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三期 近几年来取得的 8 6项科研成果简介 1 49
在生产实际方面 , 对甜菜各个生育期和地上部的生育特点 , 提出了在栽培管理上应
采取相应的促控措施 , 对获得甜菜的高产高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在掌握甜菜生物学特点的基础 _匕 在全国较早地明确了应用塑料薄膜覆 盖 栽 培 甜
菜 , 有 明显地增产作用 , 单位面积产糖量也有明显地增加 , 经济效益显著。 并初步总结
了甜菜地膜栽培的生 物学特性 。
这项研究有普遍的学术意义和较大的推广价值 , 是一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
果 , 可进一步进行较大面积的示范推广和开发试验。
旱 地 筱 麦 新 品 种 选 育
农学系讲师 郑克宽
高 8 一 21 新品系 : 根据育种目标 : 选育抗旱 、 耐痔 、 丰产 、 质优 , 适宜在旱滩地和二
阴地栽培的新品种 。 1 9 7 4年开始引种 73 一 7 原始材料 , 选育单 株 , 在武川 、 卓资 、 四子
王旗及云南省元谋县南育 、 稳定后 , 参加三年内蒙筱麦区域和二年大面积生产示范 , 选
育成高 8 一 21 新品系 ,高 8 一 2 1比当地大筱麦 (坡地 ) 增产 28 . 2一 3 2 . 6 % ,增产极显著 ,
比华北二号 (滩地 ) 增产 1 8 . 1一 20 % , 增产极显著 , 适合在旱滩地和二 阴地栽培 , 推广
种植 。
高 8 一25 新品系 : 根据上述育种 目标 , 1 9 7 4年引种 73 一 7 原始材 料 , 选 出 单 株 ,
在卓资 、 武川 , 呼郊 , 四子王旗及云南省元谋县南育 。 稳定后 , 参加 三 年 内 蒙筱麦区
试和二年大面积生 产示范 , 平均亩产 2 5 5 . 9斤 , 较对照平均增产 18 . 2 %达极显著 , 并同
时参加三年三省区试 , 平均亩产 2 5 4 . 8斤平均增产 2 1 . 4 % , 适合在早滩地和二 阴 地推广
种植 , 作搭配品种备荒的优良品种 。
上述品种特性 : ①穗粒重大 , 千粒重高 , 成穗率高 , 群体好 。 ②根系发达 , 抗旱性
强③花稍率轻 , 较抗红叶病 、 ④生 育期短 , 推到芒种播种 , 亦可成熟 , 备荒品种 , ⑤杆
矮 、 产草量低 。
水 地 筱 麦 新 品 种 选 育
农学系讲师 郑克宽
高 8 一 2 新品系 : 根据育种目标 , 选育早 熟 , 抗 倒伏 , 高产质优 , 抗逆性 强 , 适
宜水地栽培品种 。 9] 74 引种 73 一 7 原始材料 , 前后选择单株 , 在本院农场 , 云南省元谋
县南育 。 稳定后 , 参加三年全区水地筱麦区试 , 选育 成 高 8 一2 新 品 系 , 平 均 亩产
2 9 3
.
8斤 , 平均增产 1 0 . 2 % 。 在两年生产示范中平均每亩增产 1 8 . 6 % , 该品系单株有效
分粟力高 , 正齐一致 , 成穗率高 , 群体结构好 ; 穗粒重大 , 千粒重高 , 籽大 而 长 , 色
白 、 口紧 、 抗风 , 属中早熟种 。 适宜在我区水地 , 水滩地上栽培 , 推广。
1 5 0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1 9 8 6年
. . . . . . . . . . . .二 .翻 .一一一 J叭一~ 工 J匕一一~ 一 . .咨 .动一一一~ — 一一一一— -—- 二1 9 7 3一 1 9 85年分别对水地筱麦华北二号 、 永 49 2和高 8一 2新品系 的 高产动态规律的基础理论研究 , 初步摸清亩产 5 。一 6 0 斤的优良栽培技术措施 , 为七五期间推 广 1 0亩水地筱麦的 “ 良种良法 ” 提供了一整套理论和技术措施依据。
6 F L一 1 s o o n 型马铃暑磨碎分离机的研制
农牧业工程 系讲师 张德绵
该机为我院农牧业工程系于 1 98 4年改进设计而成 。 由内蒙古丰镇县机械 厂 生 产 。
1 9 8 4年经农牧渔业部农业机械鉴定 推广总站对其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鉴定 。 认为该机结
构比较先进 、 性能稳定 , 工作可靠 , 使用操作方便 , 该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为 目前国内同
类机型的先进水平 , 并具有较高的使用经济效益 。 1 9 8 5年 3 月总站召开了 全 国性 推广
么 颁发 了部级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书 , 和部级农业 机械推广鉴定证书。 业在 1 9 8 5年第
二号农机鉴定通报上通报了全国 。
该机每小时可加工马铃薯 1 5 0 0公斤以上 , 耗水率为 26 % , 平均负载功耗 2 . 97 冠 。
可用 电动机带动 , 也可用架油机带动 , 还可后悬挂在有动力输出轴的小四轮拖拉机上进
行流动性作业 。 该机的销售面 已遍及全国20 个省 市自治区 。 为广大城乡剩薯的就地及时
的初加工 , 减少冻烂和运输的损失 ,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 提高经济效益 , 作 出了
一定 贡献 。
柴油机喷油泵调试计量标准系统的传递
农牧业工程 系讲师 郭风翔
把喷油泵置于一个特定 的标准系统中 (包括喷油泵试验台 、 喷油泵试验台用标准喷
油器总成及标准喷油泵 ) 来进行调试 , 是近 几年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 它可
以改善喷油泵与发动机的匹配 , 提高发动机动力 、 经济性能 、 节约能源 , 降低对环境的
污染 , 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 , 在 农牧业工程系原燃油试验室的基
础上 , 建成了全封 闭恒温喷油泵标准试验室 , 完成了 《 喷油泵调试计量标准系统传递 沙
的试验研究 。 该试验室的调试计量标准系统 , 可以机械工业部标准 N J 1 9 8一 2 0 一 8 0 , 也
可以执行洛阳拖拉机厂工厂标堆 J T 7 8 O I 。 采用这一新杖 术 , 对节约能源 , 对整顿农机修
理企业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