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淡竹叶清热作用药效植物基础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8-09-26; 修订日期:2009-03-18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No.JHB04-039)
作者简介:刘 明(1980-),女(汉族),江苏泰兴人 ,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在
读硕士研究生 ,学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吴启南(1963-), 男(汉族),江苏南通人 , 现任南京中医
药大学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品质评价和质量标准研究工作.
淡竹叶清热作用药效植物基础研究
刘 明 ,吴启南* , 宋秋烨 ,邬云霞
(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目的 研究淡竹叶清热作用有效部位及化学成分 , 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体外抑菌实验筛选淡竹叶有效抑菌部位 , 并采用 HPLC-MS法分析抑菌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 淡竹叶甲醇
提取部位具有抑菌作用 , 根据液质联用图谱及文献 , 分析鉴定出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中 6个化学成分 , 分别为香草酸 、香
豆酸 、牡荆苷 、苜蓿素 7-β -D-葡萄糖氧基黄酮 、芦竹素或其同分异构体白茅素及苜蓿素。结论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
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 对各菌种的抑菌效果有较大差异 , 这一部位可能与淡竹叶清热解毒功效相关。采用 HPLC-MS法
分析鉴定有效部位化学成分 ,保留了液相色谱与质谱兼具的微量 、快速的优点 , 结合了前者的高分离效能与后者的准确
性及选择性的特点 , 方法稳定可靠 , 为淡竹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鉴定; 淡竹叶; 抑菌实验; 液质联用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8-1934-02
InvestigationofBasicalBomponentsofHeat-clearinginHerbLophatheri
LIUMing,WUQi-nan* ,SONGQiu-ye,WUYun-xia
(Nanjing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Nanjing21004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ivepartandcomponentsofHeat-cleaninginHerbLophatheri, andtoprovidesci-
entificaccordforfurtherdevelopmentandestablishmentofqualityspecificationofHerbLophatheri.MethodsScreenefectiveant-
iblasticpartbybacteriostasisexperimentinvitro, andanalyzethechemicalcompositionswithHPLC-MSinthispart.ResultsThe
partextractedwithMeOHwaseffectivebacteriostasis, 6 componentsweredetectedbyHPLC-MSatlasandrelativearticlesinit.
Theywerevanilicacid, coumaricacid, vitexin, Tricin7-β -D-glucosyloxy-flavone, arundoin, andTricin.ConclusionThepart
extractedwithMeOHhasantibacterialactivity, andtheactivitiesaredifferenttodifferentbacterium, thispartmaybecorrelated
withheat-cleaninganddetoxicatinginherbLophatheri.HPLC-MShasgoodqualityofbothHPLCandMS, itisstableandreli-
ability, andcanprovidesciencicproifforfurtherdevelopmentandimprovementofqualityspecificationofherbLophatheri.
Keywords:AuthenticationofChinesemedicines; Herblophatheri; Bacteriostasisexperiment; HPLC/MS/MS
  淡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 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
干燥茎叶 [ 1] 。始载于《本草纲目》, 1977年以来的历版《中国药
典》均有收载 ,具有清热除烦 、利尿的功效 。用于热病烦渴 , 小便
赤涩 、淋痛 , 口舌生疮。淡竹叶为卫生部公布的药食两用中药之
一 , 近年来多有制成保健凉茶 [ 2] 、淡竹叶酸奶 [ 3]等。
淡竹叶的有效成分物质基础研究一直较为薄弱 ,现有化学成
分的研究显示淡竹叶主含黄酮 、三萜类 、多糖 、酚性成分 、氨基酸 、
有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 4 ~ 6] 。依据现代医学理论 , 结合淡竹叶
的中医临床功效 , 本实验对淡竹叶不同溶剂的提取部位进行了抑
菌活性的研究 , 对淡竹叶清热有效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筛选 , 并运
用液质联用分析手段对所筛选的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析 ,为淡竹
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手提式压力蒸气灭菌器(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
限公司);移液枪(北京金花移液器厂);HPLC-MS/MS液质联用
仪(Waters公司 , 型号 QuattroPrimer,产地:美国)。
1.2  菌株 大肠杆菌 CMCC(B)44103;金葡菌 CMCC(B)
26003;乙链菌 CMCC(B)32210;绿脓菌 CMCC(B)24430。
1.3  药物 营养琼脂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批号
F20040304);肉汤培养基(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批号
20060310);血琼脂基础(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批号
20060228);葡萄糖肉汤(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批号
10010518);香草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号
110776-200402)。牡荆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批
号 11876-200501)。淡竹叶采于江苏省宝华山 , 经南京中医药
大学鉴定教研室吴启南教授鉴定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淡竹
叶 LophatherumgracileBrongn.的干燥茎叶。
2  方法与结果
2.1 不同提取部位抑菌实验
2.1.1 提取部位制备 淡竹叶置于多功能提取罐 , 60%乙醇回
流提取 5 h,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淡竹叶总浸膏 , 总浸膏与硅
藻土拌匀 , 分别加入石油醚 、二氯甲烷 、甲醇 、水逐级超声提取 , 减
压回收溶剂 ,得石油醚提取部位 、二氯甲烷提取部位 、甲醇提取部
位和水提取部位 ,作为供试品。
2.1.2 不同提取部位抑菌实验 取上述供试品各 1 g, 加入蒸馏
水 1 ml,超声溶解。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倒入无菌
培养皿中 ,待冷却凝固后 , 用无菌移液管吸取 1∶1 000稀释的大
肠 、金葡 、绿脓菌液加到平皿上 ,用刮铲将菌液涂匀 , 再用打孔器
在培养基上打孔 ,打孔后每个孔内注入 25 μl药液 , 37℃培养 24
h,观察实验结果。结果见表 1。
表 1 淡竹叶不同提取部位抑菌实验结果
提取部位 大肠肝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绿脓杆菌
水提部位 - - -
甲醇提取部位 + + +
二氯甲烷提取部位 - - -
石油醚提取部位 - - -
  “ +”为抑菌阳性 , “ -”为抑菌阴性
从药敏实验中发现 ,淡竹叶的石油醚 、二氯甲烷及水提取部
位对该 3种细菌抑菌效果为阴性 , 甲醇提取部位对该 3种细菌抑
菌效果为阳性 ,故对甲醇提取部位的抑菌效果做进一步的实验。
2.2 甲醇提取部位抑菌实验
·1934·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8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8
2.2.1 对金葡菌 、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的抑菌实验 将甲醇提取
部位的浸膏配成相当于生药浓度为 40, 20, 10, 5, 2.5, 1.25, 0.625
g· ml-1。同 “ 2.1”项下方法实验 ,制作培养基 , 将菌液涂匀于培
养基上 , 打孔 , 分别注入 20 μl的药液 , 37℃培养 , 24 h后观察抑
菌结果。结果见表 2。
表 2 不同浓度甲醇提取部位对 3菌种抑菌圈直径平均值
药物浓度 C/g· ml-1 金葡菌 l/mm 大肠杆菌 l/mm 绿脓杆菌 l/mm
40 7.75 2.75 7.00
20 5.40 - 8.25
10 3.50 - 5.63
5 - - -
2.5 - - -
1.25 - - -
0.625 - - -
  “ -”为抑菌阴性;抑菌圈直径 0~ 9mm为低敏;9~ 12mm为中敏;
>12mm为敏感;n=4
从表 2中我们可以看出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对金葡菌 、绿脓
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 抑菌效果依次为:绿脓杆
菌 >金葡菌 >大肠杆菌 ,但都属于低敏的范围。
2.2.2 甲醇提取部位对乙链球菌的抑菌实验 将提取部位按照
浓度为 10, 5, 2.5, 1.25, 0.625 g· ml-1制作血平板 , 加入乙链球
菌 , 放入 37℃温箱培养 24 h, 次日观察实验结果。
结果显示 , 5g· ml-1以下均有乙链球菌生长 , 故淡竹叶甲醇
提取部位对乙链的抑菌最小浓度为 10 g· L-1。
2.3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化学成分液质联用分析
2.3.1 供试品制备 取浙江产淡竹叶 20 g, 氯仿回流提取脂溶
性物质至无色 , 药渣再用甲醇回流提取至无色 , 溶液蒸干热水溶
解 , 离心 ,上清液过大孔树脂 ,弃去水液与 20%乙醇液 ,收集 75%
乙醇溶液 ,减压回收溶剂至干 , 甲醇定容于 5 ml容量瓶中 , 作为
供试品溶液。
2.3.2  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C18(2.1 mm×50 mm,
3.5 μm);流动相为 A(乙腈), B(水 , 0.05%甲酸);梯度:0※ 15
min, A:5%※ 70%;B:95%※ 30%;流量 0.5 ml· min-1;进样量
2μl;柱温 40℃;柱后分流后进入质谱仪。
质谱条件:电离源为 ESI+;检测方式为正离子模式;毛细管
电压为 3.0 kV;锥孔电压为 30V;离子源温度为 120℃;扫描范围
为 m/z150 ~ 600;氮气流量为 400L· h-1。
2.3.3  样品分析 将供试品溶液分别放入自动进样器中 , 按选定
的测试条件 ,进行检测 ,得供试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结果见图 1。
图 1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 HPLC/MS/MS联用总离子流色谱图
2.3.4 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化合物的鉴定 根据 MS所测定的 [ M
+H] +值及质谱图谱 , 通过检索文献 [ 4 ~ 6]及部分标准品对照 , 鉴
定出 6个化合物 , 分别为香草酸 、香豆酸 、牡荆苷 、苜蓿素 7-β -
D-葡萄糖氧基黄酮 、芦竹素和苜蓿素。结果见表 3。
表 3 甲醇提取部位中化学成分鉴定结果
峰号 保留时间 t/min 分子离子峰 m/z值 化合物名称 结构式
1 3.26 169 香草酸(vanilicacid)
2 3.77 164 香豆酸(coumaricacid)
3 4.04 432 牡荆苷(vitexin)
4 5.06 493 苜蓿素 7-β -D-葡萄糖氧基黄酮(Tricin7-β -D-glucosyloxy-flavone)
5 6.25 440 芦竹素(Arundoin)或其同分异构体白茅素(cylindrin)
6 7.45 330 苜蓿素(Tricin)
·1935·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8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8期
3 讨论
淡竹叶抑菌实验结果表明 , 甲醇提取部位对大肠杆菌 、金葡
菌 、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其中对绿脓杆菌的作用较强 ,
对大肠杆菌的作用较弱;对乙链球菌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其最
小抑菌浓度为 10g· ml-1。淡竹叶具有一定抑菌作用 , 但抑菌作
用不强 , 根据这一结果 ,分析淡竹叶的临床清热作用 ,可能存在其
它的作用机制 , 如增强免疫功能等。
本文首次运用 HPLC-MS法对淡竹叶中有效抑菌部位(甲
醇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 根据质谱图谱 ,参
考现有淡竹叶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 ,并部分采用标准品对照等方
法 , 初步鉴定出甲醇提取部位中的 6个化学成分分别是香草酸 、
香豆酸 、牡荆苷 、苜蓿素 7-β -D-葡萄糖氧基黄酮 、芦竹素和苜
蓿素。现有研究结果表明 , 香草酸 、香豆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 牡
荆苷具有抗炎解痉与降压活性 ,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从总离
子流色谱图中可以看出 ,淡竹叶甲醇提取部位中所含的成分十分
复杂 , 由于淡竹叶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薄弱 ,一些量大的化合物
如相对保留时间为 tR0.95 min, tR4.15 min, tR4.65 min, tR6.81min等色谱峰还未能鉴定 , 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研究结果初步确立了淡竹叶中清热解毒成分 ,主要是有
机酸 、黄酮和三萜类化合物 , 为淡竹叶质量标准的完善和提高奠
定了实验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 Ⅰ部 [ 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5:230.
[ 2 ]  靳桂敏 ,廖文通.苦瓜 、金银花 、淡竹叶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 J] .
现代食品科技, 2006, 23(2):37.
[ 3 ]  马亚宁 , 吕嘉枥 , 李娟萍.淡竹叶酸奶的研制 [ J] .食品研究与开
发 , 2007, 128(3):96.
[ 4 ]  陈 泉 , 吴立军 ,王 军 , 等.中药淡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 J].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19(1):23.
[ 5 ]  陈 泉 , 吴立军 ,阮丽军.中药淡竹叶的化学成分研究(II)[J] .沈
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2, 19(4):257.
[ 6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2:441.
收稿日期:2008-10-20; 修订日期:2009-04-2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No.YJSCX2007-0177HLJ)
作者简介:周媛媛(1980-),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 ,现任黑龙江中医
药大学药学院讲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简介:王 栋(1948-), 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 ,现任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教授 ,主要从事中药新药开发及利用研究工作.
青龙衣中二芳基庚烷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周媛媛 ,王 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目的 研究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方法对青龙衣抗肿
瘤活性部位进行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 ,并利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共分离得到 5个二芳基庚
烷类化合物 , 分别为 galeon(I), 胡桃苷 A(II),枫杨素(II), 3, 4-epoxy-1-(4-hydroxyphenyl)-7-(3-methoxylphe-
nyl)-heptane-2-hydr-oxy-3-one(IV), 4-epoxy-1-(4-hydroxyphenyl)-7-(3-methoxylphenyl)-heptane-3
-hydroxy(V)。结论 化合物 I, II, IV, V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青龙衣; 化学成分; 二芳基庚烷
中图分类号:R2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9)08-1936-02
StudiesonDiarylheptanoidsfromQinglongyi
ZHOUYuan-yuan,WANGDong*
(HeilongjiangUniversityofTCM, Haerbin15004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naturalanticancerproductsfromQinglongyi.MethodsThecompoundswereisolatedbychro-
matographywithsilicagelcolumnsandAB-8resinetc., andwereidentifiedbyNMRanalysis.ResultsTheyaregaleon(I),
JuglaninA(II), pterocarine(III), 3, 4-epoxy-1-(4-hydroxyphenyl)-7-(3-methoxylphenyl)-heptane-2-hydroxy-
3-one(IV), 4-epoxy-1-(4-hydroxyphenyl)-7-(3-methoxylphenyl)-heptane-3-hydroxy(V).ConclusionCom-
poundI, III, IV, Vwereisolatedfromthisplantforthefirsttime.
Keywords:Qinglongyi; Chemicalconstituents; Diarylheptanoids
  青龙衣为胡桃科胡桃属植物核桃楸 Juglansmandshurica
Maxim的青果皮 [ 1] ,该药始载于《开宝本草》, 古代诸家多以其清
热解毒 、祛风疗癣 、止痛止痢等功效入药。现代研究发现其在抗
肿瘤方面作用较显著。本文对青龙衣抗肿瘤活性部位进行了系
统地分离 , 共分离得到 5个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 , 分别为 galeon
(I), 胡桃苷 A(II), 枫杨素(III), 3, 4-epoxy-1-(4-hydroxy-
phenyl)-7-(3-methoxyl-phenyl)-heptane-2-hydroxy-3
-one(IV), 4-epoxy-1-(4-hydroxyphenyl)-7-(3-metho
-xylphenyl)-heptane-3-hydroxy(V), 其中化合物 I, III, IV, V
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1 仪器与材料
Bruker-400型超导核磁共振光谱仪;MS-2010型质谱仪和
FinniganLCQLC-MS联用仪;岛津公司 FTIR-8400S型红外光
谱仪;柱色谱硅胶 (200 ~ 300目)为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AB-8
型大孔吸附树脂由南开大学化工厂生产;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青龙衣药材于 2007年购于黑龙江省药材公司 , 经黑龙江中医药
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王振月教师鉴定。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分离 将干燥的青龙衣药材 5.0 kg,粉碎 , 95%乙醇回
流提取 3次 , 减压浓缩得乙醇浸膏(376 g)。提取物用适量水混
悬后 , 用乙酸乙酯和氯仿分别进行两相回流 , 回收有机试剂后 , 得
·1936·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第 20卷第 8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2009VOL.20N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