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无芒雀麦的核型分析



全 文 :第 14 卷 第 1 期 八 一 农 学 院 学 报v l o.14 , N o . 1
199 1年 3 月 、 J o u r n a l o f A u g u s t l s t A g ir . C o l le g c M a r . , 299 2
新疆无芒雀麦的核型分析
孔祥祯
生物基础部
摘 要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睡昭苏无芒雀麦的染色体数及核型 。 其根尖细胞
染色体数为 2” 二 28 , 核型是 2n = 28 = 24 m十4s 脚 , 属 I A 型 , 为一对称型核型 .
根据无芒雀麦染色体组基数是 7 , 从而确定新疆昭 苏无芒雀麦是四倍依 。
关键词 无芒雀麦 ; 染 色体数目 ; 核型
无芒雀麦 ( B or , us 认 er o is Icy s . )是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 它具有产草量高 、 品质好 、
利用年限长等优点 。 它还有较短的地下茎 , 易结成草皮 , 是很好的放牧型草种 。 该草现
已成为欧洲 、 亚洲和北美洲干旱 、 寒冷地区的重要栽培牧草 . 目前在我国各地普遍种植 。
关于无芒雀麦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 文献中已有染色体数的记载 l] , 其核型国内尚未见
报道 . 本文将首次报道新疆昭苏无芒雀麦的核型 , 以求为该种的细胞分类和牧草育种提供
细胞学依据 。
1 材料和方法
供试昭苏无芒雀麦种子采于新疆昭苏地 区 , 由八一农学院草原系提供 。 种子在室温
(2 5℃左右 ) 下浸种 2 4 h , 然后在 2 5℃ 恒温培养 . 待根长至 0 . 5一 1 . o c m 左右时取根尖至
冰水 中 , 并在 O一 3℃ 下预处理 24 h 。 用 95 % 乙醇一冰醋酸 ( 3 : 1) 混合液固定 24 h ,
70 % 乙醇保存 。 用 l m ol / L 盐酸于 60 ℃解离 13 一 1 5 m 谊 , 以改良苯酚品红液染色 、 压
片 . 将符合要求的制片冷冻脱盖片 , 干燥后用冷杉胶封片 。
选择 5 个染色体完整且分散好的细胞进行显微照相 . 测量每个细胞各条染色休的绝对
长度 、 长臂 、 短臂 , 计一算相对长度及臂比并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 , 按照相对长度对染色休
从大到小进行排列 , 再将 5 个细胞中同一序号染色体的绝对长度 、 相对长度和臂 比平均 ,
即为核型数据 , 根据核型数据绘制核型模式图 .
2 结果 一与分析 、
观察了 125 个昭苏无芒雀麦根尖细胞 , 其中 1 10 个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28 , 占观察总
数的 8 % . 因此 , 我们确定昭苏无芒雀麦的染色体数为 2n = 28 , 是一个四倍体 . 这与阎
贵兴等 l2] 的观察结果一致 .
按 L ve a ln 3] 的分类标准 , 昭苏无芒雀麦的核型公式为 2n = 24 二+ s4 m , 无随体染色体 .
染色体组总长度 “ . 97 料m , 染色体长度变化范围 3 . 67 一 6 . 3 1拜m , 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
收稿日期: 199-0 1 1一 7
4 4八 一 农 学 院 学 报1 1 9 9年
值为1. 7 2. 根据S tb ch i n. [ sl的核型分类 , 昭苏无芒雀麦属 l月 划 . 核型及核型模式图见 图
1
、 图 2 . 染色休参数列于附表 。
门日é峥ēJ月日目门卜ù厂州公。
曰门一1 ,乙ē日卜。为月门日曰川.剑户, ;- -,口尸一; .川ù曰ù闷ō日月门口一é川以ú夕门川日曰一8
门曰. .卜一日ō we-口7川:,州,.月曰门叫日口`门- ,卜:日匕曰ō万门日川一斗门曰日é川一,
门日一曰川认卿
l二…日一ùō曰ū卜川.门,
,州户
,亡 I
弋》 ,
勺、 今。
-
介况
〕 l盆 f J】` 迈! ` ) ` ,
声r 二孟 盆盆 急 , ) ) ,盆 考1
自 , 10 11 、之 1〕 1 1
图 1 昭苏无芒雀麦的核型 图 2 昭苏无芒雀麦的核型模式图
附表 昭 苏无芒雀麦染色体参数
m洲阴
0
ōtù,,矛0OQ
户,J
m川
川朋m
,n川
飞JóXù0`UùI,j,10
. .
-J…勺.侣也压.盈,盛且、
.口.叮”n
J`
0-
nU
0
.、à白、砂
染色体 绝对长度 . 伽m )
编 号 短臂 长臂 总长 短臂
1 3
.
15 3
.
16 6
.
3 1 4
.
70
2 2
.
9 3 3
.
08 6
.
0 1 4
,
38
3 1
.
92 3
.
6 9 5
,
6 1 2
.
87
4 2
.
26 3
.
0 9 5
.
3 5 3
.
37
5 2
.
2 5 3

00 5
.
25 3
.
36
6 2

2 7 2 9 1 5
.
18 3
`
3 9
7 2
.
3 0 2
.
3 1 4
.
6 1 3
.
4 3
8 1
.
6 5 2
.
90 4
.
5 5 2
.
4 6
9 1
.
9 8 2
.
28 4
.
2 6 2
.
96
10 1
.
8 1 2
.
4 1 4
.
22 2
.
70
1 1 2
.
0 5 2
.
15 4
.
20 3
.
06
12 1
.
99 2
.
0 1 4
.
00 2
.
9 7
13 1
.
63 2
.
12 3
.
7 5 2
.
43
14 1 4 7 2
.
20
`
3
.
67 2
.
20
相对长度 (% )
长臂 总长
4
.
7 2 9
.
42
4
.
6 0 8
.
9 8
5
.
5 1 8
.
38
4
,
6 1 7
,
9 8
4
.
48 7
,
84
4

3 5 7
.
74
3
.
4 5 6
.
8 8
4
.
3 3 .6 7 9
3
.
4 0 6
.
3 6
3
.
6 0 6
.
30
3
.
2 1 6
.
2 7
3
.
0 0 5
.
9 7
3
.
17 5
.
60
3
.
2 9 5
`
4 9
臂t匕 类耳健
从核型上看 , 第 1对及第 2 对染色体最大 , 第 3对及第 8 对为近中着丝点染色休 , 其
余染色体差异不大 , 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 由于昭苏无芒雀麦属对称核型 , 相邻染色休
长度问差异不显著 , 臂比差异也不大 , 这反映了染色体对间的同源性 。 研究资料表明 : 无
芒雀麦品种群休是一个异质杂合体 15 . 为此 , 昭苏无芒雀麦的染色体可能是两个不同的染
色体组经染色体加倍而成 . 其染色体组的组成还待进一步研究 。
本文承蒙冯祖寿教授审阅 , 特此致谢 。
第 】期 孔祥祯 :新孩无芒雀麦的核型分析 4 5
参 考 文 献
B 1
.
T J
.
Ko Ma Po a a
.
Xpo Mo o e M“ u etl “ e月 a U.e了x o a“ x P a e e T“ 戚 .C CP C .9 16 9
2阎贵兴等 .三十四种重要牧草的染色体数 l J和细胞遗传学特性 .中国草地 , 198 7 , :6 40 一 45
3 L e v a n
,
A
. ,
K
.
F cr d g a
.
a n d A
.
A
.
S o n d加招 . N o m c n e la t u cr fo r e e n t r o m e ir e p o s it i o n o n
hc r o m o s o m e s
. 万亡er id t a s , 19 64 , 6 2 : 20 1~ 2 20
4 S t e b b in s
,
G
.
L二 C h r o m o s o m a I E v o lu t i o n in H i g h e r P la n t s . Ed w a dr A r n o Id , 乙o n d o n . 19 7 1
5 甘肃农业大学主编 .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 北京 : 农业出版社 , 198 : 2 1
K a r y o t y P e A n a l y s i s o f B r o m u s in e r m is
L e y s s o f X i n ij a n g
K o n g X i a n g z h e n
( D e P a r tm e n t o f B a s i e B i o lo g i e a l s e ie n e e s )
A b s t r a e t T h i s
,
p a P e r d e a l s w i t h e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a n d k a r y o t y P ` o f B r o m u s
勿e r m l’s L e y s s i n 诬h a o s u , X i n多a n g , I t j s r e P o r tde fo r zh e if r s t t im e . T h e n u m b e r o f s o m a t i e
e h r o m o s o m e i n r o o t t iP e e ll o f t h e s P c i e s w a s fo u n d t o b e Z n = 2 8
.
T h e
J` a r y o t y P e 15
Z n = 2 8 = 2 4m + 4 s n ;
,
b e l o n g i n g t o s t e b b i n
, s 扩 I A 扩 一y p e o f k a r y o t y p i e s y m m e t r y w h i e h 15 g e n -
e r a l l y c o n s id e r e d a s a P r im i t iv e o n e
.
A e e o r d i n g 一0 t h e b a s ic n u m b e r o f g e n o m e i n B r o m u s
勿 e r n is L e y s s , i t i s x = 7 , t h e e h r o m o s o m e o 「 B r o m u s 切 e r脚 J’S i n Z h a o s u , X in ji a n g , i s a
et t r a p lo id
.
K e y W
o r d s B户o m u s in e rm is L e y s s . ; e h r o m o s o m e n u m b e r ; k a r y o t y P e
简 讯
一九九 0 年我院 1 项成果通过鉴定
继 I夕8夕年我味 13 项成果通过鉴定后 , 去年我院科学研究工作取得好成绩 , 又有
1 项科研成果迈过鉴定 , 它们是 : 篙子在改良早地撂荒地应 用 的研究 ; 冬 , J、麦品种
74 16 的选育与推广 ; 稀土元素及与微肥配合使用时无核白葡萄影响试验与推广 ; 哈
密瓜机械去皮机 ; 玉米杂种种子生产规程 ; 乃一口卜 01 一 07 ( 8) 新疆枚草品种资源筛
选利用研究 ; 7 J一 01 一02 一 08 ( J一 6) 新疆地区野生及栽培枚草种质资源繁殖及主要农
艺性状鉴定 ; 新疆主要饲用植物及桔干饲料的评价 ; 杏核破壳取仁加工成套设备 ; 强
螺施流排砂漏斗研究 ; 新疆早春植物生理学、 生态学的特性及利用价值的研究 。 根据
专家鉴定 , 所有鉴定成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 其中匆% 以上的成果达到国内先
进水平 , 有明显的经济 、 社会 、 生态效益 , 随着这些成果的鉴定和推广 , 将会进一步
促进自治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
科研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