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独角莲对S_(180)荷瘤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机理初步研究



全 文 :黑龙江中医药·62·
1 材料与方法
1.1 药物
独角莲乙醇提取物由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中药所提供。
注射用环磷酰,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20100831
1.2 动物
清洁级昆明种小鼠由吉林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
合格证号:Scxk( 吉 )2007-0003
1.3 瘤株
肉瘤 S180 由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
1.4 主要仪器与试剂
超净工作台;酶标仪;显微镜;离心机 ;lsever抗凝液;
都氏试剂;羊颈静脉血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
供;豚鼠血清,用前生理盐水 1:10 稀释。
1.5 方法
实验用荷瘤小鼠均按常规方法接种肿瘤细胞。接种次日,
随机分为 5 组,每组 30 只,另设空白对照组。均为 ig 给
药,每天 1 次。每组取 10 只鼠给药 10 天后停药,尾静脉注
射 1:4 稀释的印度墨汁,0.1mL/10g 体重;在注入印度墨汁后
1min 和 11min 分别用毛细管从小鼠眼内静脉丛取血 25ul,用
0.1%Na2CO3 溶液 2 mL 稀释;以 0.1%Na2CO3 溶液 2mL 调零点后,
将待测样品放入酶标仪中 ,于 650nm 波长处测出 OD 值 , 颈椎
脱臼处死小鼠,称取体重,取胸腺、肝、脾称重,并计算矫
正吞噬指数。每组再取 10 只鼠,给 3次药后腹腔注射绵羊红
细胞悬液 0.2mL/ 每鼠,进行免疫,继续给药 6日后,眼眶取
血 2500rpm 离心 10min,分离血清。样品管中加入 300 倍稀释
血清 1mL、0.5mL 绵羊红细胞稀释液、1:10 的豚鼠血清稀释
液1mL;对照管中加入1mL生理盐水、0.5mL绵羊红细胞稀释液、
1:10 的豚鼠血清稀释液 1mL。将各管置 37℃水浴中保温 10
分钟,冰浴终止反应后 2000rpm 离心 10 分钟取上清液 1mL、
都氏液 3mL 于试管中,同时取 0.25mL 绵羊红细胞稀释液、都
氏液 4mL 于另一支试管中静止 10min,于酶标仪中 540nm 处测
各管的吸光度 [2]。每组剩余鼠给药 10 天,眼眶取血 2500rpm
离心 10min,分离血清采用放免法检测 IL-2、TNF-α含量,
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 结果
2.1 对 S180 荷瘤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独角莲对 S180 荷瘤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及机理初步研究
段玉敏  张洪娟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哈尔滨 150036)
摘 要 目的:研究独角莲对 S180 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 S180 肉瘤为模型,随机分为别以模
型对照组,环磷酰胺对照组,独角莲乙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ig 给药,连续 10 天。结果:独
角莲明显提高 S180 荷瘤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P < 0.05)、提高血清中溶血素水平 (P < 0.05)。结论:通过实验
证明独角莲能显著提高荷瘤鼠的免疫功能。
中药或其提取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多效、多功能、双向调节性及毒副作用小等特点,而且可以与一些抗
癌放、化疗药合用,恢复由放、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在肿瘤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肿瘤的发病
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1],肿瘤己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根治的有效办法。
本文通过独角莲乙醇提取物对S180荷瘤鼠免疫功能调节及对免疫因子的影响,揭示独角莲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关键词 独角莲 免疫调节 吞噬功能 溶血素
表 1独角莲对 S180 荷瘤小鼠吞噬功能、溶血素
及胸脾指数的影响 (-x±S,n=10)
组别 剂量g/kg
脾指数
mg/10g
胸腺指数
mg/10g
矫正吞噬
指数 OD 溶血素 IC50
空白对照 —— 73.21±13.52 23.43±6.21 6.46±1.28 201.14±43.52
模型对照 —— 95.67±22.38 15.29±4.14 4.13±0.83▲ 129.54±28.96▲
独角莲高 1.6 75.06±17.27* 22.69±6.15* 6.58±1.39* 184.85±31.26*
独角莲中 0.8 78.43±16.25* 21.51±5.33* 6.06±1.27* 177.42±29.18*
独角莲低 0.4 80.64±20.82 17.83±5.29 5.13±1.71 149.37±21.06
环磷酰胺 0.003 60.35±15.14* 6.95±2.18* 3.89±0.62▲ 131.85±30.62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1, 与空白组比较 ▲P < 0.05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环磷酰胺组荷瘤鼠矫正的吞噬指
数、胸脾指数均低于正常组 P< 0.05;独角莲高、中、低剂
量组矫正的吞噬指数、胸脾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 0.05,明显高于模型组 P< 0.01。表明独角莲具有显著提
高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
2.2 对 S180 荷瘤鼠血清中溶血素、IL-2、TNF-α的影响
表 2 独角莲对 S180 荷瘤小鼠血清中 IL-2、TNF-α的影响
(±S,n=10)
组别 剂量 g/kg IL-2(pg/ml) TNF-α(pg/ml)
空白对照 —— 2.936±0.352 1.574±0.188
模型对照 —— 1.018±0.242▲ 0.962±0.216▲
独角莲高 1.6 2.802±0.314* 1.647±0.252*
独角莲中 0.8 2.173±0.254* 1.512±0.273*
独角莲低 0.4 1.377±0.236 1.236±0.218
环磷酰胺 0.003 1.094±0.209 0.928±0.169
与模型组比较 *P < 0.05, 与空白组比较 ▲P < 0.05
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荷瘤鼠外周血 TNF-α、IL-2 含量
明显低于空白组水平但无明显差异 P> 0.05。独角莲高、中
剂量组小鼠外周血 TNF-α、IL-2 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与模
型组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与空白组水平相当。
3  讨论
癌组织由机体本身组织演变而来,基本上不产生较强的
2013 年第4期 ·63·
出血性中风的中西医机理性研究进展
于婷婷 邹 伟 王 冬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摘 要 出血性中风发生病理颇为繁杂,其中医学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现代医学机理研究主要与血肿占位
效应、血肿周围血流和代谢异常、脑水肿、炎症反应机制和细胞凋亡机制、成年神经再生有关等。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机理
·综 述·
出血性中风属于现代医学“脑出血”范畴。多由忧思恼
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原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
气血错乱所致。其在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病急骤,病情危重,
易导致患者死亡或残疾。
1 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
中医学中原无“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风之分。直至
晚清时期,随着西方医学观点逐渐影响中医学理论,张锡纯
首次结合西方医学观点,首次将出血性中风与缺血性中风区
分开来,提出脑充血和脑贫血的理论。对现代医家的影响颇
为深远。现代医家针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大致上分别从以
下几个角度进行阐述:
1.1 年老体弱,气血亏虚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发现,中风脑出血患者年龄多在 50 岁
以上,因为老年人脏腑功能逐渐衰退,气血亏虚日趋加剧,
机体阴阳失衡,这是中风脑出血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郭会军 [1]
等以“本虚标实”为病机,来描述本病发展变化。本虚为阴虚、
气虚,标实则为痰浊雍盛;发作时多以标实为主。沈冲等 [2]
认为中风病急性期以气虚血瘀为病机特点。
1.2 肝阳暴亢、气血逆乱
患者年老体虚,或素体肝肾阴虚,导致水不涵木,肝风
妄动;或五志过极,肝阳上亢,气血逆乱,发为中风。樊氏 [3]
提出出血性中风主要是由肝阳暴康引起,故治以平肝、熄风
为主。顾金隆 [4] 认为:出血性中风主要病机是肝阳暴亢,气
血逆乱,阴阳失衡;血与气并走于上,脑脉破损而瘀血阻于脑。
1.3 痰水相生、水肿与瘀血
饮食不节,脾不健运,痰热内生,阻滞经络,上扰清窍,
伤及脉络,而致血溢脉外 ,导致偏瘫失语;而脑脉破损所形
成的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内停,气机失调,所谓“血不
利则为水”,痰瘀交结,进一步损伤脑络,加剧病情。林氏 [5]
提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病机特点为痰水、水肿及瘀血互结。
王立新 [6] 认为出血性中风发病前多有风阳痰火之始动诱因,
而脑脉破裂,血溢脉外所形成的瘀血为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
病因;水瘀毒邪互结,损伤脑髓为该阶段的主要病机。
而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病情重、急骤、传变快等
特点者,多与痰热与瘀血互结有关。周仲英 [7] 总结多年临床
经验,认为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是痰热与瘀血阻窍;痰热
与瘀血互结,伤阴耗气,极易产生传变,导致病情危急,变
化急骤,神志昏迷等变症出现。
1.4 毒损脑络
王氏 [8] 在中风病的病机方面独辟蹊径,首提“内生毒邪”
理论。其主张外邪太盛或正气亏虚,而致机体内产生的废物
不能排出体外,则生为“毒”邪。李氏等 [9] 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提出“毒损脑络”,认为“毒”邪与其他内生之病理产物,
如痰、湿瘀、风邪,上饶清窍,损伤脑络,则发为中风。
综上所述,出血性中风发生病理虽颇为繁杂,但总结起
来都与风(肝风)、火(肝火)、痰(风痰、湿痰)、气(气虚)、
虚 (气虚、阴虚 )、血 (血瘀 )有关,其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年老体虚,或素体亏虚,肝肾阴亏,而致肝阳亢盛;肝肾之
阴具损,阴虚则肝阳无制而偏亢。肝阳偏亢则易于情志不和,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炼津为痰;同时,肝阳偏亢则易乘脾土,
致脾失健运,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而转生痰浊,停滞中
州。郁久化热,随肝风上扰清窍;同时阴虚又易致血液瘀滞:
阴虚则血液粘稠,运行不利,滞而成瘀。肝阳化火,痰火上壅,
迫血妄行,络脉破损,血溢脉外,形成脑出血。瘀血合痰浊阻滞,
蒙蔽心神则发为神昏;停于经脉则肢体废用;阻于舌体则或
言蹇或不语。
2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机制性研究
脑出血的病理机制复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肿占
位效应、脑水肿产生及其相关病理损伤机制、炎症反应机制
和细胞凋亡机制、成年神经再生等。
2.1 早期血肿的扩大及毒性作用
既往观点认为出血是在开始后的数分钟内后即停止。目
前的研究显示 [10] 一般在脑出血的早期出血,血肿即在发病数
小时内持续性扩大。Brott 等 [11] 将 103 例超急性期脑出血患
刺激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其有一定的相容性,免疫功
能的破坏使肿瘤能够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因
此诱导有效的免疫应答、激活和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防止肿
瘤细胞免疫逃逸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生命的
关键所在。目前,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已
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国内外学者分别对中药直接
抗肿瘤、通过免疫途径或作为抗肿瘤药物的增效剂而发挥间
接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多层面、多靶点的广泛研究 [2]。本课题
组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独角莲乙醇提取物进行抗肿瘤作用
研究并取得很好抑瘤效果 [3,4]。本实验通过以肉瘤 S180 荷瘤小
鼠为模型的免疫功能影响研究表明,独角莲能明显提高吞噬
细胞的功能,对绵羊红细胞所致小鼠特异性抗体溶血素的生
成则有增强作用,能促进免疫因子的生成是荷瘤机体恢复免
疫功能,从而揭示该药即具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又有调节机
体免疫功能的两效合一作用,为新药注册和临床有效性提供
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静帆 , 等 . 深圳市 1999-2004 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13(8):572-576
[2] 张静 , 等 . 中药抗肿瘤的免疫学调节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6),386-387
[3] 张洪娟 , 等 . 独角莲不同工艺提取物体内抗肿瘤活性研究 [J].
中草药 ,2008,39,84-86
[4] 段玉敏 ,等 . 独角莲乙醇提取物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J]. 中医
药学报 ,2010,38(3),45-47
(2013-07-23 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