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参薯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全 文 :85
2011. 5 总第42期
参薯(Dioscorea alata)又名大薯、脚板薯,为薯
蓣科薯蓣属(Dioscorea)攀援、草质藤本植物。其块茎
营养价值及产量非常高,是非洲一些国家的主粮,在我
国目前用作食品、饲料、医药等。产量潜力极高,单株
块茎产量一般可达15~20kg,高产的甚至可达到50kg以
上;淀粉含量高达28%以上,被认为是新型的能源植物
之一。本种原产于孟加拉湾的北部和东部,后传播到东
南亚、马来西亚、太平洋热带岛屿以及非洲和美洲。我
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
西、海南等省区常有栽培。块茎作蔬菜食用,部分地区
作“淮山药”入药,有滋补的作用。
长期以来,参薯以营养繁殖为主,致使其品性退
化,品质、产量降低。因此,改善品质,提高产量,
已成为参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组织培养技术的
发展为作物品种的改良及离体快繁提供了一个重要手
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研究者在参薯茎
段离体再生成苗、微型薯块诱导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
进展[1-11],而国内有关参薯的组织培养研究尚未见报
道。本文旨在以带芽茎节为外植体,对影响参薯组织培
养的因素进行初步研究,以便为参薯的规模化组织培养
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取材于海南大学农学院薯蓣植物种植资源圃,生长
季节取生长健壮的参薯植株枝蔓上部约15cm的嫩茎作
为外植体。
1.2 实验方法
1.2.1 外植体消毒方法
挑选健康的带芽茎节,自来水冲洗10min, 再用吸
水纸将材料上的水吸干,将材料剪成带一个茎节的小段
(1cm左右),在无菌条件下用70%酒精消毒30s,无菌
水洗2次;再用0.1%的升汞浸泡4、6、8、10、12min,
取出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将已消毒的材料在无菌的
环境下,切成0.2~0.5cm的带芽茎节接种到MS基本培养
基(蔗糖30g/L、琼脂6g/L)上。每种处理接种20瓶,
每瓶接种1个茎节。培养30d后检查,观察分析其发芽率
和污染率。
1.2.2 不同添加剂对防止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在MS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活性炭3g/L,聚乙烯
吡咯烷酮(PVP)1g/L,二硫苏糖醇0.2g/L,抗坏血酸
0.8g/L,每种处理接种20瓶,每瓶接种1个茎节,培养
30d后检查其褐化情况。
1.2.3 不同激素配比对组培苗诱导及生长的影响
通过MS+6-BA+NAA添加13种不同激素浓度配比
(表1),每种处理接种20瓶,每瓶接种1个茎节。培
养30d后检查,观察分析其发芽率、愈伤组织率和死
亡率。
在MS基本培养基中添加0.00、0.01、0.05、0.1、
1、10、30μmol/L等不同浓度的茉莉酸,每种处理接种
20瓶,每瓶接种1个茎节。培养60d后分别对其根茎叶数
量增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4 蔗糖浓度对组培苗根茎叶的增殖影响
参薯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
周双清 胡新文 黄东益 黄小龙
(海南大学农学院 海南儋州 571737)
摘 要:以参薯的带芽茎节为试验材料,探讨其表面消毒效果以及不同蔗糖浓度和
不同激素配比对参薯组培苗的发芽及根茎叶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芽茎节外植
体表面消毒采用70%的酒精消毒30s,0.1%的升汞浸泡8min效果最佳;适宜的激素配比为
MS+6-BA 0.2mg/L+NAA 1mg/L,发芽率达到100%,组培苗生长良好;0.01μmol/L茉
莉酸和3%的蔗糖有利于根、茎、叶的增殖,5%的蔗糖有利于微型薯块的形成。
关键词:参薯;增殖培养;植物激素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0805650004);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专项
(10RZZY-33);海南大学211工程项目“热带作物遗传育种与生态保育”经费资助。
作者简介: 周双清(1978—),女,硕士生,研究方向:植物资源。E-mail:annizhou23@126.com。
通讯作者:黄小龙。E-mail:hxl2012@163.com。
试 验 研 究
2011. 5 总第42期
86
在MS基本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3%、5%、7%、
8%、9%不同梯度浓度的蔗糖,每种处理接种20瓶,每瓶接
种1个茎节,培养60d后进行统计分析根茎叶的增殖数,以及
微型薯块的数量和重量。
1.2.5 培养
接种后放入光照培养箱,温度25℃,光照1500~
2000LX,每日光照12h,定期检查污染、生长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外植体最佳消毒时间及最佳防褐化剂的确定
对外植体进行各种消毒处理,接种30d后,观察试验结
果见表2。从表2可见,随着升汞消毒时间延长,污染率在
下降,消毒效果越好,但外植体死亡率也在上升,最佳消
毒时间确定为70%酒精消毒30s,0.1%升汞消毒8min,效果
最好,发芽率达75%,污染率为20%,而死亡率仅为5%。添
加活性炭、PVP、二硫苏糖醇、Vc抗坏血酸等4种化学试剂
对防止参薯外植体的褐化有一定的效果,其中PVP效果最
佳(数据未报道),因此实验培养基中均添加PVP作为防褐
化剂。
2.2 不同激素配比对参薯组培苗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植物激素对参薯组培苗的萌芽及生长有
表2 不同消毒时间对参薯外植体表面消毒效果比较
试验 消毒时间 平均发 平均污 平均死 处理 芽率(%) 染率(%) 亡率(%)
1 70%酒精(30s)+0.1%升汞(4min) 35.0 65.0 0.0
2 70%酒精(30s)+0.1%升汞(6min) 65.0 35.0 0.0
3 70%酒精(30s)+0.1%升汞(8min) 75.0 20.0 5.0
4 70%酒精(30s)+0.1%升汞(10min) 50.0 15.0 35.0
5 70%酒精(30s)+0.1%升汞(12min) 37.5 10.0 53.5
表1 不同激素配比对参薯组培苗的影响
试验 6-BA浓 NAA浓 发芽 愈伤 生长情况 处理 度(mg/L) 度(mg/L) 率(%) 率(%)
1 0.2 0.1 20 0 生长缓慢、叶片小
2 0.2 0.5 60 20 生长好、叶片中等
3 0.2 1 100 0 生长好、叶片大
4 0.5 0.1 40 40 生长好、叶片中等
5 0.5 0.5 60 0 生长好、叶片中等
6 0.5 1 20 20 生长缓慢、叶片小
7 1 0.1 0 60 仅形成愈伤组织
8 1 0.5 20 0 生长缓慢、叶片小
9 1 1 0 20 仅形成愈伤组织
10 2 0.1 40 40 生长好、叶片中等
11 2 0.5 20 20 生长缓慢、叶片小
12 2 1 20 0 生长缓慢、叶片小
13 0 0 100 0 生长好、叶片中等
图1 不同茉莉酸浓度对参薯组培苗的增殖影响
重要影响。不添加任何激素,参薯茎节在
MS基本培养基都能正常萌芽,且发芽率达到
100%,但生长一般;添加激素后,3号处理
发芽率达到100%,组培苗生长良好,叶片大
且浓绿;而其他激素处理对茎节的萌芽和生
长有一定的抑制,有些形成愈伤组织,有些
甚至死亡;其中7号处理的愈伤率最高,达
到了60%。
2.3 不同茉莉酸浓度对参薯组培苗生长
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茉莉酸对
参薯组培苗叶片、根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抑
制作用;但在低浓度时,茉莉酸却能促进茎
节的生长,加快茎结增殖;而浓度越高,又
对茎节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此以0.01μmol/
L的茉莉酸浓度最为理想(如图1)
2.4 蔗糖浓度对参薯组培苗的增殖及微
型薯形成的影响
从图2可见, 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
度的蔗糖,3%蔗糖浓度对参薯组培苗的茎
节、叶的增殖最为理想。蔗糖浓度越大越有
利于根的增殖,其中5%蔗糖浓度对根的增
殖影响最大,但不利于茎叶的生长,并且由
于浓度过大,叶片有角质化,甚至枯萎的现
象。综合考虑,3%蔗糖浓度最好,最利于组
培苗根茎叶的数量增殖。培养2个月后,观
图2 不同蔗糖浓度对根茎叶数量的增殖的影响
试 验 研 究
87
2011. 5 总第42期
表3 蔗糖对参薯微型薯形成的影响
蔗糖浓度 微型薯块数量 平均重量(g)
1% 1 0.076 c
3% 2 0.11 b
5% 2 0.221 a
7% 1.5 0.066 cd
8% 1.2 0.046 de
9% 1 0.024 e
图3 组培苗根部形成微型薯块
察试验结果发现,在组培苗的根基部有1~2个微型薯块
形成(图3)。其中5%的蔗糖浓度有利于微型薯块的形
成,重量显著大于其他浓度(表3)。
3 讨论与小结
研究发现,参薯的茎段在组培过程中褐化严重,一
般2周左右,外植体插入培养基的部位容易变黑,即褐
化,最后导致外植体完全死亡。试验时在培养基中加入
1g/L PVP能有效地抑制褐变,此外适时地转接(30d转1
次新的培养基),褐化程度则可明显降低。
在MS基本培养基上不添加任何激素,以带芽茎段
为外植体均能达到较高的萌芽率,这说明带芽段有较强
的分生能力,是理想的外植体。而且,采用带芽茎段离
体培养,直接萌发出芽,未经过愈伤组织阶段,有利于
保持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添加外源植物激素后,植物
激素及各激素浓度配比对培养结果有较大的影响,添加
0.2mg/L6-BA+1mg/L NAA,则更利于组培苗的生长、
发育;而添加1mg/L6-BA+0.1mg/L NAA,则有利于愈
伤组织的诱导;茉莉酸随着浓度的增加,对组培苗的生
长发育表现出抑制作用;但在适当浓度下,却能促进茎
结的生长,加快茎结增殖,有利于提高参薯组培苗的繁
殖系数。
培养基上的不同蔗糖浓度不仅影响参薯组培苗的
生长发育,也影响微型薯块的形成。Myouda等[2] 报道
蔗糖浓度的提高(6%以上)有利于参薯根的形成;而
Mantell等[3]认为蔗糖浓度高于4%既不利于参薯组培苗
根的增殖,也会抑制微型薯块的诱导。本实验结果与
上述报道都存在一定差异,本实验认为5%的蔗糖浓度
既利于参薯根的形成,也利于微型薯块的形成。这种
差异可能与实验材料的不同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
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eneses S, Gonzalez O, Garcia M. Accelerated propagation of
yam (Dioscorea alata L.) through tissue culture. Centro Agricola,
1997,24(1):69-77
[2] Myouda T,Koshio K,Hirai Y,et al. Effects of concentrations
of sucrose and glucose on plantlet growth in nodal segment
culture of Dioscorea alata L. Japa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2001,45(3):209-215
[3] Mantell SH,Hugo SA. Effects of photoperiod, mineral medium
strength, inorganic ammonium, sucrose and cytokinin on root,
shoot and microtuber development in shoot cultures of Dioscorea
alata L. and D. bulbifera L. yams.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89,16(1):23-37
[4] Gonzalez P O,Meneses R S, Milanes I. Callus initiation in vitro
in Dioscorea alata L. Centro Agricola,1995,22(1):78-82
[5] John J L, Courtney W H, Decoteau D R. The influence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light on microtuber induction and
formation in Dioscorea alata L. cultures.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4(3):245-252
[6] Estrada Silveira Jorge A, Saborit Verdecia Gaston F, Meneses
Rodriguez Silvio A, et al. Effect of so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vitro on the multiplication and growth of the yam (Dioscorea
alata L.). V. Concentration and sources of carbon] Alimentaria,
2001,38(326):127-130
[7] Labrada M, Millan A, Cruz G de la . Effect of brassinosteroids
on tuber formation in vitro in yams (Dioscorea alata L.). Centro
Agricola,1997,24(1):80-82
[8] Bazabakana R,Wattiez R, Baucher M, et al. Effect of jasmonic
acid on developmental morphology during in vitro tuberization
of Dioscorea alata (L.). Plant Growth Regulation, 2003,40
(3):229-237
[9] Onjo M, Park B J, Hayashi M. Effect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on plantlet growth and enlargement of microtubers of water yam
(Dioscorea alata L.) in vitro. Japa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Japan).2001,45(2):142-147
[10] Vaillant V,Bade P,Constant C. Photoperiod affects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yam plantlets obtained by in vitro
propagation. Biogia Plantarum,2005,49(3): 355-359
[11] Manuel C J, Rafael G K, Milagros B P, et al. Production of yam
microtubers using a temporary immersion system.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2005, 83:103-107
试 验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