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全 文 :Influence of Princip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Shooting ,
Growth and Abnormal Culm Rate of Bambusa ventricosa
CHEN Shuang-l in , Y ANG Qing-ping , GUO Zi-wu
(Subtropical Fo 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 Fuyang 311400 , Zhejiang ,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condi tions of f ield and g reenhouse , the influence of temperature , water supply
and illumination on shoo ting , grow th and abnormal culm rate w 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temperature had no influence on shooting number per cluster , new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and
abno rmal culm rate under adaptive temperature.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 shooting t ime was
brought forw ard and shooting period w as ex tended.Water supply had obvious inf luence on shooting
time and shooting period.Shooting number per cluster and new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were increased
w ith the water supply interval shortened , while abno rmal culm rate w as decreased obviously .Shooting
time was brought forw ard , and shoo ting number per cluster , new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and abnor-
mal culm rate were increased along w ith the increase of illumination , while no influence w as found for
illumination on shooting period.It is concluded that w ater supply and illumination w ere the princip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for shoo ting , grow th and abnormal culm rate of Bambusa ventricosa.
Key words:Bambusa ventricosa;envi ronmental factor;shooting time;g row th;abnormal culm rate
·研究简报·
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陈双林 , 杨清平 , 郭子武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浙江 富阳 311400)
摘要:在田间和温室控制条件下 , 调查温度 、水分和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 在适
宜出笋长竹的温度下 ,温度对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 、新竹畸形秆率无影响 ,始出笋时间随温度的增高而提前 , 出笋期
相对延长。水分对始出笋时间和出笋期有明显影响 ,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递增 , 新竹畸形
秆率随水分供应间隔期缩短而明显下降。始出笋时间 、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 、新竹畸形秆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前
或提高 ,而光照对出笋期无明显影响。研究说明水分 、光照是影响小佛肚竹出笋成竹和畸形秆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关键词:小佛肚竹;环境因素;出笋;成竹;畸形秆率
中图分类号:S7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650(2008)01-0117-04
  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隶属竹刺竹属竹刺
竹亚属 ,合轴丛生型 ,为我国著名的观赏竹种 ,自然
分布于福建 、广东 、广西等地 ,现全国各地乃至世界
多国有引种[ 1] 。该竹具有畸形秆和正常秆 2 种秆
形 ,畸形秆常用于植物盆景制作和庭院观赏栽培 。
在人工栽培中 ,小佛肚竹常会由畸形秆变为正常秆 ,
影响观赏价值。竹类植物秆形决定于顶端分生组织
和居间分生组织的相对生长速度 。居间分生组织的
细胞分裂 、伸长和加大的速度不同 ,即造成小佛肚竹
节间短缩 、肿胀的秆形变异 ,而环境条件是影响居间
第 26 卷 第 1 期
2008 年 3 月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Ag ricultural University
          Vol.26 No.1
Mar.2008
收稿日期:2007-03-07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才基金项目(R303420)。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DOI :10.16036/j.issn.1000-2650.2008.01.017
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主要因素[ 2 , 3] 。因此 ,
调查研究温度 、水分 、光照等可控环境因素对小佛肚
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对生产实践具有指
导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渌渚镇罗桥村观赏竹
园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为亚热带季风
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16.1 ℃,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7 ℃,最冷月平均温度 3.6 ℃,极端高温41.2 ℃,
极端低温-17.4 ℃,10 ~ 20 ℃的持续天数 182 d ,年
均无霜期 230 d 。年平均降水量 1426 mm ,降水量随
季节变化 , 7 ~ 8月为季节性干旱期。年平均蒸发量
1392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全年日照时数
1995 h ,总辐射量 110 kca/cm2 。试验地原为种植水
稻 、油菜等农业经济作物的耕作地 ,土壤为花岗岩发
育的砂质黄壤 ,土层厚度 80 cm 以上 , pH 值 5.5 ,有
机质含量 43 g/kg ,水解氮 176.54 mg/kg ,速效磷
30.12mg/kg ,速效钾 307.49 mg/kg 。
1.2 试验竹林
试验竹林为 2003 年 3月小佛肚竹畸形秆母竹
分单株移栽营造。母竹地径 1.0 cm 以上 ,截顶 ,留
3 ~ 4 盘枝 , 高度 20 cm 左右 , 初植密度 4500 丛/
hm2 ,面积 0.1 hm2 。主要抚育措施为幼林期每年春
天和初夏各中耕除草 1次 ,出笋期间每隔 40 d左右
共 3次环状沟法施入氮 、磷 、钾养分含量各占 15%
的复合肥 ,每丛施 0.2 kg 。2004 年笋期后满园 ,分
出笋前 、笋期 2 次环状沟法每丛施入 0.4 kg 复合
肥。田间竹林初冬(11 月上旬)盖两层间隔 15 cm
左右的塑料膜 ,以防低温冻害 ,翌年 3月中旬揭去塑
料膜 。
1.3 处理与调查
1.3.1 温 度
2004年 5月移栽丛立竹数 3株(2003年萌发立
竹)于温控温室土床上 ,立竹地径 1.0 ~ 1.5 cm ,均
为畸形秆的竹丛 。设置 20 和 25 ℃2个温度处理 ,
每处理 20样丛 。试验竹丛除每隔 4 d浇透 1 次水
外 ,不实施其他抚育措施 。
1.3.2 水 分
2004年 5月在温室中分 4小区单株移栽 1 年
生 、地径 1.5 cm 左右的畸形秆立竹各 20株 ,每株施
复合肥 150 g ,设每 15 d浇 1 次水 、每 10 d浇 1 次
水 、每 5 d浇 1次水和每天浇 1次共 4个水分处理 。
浇水量以土壤湿润为准 ,至出笋期结束。
1.3.3 光 照
2005年 6月份开始 ,在田间试验竹林分 4 小
区 ,设 0%透光率(2层黑色塑料薄膜覆盖)、20%透
光率(2层黑色遮阴网覆盖)、60%透光率(1层黑色
遮阴网覆盖)和 100%透光率(不遮阴)共 4种光照
处理 ,每处理 15样丛。样丛自蔸部将立竹剪除 ,留
地径 1 ~ 1.5 cm 的 1年生畸形秆丛立竹 3株 。处理
前丛施复合肥200 g ,每隔 10 d浇灌 1次水 。笋期后
揭去遮阴材料。
1.3.4 调查与统计方法
出笋期间调查处理样丛的出笋期(始出笋时间 、
出笋终止时间)和出笋数。11 月底调查丛新竹数 、
畸形秆新竹数。以新竹畸形秆率=[(畸形秆新竹数
×100)/丛新竹数]为指标 ,比较各种处理对秆形变
异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表 1 分析可知 ,在小佛肚竹适于自我更新的温
度条件下 ,温度对相同立竹数竹丛的出笋数 、丛新竹
数无明显影响 ,这与单株立竹蔸部笋芽数量为 4对
芽眼 ,2年内笋芽萌发完毕的规律有关。与其他丛
生竹种一样 ,小佛肚竹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的主要影
响因素是丛立竹数和无性系单元养分供应状
况[ 4 , 5] 。温度对出笋期有一定的影响 , 25 ℃的处理
始出笋时间较 20 ℃提早 8 d ,出笋终止时间相近 ,即
温度高出笋期总天数相对较长 ,但差异不明显。从
温度单一作用因素分析 ,温度对小佛肚竹的新竹畸
形秆率无影响 ,这与气候带不同地区的栽培结果相
吻合 ,小佛肚竹属热带 、南亚热带竹种 ,引种至中亚
热带或北亚热带地区人工栽培 ,生长季节的气温与
原产地差异明显 ,但通过科学的林分结构调控 、水肥
管理等抚育措施的实施 ,能够保持较高的畸形秆率。
2.2 水分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水分对小佛肚竹始出笋时间和出笋期总天数影
响明显 ,当土壤水分供应充足 ,竹丛始出笋时间明显
提早 ,每天浇水 1次处理较 15 d浇水 1次处理提早
出笋29 d ,出笋期延长 25 d(表2)。各处理出笋终止
时间接近 ,与水分对丛生笋用竹绿竹笋芽萌发的影
响规律相同[ 6] 。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随水分供应间
隔期缩短而递增 ,而新竹畸形秆率则呈相反的规律 ,
即水分供应越充裕 ,畸形秆率越低 ,每天浇水 1次处
理仅为 15 d浇水 1次处理的 26.9%。分析认为 ,笋
118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第 26 卷
期土壤含水量丰盈 ,在促进笋芽分化 、萌发的同时 ,
提高了竹笋居间分生组织的分裂能力和竹笋 —幼竹
拔节生长速度 ,从而致使新竹畸形秆率降低。可见 ,
在观赏小佛肚竹栽培中 ,水分控制是实现高畸形秆
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从水分对丛出笋数 、丛新竹数 、
新竹畸形秆率等指标的综合影响看 ,室内栽培以 1
周左右间隔时间人工水分供应为佳 ,田间栽培时应
视土壤干燥程度及时补充水分。但是 ,笋期若遇连
续降雨天气 ,应及时排水 。
2.3 光照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光照对出笋期影响明显 ,透光率高则始出笋时
间早 ,100%透光率的遮阴处理较 0%透光率的遮阴
处理提早出笋达 22 d ,出笋终止时间也相应提前 ,从
而使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竹丛整个出笋期总天数差异
不明显(表 3)。丛出笋数和丛新竹数随透光率增大
呈幅度增加 ,说明光照能刺激笋芽的萌发 ,使光合器
官制造的基础养分保障竹笋和幼竹的拔节生长。光
照对新竹畸形秆率影响明显 ,畸形秆率随着透光率
的增大而明显增加 , 100%透光率与 0%透光率的处
理比较 ,新竹畸形秆率提高了 387.7%。说明光照
是小佛肚竹畸形秆形成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小佛
肚竹在野生状态下 ,多处于第二或第三林层 ,林内光
照不足 ,湿度大 ,立竹少有畸形秆 ,也反映光照对立
竹畸形秆形成的作用。
3 讨 论
小佛肚竹 3年生以下立竹蔸部笋芽萌发能力
强 ,田间母竹移栽 2年后即可成林 ,但经常会同时出
现畸形秆和正常秆两种秆形的立竹[ 7] 。竹类植物
居间分生组织分化和增生 ,是影响秆形变异的重要
环节 。研究表明 ,影响竹笋和幼竹生长的主要因素
是营养条件和气候条件[ 8-11] 。其中 ,气候条件主要
包括温度 、降水和光照。本研究结果也表明 ,温度 、
水分和光照 3个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和
畸形秆率有明显的影响 ,可为人工高效栽培观赏型
小佛肚竹提供理论依据 。
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具有显著影
响的温度 、水分 、光照等环境因素 ,是植物体器官内
源生长激素的诱导因素 ,而内源生长激素调节居间
分生组织分化和增生 ,与畸形秆率直接相关 ,其中机
表 1 温度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及畸形杆系率的影响
Table 1 Influence o f temperature to shooting , grow th and abno rmal culm rate in Bambusa ventricosa
温度
Tempera ture(℃)
始出笋时间
Shooting time
出笋终止时间
Shoo ting
stop time
丛出笋数
Shooting number
per cluster
丛新竹数
New clum number
per cluster
丛畸形秆新竹数
Abno rmal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新竹畸形秆率
Abno rmal culm
rate(%)
20 17/7 24/ 10 14.2 10.8 6.5 60.1
25 9/7 22/ 10 15.8 12.1 7.3 60.7
表 2 水分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及畸形杆系率的影响
Table 2 I nfluence of water supply to shooting , g rowth and abnormal culm ra te in Bambusa ventricosa
浇水处理
Watering
treatment
始出笋时间
Shoo ting time
出笋终止时间
Shoo ting
stop time
丛出笋数
Shooting number
per cluster
丛新竹数
New clum number
per cluster
丛畸形秆新竹数
Abno rmal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新竹畸形秆率
Abno rmal culm
rate(%)
每15d浇水1次 6/ 8 25/ 10 4.2 3.5 3.2 91.4
每10d浇水1次 27/ 7 21/ 10 5.3 4.7 4.1 87.2
每5 d 浇水1次 15/ 7 23/ 10 7.4 6.1 3.7 61.4
每天浇水 1 次 7/ 7 22/ 10 7.1 6.9 1.7 24.6
表 3 光照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及畸形杆系率的影响
Table 3 Influence of illumination to shooting , g rowth and abnormal culm rate in Bambusa ventricosa
透光率
T ransmittancy
始出笋时间
Shooting time
出笋终止时间
Shoo ting
stop time
丛出笋数
Shooting number
per cluster
丛新竹数
New clum number
per cluster
丛畸形秆新竹数
Abno rmal culm
number per cluster
新竹畸形秆率
Abno rmal culm
rate(%)
0% 2/8 5/ 11 7.9 4.1 0.6 14.6
20% 21/7 29/ 10 11.2 6.5 2.5 38.5
60% 16/7 24/ 10 14.6 10.9 6.2 56.9
100% 11/7 20/ 10 17.3 14.6 10.4 71.2
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此外 ,竹类植物为多无性 繁殖 ,秆形变异可通过无性繁殖系保存和选择 ,因此
119第 1 期        陈双林(等):主要环境因素对小佛肚竹出笋 、成竹和畸形秆率的影响         
同一竹丛可出现不同形态的秆形立竹[ 12 ,13] 。
参考文献:
[ 1]  朱石麟 , 马乃训 , 傅懋毅.中国竹类植物图志[ M] .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 , 1994.
[ 2]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8.
[ 3]  熊文愈 , 丁祖福 , 李又芬.竹类植物的居间分生组织和节间
生长-Ⅰ -秆茎的居间分生组织与节间生长[ J] .林业科学 ,
1980 , (2):127-130.
[ 4]  陈双林 , 杨清平 , 陈长远 , 等.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
性状关系研究[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 23(1):75-
80.
[ 5]  陈双林 , 陈长远 , 杨清平 , 等.麻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
式研究[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 27(2):191-194.
[ 6]  陈双林 , 陈长远 , 王维辉 , 等.绿竹笋芽提前萌发促成技术
研究[ J] .西南林学院学报 , 2004 , 24(3):17-20.
[ 7]  陈双林 , 杨 希.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栽培及形态控制[ J] .福
建林业科技 , 2001 , 28(1):79-80.
[ 8]  汪阳东.人工经营对毛竹秆形结构变异的影响[ J] .林业科学
研究 , 2001 , 14(3):245-250.
[ 9]  宛志泸.立地条件与毛竹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J] .竹类研
究 , 1990 , (9):40-48.
[ 10]  顾小平 , 萧江华.毛竹纸浆林施用 N 、P 、K 肥料效应的研究
[ J] .林业科学 , 1998 , 34(1):25-32.
[ 11]  李龙游 , 张培新.干旱和高温危害毛竹竹笋—幼竹生长初报
[ J] .竹子研究汇刊 , 1987 , 6(4):55-59.
[ 12]  李 睿 , 钟章成.毛竹的无性系与立竹密度和叶龄结构的关
系[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 21(6):545-550.
[ 13]  Stuefer J F , Du ring H J , De Kroom H.High benefit s of clonal
integration in tw o stolonniferous species.In response to hetero-
geneous light environments[ J] .Journal of Ecology , 1994 , 82:
511-518.
(本文审稿:汪奎宏)
(上接第 92页)
参考文献:
[ 1]  朴 哲 , 崔宗均 , 苏宝林.高温堆肥的生物化学变化特征及
植物抑制物质的降解规律[ J] .农业环境保护 , 2001 , 20(4):
206-209.
[ 2]  陈华癸.微生物学[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79.
[ 3]  杨国义 , 夏钟文 , 等.不同填充料对猪粪堆肥腐熟过程的影
响[ J] .土壤肥料 , 2003 , (3):29-33.
[ 4]  许晓英 , 李 季.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污泥高温好氧堆肥中的
应用[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6 , 14(3):64-66.
[ 5]  李国学 , 李玉春 , 李彦富.固体废物堆肥化及堆肥添加剂研
究进展[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3 , 22(2):252-256.
[ 6]  NY/ T302-199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
水分的测定[ S] .
[ 7]  NY525-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
[ S] .
[ 8]  鲍士旦.土壤农化分析[M ]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2005.
[ 9]  任顺荣 , 邵玉翠.畜禽废弃物堆肥化过程中的腐熟度评价方
法[ J] .天津农业科学 , 2005 , 11(3):34-36.
[ 10]  GB7959-8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粪便无害化卫生标
准[ S] .
[ 11]  李国学 , 张福锁.固体废弃物与有机复混肥生产[ 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0.
[ 12]  黄国锋 , 钟流举 , 张振钿 , 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物质
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J] .应用生态学报 , 2003 , 14(5):813-
818.
[ 13]  S tent iford E L.Compost ing cont rol:principles and pract ice[ A] .
Bertoldi M P , S equi P , Lemmes B , et al.The S cience of Com-
post ing , Part Ⅰ [ C] .Blackie:Glasgow , 1996 , 25-29.
[ 14]  Zucconi.Biological evaluat ion of compost maturity[ J] .Biocy-
cle , 1981 , 22:27-29.
[ 15]  王玉军 , 窦 森 , 崔俊涛 , 等.复合菌剂对农业废弃物堆肥
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影响[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
25(5):1354-1358.
(本文审稿:张小平)
120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第 26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