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北方园艺 2007(8):189 ~ 190 ·生物技术 ·
大理百合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张艺 萍 , 屈 云慧 , 吴学 尉 , 熊 丽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5)
摘 要:以大理百合的鳞片切块为外植体 ,置于不同激素配比的培养
基中培养 ,结果表明 ,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 MS+BA 1.0 mg/L+GA 1.0
mg/L+NAA 0.1mg/L ,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BA 1.0mg/ L+
NAA 0.1mg/L ,诱导不定芽结小鳞茎的培养基为MS+NAA 1.0 mg/ L。
关键词:大理百合;鳞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中图分类号:S 68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07)08-0189-02
大理百合(Lilium taliense
Franch)为百合科百合属植物 ,多
年生草本 ,为中国特有种。花白
色 ,有紫色斑点 ,花被片反卷。一
般百合花顶成总状花序 ,通常 1
~ 4朵 ,大理百合单株着花量多
达30~ 40朵 ,在百合中堪称出类
拔萃。大理百合既可食用 ,也可
观赏 ,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 ,它含
多种活性多糖 ,具有镇静、消炎 、
抗疲劳 、改善呼吸功能 、增强机体
免疫功能[ 1] 。目前 ,绝大多数百
合以鳞茎繁殖 ,不仅繁殖速度慢 ,
而且影响百合的食用品质和观赏
价值。采用百合组织培养快繁技
术 ,有利于大理百合的离体保存 ,可使其复壮 ,脱毒。关
于百合的组织培养 ,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最早
的是Dobreaux等(1950)用纯白百合花蕾成功诱导出小
第一作者简介:张艺萍(1977-),女,硕士,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组
培技术和病害控制方面的研究。E-mail:blackfarinj@126.com。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6 NG14)。
收稿日期:2007-03-28
鳞茎 ,随后 Robb(1957)进行了两种百合鳞片组培研究。
迄今 ,国内外组织培养成功的百合种及品种已超过数百
个。现以大理百合的鳞片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 ,获得
了小鳞茎和再生植株[ 2] 。试验还通过瓶内结球技术 ,得
到了围径约3 cm大小的小鳞茎 ,解决了百合试管苗过渡
成活率低的问题。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可以加速批量繁殖
小鳞茎 ,将其培植到适当大小 ,部分回到原产地栽植 ,还能
寻找最适宜该种生长的环境 ,建立新的种群基地 、保护区 ,
同时还可对大理百合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害或突变。确定抗生素在培养基上是否有作用。使用
时 ,常因需要而多种混合或交替使用。
3.3.2 分生组织培养 主要是针对在植物内部寄主的
病原菌。植株顶芽分生组织生长速度较快 ,一般没有病
原菌的存在。所以由分生组织培养的再生植株可有效
避免潜在性污染。
3.3.3 利用培养基中高盐或高糖的浓度 在培养基中
有一些高盐或高糖的浓度可抑制微生物生长 ,或使用单
宁酸也可以达到抑制效果。
3.3.4 利用水浸 在外植体处理过程中 ,用流水清洗植
株并短时间浸没 ,以避免上面污染源的四处扩散。
3.3.5 抽样检测 对培养植株进行定期抽样检测 ,将污
染严重的个体去除。
4 在组织培养过程各个阶段所应注意事项
先做好一小批产品 ,再进入批量生产 ,最好每一单
位为一瓶 ,使其各自为独立环境 ,在发生污染时所造成
的伤害不大。在各培养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
建立无菌体系:只要在外植体进瓶阶段 ,确保无菌
体系的建立 ,在培养后期污染的来源就只是来自技术上
的失误 ,容易进行控制。因此在外植体灭菌阶段要将病
株丢除 ,选取幼嫩的组织是较好的选择。
在初期培养过程中 ,发现的污染可能会蔓延整瓶培
养基 ,所以必须及时发现 、及时清除。
在继代培养过程中 ,及时清除污染的植株 ,并重复
分生组织的培养。
在每次繁殖操作前需对每瓶培养材料进行仔细观
察 ,根据污染的发生状况决定操作方法。必要时对培养
材料进行取样检查。
5 讨论
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 ,上流的技术会影响到下流的
产量 ,污染问题常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污染的有效控制 ,与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训练素
质优良的员工和无菌体系的建立有直接的联系。
参考文献
[ 1] 谭文澄,戴策刚.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91:138.
[ 2] 裘向尚.花卉试管繁殖[ M] .台湾:五洲出版社, 1992:112-116.
[ 3] 熊丽 ,吴丽芳.观赏花卉的组织培养与大规模生产[ M] .北京:化工出
版社, 2003:92, 120-122.
189
·生物技术· 北方园艺 2007(8):189~ 19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理百合鳞茎鳞片。
1.2 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 取大理百合鳞片 ,用自来水冲洗干
净后 ,无菌条件下0.1%升汞溶液浸泡消毒 25 ~ 30 min ,
转入次氯酸钠消毒 15~ 20 min ,无菌水冲洗3遍。用无
菌纸吸干材料上水分。在鳞片切口处去掉 2 ~ 3 mm后 ,
接入含不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 ,50 d后统计结果。
1.2.2 不定芽的增殖 将诱导出的不定芽接入不同的
培养基中增殖 ,30 d后统计结果。
1.2.3 不定芽瓶内结小鳞茎 将不定芽接入结球培养
基中培养小鳞茎 ,60 d后统计结果。
1.2.4 培养条件 以 MS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不同浓度
的激素 ,pH 5.5 ~ 5.8(见表 1),所有材料均在(25±1)℃
下培养 ,每天光照12 h ,光照强度1 500~ 2 000Lx 。
表 1 培养基成分
培养基编号 激素组合/ mg·L-1 糖/ % 琼脂/ % 活性炭/ %
1 BA 1.0+NAA 0.1 3 0.7
2 BA 1.0+GA 1.0+NAA 0.1 3 0.7
3 BA 0.5+GA 1.0+NAA 1.0 3 0.7
4 BA 0.1+KT0.1+NAA 0.1 3 0.7
5 BA 0.5+NAA 0.5 3 0.7
6 NAA 1.0 6 0.7 0.3
7 NAA 0.1 6 0.7 0.3
8 NAA 0.05 6 0.7 0.3
9 6 0.7 0.3
2 结果与分析
2.1 鳞茎鳞片不定芽的诱导和增殖
上述 1 ~ 5号培养基用于诱导和增殖培养基的筛
选 ,诱导不定芽的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 ,2号培
养基为最适宜的诱导培养基。鳞片接种在 MS+BA
1.0mg/L+GA 1.0 mg/L+NAA 0.1 mg/ L培养基上 ,
两周左右的鳞茎鳞片颜色由白变绿 ,约 3周时鳞茎鳞片
腹面膨胀 ,鳞片切口处出现单个或排列成数个的白色小
突起(新产生不定芽),这些产生不定芽的鳞片可切割 ,
置于 MS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培养基上增殖。
表 2 不同培养基对鳞片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培养基编号 接种数 成芽数 诱导率/ %
1 15 7 46
2 15 11 73
3 15 4 26
4 15 5 33
5 15 3 20
将鳞茎上的丛生芽切下接入培养基1 ~ 5中 ,结果见
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 ,1号培养基为最适宜的增殖培养
基。培养了20 d之后 ,丛生芽迅速伸长增殖 ,形成丛生苗 ,
25~ 30 d后 ,丛生苗增殖2~ 3倍 ,苗高2.5~ 4 cm 。
表 3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增殖的影响
培养基编号 接种总芽数 增殖总芽数 增殖倍数
1 20 60 3.00
2 20 41 2.05
3 20 39 1.95
4 20 33 1.65
5 20 28 1.40
2.2 不定芽瓶内结小鳞茎
为解决试管苗过渡成活率低的问题 ,研究采取了瓶
内结球技术 ,试验了 4种结球培养基 ,结果见表4 ,从表4
中可以看出 ,8号培养基产生的小鳞茎最少 ,且围径较
小;9号培养基产生的小鳞茎较少 ,且围径较小 ,7号培
养基虽然产生的小鳞茎最多 ,但围径较小 ,且不易分割;
6号培养基则为最适宜的结球培养基 ,小籽球围径在2~
4 cm之间 ,根系发达 ,且形成的小鳞茎较多。小籽球出
瓶包装后经过约 3个月的贮藏 ,便可直接下地栽培 ,再
通过田间种植 ,形成可作开花的商品鳞茎 ,大大缩短了
种球培育时间。
表 4 不同培养基对不定芽形成鳞茎的影响
培养基编号 接种数 鳞茎形成数 鳞茎平均周径/cm
6 15 25 3.0
7 15 31 2.5
8 15 20 1.5
9 15 23 1.7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研究了大理百合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其中
诱导不定芽的培养基为 MS +BA 1.0 mg/L +GA
1.0mg/L+NAA 0.1 mg/ L ,不定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
为 MS+BA 1.0mg/L +NAA 0.1 mg/L ,诱导不定芽结
小鳞茎的培养基为MS+NAA 1.0mg/L。
用鳞茎繁殖百合 ,周期长 ,一般长出小鳞茎需要3 a ,
由小鳞茎长成商品百合则需 5 ~ 6 a。不仅速度慢 ,而且
过冬鳞茎不易保存。用组织培养法 ,不受季节限制 ,可全
年培养 ,高速繁殖[ 3] 。大理百合既可食用 ,又具有药用价
值和观赏价值 ,在育种上也有其应用价值 ,研究筛选出了
大理百合的最佳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结球培养基 ,
对大理百合的保存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 1] 周静华,李芬 ,汪祖芳.大理百合中多糖的提取与总糖含量的测定
[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5):735.
[ 2] 穆鼎.观赏百合-生理 、栽培 、种球生产与育种[ M] .北京:中国农业出
版社, 2005:89.
[ 3] 吴旭红.毛百合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J] .生物学杂志, 2003 , 20
(6):47.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