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疣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全 文 :文章编号:1002-1728(2006)04-0046-02
疣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潘荣光1 ,赵成德1 ,白元俊1 ,刘明霞1 ,潘 涛2 ,李 骥2 ,李玉国3 ,王玉霞4
(1.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辽宁 沈阳 110161; 2.东港市椅圈镇农科站 ,辽宁 东港 118306; 3.东港市新兴
区农科站 ,辽宁 东港 118300; 4.哈尔滨市益农生化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摘要:对疣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 , 针对疣草种子休眠 、越冬后种子不同浸泡天数 、不同温度条件 、
种子复土深度对发芽与出苗的影响规律 ,以及疣草在稻田种的生长规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 结果
表明:疣草种子遗传上具有明显休眠性 , 未经打破休眠的种子不能发芽;打破休眠的种子 ,必须充分吸水 , 使种
胚伸长才能发芽 ,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 , 发芽率增高;22 ~ 25 ℃为疣草的最适发芽温度;出苗率以覆土 2 cm
深为最多 ,出苗率 72%, 覆土 10 ~ 15 cm , 不能出苗;疣草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 ,保水田发生较轻 , 一般 10 株
/ m2 以下 ,对水稻危害较轻。漏水田疣草发生重 , 一般 50 ~ 200 株/ m2 , 可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疣草;生物学;规律;研究
中图分类号:Q948.1 文献标识码:B
  疣草(Murannia keisok Hassk)是水田杂草 , 鸭跖草
科。1994 年以前在辽宁省水稻田很少发生 , 由于节水灌
溉技术的推广 ,加之前期使用对疣草防除较差的除草剂 ,
为疣草的侵入和繁殖创造了条件 , 因而发生密度和面积
迅速增加 , 尤其丹东 、大连 、本溪等地区发生为害日趋严
重。严重地块高达 200 株/ m2 , 一般发生地块 25 ~ 50 株/
m2 ,造成水稻减产 10%以上 ,目前已成为水田中难以防除
的恶性杂草 ,为解决生产中这一问题 ,我们于 1999~ 2001
年在东港市椅圈镇 、新兴区开展了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结
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形态特性研究
形态观察在沈阳和东港市进行 , 采取盆栽和田间定
点 ,每隔 5 d观察疣草茎 、叶 、根 、花序 、种子等形态特性。
1.2 种子休眠与萌发观察
于 9 月下旬采收疣草成熟的种子 , 不经低温处理 , 将
种子用清水浸泡 5 d , 10 d 放入纸杯中 , 每杯 200 粒 ,温度
控制在 20 ~ 22 ℃,光暗交替 , 于 15 d 统计总的发芽数 , 计
算发芽率。
1.3 越冬后种子浸泡天数与发芽的关系
将带有种子的疣草植株割除后放入稻田中 , 经过冬
季低温处理后 ,于 4 月 10 日收集种子 , 温度在 10 ℃条件
下 ,用清水浸泡 2 d 、5 d 、7 d、10 d , 每处理 200 粒 , 放入纸
杯中 ,温度控制在 20~ 22 ℃, 光暗交替 ,于 15 d 统计发芽
数 ,计算发芽率。
1.4 不同温度条件下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将打破休眠的种子在 5 ℃条件下 , 用清水浸泡 10 d ,
每处理 200 粒 ,放在纸杯中 , 分别置于 5 ℃、10 ℃、15 ℃、
22 ℃、25 ℃的植物生长箱中 ,光暗交替 ,于 15 d 之内统计
总的发芽数 ,计算发芽率。
1.5 疣草种子出苗深度观察
将打破休眠的种子在 10 ℃条件下浸泡 10 d , 于 5 月
8日播入花盆内 , 每盆 100 粒 , 覆土深度为 1 cm 、2 cm 、
3 cm 、5 cm 、7 cm 、10 cm 、15 cm , 为使花盆土壤保持湿润状
态 ,将花盆埋入土中与地面保持一平 , 并经常补水 , 每隔
3 d观察记载疣草种子出苗情况。
1.6 疣草在稻田中生长特性观察
在东港市椅圈镇于家村 、新兴区土房村的稻田中设
定点观察 ,在沈阳设立网室采用盆栽方式观察 , 所需带有
种子的土壤由东港取回 , 每 3 d 调查 1 次出苗情况 , 并多
次多点普查疣草的出苗消长和生育特点。
2 试验结果
2.1 形态特性
观察结果表明疣草为休眠型 , 一年生 , 水湿生杂草 ,
株高 20 ~ 45 cm。 茎圆柱形 , 深绿色或带有紫红色 , 基部
匍匐多分枝 , 地上部上升或斜生;叶二列互生 , 叶为线状
披针形 ,长 3 ~ 8 cm , 宽 5 ~ 9 mm , 先端渐尖 , 基部为短鞘
状包茎 ,边缘全缘并带有白色纤毛;聚伞状花序于枝端顶
生并多于枝上部腋生 ,有花 1 ~ 3 朵;苞片披针形;花梗长
1~ 2.5 cm;萼片 3 枚 , 长圆形 ,长约 6 mm;花瓣3 枚 , 倒卵
圆形 ,蓝紫色或淡红色 , 花瓣稍长于萼片或与萼片近等
长;能育雄蕊 3 枚 , 花丝较长并在下面生有白须毛 , 与萼
片相对生;退化雄蕊 3 枚 , 花丝较短 , 与花瓣相对生;雌蕊
1枚 , 子房 3 室 ,柱头头状 , 蒴果;种子矩形或矩圆形 ,平凸
收稿日期:2005-10-20
辽宁农业科学 2006(4):46~ 47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状 ,土灰色或土褐色 , 矩形者长 1 mm , 宽 1.5 mm ,矩圆状
椭圆形者长 4 mm , 宽 2 mm , 种子表面凹凸不平 , 粗糙 , 背
面稍隆起 ,腹面较平或微凹 , 中央有一条笔直的黑色种脐
线 ,不达种子两端 , 种子一侧具坑状凹陷 , 中央有一尖头
状突起。
2.2 种子休眠与萌发
将 9 月末采收的种子 ,于 10 月 5日和 15 日做 2 次发
芽试验 ,其结果见表 1。
试验结果表明未经低温处理的种子未见发芽 , 说明
疣草种子遗传上具有明显休眠性 , 未经打破休眠的种子
不能发芽。
2.3 不同浸泡天数与发芽的关系
将打破休眠的种子 ,浸泡不同天数 , 其发芽情况见表
2。
从表 2 的结果表明 , 浸泡 2 d 发芽率较低 , 仅为
1.5%,浸泡 5 d 发芽率 21.0%,浸泡 7 d 发芽率 61.5%,
浸泡 10 d发芽率为 92.5%。说明打破休眠的种子 , 必须
充分吸水 , 使种胚伸长才能发芽 , 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 ,
而发芽率提高。
2.4 不同温度条件下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将打破休眠的种子 , 分别置于 5 ℃、10 ℃、15 ℃、
22 ℃、25 ℃条件下 ,光暗交替 , 于 15 d 统计发芽率 , 试验
结果见表 3。
从表 3结果可见疣草种子 18 ℃可以萌发 , 发芽率为
17%, 10 ℃以下不能萌发 , 随着温度的提高 , 发芽率亦相
应提高 ,最适发芽率为 22~ 25 ℃, 发芽率为 90%~ 94%。
2.5 种子覆土深度与出苗的关系
将越冬后的种子分别覆土 1 cm、2 cm 、3 cm 、5 cm 、
7 cm 、10 cm 、15 cm , 每隔 3 d 观察其出苗情况 ,试验结果
见表 4。
试验结果表明 , 出苗率以 2 cm 深为最多 , 出苗率
72%,其次是 1 cm 深 , 出苗率为 63%, 随着覆土深度增加
而出苗率减少 , 覆土深度 7 cm 出苗率仅为 23%, 覆土 10
~ 15 cm ,不能出苗。
表 1 疣草种子休眠性测定
处理时间 控制温度(℃)
浸泡时间
(d)
供试粒数
(粒)
发芽率
(%)
10月 5日 20~ 22 5 200 0
10月 5日 20~ 22 10 200 0
10月 15日 20~ 22 5 200 0
10月 15日 20~ 22 10 200 0
表 2 不同浸泡天数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处理时间 控制温度(℃)
浸泡时间
(d)
供试粒数
(粒)
发芽率
(%)
4月 25日 22 2 200 1.5
4月 25日 22 5 200 21.0
4月 25日 22 7 200 65.5
4月 25日 22 10 200 92.5
表 3 不同温度条件下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控制温度
(℃)
供试粒数
(粒)
发芽数
(d)
发芽率
(%)
5 200 0 0
10 200 34 17
15 200 70 35
22 200 180 90
25 200 188 94
表 4 种子覆土深度与出苗的关系
覆土深度
(cm)
播种粒数
(粒)
出苗数
(株)
发芽率
(%)
1 100 63 63
2 100 72 72
3 100 55 55
5 100 42 42
7 100 23 23
10 100 0 0
15 100 0 0
2.6 疣草在稻田种的生长规律
疣草以种子繁殖 , 每株可产种子 200 ~ 300 粒 , 种子
经过一个冬季后 , 即可打破休眠 , 当平均气温达到 10 ℃
时开始出苗。早春雨多 , 田间湿润的情况下 , 丹东地区 5
月 10 日前后有一个出苗高峰 , 土壤墒情差的稻田一般不
出苗。经水整地泡田 8 d 左右 ,在 5 月 25 日前后出现第 2
次出苗高峰 ,插秧后 7 d 左右是出苗的第 3 次高峰 , 在 6
月3 日左右以后疣草出苗无明显峰期。 调查中表明 , 保
水田发生较轻 ,一般 10 株/ m2 以下 ,对水稻危害较轻。漏
水田疣草发生重 ,一般 50 ~ 200 株/m2 ,可造成严重危害。
稻田渠道及周边疣草发生量较大 , 悬耕和耙地灭茬地块
疣草发生量比翻耕田在。 疣草在稻田中可直立生长 , 亦
可匍匐生长 , 一般有 6 ~ 9 节 , 节上可生根 , 繁殖能力极
强 ,拔除的根茎 , 放在田中可继续繁殖 , 对水稻有较强的
竞争力。丹东地区疣草 8 月上 、中旬开花 , 8 月下旬结实 ,
9月中旬种子成熟 , 9 月下旬种子边熟边脱落 , 10 月中旬
植株枯死。
参考文献:
[ 1]  郭德金 ,王东来 ,刘丽华 ,等.疣草化学防除效果及其与水稻
产量的关系[ J] .中国农学通报 , 2004 ,(6):227~ 229.
[ 2]  杨彪 ,张宗俭 ,林长福 , 等.疣草及其化学防除[ J] .杂草科
学 , 2000 ,(3):36~ 37.
[ 3]  于春豪 ,于喜权.水田恶性杂草疣草的发生与防治[ J] .垦殖
与稻作 , 2002 ,(5):32~ 33.
[ 4]  刁正俗.中国常见水田杂草[ M ] .重庆:重庆出版社 , 1983.
176~ 177.
[ 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五册)[ M ]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6.397.
[ 6]  李书心.辽宁植物志[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8.
[ 7]  关广清 ,滕乃文 , 董长清 ,等.水田杂草识别与防除[ M] .沈
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3.
·47·第 4 期         潘荣光等:疣草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