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药独角莲的研究进展



全 文 :2012 年第 5期 ·59·
  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为天南星科
(Araceae) 犁头尖属 (Typhonium Schott) 植物。白附子收载
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具有祛风痰,定惊搐,
解毒散结止痛的功效;用于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涩謇,
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
毒蛇咬伤 [1]。
独角莲主产于河南禹州等地,在商品中被称为“禹白附”,
本文对该中药在化学成分、炮制、药理、应用方面进行了综
述性的研究。
1 化学成分研究
1.1 脂肪酸 
  陈雪松等从白附子乙醇提取液的低极性成分中分离出棕
榈酸、桂皮酸、天师酸 [2]。李娟等通过 GC-MS 联用仪从独角
莲块茎中分离出七种脂肪酸 [3]。
1.2 甾体类化合物 
  李清华 [4] 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β-谷甾醇和β-谷甾
醇 -D- 葡萄糖甙。
1.3 挥发油 
  李静 [5] 等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角莲块茎挥发油 , 采
用 GC-MS 计算机联用方法分离测得化学成分 , 鉴定出 31 种
化合物,其中脂肪族化合物含量占 12.52%, 芳香族化合物占
13.83%, 倍半萜类化合物占 0.65%。
1.4 氨基酸类
  刘磊 [6] 等检测到了独角莲的花蕊、花瓣、果肉、种子和
叶中的 16 种氨基酸成分。独角莲各部位氨基酸含量丰富 ,必
需氨基酸占总量的百分比则以花瓣中最高 , 种子中最低 , 叶
中氨基酸含量随生长期延长而增加。
1.5 微量元素
  毛淑杰 [7] 检测到白附子生品和炮制品中均含有 15 种微量
元素 , 其中人体内宏量元素 K、Na、Ca、Mg、P 5 种 , 人体
必需元素 Fe、Cu、Mn、Mo、Sn、Sr 6 种。
1.6 脑苷类化合物
  陈雪松 [8] 采用柱层析和高压液相制备技术,运用红外、
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手段 ,辅以化学定性方法 ,从白附子的乙
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出 23 种化合物 , 其中 10 种为本属
植物中首次发现的脑苷类化合物,有四对同分异构体,分别
是白附子脑苷A、白附子脑苷B、白附子脑苷C和白附子脑苷D。
1.7 其他成分
  此外还鉴定出白附子胆碱、尿嘧啶、胡萝卜甙、肌醇、蔗
糖及糖蛋白凝集素等成分。石宝俊等 [9] 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反相柱层析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独角莲水溶性成分进
行研究 ,分离得到 5- 羟甲基糠醛、腺苷、甘露醇、核糖醇 4
个化合物。
2 炮制研究
  独角莲有毒,生用对人的口腔及消化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故中医临床内服多以炮制品入药。2010 年版《中国药典》规
定的制白附子炮制工艺是 : 净白附子 , 分开大小个 , 浸泡 ,
每日换水 2 ~ 3 次 , 数日后如起黏沫 , 换水后加白矾 ( 每
100kg 附子用白矾 2kg), 一日后再进行换水 ,至口尝微有麻舌
感为度 ,取出 , 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 ,煮沸后
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 ,捞出 , 除去生姜片 ,晾至七八成
干 ,切厚片 ,干燥。
2.1 炮制前后对毒性的影响
  吴连英[10]等选用了刺激、催吐、毒性实验等指标,对白
附子不同炮制品刺激性及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附
子生品对眼结膜、胃粘膜及皮肤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而炮制品
刺激作用和强度均较生品明显减弱或消失。灌胃给药生、制品
毒性均不明显。腹腔注射生品呈现明显毒性反应,制品毒性减
弱。连续用药 21天,除生品对大鼠体重增长有明显影响外,其
它各组对体重、肝、肾功能及血象均未见有明显的影响。
  朱涛 [11] 等研究发现白附子中所含的草酸钙针晶为其主要
刺激性毒性成分。谢华[12]等研究发现通过白矾复制法炮制可
以降低白附子中草酸钙针晶的含量 , 可能是使其刺激性降低
的原因之一。
2.2 炮制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
  研究表明独角莲经过炮制后其化学成分的含量有变化。
姚三桃[13]等对白附子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做了比较,结果显示
炮制后,水溶性成分游离氨基酸在炮制过程中损失较大,而
总氨基酸含量制品较生品低 30% 左右。王磊[14]等的实验结果
说明白附子炮制方法不同,β-谷甾醇含量有一定区别。生品
中β-谷甾醇的含量高于各种炮制品,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各
种炮制方法均经过不同时间的浸泡,造成有效成分的流失,
从而使β-谷甾醇含量降低。王毅[15]等对生、制白附子不同
饮片中铝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生白附子的铝含量很低,
而制白附子的铝含量是生品的数百倍以上,说明制白附子饮
片中的铝基本上由白矾炮制带来。张宏伟[16]的实验研究表明
白附子炮制后产生了新增化学成分 5- 羟甲基糠醛,且其含量
相对较高,不同炮制品中 5- 羟甲基糠醛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
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着辅料白矾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2.3 炮制前后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刘筱清 [17] 等比较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品水提物在动物
体内的抗肿瘤作用强弱。建立小鼠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白
附子生品、药典炮制品和矾制品对 S180 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
作用。发现给药组瘤重均低于空白组,白附子生品高剂量组
瘤重最小。说明白附子水煎液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生
品高剂量组抑瘤作用最强。
3 药理研究
3.1 抗肿瘤作用
  研究表明独角莲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可降低瘤细胞增
殖率,减低瘤细胞的侵袭性,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对瘤细胞具
有细胞毒作用。[18-20] 朱耀寰 [21] 等研究发现:白附子能提高
荷瘤小鼠脾指数,能显著降低瘤重,能明显下调瘤组织 P53 基
因的表达。王世强等 [22] 研究发现独角莲根茎水提物对 HeLa、
HL60、SPC、SHSY5Y 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
范围内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段玉敏等 [23] 发现独角莲 20%
乙醇提取物对胃癌 MGC-803 瘤株最敏感且可使该瘤细胞发生凋
亡。客蕊等 [24] 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独角莲含药血清 , 以
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处理体外培养的 K562 白血病细胞 , 采用
MTT 比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及 DNA 片段凝胶电泳等方法观
察和检测,发现独角莲含药血清具有抑制 K562白血病细胞增殖
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 其作用强度与时间 -浓度呈正相关。
3.2 抗炎作用
中药独角莲的研究进展
李冬梅 宋芳婷 张洪娟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哈尔滨 150036)
黑龙江中医药·60·
吴连英 [25] 等按文献对白附子不同制品的抗炎作用做了比
较,白附子生品混悬液和煎剂对大鼠蛋清性、酵母性及甲醛
性关节肿有明显或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炎症末期的棉球
肉芽肿增生和渗出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炎作用同免疫
器官胸腺、脾脏关系不大。新法、老法制品与生品有相近的
抗炎作用 , 新老法制品比较亦无差异。
3.3 镇静、抗惊厥作用
  对白附子不同制品的镇静、抗惊厥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显示白附子水浸液口服给药未显示镇静作用,腹腔注射则表
现出明显的镇静作用,且有明显的协同戊巴妥钠催眠的作用,
生品与不同制品之间未表现出差异性。[26]
3.4 抗氧化作用
  宋瑱等 [27] 用热回流提取、超声提取、负压空化提取 3种
工艺,通过 2,2- 二苯基 -1- 苦味基肼自由基清除 (DPPH) 实
验和 ABTS 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了 3种独角莲块茎提取物的抗
氧化活性,同时也比较了 3种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和总多酚。
结果 DPPH 实验和 ABTS 实验均表明热回流提取物的抗氧化能
力最好,并且总黄酮和总多酚含有量也最高。
3.5 免疫调节作用
  有研究发现白附子提取物 (RTE) 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
作用 ,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抵抗肿瘤的生长和外界抗原
的入侵。RTE 可显著刺激小鼠脾和人淋巴细胞进行增殖 ,并有
较好的量效关系。RTE 不但刺激人淋巴细胞增殖还增强了其功
能如 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和 NK细胞活性;RTE 刺激单核细胞产
生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 1等 ,并增强单核细
胞对肿瘤细胞的吞噬功能 ,其有效成分为 66道尔顿的糖蛋白 ,
这些活性可应用于临床调节免疫功能和治疗肿瘤等疾病。[28]
3.6 止痛作用
  采用醋酸扭体法,给小鼠颈背皮下注射白附子水浸剂 ,
考察其止痛效果。结果表明白附子水浸液可明显减少小鼠扭
体反应次数 , 且生品与制品之间无明显差异性。[29]
3.7 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穆燕等 [30] 研究了不同溶剂及提取方式对白附子中酪氨酸
酶抑制成分的影响,并应用活性追踪法对白附子中酪氨酸酶
活性抑制成分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以 20% 乙醇水溶液为溶
剂从白附子中提取的粗提物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
抑制率可达到 96.35%,与恒温水浴振荡提取法相比,超声波
辅助提取法对活性成分的提取效果更好。
4 应用
  中医认为独角莲具有除寒湿、祛风痰的功能,用于治疗中
风痰壅、口眼歪斜、跌打损伤、毒蛇叮咬等症。临床用于治疗
黄褐斑,面神经麻痹,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小儿肺炎,小儿面
肌痉挛, 以及治疗腮腺炎,冠心痛,带状疤疹,破伤风,湿疹,
颈淋巴结核等症。独角莲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
恶性肿瘤疾病,且疗效较好。因其有小毒 ,故在使用时应严格
遵守炮制规范并控制剂量 , 勿过量或久服。[31] 独角莲提取物
具有很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天然抗氧化物
质来源 [32];同时因其对酪氨酸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也可以
作为一种天然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进行开发和应用。
5 小结
独角莲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 其中以氨基酸、β-谷甾醇、
脂肪酸等含量较高,其化学成分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抑制
酪氨酸酶活性、镇静、抗惊厥、抗破伤风毒素、抗炎、抗菌、
祛痰等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但其药效及药理作用与化
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 有待进一步提取分离出新的天
然活性成分,为开发新药和扩大药源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陈雪松,陈迪化,斯建勇.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J].
中草药 ,2000,31(7): 495.
[3] 李娟 ,李静 ,卫永第 . 独角莲块茎花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J]. 人
参研究 ,1997(1):38 ~ 39.
[4] 李清华 , 贾宗才 . 独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J]. 药学学
报 ,1962,9(11): 643.
[5] 李静 , 卫永第 ,陈玮瑄 ,等 . 独角莲块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
究 [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18(2):29 ~ 31.
[6] 刘磊,陈燕萍,李静.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J].
吉林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3,29(1): 54 ~ 55.
[7] 毛淑杰 .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J]. 中药饮
片 ,1991,(2):30 ~ 31.
[8] 陈雪松 .中药白附子和娑罗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及白附子脑苷 A
的全合成 [D].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2.
[9] 石宝俊 , 姜洪芳 , 赵伯涛 , 等 . 独角莲水溶性成分研究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0, 29(6):38 ~ 39.
[10] 吴连英,仝燕,程丽萍 ,等 .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比较研究
[J].中国医药学报,1992,7(1):13 ~ 15.
[11] 朱涛 , 吴皓 , 张琳 , 等 . 禹白附刺激性毒性成分的初步研究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24(2):97 ~ 99.
[12] 谢华,刘博,胡银燕 , 等 . 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
酸钙针晶含量变化的研究[J]. 光明中医,2008,23(12):
1902 ~ 1903.
[13] 姚三桃 , 傅桂兰 , 洪海燕 .白附子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
[J].中国中药杂志 ,1993,18(4): 212.
[14] 王磊,张振,杨海玲.不同炮制方法制白附子中β-谷甾醇含量
的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08,12(3):78 ~ 80.
[15] 王毅 , 张静修 . 制白附子饮片中铝含量的研究[J]. 中成
药 ,1992,14(5): 19.
[16] 张宏伟.白附子炮制前后新增化学成分的研究[D].郑州 : 河
南中医学院,2009: 31.
[17] 刘筱清,薛雯,梁雪琰 , 等 . 白附子生品和不同炮制
品对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比较研究 [J]. 中 医药信
息 ,2011,28(6):38 ~ 39.
[18] 尹建元,朴春姬,杨建增 ,等 . 禹白附抗肿瘤活性研究 [J]. 长
春中医学院学报 ,2000,16(2):52.
[19] 单保恩,张金艳.禹白附对人 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调节活性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1(10):768 ~ 770.
[20] 孙淑芬,曾艳,赵维诚.独角莲抑制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 [J].
中医研究 ,1998,11(6):81.
[21] 朱耀寰,迟相林.白附子抗肿瘤作用研究 [J].中药药理与临
床 ,2006,22(3,4):122 ~ 123.
[22] 王世强,马丽红,杨玉红等.独角莲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3):218 ~ 221.
[23] 段玉敏 ,刘书鑫 ,张洪娟 ,等.独角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
实验研究 [J].中医药学报,2010,38(3):20 ~ 23.
[24] 客蕊 , 华东 , 徐英杰 , 等 . 独角莲含药血清对肿瘤细
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 [J]. 中 医药学
报 ,2011,39(2):37 ~ 40.
[25] 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
究 [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6):339.
[26] 吴连英,毛淑杰,程丽萍 ,等.白附子不同炮制品镇静、抗惊厥
作用比较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1992,17(5):275.
[27] 宋瑱 ,李庆勇 ,王春成 ,等 .独角莲块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成
分研究 [J]. 中成药 ,2012,34(1):159 ~ 161.
[28] 单保恩 ,张金艳 ,李巧霞 ,等 .白附子对人 T细胞和单核细胞的
调节活性 [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21(10):768 ~ 772.
[29] 刘洁,卢长庆,王钥琦 .白附子炮制前后显微与化学比较 [J].
中成药 ,1990, 12(2):18.
[30] 穆燕,魏海柳,李琳 ,等 . 白附子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成分的提
取与分离 [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33(11):248 ~ 249.
[31] 袁菊丽 . 白附子的研究进展 [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
33(3):94 ~ 95.
[32] 宋瑱 , 李庆勇 ,王春成 ,等 . 独角莲块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
成分研究 [J]. 中成药 ,2012,34(1):159 ~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