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的分布和结实特性



全 文 :张莹花,刘世增,尉秋实,等.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的分布和结实特性[J].中国沙漠,2014,34(2):391-395.[Zhang
Yinghua,Liu Shizeng,Yu Qiushi,et al.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Allium mongolicumin China[J].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2014,34(2):391-395.].doi:10.7522/j.issn.1000-694X.2013.00330.
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的分布和结实特性
  收稿日期:2012-11-30;改回日期:2013-02-24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0RJZA192)资助
  作者简介:张莹花(1978—),女,甘肃平凉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荒漠植物生理生态学。Email:zhyh1027@163.com
  通讯作者:刘世增(Email:shzliu@126.com)
张莹花,刘世增,尉秋实,何芳兰,张进虎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 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730070)
摘要:为掌握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在中国的分布现状和种群发展趋势,采用野外踏查和栽培实验相结合的
方法,对其地理分布范围进行了界定;以结实量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不同分布区域蒙古韭的结实特点以及影响
因素。结果显示:(1)蒙古韭在中国的分布区约在36°28′—46°14′N、88°39′—116°05′E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
内蒙古、新疆、青海6省(区)。(2)由于生境差异,蒙古韭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差异很大,蒙古韭多为伴生种或偶见
种,很少为优势种。(3)不同生境条件下蒙古韭的结实特性差异较大,多数地区没有结实或结实率很小,主要是因
为干旱导致其生殖生长受阻,加之人为因素干扰,使蒙古韭不能正常完成其生活史。
关键词: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地理分布;结实特性
文章编号:1000-694X(2014)02-0391-05   doi:10.7522/j.issn.1000-694X.2013.00330
中图分类号:Q948.2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又名沙葱,为百
合科多年生鳞茎丛生草本植物,不但具有耐风蚀、耐
干旱、耐瘠薄的特点,而且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
高,是一种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兼具的重要荒漠植
物。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蒙古韭的营养价值[1]、抗逆
特性[2]、菌根形态[3]、种 子 萌 发[4-6]、遗 传 多 样
性[7-8]、地理分布与群落结构[9-10]等进行了研究,同
时开展了设施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11-12],初步实
现了产业化生产。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
需求,过度采挖和放牧等人为破坏行为屡禁不止,加
上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得野生蒙古韭资源逐渐
减少。虽然蒙古韭具有很强的营养繁殖能力,野外
生境条件下主要靠克隆生长来扩大种群数量[7],但
种子繁殖才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种子繁殖是
营养繁殖的基础,是植物更新的基础,种子更有利于
使植物适应不良环境[13]。植物结实能力的降低或
丧失,使繁殖更新失去物质基础,是造成种群退化的
重要机制之一。能生产量多质优的种子,对于群落
的稳定和发展,防止植被退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本研究通过实地踏查和栽培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
蒙古韭在中国的分布区域和结实特性进行了详细的
调查和分析,预期为蒙古韭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野外踏查:时间为2011年8月中旬,踏查范围
为30°N以北的中国地区,以已有的相关资料为基
础,对蒙古韭潜在分布区进行走访和踏查。在每个
样地进行生境和生物学特性调查。生境指标包括:
经纬度、海拔和地貌;生物学特性包括:群落优势植
物、蒙古韭种群的多度特征和结实情况。根据调查
数据,分析蒙古韭的地理分布,并在地图上标出其分
布区域;了解群落构成、物种分布以及地形地貌等环
境特征;比较不同群落类型蒙古韭个体的结实特性,
揭示蒙古韭的结实量和生境条件之间的关系。
栽培实验:对人工栽培的蒙古韭有性繁殖性状
进行观察,记录单株抽薹数、薹高、薹直径、薹鲜重、单
薹小花数;同时记录营养生长相关性状,包括叶长、叶
直径、叶鲜重和根鲜重。以上指标随机抽取10个植
株进行观察,结果取平均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蒙古韭的分布
植物与周围环境相互影响和作用,并以自身的
第34卷 第2期
2014年3月               
中 国 沙 漠
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Vol.34 No.2
Mar.2014
生物学特性为基础,形成了植物在地域上的分布。
地理分布是表现一个物种适应性和抗逆性的重要指
标,地理分布越广,表明植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越
强。中国蒙古韭的分布区约在36°28′—46°14′N、
88°39′—116°05′E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
古、新疆、青海6省(区)。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踏
查,确定蒙古韭的具体分布区域,绘制成蒙古韭的分
布图(图1),蒙古韭分布在海拔900~3 400m的沙
地、戈壁等荒漠化地区,其中甘肃、内蒙古分布最多,
在2 800~3 400m的高海拔地区青海省也有分布。
蒙古韭分布区的年均降雨量39~370mm,对降水
具有较宽的生态适应幅度。
图1 蒙古韭种群在中国的分布示意图
(图中圆点表示踏查地点,数字表示样地编号)
Fig.1 Sketch map of Allium mongolicum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China.The black spots with numbers
represent the sampling plots.
  甘肃和内蒙古的沙地、戈壁等是蒙古韭集中分
布的区域,在此区域蒙古韭呈斑块状分布于部分县
(区)(表1),常见于山前冲积、洪积扇,石质山坡和
季节性河流的干河床上,在部分石质山坡和石质戈
壁上可成为群落的优势种。
表1 蒙古韭种群地理分布区及海拔
Table 1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Allium mongolicun
省(区) 县(市,州,旗) 海拔/m
宁夏 中卫(1),盐池(2) 1 400~1 600
青海 海西(38),德令哈(39,40,41) 2 800~3 400
陕西 靖边(3) 1 243
甘肃 景泰(45),永昌(46),山丹(21),高台
(23),民勤(17,43),临泽(22),阿克塞
(37),肃北(35,36,26,47),金塔(24,
48),玉门(25),敦煌(28)
1 400~2 520
内蒙古 阿拉善右旗(20,18),鄂尔多斯(15),
伊金霍洛 (4),杭锦 (13,14),乌海
(16),准格尔(5),乌拉特前旗(12),镶
黄旗(6),锡林浩特(11)
990~1 550
新疆 富蕴(30,31,32),木垒(34),清河(33) 900~1 400
  注:县(市)名称后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样地编号。
3.2 蒙古韭群落的物种组成
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
群落的性质,不同地貌条件下群落的物种组成也有
差异,这和荒漠地区众多研究结果一致[14]。从实地
踏查情况看,蒙古韭主要分布在丘陵沙地、平沙地、
沙(砾)质戈壁、山前戈壁和石质戈壁、石质山坡上。
每种地貌类型的物种组成(表2)有所不同,现分述
如下:
丘陵沙地的植物群落以黄花蒿(Artemisia an-
nua)为优势种,伴生有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
vii)、猫头刺(Oxytropis aciphylla)、柠条锦鸡儿
(Caragana korshinskii)等。
平沙地的植物群落分别以沙蒿(Artemisia de-
sertorum)、老瓜头为优势种,伴生有沙拐枣(Calli-
gonum mongolicum)、柠条锦鸡儿、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或猫头刺、狼毒(Stellera chamaejas-
me)等;有的群落为多年生丛生禾草形成优势层片,
主要代表有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和沙
生针茅(Stipaglareosa)等。
沙质戈壁的植物群落分别以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为优
势种,以红砂为优势种的群落中伴生有沙蒿、戈壁驼
蹄瓣(Zygophyllum gobicum)等;以霸王为优势种
的群落中伴生有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蒙古
扁桃(Amygdalus mongolica)、木本猪毛菜(Salsola
arbuscula)、戈壁驼蹄瓣、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
carpa)、沙生针茅等。
沙砾质戈壁地区植被盖度很小,植物群落分别
以红砂、盐爪爪(Kalidium foliatum)、泡泡刺为优
势种,伴生有白刺、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
skii)、沙拐枣、木本猪毛菜、骆驼蓬(Peganum har-
mala)等。
山前戈壁的植物群落分别以星毛短舌菊
(Brachanthemum pulvunatum)、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红砂为优势种,伴生有甘青铁线莲
(Clematis tangutica)、猫头刺、膜果麻黄、沙生针
茅等。
石质戈壁的植物群落分别以木本猪毛菜、白刺、
短叶假木贼(Anabasis brevifolia)为优势种,伴生
有紫菀木(Asterothamnus centrali-asiaticus)、麻黄
(Ephedra sinica)、沙蒿、戈壁驼蹄瓣、白刺、珍珠猪
毛菜(Salsola passerina)、沙生针茅、梭梭(Haloxy-
lon ammodendron)等。
293                 中 国 沙 漠              第34卷 
石质山坡上的植物群落分别以盐爪爪、猫头刺 为优势种,伴生有多年生丛生禾草。
表2 不同生境条件下蒙古韭的结实特征和群落特征
Table 2 Seed characteristic and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 of Allium mongolicum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
编号 结实情况 生境特征多度 群落主要植物组成 降雨量/mm 海拔/m 纬度(N) 经度(E)
11 没抽薹 B  1 芨芨草 300  998  43°55′01″ 116°05′51″
30 没抽薹 F  1 短叶假木贼、梭梭 158  1 052  42°08′33.7″ 89°19′18.3″
21 没抽薹 G  2 盐爪爪 195  1 908  38°57′04.2″ 101°08′49.7″
34 没抽薹 D  3 盐爪爪、骆驼蓬 190  1 400  43°46′47″ 90°30′28.8″
20 没抽薹,老叶干枯 B  1 沙蒿、白刺 110  1 551  39°21′19.3″ 102°05′17.5″
18 没抽薹,老叶干枯 C  1 霸王、绵刺、蒙古扁桃、沙生针茅 110  1 408  39°49′39″ 103°31′46.8″
25 没抽薹,老叶干枯 D  1 红砂、白刺、膜果麻黄、沙拐枣 65  1 445  40°33′29.6″ 97°01′21.6″
39 没抽薹,老叶干枯 E  2 驼绒藜、膜果麻黄、沙生针茅 204  3 378  37°28′48.8″ 95°58′47.1″
22 有花蕾,老叶干枯 C  1 红砂、白刺 115  1 405  39°25′38.3″ 100°08′39.9″
24 有花蕾,老叶干枯 F  1 白刺、沙蒿、中亚紫菀木、戈壁驼蹄瓣 59  1 566  40°30′00.6″ 98°50′47.4″
17 有花蕾,老叶干枯 C  2 红砂、沙蒿、戈壁驼蹄瓣 110  1 625  39°16′36.8″ 103°45′29.1″
32 有少量种子 G  1 猫头刺 158  915  46°14′41.7″ 89°52′21.4″
2 有少量种子 A  2 黄花蒿、老瓜头、猫头刺、柠条 218  1 403  37°43′06″ 107°19′56″
1 有少量种子 B  2 沙蒿、沙拐枣、柠条 180  1 599  37°27′12″ 104°46′44″
5 有少量种子 A  3 黄花蒿 370  1 164  40°02′21″ 110°47′49″
4 有少量种子 B  3 老瓜头、猫头刺、狼毒 350  1 297  39°31′12″ 109°47′28″
41 有少量种子 E  3 红砂,猫头刺 204  3 089  36°59′28.4″ 98°31′59.1″
28 种子较少 C  1 霸王、木本猪毛菜、戈壁驼蹄瓣、泡泡刺 39  1 864  41°11′17.3″ 95°22′5.6″
35 种子较少 D  3 泡泡刺、木本猪毛菜、沙拐枣 140  1 838  39°40′48.5″ 94°40′34″
38 种子较多 E  3 驼绒藜、猫头刺 160  3 275  38°27′49.1″ 94°29′40″
23 种子较多 F  3 木本猪毛菜、紫菀木、麻黄 115  1 704  39°16′15.1″ 99°19′5.1″
3 种子较多 A  4 黄花蒿、老瓜头 355  1 243  37°52′28″ 108°44′02″
36 种子较多 E  4 星毛短舌菊、甘青铁线莲 140  2 511  39°44′44.5″ 95°12′51.8″
26 种子较多 F  5 木本猪毛菜、白刺、珍珠、沙生针茅 140  1 996  41°10′55.9″ 96°52′55.5″
31 种子很多 B  5 沙生针茅 158  973  45°34′29.8″ 89°30′58.5″
33 种子很多 G  6 猫头刺 158  1 271  45°49′54.3″ 90°10′24.9″
  注:①生境特征中各个字母分别表示:A丘陵沙地,B沙地,C沙质戈壁,D沙砾质戈壁,E山前戈壁,F石质戈壁,G石质山坡。②多度中数
字分别表示:1数目极少;2稀少,盖度很小;3尚多,盖度>5%;4较多,盖度>25%;5多,盖度约30%;6极多,盖度>75%。③年均降雨量根
据样地周围地区相关台站的数据推测。
3.3 蒙古韭的结实特性
调查结果表明,蒙古韭的各个地理分布区其结
实特性有很大差异(表2),基本可分为6种情况:
①只有营养生长,没有生殖生长;②植株老叶枯死,
降雨后重新萌发出新叶,还没进入生殖生长期;③植
株老叶枯死,降雨后重新萌发出新叶,已进入生殖生
长期,但仅处于抽薹期;这些地区的年均降雨量均低
于110mm;④植株叶和薹数量很少,可见少量未成
熟种子;⑤植株生长较为旺盛,有少量未成熟种子;
⑥植株生长旺盛,在群落中所占比重较大,植株上抽
薹数和开花数均很高,种子量很大,未成熟。分别给
上述6种结实情况赋值以0、1、2、3、4、5,对结实情
况和地貌、海拔、蒙古韭多度和年均降雨量之间的相
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韭的结实量和蒙古韭
的多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45,p
<0.01),与地貌、海拔以及年均降雨量之间没有相
关性。
3.4 蒙古韭的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之间的关系
栽培实验结果表明,蒙古韭实生苗第一年生长
缓慢,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进行有性生殖。在蒙古
韭的有性生殖生长阶段,其营养生长和根茎贮藏仍
然占绝对优势,其中单株的叶和根生物量分别占总
生物量的26.27%和43.80%,两者生物量分配比例
之和可达70.07%,而薹重占总生物量的29.93%。
对蒙古韭的生殖构件和营养构件之间的关系进
行分析(表3),结果表明,单株蒙古韭的种子生产数
393 第2期 张莹花等: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的分布和结实特性    
量和叶鲜重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6,
p<0.05),说明蒙古韭的地上部分对种子生产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与野外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同时
也验证了野外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表3 蒙古韭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vegetative growth and productive growth of Allium mongolicum
相关系数 叶长 叶直径 薹高 薹直径 叶鲜重 薹鲜重 根鲜重 薹数 小花数
叶直径 0.65
薹高 -0.82* -0.89*
薹直径 -0.78 -0.75  0.80
叶鲜重 -0.28 -0.39  0.42  0.80
薹鲜重 -0.85* -0.21  0.43  0.62  0.27
根鲜重 -0.37 -0.10  0.31  0.71  0.89* 0.53
薹数 -0.75  0.00  0.28  0.46  0.16  0.98** 0.49
小花数 -0.37 -0.40  0.43  0.84* 0.99** 0.39  0.91* 0.27
种子数 -0.08 -0.58  0.38  0.67  0.86* -0.09  0.51 -0.27  0.81
  注:*α=0.05,显著相关;**α=0.01,极显著相关。
4 结论和讨论
4.1 蒙古韭的分布
蒙古韭在中国的分布区约在36°28′—46°14′N、
88°39′—116°05′E之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内蒙
古、新疆、青海6省(区)。在野外踏查过程中,发现
内蒙古的奈曼旗、开鲁县、通辽市和正蓝旗有与蒙古
韭相似的葱属植物分布,经叶绿体accD-psaI和
psbA-trnH基因间隔区测序结果(后续报道)证实,
这几个地方分布的葱属植物测序结果相同,但是与
蒙古韭的测序结果不同,由此可以断定这些地区没
有蒙古韭分布。另外,辽宁西部地区由于客观原因,
不能确定有没有蒙古韭分布,有待于进一步证实。
4.2 野生蒙古韭的结实特性
不同分布区域蒙古韭的结实特性有很大差异,
在群落盖度低、水分匮乏的生境中,蒙古韭以营养生
长或休眠后再次萌发的方式为主,由于本次踏查是
在8月中旬进行的,这些再次萌发、现蕾的蒙古韭能
否顺利完成其生殖生长有待进一步研究;在群落盖
度较高、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中,蒙古韭能正常开花
结实,可顺利完成其生殖生长阶段。栽培实验表明,
在没有水分胁迫的条件下,蒙古韭的种子生产能力
很强;而且,野外调查发现不同生境下蒙古韭的结实
量差异很大,因此可以断定,野生蒙古韭种子量的多
少受到环境,尤其是水分条件的制约[10]。表现最为
突出的是,在有些季节性干河床上分布的蒙古韭和
河流走势一致。另外,蒙古韭的种子生产特性可能
与降雨量有一定的关系,即雨水较多的年份产量明
显提高,雨水较少的年份产量明显减少。
4.3 部分地区蒙古韭种子生产量较低的原因
4.3.1 无性繁殖是蒙古韭适应严酷自然环境的生
活策略
  种子是植物物种延续、扩大种群空间的生命载
体。野外调查发现,蒙古韭多以无性繁殖方式为主,
大部分地区没有生殖生长或者种子极少,不能满足
天然更新的需要。在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中,通
常将生殖分配视为一种反映生殖力的重要指标。从
蒙古韭的生殖分配来看,它对有性繁殖的投入较低,
这种对有性生殖的小比例投资是导致蒙古韭种群有
性繁殖途径不发达的直接原因。但是,从生态适应
角度来讲,这是在严酷自然条件下蒙古韭的一种生
活策略。大比例的营养生长和根茎贮藏,有利于蒙
古韭的无性繁殖和后期生长。地上营养生长的产物
向地下根茎转移,也有利于安全越冬,从而保证了无
性繁殖的正常进行。在比较稳定的草原群落中,有
些植物能结实产生大量种子,有些结实量很少,有的
在相当长的生长时期不结实,只进行营养生长,这些
都与植物的繁殖策略有关[13]。
4.3.2 恶劣的环境条件影响蒙古韭的生殖生长
蒙古韭生长在气候条件恶劣的干旱地区,对大
气干旱和土壤干旱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土
壤过于干旱,在 0~15cm 层土壤含水率低于
0.885%时,蒙古韭的叶子就会枯死[15],迫使植株进
入休眠状态;只有当水分条件适宜的时候,植株才会
重新萌发,二次萌发的植株有的只有营养生长,有的
虽然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但是不能完成开花到结实
的全过程,从而影响种子的产生或成熟。究其原因,
493                 中 国 沙 漠              第34卷 
可能是蒙古韭重新萌发的过程中,新叶的生长消耗了
植株的部分营养,使得生殖分配受到了影响。有些荒
漠植物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根系构
型[16],栽培实验表明蒙古韭的根系生物量占总生物
量的43.80%,对种子生产也有很大影响,不同分布区
蒙古韭植株的根系生长特点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4.3.3 人为因素影响蒙古韭的生殖生长
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在蒙古韭生长茂盛的季
节,附近居民就会对其进行采挖和放牧等破坏活动,
其生殖枝(包括花或种子)随时都面临着被采集、啃
食、践踏的危险,这种情况使得蒙古韭的生殖发育过程
出现异常,从而导致结实率低甚至不结实的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植物的有性生殖力高低并非是某一
因素影响的结果,而应是其本身遗传特性和外界因
素综合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对策。对于蒙古
韭来讲,水分条件是影响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而
人为因素更加剧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斯琴巴特尔,刘新民.蒙古韭的营养成分及民族植物学[J].中
国草地,2002,24(3):53-55.
[2] 赵金花,李青丰.内蒙古荒漠草原三种野生葱属植物解剖结构
的抗旱性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
(2):201-205,241-242.
[3] 包玉英,闫伟.蒙古韭共生真菌及其菌根形态学的研究[J].菌
物学报,2004,23(2):286-293.
[4] 赵金花,李青丰,巴德玛嘎力布.内蒙古3种野生葱属植物种
子吸水与萌发特性研究[J].种子,2011,30(9):95-98.
[5] 张笑妹,郝丽珍,杨忠仁,等.不同发育期沙葱种子萌发特性和
贮藏物质的变化规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9,30(3):55-58.
[6] 文静,郝丽珍,杨忠仁,等.沙葱休眠种子萌发对3种化学处理
的应答反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
64-68.
[7] 蒋涛,敖长金.沙葱的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08,9:10
-11,14.
[8] 秦丽丽.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 Regel)遗传多样性研究
[D].内蒙古通辽: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9] 刘世增,马全林,严子柱,等.甘肃沙葱的地理分布与群落结构
特征[J].中国沙漠,2005,25(6):172-177.
[10] 贺访印,刘世增,严子柱,等.野生沙葱的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7,26(2):14-17.
[11] 严子柱.沙葱生态生理特性及驯化栽培技术研究[D].兰州:甘
肃农业大学.2007.
[12] 杨忠仁,郝丽珍,张凤兰,等.沙生蔬菜———沙葱无公害生产技
术规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32
-134.
[13] 王明玖,李青丰,青秀玲.贝加尔针茅草原围栏封育和自由放
牧条件下植物结实数量的研究[J].中国草地,2001,23(6):22
-27.
[14] 班卫强,严成,尹林克,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不同立地条
件植物多样性和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研究[J].中国沙漠,
2012,32(6):1632-1638.
[15] 马全林,刘世增,严子柱,等.沙葱的抗旱性特征[J].草业科
学,2008,25(6):56-61.
[16] 单立山,李毅,董秋莲,等.红砂根系构型对干旱的生态适应
[J].中国沙漠,2012,32(5):1283-1290.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Seed Characteristics
of Allium mongolicumin China
Zhang Yinghua,Liu Shizeng,Yu Qiushi,He Fanglan,Zhang Jinh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ification and Aeolian Sand Disaster Combating,Gansu Desert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Lanzhou73007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Alium mongolicumin China,we surveyed al
possible areas in North China.It showed that:(1)A.mongolicum was distributed between 36°28′—46°14′N
and 88°39′—116°05′E,including Shaanxi,Gansu,Ningxia,Inner Mongolia,Xinjiang and Qinghai prov-
ince.(2)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species composition among A.mongolicumcommunity was different.
Most of them were accompanying species or occasional species and few of them were dominant species.(3)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seed characteristic of A.mongolicum was different.In some populations,there were
not any seed or few seeds on individual of A.mongolicum.Water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seed
quantity.The human factor aggravated the decreasing of A.mongolicumresources.
Key words:Alium mongolicum;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eed characteristics
593 第2期 张莹花等:蒙古韭(Allium mongolicum)的分布和结实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