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添加乳酸菌的无芒雀麦青贮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全 文 :中国饲料2009 年第 5 期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711020403)
* 通讯作者
青贮饲料是通过乳酸菌(LAB)发酵,而使营
养成分得以大量保存的一种粗饲料, 是奶牛日粮
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同型发酵乳酸菌(hoLAB)除
了改善青贮品质外, 还可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
(Kung 等 ,2003;Salawu 等 ,2002;Kung 和 Muck,
1997;Muck,1993)。 本研究利用从禾本科牧草上
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作为青贮添
加剂调制无芒雀麦青贮, 研究其对西门塔尔牛生
产性能的影响, 并且与传统饲喂干草的西门塔尔
牛相比较,研究二者之间的差异。
1 材料与方法
1.1 青贮制作 于 2007 年 8 月 13 日在内蒙古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理诺尔镇乌力吉牧场, 收割
成熟期无芒雀麦,收割机收割后,用粉碎机切成约
5 cm 左右,装入预先挖好的铺有塑料的青贮窖内
(170 cm×220 cm×250 cm),在填装牧草同时用农
用喷雾器均匀喷洒稀释后的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
球菌混合液(取培养 24 h 的植物乳酸杆菌和蒙氏
肠球菌培养液, 其中每种培养液中活菌数大约为
1×109 CFU/g,按 1∶1的比例进行混合)。 预先通过
无芒雀麦田间测产确定添加剂的用量, 添加量大
约为 5×105 CFU/g 鲜牧草。 人工踩实压紧,窖内
牧草高出地面约 30 cm,青贮窖装填完毕,表面
用干净的塑料包裹,上面压盖土层,厚约 50 cm。
干草调制成熟期无芒雀麦,收割机收割,田间
萎蔫 3 ~ 4 d,使水分下降到 14 %以下,搂草机收
添加乳酸菌的无芒雀麦青贮
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 刘晗璐 李光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桂 荣 * 塔 娜
内 蒙 古 农 业 大 学 魏日华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农牧业局 邵云志
[摘要] 本试验用从禾本科牧草上分离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作为青贮添加剂调制田间中等规模的无
芒雀麦青贮,研究其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用经产健康的西门塔尔牛 10 头,采用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分
为 2个处理组,每组 5头牛,分别饲喂含干草和青贮料的日粮,精粗比 30∶70。 试验期为 17 d。 预饲期 12 d,正试期 5 d。
结果表明,同饲喂干草组相比,给西门塔尔牛饲喂添加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的无芒雀麦青贮料,可以显著增加
试验牛干物质采食量(DMI)(P < 0.05),干物质消化率(DMD)提高了 4 个百分点(0.05 < P < 0.1),提高乳产量(P >
0.05)及乳脂肪(P < 0.05),对乳糖、乳蛋白及酪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无芒雀麦青贮;乳酸菌添加剂;生产性能
[中图分类号] S81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314(2009)05-0017-04
[Abstract] To investagate the effect of Bromus inermis silage applying with Lactobacillus Plantrum and Enterococcus
Munditii on the performance of Simmental cows,10 multiparous cow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treatments,and were
fed with hay and actic acid bacteria silage respectively.The period was 17 d.The ratio of concentration to forage was 30∶70.
As a result,supplement Bromus inermis silage in diets could increase dry matter intake(DMI) evidently(P < 0.05)com-
pared with hay,and the dry matter digestibility was increased by 4 percentage (P < 0.1),milk yield (P > 0.05)and milk
fat content increased(P < 0.05),but there were no obviously change on lactoprotein,lactose and casein(P > 0.05).
[Key words] Simmental cows;Bromus inermis silage;lactic acid bacteria;production performance
17
DOI:10.15906/j.cnki.cn11-2975/s.2009.05.006
中国饲料 2009 年第 5 期
拢,垛起备用。
1.2 试验动物及设计 本试验选用乌力吉牧场
经产健康的西门塔尔牛 10头,泌乳日龄(60±10)d,
按泌乳量、胎次、体况、体重相近原则,采用随机分
组试验设计,分为 2 个处理组,每组 5 头牛,分别
饲喂含不同粗饲料, 能量及蛋白质水平均相同的
日粮。 精粗比为 30∶70。 整个饲养试验为 17 d。 预
饲期 12 d,正试期 5 d。
结合 NRC (2002) 奶牛营养需要和 NRC
(2000)肉牛营养需要,按奶牛泌乳期不同,以玉
米、豆粕、麦麸等为主要原料,配制等能量、等蛋白
质水平的基础日粮,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 1。
在基础日粮相同的条件下, 根据所饲喂粗饲料不
同分为两个处理组。 处理 1, 无芒雀麦干草组
(BH);处理 2,无芒雀麦青贮组(BS)。所有日粮均
满足体重约 550 kg、 产奶量 3.86 kg 西门塔尔牛
的营养需要(NRC,2000)。
1.3 采食量的测定 试验期内准确称量并记录
每次每头牛的给料量及剩料量, 计算每头牛每天
的干物质采食量(DMI)。
1.4 饲料及剩料的采集 试验期内每天采集粗
饲料与剩料样品, 将每头牛的饲料样及剩料样分
别混合,采用四分法取样,采用常规方法测定样品
中营养成分(张丽英,2003)。
1.5 乳样的采集 在 18∶00采集奶样, 整个试验
期内准确测定每头牛的产乳量,试验结束前 2 d,
每天每头牛各取乳样 100 mL, 于 4 ℃冷藏保存,
尽快测定乳中乳蛋白、乳脂率、乳糖、非脂固形物、
总干物质含量。 在本试验样品均送至内蒙古蒙牛
乳业乳制品分析检测中心测定。
1.6 消化率的测定 采用外源指示剂法(冯宗慈
和奥德,1997)测定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
用 Cr2O3(分析纯)作指示剂,于试验开始到消
化试验结束,每天 07∶00 和 16∶00 舍饲时,每头试
验牛各投喂 10 g Cr2O3。 在整个试验期内,每天舍
饲时收取粪样,将一天两次所取粪样混合,分为两
份,一份 100 g 加入 10 %硫酸(分析纯)20 mL 进
行固氮,以备粪中含氮物质的测定;另一份烘干后
测定每克粪中铬的含量, 以及粪中未消化营养物
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养分干物质消化率。铬的测
定方法采用比色法(高民和冯宗慈,1997)。
1.7 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 SAS 软件中单因
素方差分析, 均值采用 Duncan’s 多重比较法进
行,以 P < 0.05作为差异显著性判断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无芒雀麦干草和青贮对西门塔尔牛 DMI、
DM 消化率的影响 试验牛干物质采食量(DMI)
及干物质结果见图 1和图 2。
由上图可知, 在日粮中补充无芒雀麦青贮可
以增加 DMI(P < 0.05),干草组与青贮组分别为
表 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项目 无芒雀麦干草组 无芒雀麦青贮组
日粮组成
无芒雀麦青贮/% - 26.000
无芒雀麦青干草/% 61.40 35.46
玉米青贮/% 8.600 8.600
玉米/% 15.495 15.495
麦麸/% 4.230 4.230
豆粕/% 4.650 4.650
棉粕/% 4.200 4.200
食盐/% 0.300 0.300
石粉/% 0.525 0.525
磷酸氢钙/% 0.300 0.300
矿物质添加剂/% 0.300 0.300
营养水平
干物质采食量/kg
乳产量/(kg/d)
可消化总养分/%
泌乳净能/(Mcal/kg)
粗蛋白质/%
钙/%
磷/%
11.71 11.71
3.68 3.68
82.80 82.80
1.64 1.64
18.00 18.00
1.00 1.00
0.35 0.35
图 1 干物质采食量
17.00
D
M
I/(
kg
/d

干草组 青贮组
16.50
16.00
15.50
15.00
14.50
14.00
13.50
13.00
图 2 干物质消化率
注:图中数据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86
D
M
D
/%
干草组 青贮组
85
84
83
82
81
80
14.28a
16.71b
82a
85b
18
中国饲料2009 年第 5 期
表 2 无芒雀麦干草和青贮
对乳产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组别 乳产量/kg 脂肪/% 蛋白质/% 总固形物/% 非脂固形物/% 乳糖/% 酪蛋白/%
干草组 3.67±1.38a 2.23±0.43a 3.45±0.15a 11.63±0.37b 9.37±0.13a 5.12±0.16a 3.26±0.06a
青贮组 4.19±0.34a 3.67±0.60b 3.63±0.14a 13.25±0.61a 9.51±0.20a 5.04±0.07a 3.37±0.09a
注:同列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
14.28 kg/d和 16.71 kg/d。 干草组和青贮组对干物
质消化率的影响差异不大(0.05 < P < 0.1),青贮
组(86 %)与干草组(82 %)相比,提高了 4 个百分
点,这说明添加无芒雀麦青贮可以显著增加西门
塔尔牛的 DMI,但对干物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2.2 无芒雀麦干草和青贮对乳产量及乳成分的
影响 见表 2。 由表 2 可知,与试验前比较,试验
牛乳产量均有较大提高。 试验期内,青贮组与干
草组相比产奶量提高 0.52 kg/d(P > 0.05)。 牛奶
总固形物含量青贮添加组明显高于干草组 (P <
0.05); 青贮组乳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乳蛋白,非脂固形物,乳糖及酪蛋白含量均
无显著差异(P > 0.05)。 这表明给西门塔尔牛补
饲无芒雀麦青贮,有增加乳产量的趋势,并且可
以显著提高乳脂率。
3 讨论
3.1 无芒雀麦青贮对西门塔尔牛 DMI 和 DM 消
化率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家畜对干草的消化率
主要取决于粗饲料的消化率和细胞壁的组成
(Mertens,1997;Van Soest,1994), 但对于青贮饲
料来说采食量主要与青贮发酵产物有关。Harrison
等(1994)对 17 项饲喂青贮添加剂的试验结果进
行总结发现,其中 15个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
添加剂,可使奶牛的采食量增加 0.45 kg/d,标准
奶增加 0.68 kg/d。Kung和 Muck(1997)总结 1990
~ 1995 年使用 LAB 添加剂的效果研究 , 发现
28 %的研究提高了家畜采食量(n=67),53 %提高
了家畜体增重 (n=15),47 %提高了奶牛产奶量
(n=36),产奶量平均提高 1.4 kg/d。
用乳酸菌添加剂处理的青贮饲料,鲜嫩多汁,
甘酸味明显,奶牛喜食。此外,很多研究表明,第一
茬收获的牧草通常叶量较高 (Gustavsson 和 Mar-
tinsson,2004;Kuoppala 等 ,2003;Beever 等 ,
2000),细胞壁成分较低,可消化成分较高(Huhta-
nen等,2006), 从而使青贮采食量和乳产量较高
(Khalili等,2005;Castle和 Waston,1970)。在内蒙
古地区由于夏季较短,所以大多牧草只收获一茬,
这可能也与本研究中西门塔尔牛的 DMI 较高有
关。
本研究中西门塔尔牛的干物质消化率
(DMD)变化差异不显著,可能是由于青贮中的挥
发性成分和乳酸含量增加,改变了瘤胃发酵环境,
进而影响营养物质在整个消化道的吸收。
3.2 无芒雀麦青贮对西门塔尔牛乳产量及乳成
分的影响 刘飞等(2006)报道饲喂添加乳酸菌的
玉米青贮对奶牛的产奶量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增
加牛乳中蛋白质和非脂固形物含量, 对脂肪含量
无显著影响。 张乃峰等(2005)饲喂经微生物添加
剂处理的青贮饲料,产奶量增加 0.82 kg/(d·头)。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 由于各项研究所选的菌
种、来源、使用剂量以及作用底物不同,故取得的
结果也不一致 (席兴军和韩鲁佳,2003;Higgin-
botham 等,1998)。
青贮发酵特性能明显改变肠道对营养物质的
吸 收 (Huhtanen,1998;Van Vuuren 等 ,1995;
Chamberlain 和 Choung,1993)。 这些改变也可以
对乳组成以及乳产量产生影响。 由于发酵品质的
改善使青贮干物质采食量增加, 进而增加乳产量
(Huhtanen 等,1997),本研究结论与此一致。 但是
由于牧草的贮藏特性、气候条件、添加剂的应用率
以及饲料的供给量不同, 所以对于乳产量和乳成
分的改变存在很大的差异 (Harrison 等 ,1994;
Thomas C 和 Thomas P C,1985)。
乙酸和丁酸是合成乳脂的主要前体, 但在充
分发酵的青贮中这两种脂肪酸的含量通常较低,
而乳酸在瘤胃内主要被发酵产生丙酸。 但青贮中
的乙醇在瘤胃中主要被代谢成乙酸 (Durix 等,
1991;Czerkawski 和 Breckenridge,1972), 然后被
转化为 C5、C6酸(Durix 等,1991)。 在本研究中无
芒雀麦青贮组乳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能与
青贮中较高的乙醇含量有关。
Chamberlain 等(1983)研究表明,青贮发酵产
物为瘤胃微生物生长提供较少(乳酸)或无(挥发
性脂肪酸)能量供应。给奶牛饲喂以禾本科牧草为
主的日粮, 到达瘤胃内的乳酸对微生物蛋白的合
成几乎无影响(Jaakkola 和 Huhtanen,1992)。在本
研究中干草组与添加青贮组相比, 乳蛋白含量相
当,可能与此有关。此外,由于添加剂的应用,避免
19
中国饲料 2009 年第 5 期
了青贮中过度的蛋白质降解, 维持了相对较高的
蛋白质营养, 这可能也是添加组乳蛋白没有过度
下降的原因之一。
4 结论
应用植物乳杆菌和蒙氏肠球菌作为混合青贮
添加剂,可以显著增加西门塔尔牛饲料采食量,对
乳产量以及乳脂肪含量产生较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NRC.奶牛营养需要[M].孟庆祥译,第七次修订版,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出版社,2002.
[2] 冯宗慈,奥德.中国美利奴育成羊冬季放牧采食量及维持代谢能需要量
的测定[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增刊:221 ~ 223.
[3] 高民,冯宗慈 .一种改进的铬的测定方法 [J].内蒙古畜牧科学,1997,增
刊:345 ~ 346.
[4] 刘飞,范丽萍,侯俊财.乳酸菌发酵青贮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J].家畜生态学报,2006,27(4):25 ~ 26.
[5] 席兴军,韩鲁佳.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玉米秸秆青贮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2):21 ~ 24.
[6] 张丽英.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出版社,2003.
[7] 张乃峰,刁其玉,王吉峰.微生物青贮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中国
奶牛,2005,6:24 ~ 25.
[8] Beever D E,Offer N,Gill M.The feeding value of grass and grass products
[C].In:Hopkins A (Ed.).Grass,Its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M].Blackwell
Science,Oxford,UK:2000.140 ~ 195.
[9] Castle M E,Watson J N.Silage and milk production,a comparison be-
tween grass silages made with or without formic acid [J].Journal of the British
Grassland Society,1970,25:65 ~ 70
[10] Chamberlain D G,Choung J J.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grass silage[A].In:
O’Kiely,P,O’Connel,M,Murphy J (Eds).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
tional Conference on Silage Research [C].Dublin,Silage Research,1993.131 ~
136.
[11] Chamberlain D G,Thomas P C,Anderson F J.Volatile fatty acid propor-
tion and lactic acid metabolism in the rumen in sheep and cattle receiving
silage diets[J].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1983,101:47 ~ 58.
[12] Czerkawski J W,Breckenridge G.Fermentation of various glycolytic inter-
mediates and other compounds by rumen microognisms with particular refer-
ence to methane production [J].The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1972,27:131
~ 146.
[13] Durix A,Jeans-Blain C,Sallman H P,et al.Use of a semi-continuos cul-
ture system to study the metabolism of ethanol in the rumen and its effects on
ruminal diges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1991,71:115 ~ 123.
[14] Gustavsson A M,Martinsson K.Seasonal variation in biochemical compo-
sition of cell walls,digestibility,morphology,growth and phenology in timothy
[J].Eur J Agron,2004,20:293 ~ 312.
[15] Harrison J H,Blauweikel R,Stocked M R.Fermen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grass silage[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4,77:3209 ~ 3235.
[16] Higginbotham G E,Bolsen K K,Depeters E J.Effect of inoculants con-
taining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on fermentation and aerobic stability of corn
silage[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8,81:2185 ~ 2192.
[17] Huhtanen P J,Miettinen H O,Toivonen V F J.Effects of silage fermenta-
tion and post-ruminal casein supplementation in lactating dairy cows 1[A].Di-
et digestion and milk production [J].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
culture,1997,74:450 ~ 458.
[18] Huhtanen P,Nousiainen J,Rinne M.Recent developments in forage e-
valuation with special Silage and milk production,a comparison between grass
silages made with or without formic acid [J].Journal of the British Grassland
Society,2006,25:65 ~ 70
[19] Huhtanen P.Supply of nutrients and productive responses in dairy cows
given diets based on restrictively fermented silage[J].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
ence in Finland,1998,7:219 ~ 250.
[20] Jaakkola S,Huhtanen P.Rumen fermentation and microsilage bial protein
synthesis in cattle given intraruminal infusions of lactic acid with a grass silage
based diet[J].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Cambridge,1992,119:411 ~ 418.
[21] Khalili H,Sairanen J,Nousiainen J,et al.Effects of silage made from pri-
mary or regrowth grass and protein supplementation on dairy cow perfor-
mance[J].Livestock Production Science,2005,96:269 ~ 278.
[22] Kung L Jr,Muck R E.Animal response to silage additives [M].In silage:
Field to feedbunk [C].NRAES -99.Proc.N.American Conf.Hershey.Ithaca,
NY:1997.200 ~ 210.
[23] Kung L Jr,Stokes M R,Lin C J.Silage additives [A].In Sil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gron.Monogr.Madison,WI:2003.305 ~ 360.
[24] Kuoppala K,Rinne M,Huhtanen P.Morphological composition and di-
gestibility of primary growth and regrowth of timothy [A].In:Niemel覿inen,
Oiva,Topi -Hulmi,Mari (Eds.),Proceedings of the NJFs 22nd congress
‘Nordic Agriculture in Global Perspective’[C].Turku,Finland.2003,T:1 ~ 4.
[25] Mertens D R.Creasing a system for meeting the fiber requirements of
dairy cow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1997,80:1463 ~ 1481.
[26] Muck R E.The role of silage additives in making high qulity silage[C].In
Proc.National silage production conference[C].Ithaca,NY:1993.106 ~ 118.
[27] NRC.Nutrient Requirement for Beef Cows[EB/OL].http://www.ag.nd-
su.edu,2000,2.
[28] Salawu M B,Adesogan A T,Dewhurst R J.Forage intake,meal patterns,
and milk production of lactating dairy cows fed grass silage or pea-wheat bi-
crop silages[J].Journal of Dairy Science,2002,85:3035 ~ 3044.
[29] Thomas C,Thomas P C.Factors affecting the nutritive value of grass silage
[A].In:Haresign W,Cole D J A (Eds).Recent Advances in Animal Nutrition
[M].Butterworths,London.1985.223 ~ 256.
[30] Van Soest P J.Nutritional Ecology of the Ruminant,Second edition[M].
Comstock Publishing Associates,Cornell University Press,Ithaca,1994.476.
[31] Van Vuuren A M,Huhtanen P,Dulphy J-P.Improving the feeding and
health value of ensiled forages [A].In:Journet M,Grenet E,Farce M-H,et al.
(Eds.),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Nutrition of Herbivores[C].Paris:INRA,
1995.297 ~ 307.
[通讯地址:吉林省吉林市中国农业科学院特
产研究所经济动物研究室,邮编:13200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