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杉重大害虫-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全 文 :第 3 4 卷 第 4 期 广 西 林 业
2 ) (0 5年 12 月 〔奋。 a n g x l F o r e s t r y 夕
V ol
.
3 4 N
0
.
4
D e e
.
2 0 0 5
科反
文章编 号 : 10 0 6 一 1 1 26 (2 0 0 5) 0 4 一 0 1 7 5一 0 4
银杉重大害虫一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黄华艳 ` ,3 , 杨忠武 “ , 吴耀军 3 , 秦元丽 3 , 蓝 唐艳琼 “
( 1
. 广 西师 范大 学 , 桂林 541 0 01 ; 2 . 广西桂林林业局 ,
3
. 广西林业科学研 究院 , 南宁 5 30 01 )
5 4 1 0 0 1
一犷林肖枷
摘 要 : 银杉 舒血 ht 口 , 2 a 7饭 , U Ph贝勿 ) 为我国一级保护植物 , 思茅松毛虫 ( eD n d。 i)l 阴 u : ik k cu il i) 是为害其生 长
的重大害虫 。 对该虫在 广西 花坪自然保护 区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研究表 明 : 1 年发生 2 代 , 以 3 至 4 龄幼 虫越冬 。
根据该虫取食量 、 银杉 的生长状况和年生长量 , 制定划分虫灾级别指数 , 提出综合治理技术 。
关键 词 : 银杉 ; 思茅松 毛虫 ; 生物学特性 ; 虫害 ; 花坪 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 : f7S 63 . 3 文献标识码 : A
银杉 (山 ht 只ay a r g y r o Ph少al ) 为松科银杉属
植物 , 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第三纪遗孑物种 , 被列为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 分布于广西 、 四川 、 贵州和湖
南 4 省区 。 迄今为止 , 发现的银杉天然林分布范围
小 , 数量 少 , 高 于 l m 的银 杉 个 体总 数 不超 过
5 0 0 0棵 。 大多数银杉天然分布 于光照充足 、 干旱
贫痔的悬崖绝壁 , 自然更新难 , 为 了更好保 护银
杉 , 有关专家学者于进行银杉人工繁殖试验及异地
保存试验 , 现 已人工 培植银杉 约 1 . 8 hm Z , 存 活
80 0 多株 。 然而 , 银杉人工林林分较单一 , 容易遭
受大量病虫害人侵为害 , 导致银杉生长衰退乃至死
亡 , 银杉数量每年逐减 。 目前 , 对银杉病虫害的专
题研究很少 , 国内尚未见有详细报道 。 广西林业科
学研究院森保所 、 广西林业局森防站和广西花坪 自
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成立银杉病虫害生态研究专项
小组 , 调查研究为害银杉主要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
并提出综合治理技术 , 对有效保护银杉具有重要的
实践意义和重大学术价值 。
曾有思茅松毛虫取食银杉针叶的记载 , 但该虫
对银杉的为害及综合治理技术未进 行详细研究报
道 。 本课题组于 2 0 0 4 年 1 月对广西花坪自然保护
区红滩银杉人工林病虫害调查中发现 , 大量当年生
针叶被取食 , 逐捉了 3 0 余条幼虫回室内饲养观察 ,
待虫结茧化蛹 、 羽化成成虫 、 产卵 , 经专家鉴定为
思茅松毛虫 ( eD n d or il m u 、 k ik cu ih i ) 。 通过林间调
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的方法 , 初步了解思茅松毛虫在
广西花坪 自然保护 区的生物学习性 , 掌握该虫的发
生发展规律 , 根据银杉的生长状况与害虫的取食量
制定出划分虫灾级别指数 , 为银杉害虫的预测预报
提供参考依据 ; 通 过研究其天敌 、 做室 内药剂 试
验 , 总结出思茅松毛虫综合治理技术 。
林地概况
花坪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东北部 , 地跨龙胜和
临桂两 县 , 为越 城岭支脉的一部分 , 25 ’ 31 ` 10’ 一
2 5
`
3 9
`
3 6
,
N
,
10 9
0
4 8
`
5 4
,’ 一 10 9 ` 5 8 ’ 2 0 , E 。 地层为下
古生 .界寒武系的云母砂岩 、 炭质页岩及元古界震旦
系含砾石砂岩 、 石英砂岩等构成 。 地貌上属中山类
型 , 海 拔 6 0 0 一 1 OO0 m , 最 高峰 蔚 青 岭 , 海 拔
1 90 O m
, 山地走 向大致为南北 向 , 地 形起伏大 ,
坡度大 , 均在 30 度 以上 。 林地土壤为山地黄壤或
黄棕壤 , 土层浅溥 , 质地较为疏松 , 岩石裸露 , 地
表为厚层苔醉 地衣 所覆 盖 。 土壤 呈微酸性 反应 ,
p H 4
.
0 一 5 . 5 。 林 区 属于中亚热带 山地气候 , 冬季
较冷 , 夏季凉爽而短促 , 雨量充沛 , 湿度大 , 日照
短 。
观察点 花 坪 自然 保护 区 红滩 , 地 处 2 5 ’ 36 `
3 3
.
3
,’
N
,
10 90 5 7

0
.
O8’ E , 海拔 9 4 8 m 。 年平均温度
基金项 目 : 广 西科学 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 目农林重大病虫害预警 、 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与示范— 银 杉 、 铁杉病 虫害应急防 治技术 (桂科攻 0 3 2 2 0 0 3 一 3 ) 。
作者简介 : 黄华艳 , 女 , 〔程 师 , 广西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 生 . 在广西林 业科学研究院 森保所从事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 1 _ 作 ,
1 76 广 西 林 业 科 学 第 3 4 卷
14
.
8 ℃ , 1 月平均 4 . 3℃ 温度 , 7 月平均 2 3 . 1℃ 温
度 , 绝 对 最 高 3 2 , 7℃ 温 度 , 绝 对 最 低 温 度
一 6
.
2℃ 。 年降雨量 2 6 3 3 , 7 m m , 集中于 3 一 8 月 ,
占全年雨量的 71 % , 阴雨 日较多 , 雾期 长 , 湿度
大 ,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 。
此银杉人工林是二十世纪八 十年代种植 , 行间
距 Z m 又 3 m , 平均树高 3 . 5 n : , 林分 比较单一 ,
间有 少量福建柏 ( J与几i o n ia }: od g : ,: 、 i : ) 、 J` 一东五针
松 ( p i n u 、 k二 a , , g t u n g e n s : 、 ) 、 杉木 ( G : `二 、 i , `只大a , , : -
a za o e e o l a t a )
、 百 合 杜 鹃 ( 尺 h心 o d o n d or ,: 、 p p . ) 、
石壁杜鹃 ( R h od od o d r(7 二 、 p p . ) , 低 等植物较 发
达 , 覆盖于地表及树 的枝干 , 主要有曲尾科 ( iD -
e r a n a e e a e )
、 枝鳞鲜科 ( T r i g o n a n t h a e e a e ) 、 叶苔科
(J
u n g e r二 a n n ia e e a e ) 等 , 林 中禾本 科草 本植物 丰
富 , 覆盖率 9 0 % 以上 。
2 生物学特性
2
.
1 分布范围
该虫分布在云南 、 广东 、 广西 、 福建 、 海南 、
河南 、 江苏 、 安徽 、 浙江 、 湖北 、 四川 、 江西 、 湖
南 、 贵州 、 台湾等长江以南的地区 , 多发生于高海
拔地区 。
2
.
2 寄主植物
该虫主要为害松科植物 , 寄主有云南松 ( iP 二 。
夕。 n n a n e n s之s ) 、 思茅松 ( P . k e s明 v a r l a , 砂 i a 、 e 、 、艺: ) 、
马尾 松 ( P . o a s so n i a n u ) 、 海南松 ( I ) . l a t t e r i ) 、 华 山
松 ( P . a r阴 a n d i i ) 、 黄山松 ( p . J子: ` a , , g 、 h a , : e二 s艺、 ) 、 云
南油杉 ( K e r e l e r i a e ve l夕n i a n a ) 、 雪松 ( (了召J r u 、 d e o -
己。 ar ) 、银杉 ( aC t h a脚 a r g 〕 ,r o P I沙 l l a )等 。
2
.
3 形态特征
2
.
3
.
1 成虫
雌蛾体长 3 6 一 5 0 m m , 翅展 8 0 一 1 1 3 m n : , 棕
黄色 ; 雄蛾体长 3 0 一 45 m m , 翅展约 60 一 7 5 m m ,
暗褐色 。 触角双栉状 , 黑褐色 , 中肋黄褐色 。 前翅
翅基到亚外缘线间有 4 条黑褐色波状纹 , 亚外缘线
由 9 个近圆形淡黄色斑组成 , 其 中各有 1 个黑点 。
中室白斑明显 。 雄蛾中室白斑至基之间有 1 个角淡
黄色肾形斑块 。
2 3
.
2 卵
扁圆球形 , 径长 2 6 ; 1 1m , 高 2 m m , 咖啡色 ,
卵壳上有 3 条白色环纹 , 中间环纹两侧各有 1 个咖
啡色小加点 , 点外是白色环 二
2
.
3
.
3 幼 虫
初孵 幼虫体长约 6 ,二 1 ; 原生刚 毛稀 少 ; 头
部 、 前胸背棕黄色 ; 中 、 后胸背黑色 , 节间为黄白
色 ; 腹节背部为黑色 ; 背线 、 气门线及气门上线黄
白色 ; 亚背线由红棕色及黑色相间的斜纹组成 ; 前
胸前缘两侧具 2 束灰白色长毛 。 2 龄虫体色及斑纹
开始清晰 , 背线由棕色倒三角形组成 ; 亚背线由黑
褐色和黄白色相间的斜方形组成 ; 前胸前缘两侧毛
束长长 , 向前外侧伸出 ; 后 胸背面有黑色毒毛 丛 ,
其中有 l 丛白色毛 ; 气门上线红棕色 ; 气门线黄白
色 , 在腹足处被红棕色斑纹切断 。 4 龄开始中 、 后
胸背面 白色毛丛变为棕色 , 长于黑色毛丛 , 一卜分明
显 。 6 龄虫各节两侧出现灰白色的毛丛 ; 全身毒毛
显著增长 , 体色逐渐加深 。 老熟幼虫 体长 9 6 一 110
m m
, 全身呈黑红色 。
2
.
3
.
4 茧
梭形 , 灰白色 , 表面粗糙 , 被有毒毛 。 大小为
( 6 0 一 1 0 5 ) n 飞m X ( 2 0 一 2 6 ) mm , 第一代茧比越
冬代茧大 , 雌虫茧 比雄的大 。
2
.
3
.
5 蛹
体长 35 一 45 m m , 长椭圆形 ,黑褐色 ,腹部 4 一 8
节密布黄色短毛 ,腹部末端有丛生弯曲的臀棘 。
2
.
4 生活史
思茅松毛虫 1 年发生代数随分布地区而异 , 在
花坪 自然保护区 l 年发生 2 代 , 以 3 、 4 龄幼虫在
银杉针叶丛中越冬 , 越冬期为当年 12 月中旬至翌
年 2 月下旬 。 越冬代幼虫 7 龄 , 4 月上 旬开始化
蛹 , 可延续至 6 月下旬 , 蛹期 19 一 4 2 d , 越冬代成
虫始见于 4 月中旬 。 第 1 代卵始 见于 4 月中旬 , 幼
虫 6 龄 , 蛹始见于 8 月下旬 , 成 虫始见 于 9 月上
旬 , 如表 1 所示 。
2
.
5 生活 习性
成虫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 , 交尾 1 次 , 多在中
午进行 。 雌成虫寿命 比雄 虫长 , 约 10 d , 雄成虫
s d
。 成虫 白天静伏隐蔽场所 , 夜晚活动 , 以傍晚
活动最频繁 。 静止时雌虫腹部被翅盖没 , 雄虫腹部
末端露出 。 有迁飞性 , 无补充营养的现象 , 有一定
的趋光性 。 羽化后 3 天可产卵 , 产卵期达 3 一 s d ,
产卵于针叶丛 中 , 卵块 比较集 中 , 产卵量为 60 一
12 0 枚 。 刚产 出的卵呈绿褐色 , 逐渐变成咖啡 色 。
卵壳光滑 , 无覆盖物 。 未交尾的成虫产下的卵不能
孵化 。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和假死性 , 聚集于梢头取
食较嫩的针叶 。 幼虫行动活泼 , 稍受惊动即弹跳落
地或吐丝下垂 , 老熟幼虫受惊后立即将头胸抬高钩
卷 , 竖起胸部毒毛 。 老熟幼虫体色较深 , l 天不进
食 , 附于银杉树冠下部小枝吐丝作茧 , 茧薄而软 ,
幼虫毒毛脱落残留于茧表面 , 于茧内蜕皮化蛹 。
第一代虫比越冬代个体大 ; 雌成虫 比雄成虫个
体大 , 而 巨沐色稍浅 。
第 4 期 黄华艳 , 杨忠武 . 吴耀军 , 等 : 银杉重大害虫一思茅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 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17 7
表 l 花坪思茅松毛虫生活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1 1 12
世代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_ L 中 下 上 中 下
越冬代 0 00 0 0 0 0 0 0
+ + 丰 + + + + 斗 +
第一代
越冬代
注 : “ 一 ” 代表幼 虫 “ O” 代表蛹 ; “ + ” 代表成虫 ; “ · ” 代表虫 卵
2
.
6 为害特征
该虫以幼虫 啮食叶片为害 , 先取 食当年生新
叶 , 虫 口密度大时亦取食老叶 。 食较量大 , 平均每
只虫一个世代取食银杉针叶 16 0 枚 , 长期干旱食量
增大 。 而银杉生长缓慢 , 每年新枝长约 12 c m , 平
均每枝长针叶 45 枚 。 根据幼虫食叶量 、 银杉生长
量及冠幅等因子 , 将虫灾级划分为 6 级 , 每级被食
针叶量及对应虫 口密度见表 2 。 虫灾级为 I 、 1 级
时对银杉生长影响较轻 ; 为 1 、 W级时能使树势减
弱 , 次年发枝短 、 针叶短而叶色偏黄 ; 为 V级时银
杉生长严重受阻 , 次年发枝细 、 叶片稀少而黄 ; 为
VI 级时植株枝梢变红褐色枯死 。
表 2 虫灾指数表
虫灾级别 被食叶量 ( % ) 虫 口 密度 (头 /树 )
2
.
7 天敌
思茅松毛虫自然种群的整个生长发 育过程中 ,
不同阶段受各种天敌因素影响和制约程度不同 。 幼
虫天敌种类丰富 , 主要有 : 鸟类 、 蜘蛛 、 蝗螂 、 蚂
蚁 、 猎蜷 、 线虫等 , 被捕食或寄生数量大 , 幼虫死
亡率可高于 38 . 4 % 。 从林中采 回的 3 87 枚虫卵中 ,
有 3 14 枚孵 化 , 孵化率 为 8 0 . 6 % , 有 36 枚被寄
生 , 寄生率为 9 . 3 % , 卵的 寄生天 敌多为寄生蜂 ,
主要有松毛虫宽缘金小蜂 ( aP 〔}l ylr 。 : , or n y(I 之aw 动 、
平 腹 小 蜂 ( 八 n ` : : t a t u 、 Sp . ) 和 啮 小 蜂 ( 了矽-
t ar , t ihc u
. 、 s p
.
)

2
.
8 综合治理技术
2
.
8
.
1 保护 天敌
应注意保护天敌 , 充分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
用 。
2
.
8
.
2 人工捕捉
利用该虫结茧于树冠下部枝条以及产卵于较低
矮针叶的 习性 , 于化 蛹和产 卵高峰期 , 即 4 、 5 、
8

9 月进行巡 山 , 人工摘除虫茧和卵块 , 可较好
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 。
2
.
8
.
3 诱杀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 , 用诱虫灯诱杀成虫 。
2
.
8
.
4 生物试剂 防治
喷洒 0 . 5 一 1 . 5 亿 抱 子m/ L 苏 云 金 杆 菌 、
0
.
5一 2亿抱子m/ L 白僵菌或 1 . 8 % 阿维 菌素 3 0 0
倍液 , 防治效果较好 。
2
.
8
.
5 化学防治
澳氰菊醋 2 50 0 倍液 、 90 % 敌百虫 1 0 0 0 倍液 、
8 0 % 敌敌畏 1 0 0 0 液 , 室内杀虫效果均达 95 % 以
上 , 当害虫暴发成灾时 , 根据初孵幼虫有群集性 、
抗性弱等特点 , 可适时喷洒化学药剂 。
2
.
8
.
6 虫情监测
做好虫情测报工作 , 根据虫灾级别再选择适当
防治方法 。 当虫灾级别达 m 、 W级时 , 以人工防治
为主 ; 达到 V级时 , 可进行生物防治 ; 达到 VI 级时
则应进行化学防治 。
ù勺nà05气ù11八J467苦
0 ~ 10
1 1一 2 0
2 1一 4 0
4 1一 6 0
6 1一 80
8 1 ~ 1 00
Iln“m
VIU
3 结论与分析
3
.
1 银 杉为我国一级保 护植 物 , 其年生 长量低 ,
遭受害虫危害后生长恢复极慢 。 思茅松毛虫是为害
银杉生长的重大害虫 , 幼虫取食针叶后 , 使树势减
弱 , 甚至死亡 , 严重威胁银杉的生长 , 因此 , 对该
虫进行综合治理是有效保护银杉的重要工作之一
3
.
2 思茅松毛虫在广西花坪 自然保护区 l 年发 生
17 8 广 西 林 业 科 学 第 3 4 卷
2 代 , 以 3 或 4 龄幼虫越冬 , 每只虫一个世代约取
食 4 个当年生枝条的针叶 。 根据该虫取食量 、 花坪
红滩银杉的生长状况和年生长量 , 确定划分虫灾级
别指数 , 随着银杉生长状况 、 环境等因子的改变 ,
划分虫灾级别指数也应做适当调整 , 以提高虫情预
测预报的准确性 。
3
.
3 在自然保护区中 , 保护生物多样性尤其重要 ,
对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管理 , 应注重保护天敌 , 尽
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
参考文献
「1〕 中国林科 院 . 中国森林 昆虫 〔M 霎 . 北京 : 中国林业 出
版社 . 1 9 8 0 .
〔2] 云南省林业 厅 , 中 国科 学院 动物所 . 云 南森林 昆虫
〔M 」 . 昆明 : 云南科技出版社 , 19 8 7 .
【3〕 侯 陶谦 . 中国松 毛 虫 〔M 〕 . 北 京 : 科 学 出 版社 ,
1 9 8 7
.
【4」周建华 , 赵世兴 , 吴达 武 , 等 . 思茅松毛 虫生 活史 、
习性及防治试验研究 〔jJ . 贵州 林业科技 , 1 98 9 , 17
( 2 )
: 3 1一 3 6 .
〔5」汪维礼 , 王文光 思茅松 毛虫的初 步研究 〔川 . 浙江
林业科技 . 1 9 9 4 , 1 6 ( 4 ) : 2 5 一 2 9 .
〔6〕 盛金坤 , 俞云祥 , 俞景霆 思茅 松毛虫 卵寄生蜂 调查
简报 仁J〕 . 江西林 业科技 , 1 9 9 5 , ( 2 ) : 一4 一 t 4 .
〔7 〕 汪先乐 , 尹湘豫 . 思茅松 毛虫观察初报 〔J」 . 安徽 林
业科技 , 1 9 9 8 , ( 3 ) : 2 5 一 2 6 .
〔8 」柴守权 , 许国莲 , 谢开立 , 等 . 思 茅松 毛虫 幼虫食 叶
量测定及预测预报虫灾级数表研制 〔J] . 林业科技通
讯 . 2 0 0 1 . 2 1 ( 1 1 ) : 6 一 8 .
「g J 许国莲 , 柴守权 , 谢开立 , 等 . 禄 丰县思 茅松毛虫生
物学 特性 的 初 步研 究 〔J 〕 . 云 南林业 科 技 , 20 01 .
( l )
: 6 1 一 6 4 .
〔1 0 」许国莲 , 柴守权 , 谢开立 , 等 . 禄丰县思茅松毛虫成
灾 与林分因 子相关性 调查研究 【J了 . 西南林学 院学
报 , 2 0 0 1 , 2 1 ( 3 ) : 1 6 0 一 1 6 5 .
致谢 : 感谢广 西林科院奚福生 高级工程师对标本进
行鉴定 !
屯屯飞飞屯 、 飞飞飞飞飞飞 气、 飞 屯、 飞飞屯飞飞飞气 、 1飞飞飞 飞几飞气飞飞 飞气飞飞 飞飞 、 飞屯几 i 几飞 飞飞飞飞飞飞 几飞 飞几几屯 气飞 飞气飞飞 飞几 飞飞飞飞 几飞 飞屯飞飞屯飞 屯又气飞飞飞气 飞飞气 毛气飞 飞飞飞屯飞飞 几飞 飞飞飞飞 飞飞 飞气屯飞 屯几飞屯飞 屯屯屯、 飞飞 飞飞屯飞 飞飞飞飞毛 气几飞飞飞飞飞 飞
(上接第 169 页 ) 素低于生长素甚至无细胞分裂
素时 , 不定芽的增殖率减小 , 且大多数 芽呈单 生
状 。 这一研究结果与大多数植物不定芽分化和生长
的方向受控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是相一致
的 。
3
.
2 生长素 N A A 与 BI A 的相互作用可促进邓恩
按单芽不定根的形成 。 但有非常大的难度 , 生根率
较低 , 根系少 。 不同种源或同一种源不同种子下胚
轴发生的不定芽的生根率差异也较显著 。 在今后邓
恩按组培再 生植株或扦插无性繁殖的研究与开发
中 , 要特别重视并利用个体之间的生根差异 。
3
.
3 邓恩按下胚轴培养再生植株的关键是在完成
初始不定芽原基诱导后 , 必须及时降低细胞分裂素
浓度 , 否则难 以继续分化和生长健壮的有效的不定
芽 。 这与其他按树品种的组织培养一样 , 说明初始
不定芽原基的诱导和不定芽后期的分化和生长 , 是
形态发生进程中两个不相同的生理过程 。
3
.
4 邓恩按下胚轴培养和再 生植 株的试验结果 ,
为邓恩按其它器官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以及以品
种改 良为目的的生物工程技术的研究奠定 了良好的
基础 。
3
.
5 邓恩按下胚轴培养形成的再生植株 , 在大田
种植后 , 其生长特性和经济性状等有待进一步测试
评价 。
参考文献
仁l] 祁述雄 . 中国按树 仁M〕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 9 .
汇2 」欧阳权 . 按树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 〔J〕 . 植物生理 学
报 , 1 9 8 0 , 6 ( 4 ) : 4 2 9 一 4 3 2 .
〔3 〕 易敏 , 冉隆贤 , 汤 历 . 邓恩按的组织培 养技 术 研究
【j 〕 , 广 东林业科技 , 2 0 0 5 , 2 1 ( 2 ) : 1 9 一 2 1 .
〔4」张建明 . 桂林建立邓恩按母树林基地 〔J] . 广西林业 ,
1 9 9 5
,
5 ( l )
: 2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