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黄土沟壑区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全 文 :第19卷第4期
2012年8月
水土保持研究
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19,No.4
Aug.,2012
 
  收稿日期:2012-03-12       修回日期:2012-04-29
  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资助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退耕还林(草)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
(XDA05060300)
  作者简介:袁子成(198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种群生态学研究。E-mail:yuanzichengxn@163.com
  通信作者:刘国彬(1958—),男,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恢复和流域管理研究。E-mail:gbliu@ms.iswc.ac.cn
黄土沟壑区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袁子成1,王国梁2,刘国彬2,刘 涛3,高 航1,曲秋玲3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712100;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712100)
摘 要:物种多度分析是研究群落结构和分析群落生态学机制的重要方法,以黄土沟壑区地带性白羊草群落为对象,
研究了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坡位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有显著性影响,坡
中的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Patrick指数显著低于坡上和坡下(p<0.05),坡上和坡下上述指数无显著差异(p
>0.05)。坡上、坡中和坡下的群落Pielou均匀度指数和 Alatalo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2)采用Zipf、
Zipf-Mandelbrot、几何序列、分割线段、优势优先5种生态位模型对不同坡位上白羊草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进行
模拟,发现仅前两个模型能很好地拟合白羊草群落在坡上、坡中和坡下的多度分布格局。说明尽管在不同坡位上白
羊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不同,但不同坡位上群落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基本一致。本研究支持了Zipf模型和Zipf-Mandel-
brot模型能较好的描述演替后期群落分布格局的观点。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坡位;白羊草;物种多度分布;生态位模型
中图分类号:Q948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409(2012)04-0081-05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pecies Abundance in Bothriochloa ischaemun Community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in the Loess Guly Region,China
YUAN Zi-cheng1,WANG Guo-liang2,LIU Guo-bin2,LIU Tao3,GAO Hang1,QU Qiu-ling3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2.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3.College of Forestry,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 712100,China)
Abstract:Analysis of species abundance(SA)is an important way to understand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community ecological processe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A of Bothriochloa isch-
aemun L.Keng community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in the Loess Guly Region of China.We fitted the SA
with five niche models,including Zipf model,Zipf-mandelbrot model,niche preemption model(NPM),bro-
ken stick model(BSM)and dominance preemption model(DPM).We found out that:(1)indices of Shan-
non,Simpson and Patrick at the intermediate position of the slope were significantly smaler than the upland
and lowland,whereas upland and lowl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erms of these indices;Evenness in-
dices of Pielo(Jswand Jsi)and Alatalo showed no difference among these slope positions;(2)Zipf model,
Zipf-mandelbrot model described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AD)pattern of Bothriochloa isch-
aemun L.Keng community wel.Al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munity 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shared a similar mechanism,though its diversity indices varied among these slope posit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firmed that the Zipf model,Zipf-mandelbrot model can successfuly reproduce
the community SAD at the later succession stage.
Key words:loess guly region;slope positions;Bothriochloa ischaemun L.Keng;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
tion;niche model
  黄土沟壑区是我国西部生态脆弱带,是研究生物
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之一。本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多
样性的研究大多采用多样性指数进行[1-3],然而多样
性指数是集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为一体的数值,
是过分简化的数量表征[4],并不能够准确反映群落物
种组成和结构变化[5]。物种—多度分布(species a-
bundance distribution,SAD)常用来描述物种常见性
和罕见性 (distribution of commonness and rari-
ty)[6-7],被认为是描述群落组织结构最好的方法[7]。
自 Motomura最早引用经验型几何级数模型描述湖
泊生物物种组成以来,物种多度格局及其相关理论得
到了长足发展,提出了负二项分布、对数级数分布[8]
等统计模型和Zipf、Zipf-Mandelbrot、优势优先等生
态位模型[6-7,9]。这些模型广泛运用于描述群落结
构[9]、指示群落演替过程,解释物种生态位分化,检测
生境变化[9],分析种子传播限制,密度制约等机制和
过程对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影响[7-10]。国内基于种多
度格局的研究已有很多[11-14],然而尚未见到有关黄土
沟壑区植物群落种多度分布的研究报道。因此选用
Zipf、Zipf-Mandelbrot、几何序列、分割线段、优势优
先5种生态位模型对黄土沟壑区地带性植被白羊草
群落(Bothriochloa ischaemun)进行模拟,旨在分析
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关系,揭示不同坡位上群落物种
组成和结构变化,试图推测多度格局形成的机理及生
态学过程,弥补该地区植被恢复多样性研究的不足,
为该地区植被恢复和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与调查方法
研究区位于陕西省安塞县(108°52′—109°26′E,
36°31′—37°20′N),黄土沟壑区第二副区,属暖温带
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均降雨量为500mm左右,其
中7—9月份的降雨占全年的58%,年均蒸发量1 000
mm,无霜期160~180d,年日照时数2 353~2 573
h,≥10℃积温2 866℃,年均气温8.9℃;土壤类型为
黄绵土,植被分区属暖温带森林草原过渡带。本研究
所在流域为小河沟流域,退耕演替多为20a左右,白
羊草群落是该流域阳坡、半阳坡的主要植被类型。
于2011年7—8月,通过勘查,在研究区内选取
了两个白羊草群落典型样地,面积分别为2.5hm2 和
1.5hm2,坡向为南坡,坡度23°~30°。在各个样地上
分别选取三个坡面,在坡面的上、中、下部选择小样
地,并在其内分别设置3块2m×2m的样方进行植
被调查,共计样方36块(由于样地限制,坡上,坡中,
坡下样方数分别为15,9,12)。调查记录内容主要包
括:(1)白羊草群落内所有物种的高度(自然高度)、
盖度、频度、地上生物量、物候期等;(2)样地描述包
括:地理位置、海拔、坡度、坡向、坡位、地形、外界干
扰、土壤类型等。其中地上生物量采用现场测定鲜
重,并取部分植物样带回室内烘干测定其含水率,进
而得到每株植物的干重。
2 数据分析方法
2.1 指标的计算方法
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种多度分布格局选用物种的
重要值(IV)这一综合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各物种的
重要值计算公式为[8]:
IV=(相对高度+相对频度+相对生物量)/3
相对重要值计算公式为:
Pi=Ni/N
本文选用常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公式为:
(1)Shannon多样性指数:H=-∑PilnPi
(2)Simpson多样性指数:D=1-∑P2i
(3)Pielou均匀度指数:
Jsw=(-∑PilnPi)/lnSJsi=(1-∑P2i)/(1-1/S)
(4)Alatalo均匀度指数:
Ea=(1/∑P1i-1)/[exp(-∑Piln Pi)-1]
(5)Patrick丰富度指数:Dp=S
式中:Ni———物种i在样方内的重要值;N———种i
的重要值之和;S———物种数。
2.2 物种多度模型的选择、拟合与评价
2.2.1 物种多度分布模型的选择与多度指标 物种
多度模型的拟合通常是以每一种的个体数量为基础
的,但个体数量仅仅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物种在群落内
的地位和作用,并不能够真实表现群落内物种之间的
关系,特别是个体差异较大的群落个体数[7]。白羊草
群落内个体差异较大,为消除此差异带来的影响,本
文借鉴冯云[13]等人的方法,采用重要值这一综合指
标作为物种的多度指标,并用物种的相对重要值对所
选生态位模型进行拟合。
本文所进行的种多度格局分析实际上为种重要
性顺序或优势度模型分析。计算时将样地所有样方
进行汇总,得到各个样地内物种的重要值数据。本文
选择了5种生态位模型,即Zipf模型、Zipf-Mandel-
brot模型、几何序列模型(geometirc series model,
GSM)、分割线段模型(broken stick model,BSM)和
优势 优 先 模 型 (dominance pre-emption model,
DPM),对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格局进行拟合检验。
各个模型公式及参数含义见表1。
28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第19卷
表1 5种物种多度分布模型
模型 Zipf  Zipf-Mandelbrot  GSM  BSM  DPM
公式 Nj=Nj-c  Nj=N(j+b)-c  Nj=k(1-k)(j-1) Nj=(1/S)∑(1/i) Nj=0.750.25(j-1)
注:Ni代表第i个种的相对重要值;N 为拟合最优势种的相对多度;S为群落内的物种数;为第i个物种;a,b和c为所求参数[7]。
2.2.2 模型拟合评价 选取通用的χ
2 检验辅以相
关系数CRI[12-13],同时结合物种多度序列图对各个理
论分布模型拟合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其公式为:
χ
2=∑[(Oi-Ti)2/Ti];
CRI=1-[∑Si=1/(Ti-Oi)2]/[∑Si=1/(Oi
-Om)2]
式中:Ti———第i个物种重要值的理论值;Oi———实
测值;Om———实测值的均值。
根据χ
2 适合性检验原理,只要χ
2<χ
2(a,df)(a
为显著性水平,取0.05和0.01两个水平,df为自由
度),就认为对应的生态位模型可以被接受。χ
2 值越
小,CRI越接近于1,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越高。
本文采用EXCEL 2010对数据进行了重要值和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使用SPSS 13.0中方差分析方法
比较多样性指数间的差异。利用1Stop t1.5软件采
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通用全局优
化法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及优化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1 坡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坡中的多样性指数 H、D、物种丰富度指数S最
小(p<0.05),坡上和坡下无显著差异(p>0.05);坡
上、坡中和坡下三种均匀度指数Jsw、Jsi和Ea 无显著
差异(p>0.05)(表2)。
表2 不同坡位物种多样性指数(平均值±标准误)
位置 H  D  Jsw Jsi Ea S
坡上 2.01±0.05a 0.81±0.01a 0.83±0.01a 0.76±0.02a  0.68±0.02a 11.24±0.40a
坡中 1.84±0.07b 0.78±0.02b 0.83±0.02a 0.79±0.03a  0.67±0.03a 9.33±0.61b
坡下 2.04±0.02a 0.82±0.01a 0.84±0.01a 0.77±0.01a  0.69±0.02a 11.36±1.21a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性显著(p<0.05)。
3.2 物种多度分布
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曲线趋势一
致,其中以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对不同坡
位群落种多度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几何序列模
型、分割线段模型,优势优先模型未通过检验。在Zipf
模型中,不同坡位,参数N 在坡中最大,为0.388 9,坡
上坡下基本一致,分别为0.321 8和0.321 6,参数c
在坡中最大,为1.372 6,其次是坡上1.292 6、坡下
1.232 1。Zipf-Mandelbrot模型中,不同坡位上参数N
随坡位上升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分别为0.184 3,
0.147 3,0.130 7,参数c、b均以坡下部最大,但整体
变化趋势不明显(图1)。
图1 不同坡位5种生态位模型物种多度格局拟合曲线
4 讨 论
4.1 不同坡位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坡位引起生境和干扰状况等条件的变化,是影响
黄土沟壑区群落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15-18]。本文
所选的白羊草群落样地均为梁峁坡,坡向、坡度、土壤
类型基本一致,造成多样性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1)坡位造成土壤含水量的变化。邱扬[19]等研究认
为,黄土区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差异,呈现出
坡下>坡中>坡上的趋势,可能是造成坡下多样性指
数较大的原因之一;(2)坡位造成干扰强度的差异,
坡下易受人为干扰和土壤侵蚀可能是造成坡下物种
多样性指数大的原因之一,而调查时发现坡上受到偶
然放牧扰动,可能是坡上物种多样性增大的主要原
因。由于上述原因,不同坡位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
数、Simpson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有显著差异,
然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i)Alatalo指数未表现
出显著差异,这是因为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
38第4期       袁子成等:黄土沟壑区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等对坡位变化敏感,而均匀度指数对坡位变化不敏
感。造成指数有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坡位物
种的组成和结构有显著差异,坡中白羊草相对重要值
明显高于坡上、坡下,而坡上、坡下群落中先锋物种或
演替前期物种数量多于坡中。本研究说明,不同多样
性指数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不同。在反映群落差异
上有些指数比较敏感,如Shannon指数对稀少种的变
化敏感,Simpson指数则对常见种敏感[1-2];有些不敏
感,如Pielou指数(Jsw、Jsi)、Alatalo指数,在进行多
样性指数研究时应多选择一些指标,以反映不同生境
下群落内部的细微差异。
4.2 不同坡位生态位模型的模拟与机理解释
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关系趋势基本一
致,但模型参数有所不同(表3),Zipf模型中,参数N拟
合最优势种的多度,以坡中最大,坡上坡下值相近,该
结果与实测白羊草重要值基本一致,说明N 能够真实
反映群落最优势种的优势地位;参数c和曲线的斜率
代表了多度变化的快慢程度,以坡中最大,依次是坡
上、坡下,说明坡中群落重要值递减速度较快,从一定
程度上也反映了坡中群落物种多度的均匀程度较小。
表3 物种多度分布拟合及检验
坡位 模型 Models  Zipf  Zipf-Mandelbrot  GSM  BSM  DPM
坡上
(df=31)
系数
N  0.3218
N  0.1307
K  0.2863 — —C  0.7955
C  1.2926 B -0.6892
CRI  0.9804  0.9966  0.7482  0.5758 -0.8295
χ
2  4.34* 0.65* 30.08* 42.0662* 5.62×1015
坡中
(df=19)
系数
N  0.3889
N  0.1473
K  0.3714 — —C  0.7931
C  1.3726 B -0.7146
CRI  0.9810  0.9954  0.8229  0.6548 -0.0348
χ
2  3.54* 1.74* 21.85* 29.01* 1.14×108
坡下
(df=29)
系数
N  0.3216
N  0.1843
K  0.2901 — —C  0.9416
C  1.2321 B -0.4565
CRI  0.9896  0.9946  0.8084  0.6160 -0.8248
χ
2  1.65* 0.61* 24.36* 37.84* 4.29×1014
注:df表示自由度,0.05水平下,χ231(0.05)=44.985,χ219(0.05)=30.144,χ229=42.557,*表示模型通过检验。
  不同模型代表了不同的生态学过程,群落适合某
个模型就表明了它的一种可能的生态学过程,据此推
测群落多度格局的维持机制。有研究认为 NPM 和
DPM仅适合于研究贫乏的环境或群落演替的早期阶
段,而BSM只有物种多度近于相等的群落拟合效果
较好,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能够很好的
拟合经历较长演替过程的群落物种多度关系[20]。本
文NPM 和BSM 虽然通过了拟合检验,但拟合效果
并不理想(图1),模型的基本假设与白羊草群落的演
替发展过程不符,模型的拟合检验方法有待进一步优
化。Zipf模型和 Zipf-Mandelbrot模型拟合效果最
好,其在应用于植物群落时,假定一个种的存在是依
赖于先前的物理条件和已存在的物种。先锋种付出
较低的代价,即要求很少的条件;后期演替种要付出
较高的代价才能侵入,物种之间的这些差别给出了
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13]。众多学者对白
羊草群落研究表明:白羊草短根茎下繁殖,根系发达,
分蘖能力强,在生长期内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等生理
特性,使其具有很强的资源获取能力,能够适应黄土
沟壑区干旱生境,是该地区退耕演替后期稳定地带性
或顶级群落,其形成白羊草逐年侵入,不断战胜先锋
物种,不断扩充自己现实生态位的过程,是物种间竞
争的结果[21-22]。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很
好地揭示了白羊草逐渐取代先锋种而成为优势种的
过程。演替后期种逐渐成为优势种的过程中,其多度
分布格局会发生显著变化,多数演替后期群落符合
Zipf模型和 Zipf-Mandelbrot模型[22-23]。例如 Aiki
I[20]在对几种水生生物群落进行Zipf模型模拟,作出
了演替会从几何级数分布向着Zipf分布进行,而最终
由于群落衰退会回到几何序列分布的基本假设。马
克平[14]等运用Zipf、Zipf-Mandelbrot模型对北京东
灵山地区处于演替后期的辽东栎林物种多度格局进
行了模拟,表明Zipf-Mandelbrot模型在小尺度物种
多度主要由竞争作用决定的研究下拟合度较好。在
对处于演替后期或顶级群落进行种多度格局模拟时,
Zipf和Zipf-Mandelbrot模型具有优势,其假设符合
群落演替发展的基本规律。
针对多度曲线中不同部位的物种进行跟踪对解
48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第19卷
释多度格局的生态学过程和机制非常有益[24],比如了
解等级多度曲线尾部的物种在不同地点间是如何变
化的,能够解释局部群落的多度格局与整体格局的关
系[25]。以相对重要值为多度指标的种多度曲线反映
了群落中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割或资源占领情况。
白羊草群落中重要值大部分被少数几个物种占据,白
羊草为群落的最优势种,以坡中部最大;达乌里胡枝
子(Lespedeza davurica)、铁杆蒿(Artemisia sacro-
rum)等构成了主要伴生种,重要值分配基本一致,群
落间不同主要来自于物种排序的差异;偶见种占据较
小部分,且分配较为均匀,曲线基本与横轴平行,其相
对重要值的差别是由物种差异引起的。坡中白羊草
的相对重要值最高,曲线中段物种较其他两个坡位相
同序列物种的相对重要值要大,尾部则相对要小。坡
上和坡下曲线基本重合,然而对比不同坡位的物种序
列可以看出,白羊草群落的资源分配虽然基本一致,
即遵循相似的生态位分配规律,但是不同坡位处在相
同相对重要值次序的物种有所不同,这可能是由不同
物种之间生理生态学对不同微生境的适应能力不同
造成的。
5 结 论
(1)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
差异,不同多样性指数对生境变化的敏感性不同。
(2)白羊草群落种多度分布格局变化一致,说明
群落内物种的资源分配遵循特有的规律,坡位对多度
分布规律影响较小,对物种序列产生的影响较明显。
(3)Zipf模型和Zipf-Mandelbrot模型所代表的
生态过程是白羊草群落形成过程的一种可能,能较好
地反映演替后期群落的多度分布过程和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国梁,刘国彬,侯喜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
重建后的物种多样性研究[J].山地学报,2002,20(2):
182-187.
[2] 周萍,刘国彬.黄土丘陵区不同坡向及坡位草本群落生
物量及多样性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7(1):
67-73.
[3] 秦伟,朱清科,刘中奇,等.黄土沟壑区退耕地植被自然
演替系列及其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J].干旱区研究,
2008,25(4):507-513.
[4] Mouilot D,Leprêtre A,Andrei-Ruiz M-C,et al.The
Fractal Model:a new model to describe the species accu-
mulation process and relative abundance distribution
(RAD)[J].Oikos,2000,90(2):333-342.
[5] 朱志红,王刚.群落结构特性的分析方法探讨:以高寒草甸
和高寒灌丛为例[J].植物生态学报,1996,20(2):184-192.
[6] 程佳佳,米湘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
格局对取样尺度的响应[J].生物多样性,2011,19(2):
168-177.
[7] 彭少麟,殷祚云,任海,等.多物种集合的种—多度关系
模型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3,23(8):1590-1605.
[8] 张金屯.数量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 Maina G G,Howe H F.Inherent rarity in community res-
toration[J].Conservation Biology,2000,14(5):1335-1340.
[10] Mouilot D,George-Nascimento M,Robert P.How
parasites divide resources:a test of the niche appor-
tionment hypothesis[J].Journal of Animal Eclogy,
2003,72(5):757-764.
[11] 殷祚云,任海,彭少麟,等.华南退化草坡自然恢复中物
种多度分布的动态与模拟[J].生态环境学报,2009,18
(1):222-228.
[12] 尚占环,姚爱兴,龙瑞军.山地荒漠草原不同植物群落
物种—多度关系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5(2):173-177.
[13] 冯云,马克明,张育新,等.北京东灵山辽东栎林沿海拔梯
度的物种多度分布[J].生态学报,2007,27(11):4743-4750.
[14] 马克平,刘灿然,于顺利,等.北京东灵山地区植物群落
多样性研究[J].生态学报,1997,17(6):573-583.
[15] 刘梦雪,刘佳佳,杜晓光,等.亚高寒草甸不同生境植物
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拟合[J].生态学报,2010,30
(24):6935-6942.
[16] 郭逍宇,张金屯.安太堡露天矿区人工植被的物种多度
分布分析[J].林业科学,2007,43(3):118-121.
[17] 陈廷贵,张金屯.十五种物种多样性指数的比较研究
[J].河南科学,1999,17(1):55-57.
[18] 马祥华,白文娟.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的土
壤水分变化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4,24(5):19-23.
[19] 邱扬,傅伯杰.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
境关系的数量分析[J].生态学报,2000,20(5):741-
747.
[20] Aoki I.Diversityand rank-abundance relationship con-
cerning biotic compartments[J].Ecological Modeling,
1995,82(1):21-26.
[21] 程杰,呼天明,程积民.黄土高原白羊草种群分布格局
对水热梯度的响应[J].草地学报,2010,18(2):67-171.
[22] 王宁,贾燕峰,李靖,等.黄土沟壑区退耕地自然恢复植
被主要物种生态位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07,26
(6):34-41.
[23] Janos I,Pavoine S.Links between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and the shape of the corresponding rank abun-
dance curve[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2,14(1):1-6.
[24] Murray B R,Rice B L,Keith D A.Species in the tail of
rank-abundance curves[J].Ecology,1999,80(6):1806-1816.
[25]Steinar E.Heterogeneity in dynamic species abundance
models:the selective effect of extinction processes[J].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2007,210(2):490-507.
58第4期       袁子成等:黄土沟壑区不同坡位白羊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