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兴安岭偃松群落学特征初步研究



全 文 :第 32卷 第 6期 林 业 科 技 Vol.32 No.6
2 0 0 7年 1 1月 FORESTRYSCIENCE& TECHNOLOGY Nov.  2 0 0 7
文章编号:1001-9499 (2007)06-0016-02
大兴安岭偃松群落学特征初步研究
姜兴林 1, 2 于洪芝3 李长河3
(1.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大兴安岭阿木尔林业局 , 漠河县 165302;
3.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技术推广站 , 加格达奇 165000)
  大兴安岭北段 , 海拔 950m以上山地生长着
以偃松 (Pinuspumila)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 。偃
松在不同海拔高度上与兴安落叶松 、 越桔 、 岩高
兰形成不同的群落 , 构成寒温带针叶林地带物种
多样性的组成部分 , 成为该地域特有的自然景观。
1 偃松的地理分布
在我国 , 偃松分布在大兴安岭海拔 950m以
上的亚高山地带。在小兴安岭海拔 1100m、 老爷
岭 1200m、 张广才岭 1400m、长白山 1800m以上
开始出现偃松。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 远东广大地区也分布着
大面积的偃松林 , 从布拉茨克 (56°21′N, 101°
40′E)到乌斯季库特 (56°46′N, 110°44′E)一线
之北 , 乌斯季库特东北沿勒拿河入海口 (70°30′
N), 西到赤塔 (52°03′N, 110°30′E)北部 , 莫
戈恰 (53°44′N, 119°44′E)———叶罗弗依 ———巴
甫洛维奇 (53°58′N, 121°58′E)一线以北到斯维
特雷 (58°26′N, 115°55′E)。远东地区沿鄂霍茨
克海 , 从拉托鲁诺夫斯克到舒苏曼 (62°47′N,
148°10′E)的广大地区也有分布 , 仅远东地区即
达 10万 km2。朝鲜半岛 、日本北海道也有分布。
2 偃松的形态特征
偃松无主干 , 树龄为 280年时 , 地径只有
25cm。每株有 5 ~ 7个斜向生长的树干 , 长度 1.5
~ 2.5m, 据报道 , 斜向生长的树干也有达到 17m
的 。偃松呈灌木状生长 , 但在不同生境 , 其形态
特征有差异 。生长在垂直分布上限的偃松呈匍匐
状 , 树条 、 树干贴近地面 , 贴地的枝条可以产生
不定根 , 具有吸收水分 、 养分的功能 。
偃松生长在物种贫乏 、 冷湿生境 。林地怪石
嶙峋 、 山巅凉风劲吹 , 翠绿的偃松使单调的景色
格外生辉。
3 偃松的群落学特点
偃松分布在亚高山矮曲林带 、 山地寒温性针
叶疏林带 , 在该地带以偃松为优势的森林群落分
属 2个植被型 、 4个群系组 (表 1)。
表 1 偃松的群落类型
植被型 /亚型 群系组 群系 群丛组
森林 /针叶林 落叶松林
松林
兴安落叶松
偃松矮曲林
偃松—兴安落叶松林
岩高兰—偃松矮曲林
森林 /阔叶林 桦树林 岳桦林 偃松—岳桦林
灌丛 /针叶灌丛 松灌丛 偃松灌丛 岩高兰—偃松灌丛越桔—偃松灌丛
3.1 偃松—兴安落叶松林
分布在山脊 、宽阔的分水岭上 , 生境气温低 、
风大 、 土壤为粗骨骼土。
群落植物种类组成简单 , 已记录到的植物约
53种 , 其中苔藓 、 地衣 16种 , 生活型谱以矮高
位芽为多。植物的叶级以小叶型植物为主 。反映
出植物以生活型和叶型适应恶劣的生境条件 。
群落的乔木层为兴安落叶松 , 混有少量的白
桦 、岳桦 , 郁闭度 0.3左右。立木低矮 (10 ~
12m), 冠幅小 , 呈旗状。落叶松形数 0.49, 冠幅
1.32m, 第 1活枝高 1.0m。侧枝年生长量 2 ~
3cm, 地径近 10年生长量 0.5 ~ 1.95mm。
偃松处于灌木层 , 团块状分布 , 高 1.5 ~
3.5m, 可完成生活史 。
偃松 下 方 为 生 长 不 良 的 赤 场 (Alnus
mandshurica)、扇叶桦 (Betulamiddendorfi), 林
地见有杜香 (Ledumparustre)、 越桔 (Vaccinium
vitisidaea)、 林奈草 (Linnaeaburealis)、 岩高兰
(Empetrum nigrumvar.japanicum)、 极地茶藨子
第 6期 姜兴林等:大兴安岭偃松群落学特征初步研究
(Ribesarcticum)等旱生形态的冷湿植物。
苔藓 、 地衣的总盖度达 50%, 常见有赤茎藓
(Pleurozium schreberi)、 扭 叶 镰 刀 藓
(Drepanocladusrevoluens)、 曲 尾 藓 (Dicranum
robusium)等生长在低洼处 。在裸岩 、树干 、 树枝
上见有鹿角石蕊 (Cladoniarangiferina)、 岭石蕊
(Cladonia alpestris)、 极 地 叶 衣 (Nephroma
arcticum)等 。
3.2 岩高兰 —偃松矮曲林
分布在亚高山地带 , 一般树木难以正常生长
的山峰 。林地多为石砾 , 偃松呈匍匐状 , 延伸 8
~ 10m, 顶梢倾斜上升 , 高约 1.8m。郁闭度 0.3
~ 0.4。 150年生地径约 25cm。
群落物种贫乏 , 约 41种。生活型谱以地面芽
植物居多 , 地衣种类达 11种。局部低湿地段生长
灌木状岳桦 。
林下草本—灌木层以常绿 、 细叶 、 地上芽植
物占优势 , 见有岩高 兰 、 兴安 桧 (Juniperus
davurica)、 西伯利亚园柏 (Juniperussibirica)。草
本植物盖度约 30%, 组成种有高山蛇床 (Cnium
ajanense)、高山茅香 (Hierochloealpine)、兴安蓼
(Polygonumajahense)等。石块上布满叶状地衣 ,
如黑石耳 (Cryrophoraproboscidea)。这些植物多
属高山 、极地区系成分。
群落物种组成说明 , 在垂直分布上向山地冻
原过渡 , 水平分布上向北极冻原过渡 。
3.3 偃松—岳桦林
分布在海拔 950 ~ 1300m山地的阴坡 、 半阴
坡 , 坡度 20°~ 30°, 寒冷 , 空气湿度大 , 土层薄 ,
有机质分解差 。群落的建群种为偃松 、岳桦 , 生
活型谱以高位芽为主 。乔木层由白桦 、岳桦组成 ,
间有少量落叶松 。偃松处于灌木层 、匍匐状 。灌
木层中见有东北赤杨 、 扇叶桦 、茶藨子 、 珍珠梅
(Sorbariasorbifolia)、 蓝 靛 果 忍 冬 (Lonicera
edulis)、杜香 、 高山桧 。草本层由稀疏的玉簪苔
草 (Carex graularis)、 小 叶 樟 (Deyeuxia
angustifolia)、拂子茅 (Calamagrostisepigeios)等
组成。苔藓 、地衣的盖度为 50%。树枝上附生黑
树发 (Alectoriajubata)。
3.4 岩高兰 —偃松灌丛
分布在某些海拔 1200 ~ 1450m的山峰 , 林地
多为石块 , 粗砂土 , 偃松呈矮曲林。
群落物种 30余种 , 建群种为偃松 、 岩高兰 。
其他物种多为高山 、极地区系成分 , 如高山蓼 、
越 桔 、 鹿 角 石 蕊 、 砂 藓 (Rhacomitium
lanuginosum)等。植物生活型以矮高位芽种类为
主 (35.2%), 苔藓 、 地衣占 20%。
3.5 越桔—偃松灌丛
分布在坡度较大或海拔较高的碎石坡上 , 偃
松 、越桔为优势种 , 尚有兴安桧 、 岩高兰 、 黑果
天栌 (Arctousjaponicus)及少量草本植物 , 如白
山蒿 (Artemisialagocephala)、 高山蓼 、 高山香
茅 、岩败酱 (Pairiniarepestris)等 , 苔藓 、 地衣
种类较多。
分布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 、 远东的偃松林划
为 4个林型 , 即地衣 —越桔偃松林 、 越桔—偃松
林 , 苔类—偃松林 、 偃松灌丛 。
为查明偃松水平分布格局 , 曾在呼中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岩高兰 —偃松灌丛设置临时标准地进
行测定 , 其结果表明 , 偃松在岩高兰—偃松灌丛
群落中呈随机分布。
4 其他特性
偃松木材气干重 0.65g/cm3 , 顺纹抗压强度
48.7MPa。种 子千 粒重 79.5g(变幅 70.5 ~
88.6), 种子长 7.0mm (变幅 6.8 ~ 9.0mm)、 宽
5.1mm(4.0 ~ 5.7mm)。其种仁含脂肪 62.9%、
VB1 0.049 (mg/kg)、 VB20.263、 磷 586.2、 镁
317.4、 钾 459.8、 钠 113.8、 铁 4.1、 锰 8.312、
锌 8.652、 钼 0.093、 硅 3.144、 碘 0.682、 硼
0.0001、 锶 0.0008、 钴 0.143, 足见种子营养是
比较丰富的 。
偃松球果收获量 50 ~ 200kg/hm2 , 欠年 2 ~
5kg/hm2 , 丰欠间隔期 2 ~ 3年 , 树龄 25 ~ 30年开
始结实 。
偃松林的生物量为 25 ~ 150t/hm2 , 地上部分
生物量的年生长量为 0.6 ~ 5.0t/hm2 , 其中针叶
0.1 ~ 2.9、 枝 0.1 ~ 1.1、 树干 0.1 ~ 0.4、 根系
0.2 ~ 0.6t/hm2。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量之比为 3
∶1 ~ 14∶1。
为维护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景
观学作用 , 建议将所述 5个偃松群落列为禁伐区 ,
对偃松资源的利用应报请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 严
禁私自采果 、砍伐 , 对市场上私售的球果也应加
以限制 。
第 1作者简介:姜兴林 (1964-), 男 , 毕业于东北
林业大学 , 主要从事林业科研及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07-04-2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