86<>=? ;=?;9?=? =: FG=D9F
JJ
!#年第 !$卷第 %期 中国麻业 &’()* +,-./0 ()1 &/2134*0 56
!7% 不同部位叶片接种效果比较
表 8 不同部位叶片接种效果
*9:;<8 .==<>? @= AB@>C;9?A@B DA?E ;<9F部位 发病率( L) 病情指数
上部 !# M7!# :N-
中部 6 #57!# 9N(
下部 O 8!7# 9N(
由表 8 可知,上部叶片发病率 !#L明显比中部发病率 6L和下部叶片发病率 OL低,中、下部叶
片的病情比上部明显严重,方差分析达极显著差异,中部叶片和下部叶片的病情严重度无显著差异,
但中部的发病率较下部高,故以中部叶片用于接种更容易发病。
% 结论和讨论
%75 接种方法和接种浓度是剑麻离体叶片接种黑曲霉能否成功的关键
叶片切口滴分生孢子悬浮液或注射分生孢子悬浮液和叶面打孔后接分生孢子悬浮液或菌饼,都
能使接种成功。而叶面针刺和注射都不能接种成功。其原因可能是前者造成了较大面积伤口的缘故。
因此,在剑麻茎腐病的防治中,特别要注意对割口的及时消毒;同时,在田间管理中应尽量避免给剑麻
造成伤口。以上是剑麻茎腐病防治的两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剑麻茎腐病菌的分生孢子悬浮液达到 5$个PI;才易于使接种部位病斑扩展,且随着分
生孢子浓度的升高,病情有上升的趋势。
%7! 植株中不同部位叶片和接种后的培养温度也是影响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
试验表明,中、下部叶片接种成功率较高,而上部叶片较低。接种后的培养温度对接种效果影响很
大,低于 !Q或高于 8!Q接种均较难成功,%QR%#Q是最适培养温度。因此,剑麻在低于 !Q的冬天
不易发病,但在 %QR%#Q的盛夏要特别注意做好对此病的预防工作。
综上所述,最佳的接种剑麻茎腐病菌的方法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切口滴分生孢子悬浮液或叶面
打孔滴分生孢子悬浮液;用 5O个PI;的分生孢子浓度;接种于植株的中部叶片;在 %QR%#Q下保湿培养。
参考文献S
T5U黄循精7根据 +(20*(* 19?9:9G<7
T!U蔡东宏7中国剑麻业现状和发展对策TVU7广西热作科技,!W8X:!R!!7
T%U黄标,符清华7Y755M8O 麻茎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TVU7热带作物科学,566%W%X:%OR8#
T8U郑服丛,黎乙东,等7剑麻茎腐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的研究TVU7热带作物学报,566!W5X:$6RO#
T#U谢恩高,黄东桃,周文钊7剑麻抗病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探讨TVU7中国麻作,566M,5O( !)S58R5$,%7
TMU肖静莼7李绍鹏7芒果炭疽病抗病品种筛选研究TVU7热带作物学报,566O,56W!XS8%R8O7
T$U方中达7植病研究法TZU7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566O7
!#$%&’ () *&+($ (, -)(.#/0%() 1%+ 2’3&45%//#’ )%5&4 ()
6&07&’ (, !%’0/ %) 7%4(
[Y(2 \9B];@B^,Y. \9B]:A9@,[Y() /C];AB
W0@C?E9; 4H@KG /E ,BG?A?C?<,[E9B_A9B^,‘C9B^J@B^ #!865,4EAB9X
28’40.9!#$%&’(() *’&$% >9CGC;9?A@B DA?E ?EAG =CB^CG @B ;<9FGAG9; >C;?AF9H @= Y755M8O D9G >9HHA@B>>C;?CH< ?C;9?GCKA9; E@;< @H AB AB>AGA@B @B ;<9F@BJA?A@B,@B;c AB
>C;?CH9B ?E9? >9CG< JR%#Q7*E< H? @= AB@>C;9?;<9F:&;<(4$’9 !&,-$ ’,(,*, ;AB FA?H@;!#$%&’(() *’&$% ;AB@>C;9?A@B I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