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莜麦品种间杂交F_1F_2株高遗传规律的研究



全 文 :7 0河 北 农 学 报 1 0卷
最高 , 但经济效益不如开花期浇一水 。 目前生产上习惯在 向日葵现蕾期浇水 , 虽然能促
进生长为丰收奠定基础 。 但若开花期缺水 , 花盘增长 、 籽粒发育将发生障碍 , 影 响单盘
粒重和百粒重 , 达不到高产 , 应改变这种作法 。
表 2 不同处理对产且及产遥构成因案的影响
ǔ亩

一斤
百粒重g单盘粒重g空壳率肠单盘成粒数单盘数粒

,`q甘q八乙 曰1nJ
`.且, .吕.二nV801
. .…芽 分 化 期 浇 17 7 31 5 5 31 5 8 0 14 4 913 0 313 18 18 。 316 。 l16 。 6 4 。 04 。 04 。 5 2 9 92 6 63 13水浇期蕾花花现.开花芽分化 、 现蕾 、 开花
期 各 浇 一 水 17 9 2 4 , 5
全生育期不浇水 ( C K ) 15 7 4
14 9 1
12 9 1
16

8
1 8

0
3 4 2
2 3 5
14 6
10 0
沧州农业研究所 : 黄森坤 苏若秋
筱麦品种间杂交 F l F Z 株高遗传规律的研究
筱 麦是粮草兼用作物 , 主要分布在 内蒙 、 山西以及河 北坝 上 高 寒 地 区 , 面 积 约
1 , 50 0万亩 。 品种间杂交是筱麦育种的主要手段之一 。 研究品种间杂 交 株高 的 遗 传 规
律 , 对选 育粮草兼用 品种的亲本选配有指导意义 。 为此 , 对品种间杂交 F : 、 F : 株高的
分离表现进行 了调查研究 。
一 、 材料和方法 :
试验于 198 2年在张家 口坝上农研所进 行 。 田间设计为顺序排列 , 不设重复 , 地力中
等 。 成熟前对 45 个单交组合的杂种一代和 13 个单交组合的杂种二代及其亲本的株高进行
调查 。 每组合田间随机取样 2 0 株 。
二 、 试 验结果与分析 :
(一 ) 杂种第一代株高的表现 : 杂种一代平均株高绝大部分组合倾向高亲 。 其中超
高亲组合 20 个 , 占4 . 4帕 , 倾向高亲组合 21 个 , 占46 . 7呱 , 两者共计 41 个 , 占9 1 . 1呱 ,
倾向矮亲组合 4 个 , 占 8 . 9帕 。 说明筱麦杂种一代 , 高秆是显性 ,。
杂种一代株高表现 夕 与两亲株高差异的程度有关 , 两亲株高差数越小 , 杂种一代出
现超高 亲的机率越大 。 如两亲高差不超过 10 厘米的 18 个组合中 , 有 16 个组合超高亲 , 两
个组合 中间倾高 ; 两亲高差 10 . 1一 20 . 0厘米的 12 个组合中 , 超高亲的只有 4 个组合 , 中
间倾高的有 6 个组合 , 中间倾矮的 2 个组合 ; 两亲高差超过 20 厘米的 15 个组合 中 , 中间
倾高的有 13 个组合 , 巾间倾矮的有 2 个组合 , 没有出现超高亲组合 。
(二 ) 对 F , 株高的预测 , 在同一组合内 , 单交组合 F : 代个体间株高的表现基 本 上
2 期 科 研 简 报
一致 。 据 1 0个单交组合的统计 : 杂种一代株高都超过了两亲株高的平均值 夕
7 玉
并倾向于高
亲 , 说 明杂种一代株高与两亲平均株高有密切关系 。 相关系 数 r 一梦 2 5 3 ” , 相关关系极显著 。 F : 杂种的株高随两亲平均株高的增加而提高 ,其 回归方程 为 y ~ 1 2 . 35 + 。 . 9 40 3熟
F > F
。 . 。 , , 回归关系显著 。 根据两亲的平均株高可以预测 F : 的株高 。 据 3 2个单交组合
的统计分析 , F : 株高与父本的相关系数 r 一 0 . 47 80 , 与母本的相关系 数 r 二 .0 4 128 , 说
明父本对杂种一代株高的影响略大于母本 。
(三 ) F : 株高的遗传表现 : 根据 13 个 F : 单交组合的调查结果 , 总的情况有以下几
个特点 。
l

F : 分离范围广 , 株间差异大 。 在 13 个组合中 , 组合 内单株间差异 40 厘米 以上
的有 8 个组合 , 占 61 . 5肠 。 如 李家场 x 76 6一 38 一 2一 l 及其反交 , 株高的变幅最大 ,
单株间差异最高达 61 和 76 厘米 。 单株间差异在 40 厘米以上的 8 个组合 , 变异 系 数 均 在
7
.
74 肠以上 , 最高可达 1 4 . 16 肠 ; 单株间差异 39 厘米以下的 6 个组 合 , 勿 异 系 数 均 在
6

9 6肠以 下 。
2
、 两亲株高差异大眨组合 F : 分离范围大 , 反之则小 。 如两亲株高差异在 20 . 1厘
米以上的 5 个组合 , 单株间差异均在 43 厘米以上 , 而两亲差异仅 4 . 6厘米跳 7 6 6一 38 一 2
一 l x 小 46 一 5 组合 , 单株间差异仅 25 厘米 。
3
、 两亲平均株高高的组合 , F : 群体平均株高也高 , 反之则低 。 如 5 7 8只 晋燕 1 号
组合 , 两亲平均株高最高为 1 1 9 . 5厘米 夕 F : 的平均株高也最高 , 达 1 2 4 . 9厘米 。 而 7 6 一
3 8we 2 一 l x 小 46 一 5 组合 , 两亲平均株高 8 2 . 2厘米 , F : 的平均株高仅 84 . 1厘米 。
4

F
: 群体高 、 中 、 矮秆类型的出现比例 : 一般高 x 高的组合高秆出现的 比 例 较
大 , 高 x 中或中 x 高次之 , 中 x 中则中秆出现的比例较大 , 矮 x 矮则矮秆出现的比例较
大 。 如 5 7 8 X 晋燕 1 号和 5 7 8 x 托托燕麦两个组合 , 两亲均为高秆类型 , F : 高秆 (1 1 厘
米以上 ) 的单株分别 占5 3 . 0肠和 7 9 . 8呱 。 李家场 x 7 6 6一 3 8一 2 一 1和林筱 x 7 6 6一 3 8一
2一 1 两个组合 夕 母本为高秆类型 , 父本为低秆类型 , F : 高秆的单株分别 占 48 . 5肠 和
4 4
.
0肠 。 而 7 66一 35一 2 一 1 又小 4 6一 5 和 7 6卜 3 5一 2 一 1 又 7 6 3 4一 10一 1 两个组合 ,
两亲均为低秆类型 , F : 均为低秆类型 。
( 四 ) F : 株高的预测 : 株高为连续变异 , 受多基因控制 , F : 株 间差异很大 。 但同
一组合内 F : 的平均株高与 F ;的平均株高有密切关系 , 其相 关 系 数 : = 0 . 7 9 5 9 夕 可根据
F : 的平均株高预测 F : 平均株高的可能范围 。
(五 ) 遗传力的估计 : 据对 13 个单交组合 F : 杂种的估算 , 筱麦株高具有较高 的遗
传力 。 各组合均在 63 . 87 肠以上 , 最高可达 86 . 1 4肠 , 平均为 80 . 0肠 说明这一性状在 早
代就有较高的选择效果 , 要从严选择 。
三 、 讨论与结语
l
、 筱麦株高属数量性状 , 受多基因控制 , 用株高不同的亲本杂交 , F ; 代 的株高
大多数组合偏向高亲 。 F : 代 株高的分离呈连续变异 , 并有正负超亲遗传现象 。 因此 ,
在选配高秆类型的组合时 , 可用高秆亲本和不同株高类型的亲本杂交 。
2
、 高秆亲本对杂种后代株高具有较大的影 响 。 因此 , 在选 育高秆 品 种 时 , 要 尽
量选用高秆亲本 与不同株高的丰产 、 抗病品种杂交 。 这样 , 使后代有可能具 有 高 秆 性
72 河 北 农 学 报 0 1卷
状 , 同时还可从中、 矮秆亲本中获得丰产 , 抗病等优良性状 。 但 ,是 , 矮亲对 杂 种 后 代
的株高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 在选育粮草兼用品种时 , 高亲不能和太矮的亲本杂交 。
3
、 双亲株高平均值与 F :株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 F : 与 F : 呈显著 的 正 相 关 。 因
此 , 在选配亲本组合时 , 可根据双亲的平均值大体上预见 F ,代的株高 , 可根据 F : 的株
高预见 F : 的株高 。
4
、 株高具有较强的遗传力 。 因此 , 在 早世代 ( F : 、 F : ) 进行株高的 选择是有效
的 。
(张家口地 区坝上右科所 田 长叶 李 英 扬 才 温启 录 )
三十烷醇在枣树上应用的效果
以 1 4一 16 年生枣树为供试材料 , 于 1 9 8 3 、 · 1 9 84 年在西 白庙 、 小张庄和南拨于村枣园
进行了不同时期 、 不同浓度 、 不同次数以及不同品种喷施三十烷醇的试验 。 结果如下 ,
1
、 不同花期喷施三十烷醇对小枣座果率的影响 :
以开花 30 ` 50 肠时期处理 (喷 o . 7 p p m 三十烷醇 ) 的效果最明显 , 与对照相比 : 枣
吊平均座果由 3 . 4个提高到 3 . 7个 , 花序平均座 果由。 , 68 个提高到 。 . 8 个 , 花序座果率由
6 5

2肠提高到 7 6 . 1肠和 7 5 . 5肠 。
2
、 不 同浓度三十烷醇对小枣座果和减少落果率的影 响 :
小枣花期喷施 。 . 3 ” 1 P P m 三十烷醇 , 均比对照座果率高 夕 以喷 0 . 7 p p m 和 1 p p m
的效 果较显著 , 侮枣吊座果 3 . 7个和 么 5 个 , 每花序座果 。 . 8个和 。 . 9 个 , 花序 座 果率
76
. 工必和 7 7 . 3肠 。 以对照为 10 0肠 , 处理的枣吊座果分别为对照的 1 2 7 . 3呱和 1 5 4 . 7帕 ,处
理的花序座果数分别为对照的 1 5 6 。 9% 和 17 8 . 4肠 , 处理的花序座 果 率 分 别 为 对 照 的
14 0

7肠和 24 2 。 9肠 。
在小枣幼果期 (生理落果期 ) 喷布 。 . 3 八以 1 p p m 的三十烷醇有减少落果率的效果三
以喷 1 p p ln 的三十烷醇效果最为明显 , 肥水较差的枣园落果率比对照减轻 1 6 . 9帕 , 肥水
条件较好的枣园落果率 比对照减轻 2 8 . 2肠 。
3
、 喷不同次数三十烷醇对小枣座果率的影响 :
小枣花 期连 续喷二次三十烷醇比喷一次的效果好 , 与对照相比平均枣吊 座 果 率 由
3
.
4个提 高到 4 。 1个 , 花序座果数由 0 . 6 个提 高到 。 . 8 个 , 花序座果率由 5 2 . 7帕 提 高到
了1 . 6肠 。 幼果期以连续喷施三次的效果较好 , 落果率比对照减轻 1 3 . 4肠至 36 . 5肠 。
4
、 三十烷醇对不同品种座果率的影响 :
枣树花期喷施 。 . s p p m三十烷醇 , 对金丝小枣提 高座果率效果最明显 , 平均枣吊座
果 4 。 4个 , 平均花序座果 0 . 89 个 , 对绵枣和马牙枣效果次之每吊座果 2 . 7和 2 . 4 个 , 每花
序座果 :0 4 6个 。 而对躺枣的效果最差 。
5
、 三十烷醇对枣果重量及品质的影响 :
二十烷醇处理的枣果上色期比对照早 , 单果重 比对照重 ,其品质较对照好 。 喷 1 p p 坦
, 十烷醇的小枣平均千果重 比对照增加 7 肠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 1 1 . 6肠 。
兑之 , 枣树初花至中花期喷三十烷醇是提高枣树座果率的最佳时期 , 枣树生理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