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有可为的 。 为了充分发挥地方 与充分利用空向 , 吏好地发摔混交林的有利效能 , 在有条件的
地区 , 可以 适当地营造混交林 , 如杉榨混交林 、 松擦混交林 、 柳杉擦木混交林等 。 此外 , 由
于擦木生长快 、 树冠扩展 、 冠形优美 、 树形 挺拔 、 晚秋红叶 , 冬季落叶而早春花 先 于 叶 开
放 , 所以它除了可作为甫方的主要造林树种外 , 还是优 良的风景树 , 作为 “ 四旁 ” 绿化 、 行
道 、 庭园树种也是非常可取的 。
注 : 本文作者为青州农学院林学系庄平忠 同志 , 本礼在发表时略有删节 。 — 编 者
贵州省道真县沙河林区的银杉及植被
贵州农学院林学系 徐友源
贵州省林勘设计院 刘 露
裸子植物在距今约 3 一 4 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发生 , 于石灰纪 、 二迭纪繁盛 , 到中生
代三迭纪 、 侏罗纪开始衰退 。 银杉 ( Ca比 a y己 a r公y r o ph y l l a Cb。。 e t . K o a n g ) 系裸子植 物银 杉
属 , 随着古地理 , 气候的变迁 , 银杉早在世界的其他地区绝迹 , 仅发现于我国的广西 、 四川 、
湖南 , 作为古生物史 的见证 , 是极为珍贵的 。 一九八O 年八月 , 我省的道真县沙河林区的小
沙河也发现了银杉 , 经初步调查并采集了标本和拍照 。 标本号为 80 一 14 , 现存贵州 农学院
及北京植物所 。 现将沙河林区的银杉及其植被的调查简报如下 .
一 、 沙河林区自然概况
沙河林区位于贵州最北缘 , 属道真县三桥区永锡公社高峰大队 , 同该县路龙区杨溪公社
接竣 , 毗邻四川南部 ; 地处北纬 2牙. 5 ` 4 5夕一 2。 , 23 ` a o夕 , 东径 2 0 7 ` 3 2`一工0 7 ’ a s ’ 4 5 a 之间 , 为
大娄山东段南缘支脉 。 林区面积约 4 万余亩 。
林区大地构 造属鄂黔台向斜黔北凹 陷区 , 成陆较早 , 地层古老 , 主要是 以古生代志留纪
砂岩为主 。 本区在吕梁运动后期为一下降区 , 加里东运动后期为造陆运动 , 白圣纪时斯发生
了巨大的燕山运动 , 并有褶皱及 断层发生 , 随着喜马拉运动的开展 , 一直处于上升 。 但由于
河谷下切 , 浸蚀作用加剧 , 造成现今的中山地貌类型 , 地形起伏 , 最高峰万宝 场 海 拔 工9 2 1
米 , 溪谷地带 海拔 14 0D 米 。 区内坡度大 , 多见悬岩绝壁和切割较深的自然景观 .
据沙河水利指挥部 ( 海拔 1 4 0。米 ) 1 9了8一 198 0年气象资料 , 该区年平均气温 1.1 5℃ ; 最
冷一月 , 平均气温 0 . 8℃ ; 最热七月 , 均温 2 2 ℃ ; 极端最高温 32 , 3℃ , 极端最 低 温一 15 ℃ ;
》 10 ℃年积温 3 2 6 2 . ,℃ 。 无霜期 21 0天 。 年降雨量主1 5仓毫米 , 雨季 6 一 9 月 。 年蒸发 量 9 53 . 0
毫米 , 年平均湿度为 83 多 。 每逢阴雨 , 大雾弥漫 , 人冬尤甚 。
林区土壤主要受母岩 、 生物气候影响和地形条件的控制 , 一般在山脊上为残 积 物 粗 骨
土 , 土层浅薄 ; 在 13 0 0米 以下堆积物形成 山地黄壤 。 但林区范围多属黄棕嫂 , p HS . 5一 6 . 6之
间 。
二 、 沙河林区的银杉
1
.银杉生境及分布
沙河林区的银杉总是分散或小片生长于群山险峰 间的悬岩绝壁之颠或山脊 , 甚至长在基
岩裸露的岩石缝隙中 。 不仅显示了银杉喜光 、 向阳 、 耐膺薄的毕物学特性 , 同时表明其为了
生存 , 在同耐阴性强的阔叶树种竞争中被迫适应这种特殊的生境 。 其分布规律是 : 垂直分布
的起点为 1 4 0 0米 (小沙河店子坪 ) , 多数分布于 1 4 0 一1 6 0D 米之间 , 上限为 1 7 0 0米 的甄子山 。
水平分布在沙河林区共 3 处 12 个点 。 其中较集中的是大 沙 河 一 处 9 个点 , 小沙河一处 2 个
点 , 第三处是甄子山 。 若以大 、 小沙河交界处的两河口 为中心 , 方 圆约 10 公里 ( 见图 ) 。
2
.银杉的资源及更新
沙河林区的银杉共三处十二个点 , 总 资源咒仔株 . 分级统计得出0 . 1一 l 米的幼苗 3 05 株 ,
1 一 4 米的幼树 3 0 株 , 4 米以上的乔木 121 株 。 幼苗 、 幼树估总资源的 2 a/ 强 , 同国内 其 它
银杉分布区相比 , 其更新 良好是值得重视的 。
调查发现 , 凡属郁闭度大 、 枯枝落叶层厚 、 地势较平 ,坦的地方银杉更新均较差 。 其原 因
是一方面由于银杉种子带翅而较大 , 难于接近土壤 , 不易萌发 , 即使生根 , 落叶层太厚 , 根
系也难于深入土壤 ; 另方面银杉喜光向阳的特性在林 内也不易成活 , 因此 , 为加速其天然更
新 , 适当控制林木密度 , 清除部分枯枝落叶层看来是 完全必要的 。
3
. 银杉的生长
沙河林区现存银杉中最高 18 米 , 胸径 48 厘米 。 调查中在甄子山发现 1 9 7 8年被 砍 倒 的 一
株的地径达 90 公分 。 为了探测银杉的生长 , 我们利用大沙河水井湾被偷砍的一株 , 解析证实 :
107 年的银杉树高丈8 . 86 米 , 胸径如厘米 , 年平均高生长在 40 年生时最为旺盛达 0 . 2 4米 , 一直
到 50 年生时还比较迅速 , 仍保持在 0 . 2 米 , 80 年生以后高生长逐渐缓慢 。 胸径生长在 40 一 70
年生时最快 , 与高生长盛期紧娜 最高年平均达 0 . 4 3厘米 , 70 年 生 以 后生长速度才逐渐减
低 . 这与广西花坪的” 年生银杉 , 高 8 . 2米 , 胸径 19 . 6厘米 ; 四川金佛山的 12 5 年 生 高 15 . 6
米 , 胸径职厘米的生长情况相比较 , 应该算是较快的 。
银杉木材含有树脂 , 耐腐朽 , 心材淡红色 , 纹理直 , 材质硬 , 可作建筑 、 稼俱等用材 。
三 、 沙河林区的植被
1
.植被概况
沙河林区的范围约 4 万余亩 , 自然植被破坏较严重 , 两次调查共采集种子植物乔灌木 计
5不中、 1 3 0属 、 2 5 0种 ( 名录一略 )
该地区 由于纬度低 , 地带性植被应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其组成 以壳斗科 Fag ac o ae 、 樟
科 L a u r a e e a e 、 一七茶科 T he a c e a e为主休 , 在海拔 13 0 0米以下的低丘谷地及寨旁尚有残 存 。 如阳
坝公社姚家湾海拔 9 60 米处保存的楠木林就是极好的旁证 。 因这一带已被开垦 , 多为农地 ,现
存植被为疏林 、 灌丛 、 草地的次生演替类型 。
在 1手0D 米 以上林区范围内 , 植被保存 尚好 , 类型为混交林 , 反映了亚热带山地植被的特
点 , 表现为优势种不明显 , 林冠郁茂 , 参差不齐 ,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 常绿成份中 , 以适
` · · 一 .’ 、 . . 一
, 卜 一 ~
, 电… `、
应温凉气候的壳斗科青岗栋属 Cy e l o b a l a n o P s i s 、 拷属 c a : t a n o p s i s 、 石栋属L i t h o e a r p u s 组 成 乔 木
层 , 林下 以山茶科茶属 C a o e l l i a 、 拎木属 Eu r y a 、 山矾科 S了。 p l o c a c e a e 、 杜 鹃 花 科 E r i e a e e a e为
多 。 落叶成分中除壳斗科落叶栋类 Q o e r c u : 外 , 多见水青岗F铭 。 s , 而大量出现的是暖温带的科
属 , 勿见的有蔷薇科 R o 。 , c e a e花揪属 S o r b“ s 、 樱属 p r u n u s , 械树科 A c e r a c e a e 、 四照花科 c o r n a c e -
。 e忍冬科英花属 iV bu nr u 。等 , 其中有的是落叶成分的乔木层 , 有的是林下组成或伴生 树种 。
作为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 混交林的典型分布是在北亚热带的丘 陵低山 。 冬季气温虽低 ,
但一般绝对低温稍高 。 因此 , 较喜温的落叶阔叶树 与耐寒的常绿阔叶树均能 生 长 , 混 交成
22
林 。 而沙河林区的混交林 , 反映了林区气候温凉 , 同时也反映了亚热带 山地植被的特点 。
2
. 区 系成分
林区植被区系成分较为复杂 , 起源比较古老 , 表现在旅类植物中种类丰富 , 有代表性的
如古一生代的石松科地刷子石松 Lcy 印 ad iu 班 c o m P la o at o ln 、 石松 L . c 1vO at u 。 习生于灌丛及路 边 ,
千层 塔 L . o er at u ln 生于阴湿谷地林下 。 中生代三迭纪的 紫箕科紫箕 o s m u dn a j aP o n i o a广泛分布 ,
里白科华里白H i e r i o P t e r i . e h i n e n s i s 、 光里白H · I a e v i s s i m a常生于林内 、 沟边 , 有的在银杉林下
为优势草本层 , 芒箕 iD er au o tP ir : di o h ot 。。 a为次生林地 、 荒坡或马尾松林下的优势种 。
裸子植物 , 贵州有 10 科 34 种 5 变种 , 而沙河林区 , 分布有 6 科 n 种 2 变种 。 以科计 占半
数 以上 , 以属种计达三分之一 。 这样小的林区范围 , 裸子植物聚集出现 , 这是林区起源古老
的突出特点 , 它们多是中生代残留下来的种类 。 著名活化石银杏科的银 杏 G她 k即 ihl 比 a , 在
林区边缘村寨低丘结实丰茂 , 松科的马尾松 iP nu s nI as : 。 in a。 有较多的次生林地 , 大明松 P · at -
w o en
:
is , ar
.
da im吃比 an e sn is 在靓子山同银杉伴生 。 另外 , 古老的扁平叶型的 针叶树有杉科的
杉木 C u n in o g h a m i o l an c e o l at a在沙河林区天然混生 于阔叶林内 , 有的同银杉伴生 , 更新 良 好 。
柏科中的柏木 C u p r e o s u : f u o e b r i s在灰岩地区天然成林 , 刺柏 J u n i p e r u s f o r o o s a n a为我国特产 , 分
布广 , 在林区有小片纯林 。 紫杉科的红豆杉 T a x u s e h i n e n s i s 、 南方红豆 杉 T · e` i n e s i。 , a r · m a i r e i
同时出现 。 此外我国特有粗概科的三尖杉 C e ph a l o t a x u o f o r t u n e i 、 粗桩 C · s i n e n o i s也在 沟 边 、 林
下易见 。
再从被子植物看 , 白至纪已发生的壳斗科 、 樟科常为主要成分或伴生树种 , 其中青岗栋
属的青 岗栋 c v e l o` a l a n o p o i s o l a u e a , 蛮青岗C · o x y o d o n 、 贵州青岗 C · s ` e w a r d i a n a , 拷属中的峨 嵋
拷 C a s t a on p o i s p l a t ; e a n t` a , 石栋属的硬斗石栋 L i t ` o e a r p u s h a n e e i等温凉种类是林区常绿成 分 的
重要组成 。 山毛样属 F ag su 在林区 1 0 0 0米左右就普遍 出现 。 樟科的润楠属 M 。 。 hil u : 、 楠木属 Ph -
o e ` e 、 樟属 C i n n a o o 二 u m在 2 0 0 0米 以下易见 。 山胡椒属 L i n d e r a木姜子属 L i t s e a 在林区混 交 林 中
下层 及疏林地分布不少 。 此外 , 桑科 M o r a e e a e 、 卫矛科 c e l a s t r a c e a e , 毛食科 R a n u n c u l a c e a e 、 鼠
李科 R h a m n a e e a e , 械树科 A e e r a e e a e 、金缕梅科 H a , a m e l i d a e e a e 、桦木科 B e t u l a e e a e 、 胡桃科 J u : 一a n -
da e e a e
、 杜鹃花科 Er i e a e e a e也均常见 。
出现在第三纪的山茶科尤为实出 , 木荷 S c价 m o s u p e r b“在林内伴生 ; 银木荷S · ar g e nt e a多见
中山下部 , 山茶属 aC m e il “ 、 拎木属 Eu yr a种类较多 , 为林下主要组成 。
还有不少第三纪以前成立的科 , 如杨梅科 M y r i e a e e a e 、 苦 木 科 S im a r u ` a e e a e 、 八 角 枫 科
A l a n g i a e e e e
、 七叶树科 H i p p o e a s t a n a e e a e , 清风藤科 s a b i n a e e a e 、 族节花科 s t a e h y u r a e a e 、 安息 香
科 St y r a e a c e a e 、 马鞭草科 V e b e l a c e a e 、 山矾科 Sy o p l o c e a e 、 胡颓学科 E l a e g n a e e a e , 在林区植被组
成上均有一定比重 , 特别是山矾科在沟边 、 林下和山茶科 、 杜鹃花科共同形成下层优势 。
总之 , 沙河林区的植被种类组成丰富 , 区系起源古老 , 而突出的是裸子植物聚集 , 这种
单种属和少种属特别明显 , 在系统上孤立 , 更反映出区系上的古老性 , 并可窥见银杉在沙河
林区的发现绝非偶然 。 同时结合银杉的资源 、 分布 、 生长 、 更新等现况 , 我们认为沙河林区
很有可能是银杉现今分布的中心地带 。
最后 , 我们建议有关部门对沙河林区的银杉及其植被 , 采取有力施施 , 严加保护 , 并有
计划地加以研究 , 扩大种植 , 使之获得新生 , 为科研 、 教学和生产服务 。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