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全 文 :第 30 卷 第 1 期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Vol.30 No.1
2009 年 1月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 Jan .2009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罗金水1, 王美盛1, 林秀香1, 郑宴义1,2*
1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漳州 363001;
2福建省五峰农场, 福建漳州 363001
摘要 于 2005~2007年间调查棕榈科植物病害的过程中, 发现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上发生一种严重的
褐斑病。 该病危害植株的叶片和叶柄, 产生褐色、 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 严重时植株病斑累累, 直至干
枯而死。 按照柯赫法则对该病病原菌进行鉴定, 常规病组织分离获得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并以离体叶片法和盆栽苗接种法回接加拿利海枣, 产生的症状与田间表现一致, 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
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 结果表明, 该病的病原菌为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关键词 加拿利海枣; 病害; 柯氏帚梗柱孢霉
中图分类号 S436.8
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 别名加拿利刺葵、 长叶刺葵、 槟榔竹, 原产非洲西岸的加拿利岛,
是园林绿化中重要的棕榈科植物树种, 近年来在我国的浙江、 福建、 广东等省份大面积引种栽培。 国内公
开报道的棕榈科植物病害达30种以上[1~4], 其中海枣属主要病害有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引起的炭疽病、 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叶斑病、 粉座孢[Graphiola phoenicis(Moug.)Poit]黑粉病、
棕榈盾壳霉(Coniothyrium palmarum Cda.)茎枯病, 近年又新报道了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aethacetica Ment)
萎缩病[5]等。 本项目组在2005~2007年间调查棕榈科植物病害种类过程中, 发现福建省厦门市和漳州市的加
拿利海枣苗普遍感染一种以往未报道的褐斑病。 该病主要为害植株的叶片和叶柄部位, 导致植株生长衰
落, 严重时全株病斑累累, 甚至干枯死亡。 苗圃中袋育苗和沙床苗上也有发生, 造成小苗枯死, 严重时连片如
火烧状。 为了明确该病病原菌, 指导苗农科学防治此病, 减少损失, 笔者对该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分离病原菌所用的病叶等材料采自发病严重的苗圃, 以肉眼观察田间病株的外部症状, 包括受害植株
的表现, 病斑的形状、 大小和颜色, 病征, 以及病害发生扩展情况。
1.2 方法
1.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按照常规病组织分离病菌[6], 接种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上,
25℃恒温培养, 琼脂平板稀释法[7]纯化菌种。 根据菌落生长特点和病菌的形态特征并参照相关文献 [8,9]进行
鉴定。 使用标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10~12]鉴定病菌种的分类地位, 即以PDA和CLA(康乃馨培养基)[13]作培养
基, 25℃恒温培养产孢。 使用电子目镜(迈凯伦公司DC200型)测量分生孢子、 泡囊、 不育附属丝等的大小。
1.2.2 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使用 2种方法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 (1)离体叶片接种试验:
从田间采集新鲜无病叶片, 剪成长度一致的片段, 约5 cm长, 常规组织消毒处理后用于接种; 诱导PDA上
的菌落产孢, 配制分生孢子悬浮液, 分刺伤和无伤接种叶片, 并以喷灭菌水的叶片作对照, 25 ℃恒温保
基金项目:福建省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棕榈科植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No. 2005N033)资助。
作者简介:罗金水,男,1978生,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植物病理学。
*通迅作者,郑宴义,E-mail: fnyzz68@163.com。
收稿日期:2008-09-11 修回日期:2008-12-31
1期 罗金水等: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湿培养。 (2)盆栽苗接种试验: 选取4~5叶龄的加拿利海枣小苗进行接种试验, 喷雾接种孢子悬浮液, 套以
塑料袋保湿促病, 分刺伤接种和无伤接种, 并以喷雾清水的小苗作对照, 小苗放在温室中养护管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受害症状
此病在加拿利海枣的成苗和幼苗均有发生,
主要为害植株的叶片、 叶柄。 初期病斑为褪绿
小点; 随后发展为暗褐色的近椭圆形或不规则
形的大斑; 后期病斑的颜色变得较鲜艳, 病健
交界清晰, 病斑中心褐色, 边缘深褐色, 中心
颜色较浅且略显凹陷, 表面散生突起的褐色小
颗粒, 显微镜下观察小颗粒为病原菌的微菌核
和厚垣孢子(图1-A)。 发病严重时, 植株的叶片、
叶柄上病斑累累, 光合作用受到严重影响, 导
致植株生长衰落, 甚至干枯而死。
2.2 病原菌的致病性
从病组织中分离获得一种病原真
菌, 分别接种加拿利海枣离体叶片和盆
栽苗, 分刺伤和无刺伤2个处理, 分生
孢子悬浮液接种7 d后观察结果(见表1,
图1-B)。 结果显示, 接种分生孢子悬浮
液的寄主材料100%发病, 症状表现同田间发病
株相一致, 而对照不发病。 从接种后发病组织
中重新分离获得的病原菌, 与接种的病原菌完
全一致。 该病原菌致病性的测定均符合柯赫氏
病原菌诊断法则, 充分表明分离获得的病菌为
该病的病原物。
2.3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分类地位
25℃下, 病原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迅速,
培养7 d菌落的直径平均增长3.2 cm。 培养初期,
气生菌丝无色, 逐渐向四周扩展形成菌落(图2-
A)。 菌落毛毡状, 正面红棕色, 背面深褐色,
边缘颜色稍浅。 培养过程中, 菌丝的部分细胞
转化成厚垣孢子(chlamydospores, 图2-B), 红褐
色, 圆形, 聚集状。 培养后期, 菌落产生微菌
核(microsclerotium, 图2-C), 并分泌出褐色液
滴, 渗透到培养基中使得琼脂变褐。 培养一定
时间后, 菌落开始产孢, 周边出现的霜状霉层
为分生孢子(Conidia)。 在CLA培养基上, 病原
菌的菌丝为褐色, 有隔膜, 宽约3.0~4.8 μm, 且
有许多厚垣孢子 。 分生孢子梗 (Conidiophore
A. 田间发病株叶柄上的病斑; B. 接种小苗叶片上产生的症状
图 1 加拿利海枣受害症状



A B
A. PSA 上生长的菌落; B. 菌丝体及厚垣孢子; C. PSA 上产生的微菌核;
D. 帚状分生孢子梗及成束的分生孢子; E. 附属丝及泡囊; F. 圆柱形分生孢子
图 2 病原菌形态特征






A B
C D
E F
  
  
 
        
       
       
       
!#$%&’#$&(
105
热 带 作 物 学 报 30 卷
branch, 图2-D)直立, 无色, 近似青霉的扫帚状分枝; 初级梗(primary branches)无隔膜(non-septate), 大
小为18.2~22.1 μm ×3.6~3.8 μm; 二级梗(secondary branches)无隔膜(non-septate)或少数有1个隔膜(septate),
大小为11.3~17.6 μm×2.3~3.7 μm; 三级梗(tertiary branches)无隔膜, 大小为8.3~10.1 μm ×2.2~2.5 μm; 四级
梗(quaternary branches)即最末端的小梗, 短小如纺锤形, 无隔膜, 末端钝圆, 无明显开张, 大小为6.6~
8.1 μm×2.0~2.5 μm。 分生孢子梗含有不育附属丝(stipe, 图2-E), 从初级梗延伸出并终止于泡囊(vesicle,
图2-E), 附属丝无色, 多隔膜, 大小为180.4~273.9 μm×2.9~5.5 μm; 不育附属丝顶端为泡囊, 窄棍棒状,
大小为13.2~49.1 μm×3.3~10.1 μm。 产孢细胞桶状, 无色。 分生孢子(Conidiophore, 图2-F)着生于小梗顶端,
无色, 圆柱状, 两端钝圆, 具有0~2个隔膜, 大小为47.1~101.3 μm ×4.0~6.5 μm, 常由粘液保持成束。
根据病原菌的菌落生长特征和形态特征, 参照有关病原真菌分类的文献[8,9,11], 鉴定该菌为半知菌亚门,
丝孢纲, 丝孢目, 淡色孢科, 帚梗柱孢属, 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3 讨 论
帚梗柱孢属真菌由Morgan于1892年首次描述报道, 迄今为止共报道了22个种和1个变种 [11]。 鉴定该属
一般参照Crous P W等 [10,11]建立的标准培养基和EL-Gholl N E等[12]的培养条件, 且将分生孢子梗上的不育
附属丝和泡囊作为重要的分类依据。 本研究依据这些方法和条件, 从形态学上鉴定认为引起加拿利海枣褐
斑病的病原菌符合柯氏帚梗柱孢霉的特征。 形态学鉴定方法简单, 不需要昂贵的仪器, 但是容易受到病原
菌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干扰。 DNA分子标记技术等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使得真菌分类鉴定变得更
加快速而准确[14], 本研究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该病原菌做进一步的分子鉴定。
帚梗柱孢属真菌可危害花卉、 果树、 绿化苗木等引起多种病害, 如匙叶天南星褐腐病[15]、 杜鹃根腐[16]
等根茎类病害, 鹤望兰叶斑病 [17]、 越橘叶斑病 [18]等叶类病害, 此外还危害茶树、 花生、 大叶桉、 无花果
等[19,20]。 对于棕榈科植物, 除国内学者谢昌平等[21]曾经从华棕上分离鉴定了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病原菌引起的叶斑病之外, 未见其他棕榈科植物感染该病菌。 本研究中由柯氏帚梗柱孢
霉引起的加拿利海枣褐斑病为国内首次报道。 该病害在棕榈科植物种植区加拿利海枣上发生十分严重, 给
当地种植户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 明确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将为该病害防治指明方向。
帚梗柱孢菌主要分布于热带、 亚热带地区, 我国种植棕榈科植物的主要地区非常适合该病菌的生存与
为害。 经多年研究发现, 一年中雨水多、 温度适宜, 该病发生越严重。 建议防治该病时, 注意控制植株栽
植密度, 及时修剪老弱病残枝, 改善通风条件; 注意排水防涝, 减少病菌滋生条件; 雨后及时施药, 预防
病害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丁少江, 谢良生, 梁敏国. 几种棕榈科植物病虫害发生及防治[J]. 广东园林, 2001(2): 36~37.
[2] 金 亮, 丁印龙. 厦门地区主要棕榈植物病害种类普查鉴定及其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 2000(4): 12~19.
[3] 伍有声, 刘东明, 董祖林.南方地区棕榈植物病害发生的新情况[J]. 广东园林, 2000(3): 42~43.
[4] 习平根, 李敏慧, 陈一新, 等. 棕榈科观赏植物真菌病害鉴定[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24(2): 34~37.
[5] 张绍升, 廖启炓. 加拿利海枣和丝葵萎缩病的病原鉴定[J]. 林业科学, 2005(1): 98~101.
[6] 方中达. 植病研究方法(第三版)[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122~127.
[7] 许志刚. 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指导[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68~69.
[8] 巴尼特, 亨 特. 半知菌属图解[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77. 106.
[9] 陆家云. 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360~364.
[10] Crous P W, Phillips A J L, Wingfieid M J. Effects of cultural Conditions on vesicle and conidium morphology in species of
Cylindrocladium and Cylindrocladiella[J]. Mycologia, 1992, 84(4): 497~504.
[11] Crous P W, Wingfield M J. A monograph of Cylindrocladium, including anamorphs of calonectria[J]. Mycologia, 1994(2): 341~435.
[12] EL -Gholl N E, Uchida J Y, Alfenas A C, et al. Induction and description of perithecia of Calonectria spathiphylli sp. nov. [J].
106
1期
Mycologia, 1992, 45: 285~300.
[13] Fisher T H, Burgess L W, Toussoun T A, et al. Carnation leaves as a substrate and for preserving cultures of Fusarium species[J].
Phytopathology, 1982, 72: 151~153.
[14] 向梅梅. 植物病原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1, 14(4): 52~58.
[15] 姜子德, 戚佩坤. 匙叶天南星褐腐病的检出[J]. 植物病理学报, 1997, 27(1): 71~74.
[16] 姜子德, 戚佩坤, 陈永青, 等. 广州地区西洋杜鹃根腐与茎基腐病病原种类鉴定[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15(4): 333~336.
[17] 谢昌平, 洪玉风. 鹤望兰叶斑病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热带作物学报, 2005, 26(3): 91~95.
[18] 冯 璐, 栾雨时, 范永强, 等. 越橘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 38(5): 614~618.
[19] Peerally A. Calonectria colhounii sp. Now, a common parasite of rea in Mauritius[J]. Trans Br Mycol Soc, 1973, 61: 89~93.
[20] Rossman A Y. The phragmosporous species of Nectria and related genera[J]. Mycological Papers, 1983, 150: 161~164.
[21] 谢昌平, 赵小娟, 文衍堂. 华盛顿葵叶斑病菌鉴定及寄主范围研究[J]. 植物保护, 2007, 33(6): 43~47.
(责任编辑:赵军明)
Pathogenic Identification of Phoenix
canariensis Leaf Spot Disease
Luo Jinshui1, Wang Meisheng1, Lin Xiuxiang1, Zhang Yanyi1,2
1 Fuji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 Zhangzhou, Fujian 363001;
2 Fujian Wufeng State Farm, Zhangzhou, Fujian 363001
Abstract In a survey to the diseases of Palmae plants made during the years from 2005 to 2007, Phoenix canariensis
was found to be infected by a serious brown-spot disease. The diseased plants were observed with brown, nearly
oval or irregular-shaped lesions on the leaves and petioles, and then eventually dried up or died. The pathogen of
this disease w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the Koch’s postulates. The fungus of 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was isolated from the diseased tissue, and then inoculated onto the host plants. Symptoms on the leaves in vitro
inoculated with isolated fungus and on the plantlets of Phoenix canariensi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diseased
plant in the field. The same fungus was obtained again from the inoculated 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ungus of 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was the pathogen of this disease.
Key words Phoenix canariensis; disease; 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罗金水等: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