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高寒地区无芒雀麦的引种和栽培试验



全 文 :2005年第7期 总第116期 SICHUANCAOYUAN四川草原
拉元林,王金山,姜秀庭
(青海省贵南县草原监理站,青海 贵南 813100)
摘 要:在海拔3400m的高寒地区,对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进行了连续四年的适应性和生产性
能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在试验区无灌溉、无施肥的自然状态条件下,均表现出抗旱耐寒、产草量
高、叶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等优良特性。播种当年出苗整齐,第二年越冬良好,越冬率为90%,三年的平均鲜草产
量15387.53kg/hm2, 平均株高90.73cm,平均茎叶比1.95:1,种子产量570~672kg/hm2,可作为试验区内以收获
饲草为主的草种,在贵南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关键词:无芒雀麦;引种;栽培;试验
中图分类号:S5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32(2005)07-0019-02
收稿日期:2005-04-08
基金项目:青海省计委“贵南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
项目(青计农经[2000]903号)资助。
作者简介:拉元林(1966- ),男(藏族),青海乐都县人,
畜牧师,主要从事畜牧项目管理和草地畜牧业推广。
高寒地区无芒雀麦的引种和栽培试验
无芒雀麦(BromusinermisLeyss.)属禾本科雀麦
属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具有品质好、产量高、叶量
丰富、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寒抗旱易栽培等优良
特性,对气候与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为各种草食家畜所
喜食。由于其根部蔓生地下茎,再生力和耐牧性很强,
是固定沙丘和防止水土流失的先锋植物,也是草地生态
工程建设的优选植物,在国内外已被广泛栽培种植。
关于对无芒雀麦在许多地区的引种试验[1,2,3]和生产性
能[4]比较等均有大量报道。由于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
水平的不同,它们在各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表现
出较大的差异。旨在通过试验研究,为青海高寒草原
区在旱作条件下建立人工草地和大面积实施退牧还草
和退耕还草工程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从2001~2004
年进行了连续四年的观察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
下:
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青海省贵南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
黄河上游共和盆地,东经101°19′~101°25′,北
纬 35°22′~35°27′,海拔 3400m,年平均气温
1.3~1.6℃,最低(1月)平均气温-12.8℃,最高(7
月)平均气温13.5℃,极端气温-31℃和29.4℃,≥
5℃积温1500~1800℃,≥0℃积温1667.8℃,年日照
时数2727h,牧草生长期为184d,无霜期42d;年降水
量在400~500mm;四季不分明,全年只有冷暖两季
之分。土壤为栗钙土,pH值7~7.8,土层厚88~157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草地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
温性草原次之,优势种有小嵩草(Kobresiapygmaea)、
矮嵩草(K.humilis)、线叶嵩草 (K.capilifolia) 等,
伴生种有异花针茅 (Stipaaliena)、紫花针茅 (S.
purpurea)、细叶苔草(Carexstenphyloides)、冷地早
熟 禾 (Poa crymphila)、 青 海 固 沙 草 (Orinus
Kokonorica)、芨芨草 (Achnatherum splendens)、珠
芽蓼(Polygonum viviparam)等。20世纪90年代被
开垦为耕地,因自然气候条件及其特殊地理环境的制
约,农作物不能保收,土壤贫瘠,地形平坦,地表风
蚀严重,试验地前茬作物为油菜。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无芒雀麦从加拿大引进,由北京克劳沃草业技
术开发中心提供,种子检验报告由中国农业大学牧
草种子实验室出具,净种子为(PureSeeds)93.4%,
其他植物种子(OtherSeeds)为0.4%,无生命杂质
(InertManer)6.2%,并由青海省饲料兽药监察所重
新抽检,净度达 97%,发芽率为 94%,其他种子
300粒/公斤,水分9%,综合评定为一级种子。
牧草科学







19
2005年第7期 总第116期SICHUANCAOYUAN 四川草原
2.2试验设计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差异相对较小的地块作
为小区试验地。地面处理采用“深翻——耙耱——整
地——播种——播后复土镇压”方式。播前深翻22~
25cm,然后耙耱,清除杂草,严格整地,土块细碎,
再进行镇压,播种后及时复土镇压。小区面积10m×
10m,共设四个小区。播种方式为条播,2001年6月
10日播种,行距30cm,播种量22.5kg/hm2,播种深
度2~3cm,同时用网围栏封育保护,封育期三年。
2.3 观察测定内容
观察记载牧草生育期,检查当年出苗情况(采取
1m2样方实测苗数法);测定越冬前分蘖数、株高,
翌年越冬率;2002~2004年开花盛期测定鲜草量、
株高和茎叶比;2003~2004年完熟期测定种子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生育期观察
经试验观察表明,无芒雀麦6月10日播种,30d
全部出苗,出苗较为整齐(7月18日共抽查1m2样方
25个),40d后全部分蘖,而后整个生育期基本上处于
营养生长阶段,8月底已有个别植株拔节,但种子不成
熟。第二、第三、第四年4月底至5月初返青,5月中
旬分蘖,6月中旬开始拔节,6月下旬到7月底进入孕
穗、抽穗和开花阶段,8月下旬进入乳熟期,9月下旬
完全成熟,整个生育期历时近135d(详见表1)。
3.2 生长发育情况(见表2)
从表 2可以看出,无芒雀麦播种当年出苗数
156.9株/平方米,平均株高13.6cm,分蘖数8.7个/株。
2002年5月10日调查,无芒雀麦越冬良好,越冬率达
90%,表现出优良的抗寒能力。根据试验区气象资
料,2002年1~3月降水量仅为16.6mm,4月底才
出现一场较大降雨,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总
降水量仅为18.3mm,比往年偏少,且每年3~4月
大风天气较多,气候干燥,这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
同时也没有人工灌溉,导致土壤水分缺乏,因此,播
种后出苗和返青缓慢。由于无芒雀麦播种当年根系深
入土层15cm左右,第二年根系深达25cm左右,虽
然持续干旱,但牧草仍能正常返青。
3.3 产草量及茎叶比
产草量是衡量牧草利用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指
标,为了评定无芒雀麦的饲用价值,选择每年的开花
期进行产草量测定,连续三年的测定结果见表3。可
以看出,在此期间鲜草产量、株高和茎叶比都逐年上
升。无芒雀麦三年的平均产草量达15387.53kg/hm2,
平均株高90.73cm。说明在无灌溉条件下,无芒雀麦
均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据包成兰等[4]报
道,在海拔2750m的西宁大通县黄家寨陈家庄地
区,无芒雀麦鲜草产量达23630.25kg/hm2,与试验
区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出,由于海拔高度增加了 650
m,产草量下降了34.88%,可见海拔高度对该类牧草
生产性能有影响。
3.4 营养成份测定
无芒雀麦自然风干后营养成份含量见表4。
3.5 种子产量测定
牧草种子是合理利用草地、改良退化草地、建植
人工草地所必须的物质基础,也是水土保持、生态建
设的基础。经过连续三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无
芒雀麦每年可在9月下旬完成其种子成熟过程,在
无芒雀麦收获时,对其种子产量进行了测定,该品
种可收成熟种子570~672kg/hm2。但秋季霜冻出现
较早,只有部分种子达到成熟, (下转第 23页)
年份
播种

出苗

返青

分蘖

拔节

抽穗

开花

乳熟

成熟

200110/6 12/7 26/729/8
2002 8/5 19/517/6 13/7 29/7 26/8 28/9
2003 5/5 16/519/6 15/7 27/7 28/8 25/9
2004 28/417/515/6 10/7 25/7 24/8 22/9
表1 无芒雀麦2001~2004年生育期观察记录 日/月
出苗数(株/平方米) 株高(cm) 分蘖数(个/株)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最低 最高 平均
89.7 224.1156.9 10 21 13.6 6 13 8.7
表2 无芒雀麦2001年出苗数、株高和分蘖数观察记录
年份 株高(cm) 产草量(kg/hm2) 茎叶比(茎∶叶)
2002 76.5 10436.61 1.4∶1
2003 85.7 16100 2.17∶1
2004 110 19626 2.29∶1
平均 90.73 15387.53 1.95∶1
表3 无芒雀麦2002~2004年株高、产草量和茎叶比测定记录
牧草科学
分析
样品
生育期
占干物质含量(%)
钙 磷粗蛋白

粗脂

粗纤维
无氮浸
出物
粗灰

干草 初花期 13.12 1.59 35.0 40.25 8.64 0.3340.324
表4 无芒雀麦营养成份含量







20
2005年第7期 总第116期 SICHUANCAOYUAN四川草原
综上,不同的栽培方法与其相应的出苗状况和牧
草的生物产量完全吻合。
4 讨论
4.1 铜仁地区种植牧草要求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
壤特性分别引种紫云英、一年生黑麦草、紫花苜蓿、
牛鞭草、皇竹草有利于发展本区种草养畜业。
4.2 要使牧草优质高产,必须采用适宜的播种量和
播种方法,有利于牧草的栽培。
4.3 发展本区畜牧业,必须选择好不同季节种植的
优良牧草,以保证每个季节有适量的牲畜青饲料供
应。
4.4 根据试验结果,为保持生态,适当引种利于水
土保持的牧草品种,如皇竹草,有利于丘陵和山区减
少水土流失。同时,引种紫云英、一年生黑麦草、紫
花苜蓿、牛鞭草、皇竹草,这样既有利于发展畜牧
业,又能保持水土,还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略
牧草科学
一般可收成熟种子375kg/hm2。根据气象统计资
料,试验区初霜日为9月8日,进入9月下旬,气
温下降较快且霜冻频繁。因此,在该试验区范围内,
能否于9月上旬之前达到完熟阶段,就成为决定多
年生牧草是否具有稳定的种子产量的限制因素之一。
4 结论
4.1 从生育期的角度看,无芒雀麦在海拔 3400m
的高寒地区能安全越冬,较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特
点,可以完成从返青开始到种子成熟的整个生育过
程,但种子成熟必须延续到9月中下旬,而此时的
气温开始大幅度下降,并且伴随频繁的霜冻天气出
现,不利于无芒雀麦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在试
验区条件下,无芒雀麦能否完成此全部生长发育过
程,主要取决于当年低温天气来临的早晚。9月下旬
气温下降快,霜冻频繁,使草种在试验区内的种子
产量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种子发育受到抑制。
4.2 从产草量的角度考虑,无芒雀麦在开花期产草
量高、营养价值处于相对最佳时期,适口性好,植
株又处于生长高峰,及时刈割利用,不仅能促进再
生草的生长,提高产草量,还可为牲畜提供优质的
青绿饲料,可在贵南地区进行大面积的推广种植。
4.3 从茎叶比、分蘖、叶片大小综合评价看,无芒雀
麦叶量丰富,叶片宽大,叶片大小达29.3cm×0.96cm,
分蘖力强,青绿期长,增产幅度大 [5],茎叶比较柔软,
霜后仍然保持青绿,可以作为收获饲草为目的优良
草种。
4.4 无芒雀麦具有横走的根茎,属根茎型多年生牧
草,分布在 10~20cm的土层中,进行无性繁殖,
地下根茎发达,侵占能力较强,抗寒耐旱,再生草
耐牧性很强,适宜放牧,是退耕还草和退牧还草工
程中的首选禾本科牧草,也可作为水土保持、防风
固沙的优良牧草品种之一。
4.5 为了保证种子正常的萌发出苗和牧草的正常生
长发育,无芒雀麦播种地点选在年降水量350mm以
上,播种时间在5~6月雨季来临之前进行。同时继
续探索有效的播种方法和配套技术措施,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和质量,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
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迎春,E.林柏克,马玉寿,等.青海省果洛地区牧草
引种试验报告[J].中国草地,2002,(2):2-24.
[2]石德军,周青平,陈 功,等.青海环湖地区7种多年生禾草
的引种试验[J].草业科学,1999,16(4):28-30.
[3]张洪军.江西沟地区建多年生人工草地的牧草引种试验[J].青
海畜牧兽医,1999,(3):6-9.
[4]包成兰,张世财.5种高禾草在高寒地区生产性状的比较[J].草
业科学,2003,20(8):31-33.
[5]车敦仁,郎百宁,王大明,等.无芒雀麦草地干物质生产量季节
动态的研究[J].青海畜牧兽医,1996,(4):1-5.
品种
不同播种量出苗密度 播种方法 增减
±%
紫云英 12.3 20.7 23.1 9.9 +57.1
一年生黑麦草 14.1 21.3 22.5 1.9 +42.7
紫花苜蓿 11.6 20.5 22.8 9.3 +59.2
牛鞭草 12.5 21.2 23.9 9.8 +59.0
12kg/hm2 20kg/hm2 条播 撒播
表6 不同播种方法对出苗密度的影响
(株/平方米)
!!!!!!!!!!!!!!!!!!!!!!!!!!!!!!!!!!!!!!!!!!!!!!!!!!!!!!!!!!!
(上接第20页)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