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银杉落针病的初步研究



全 文 :收稿日期:2008-03-21
基金项目: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农林重大病虫害预
警 、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银杉 、铁杉病虫害应急
防治技术 ”(编号:桂科攻 0322003-3)
作者简介:黄华艳(1974—),女 ,广西平乐人 ,硕士 ,工程师 ,从事林木
病虫害综合治理研究。
银杉落针病的初步研究
黄华艳 ,吴耀军 ,蓝肖
(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 南宁 530001)
摘要:由散斑壳菌 Lophodermium sp.引起的落针病是银杉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 ,导致针叶大量提
早脱落 ,影响树木生长甚至濒于死亡。百菌清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
发的抑制作用较强 ,以营林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能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
关键词:银杉;落针病;生物学特性;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S76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886(2008)05-0001-03
Lophodermium sp.on Cathaya argyrophylla/HUANG Huayan ,et al.(Guangxi Academy of Forest ry ,
Nanning 530001 ,China)
Abstract:Lophoderm ium sp.was an important pathogen causing needle cast on Cathaya argyro-
phyl la , resulting in the early defoliation , g row th decline and death.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fungicides such as chloro thalonil , carbendazim and Topsin-M had distinct control effect on the
ascospore germination of Lophodermium sp.;Afforestion , combined w ith fungicides control could
depress the epidemic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Cathaya argyrophylla;Lophodermium sp.;bionomics;control effect
  落针病 Lophodermium spp.是世界性松类植物
病害 ,在我国分布广泛[ 1] ,主要危害红松 Pinus ko-
raiensis 、樟子松 P.sy lvestris var.mongolica 、油松
P .tabulaeformis 、白皮松 P .bungeana 、华山松 P .
armandi 、马尾松 P.massoniana 、赤松 P .densi f lo-
ra 、黑松 P .thunbergi i 、黄山松 P .taiwanensis 、云南
松 P.yunnanensis 、高 山松 P.densata 、银 杉
Cathaya argyrophy lla 等[ 2-4] 。银杉为国家一级濒
危保护植物 , 是我国特有的松科单性代表物种 。
2004年调查发现 ,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中银杉人工
林部分植株感染此病 ,病株针叶出现黄褐色段斑 ,鲜
重仅为健康针叶的 40%~ 80%, 8月份大量病叶枯
黄而提早脱落 ,次年新生枝条细弱且针叶短小 ,病情
逐年加重 ,严重影响生长 ,树势衰弱 ,甚至濒于死亡 。
目前 ,银杉落针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未见
有公开报道 ,笔者通过对发病林分调查 、病菌的分离
培养与回接 、杀菌剂对病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的试验 ,初步掌握该病的发生规律 ,并通过以营林为
主 、药剂为辅的防治 ,基本控制了病害的发生与流行。
1 症状
发病初期 ,针叶上出现很小的黄绿色斑点 ,逐渐扩
大为黄褐色不规则段斑 ,至 8月份 ,病叶枯黄脱落或少
量残留在枝条上 ,翌年春天 ,在脱落或未脱落病叶上产
生黑色长椭圆形小点 ,即病原菌的子实体(子囊盘)。
小点逐渐扩大为较大的椭圆形突起物 ,大小(3.9 ~ 15)
mm×(2 ~ 8.4)mm(平均 9.8 mm×6.4 mm),中部黑
色而外围灰色 ,有油漆光泽 ,中央具一条纵裂缝。每枚
针叶上有子实体 18~ 50(平均34)个。
2 病原
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切取大小 5 mm×2 mm
的病组织放入 75%酒精内浸 2 s ,再放入 0.1%升汞
中浸 2 ~ 3 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 ~ 4 次 ,在无菌
条件下移入 PDA 平板培养基上 , 10个重复 ,放在
25 ℃恒温培养箱中无光培养 ,每隔 24 h观察 1次。
20 d后挑取纯菌落菌丝移到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
养 ,以获得纯菌种。实验结果表明:在 PDA 培养基
上菌落生长良好 ,第 9 ,10天为生长高峰期 。菌落圆
·1·中国森林病虫 2008年 11月 第 27卷 第 6期
形 ,直径 28 ~ 30 mm ,气生菌丝绒状 ,浅灰色 。
2.2 回接试验 将银杉健康叶片表面消毒后 ,放在
菌落表面 ,置于 25 ℃培养箱培养 ,每隔 24 h 观察 1
次 ,待针叶感病后置于2 ℃冰箱中低温处理 ,至产生
子实体 。挑取子实体制片观察 ,与林地采回含子实
体病叶切片镜检对照。结果表明:接种针叶培养
10 d后 ,针叶上都产生褪绿小点 ,并发展成段斑。从
针叶感病至性孢子器出现 ,约需50 d。子囊盘是在
性孢子器形成 60 d左右才出现 ,子囊盘的成熟需
1.5 ~ 4个月 。低温处理可诱发性孢子器的产生 。
2.3 病原菌的形态和名称确定 子囊盘部分包埋
于针叶表皮下 。子囊棍棒形 ,大小(44 ~ 105)μm ×
(5 ~ 15)μm (平均 73.3 μm×9.2 μm),子囊内有子
囊孢子 8枚 。子囊孢子无色 ,线形 ,顶端稍钝 ,大小
(50 ~ 94 )μm ×(1.2 ~ 1.7)μm (平均 71.7μm ×
1.5 μm)。侧丝线形 ,略长于子囊 ,顶部膨大。
根据有关分类文献[ 5-8] ,鉴定为一种散斑壳菌
Lophodermium sp.,属子囊菌门 Ascomycotuia 锤舌
菌亚纲 Leotiomycediae 斑痣盘菌目 Rhytismatales斑
痣盘菌科 Rhytismataceae。
3 发生规律
病原菌多数以菌丝或未成熟的子囊盘在落地针
叶上越冬 ,个别在连于枝条的病叶上越冬 ,翌年 3 —
5月子囊盘陆续发育成熟。子囊孢子在 1 ~ 35 ℃均
可萌发 ,在 18 ℃下萌发率最高 ,达 81.4%。遇雨或
潮湿条件 ,子囊盘吸水膨胀放射出子囊孢子。子囊
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 ,作为初次侵染源 ,通过针叶
气孔 、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组织 。先从树冠下部枝
叶开始 ,逐渐向上蔓延 ,距离地面越近侵害越重。随
时间的延续 、气温升高和湿度的增加 ,逐渐向树冠中
上部发展 ,以致整株针叶大量枯黄脱落 。
此菌潜育期和繁殖期较长 ,子囊孢子成熟和传
播期长 ,可对银杉进行持续侵染 。一般侵染 2 a 生
针叶 ,后期可侵染当年针叶。
该病发生与气象因子 、树木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
持续阴雨天 、空气湿度大 、温度在 15 ~ 35 ℃时有利
于病原菌的繁殖 ,加速子囊孢子成熟 、飞散和入侵 ,
故雨水多的年份发病严重 。在针叶细胞膨压降低 、
水分平衡受破坏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原菌侵染 。一般
郁闭度大较郁闭度小的林分 、林冠下部较中上部针
叶 、生长衰弱的较生长旺盛的植株发病重。
4 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4.1 材料 病原菌种室内分离 ,于 PDA 平板培养
基上培养至子囊孢子形成 。药剂 50%多菌灵可湿
性粉剂(WP)由北京凯地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75%百菌清WP 由江阴市苏利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
产;70%代森锌WP 由四川福达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生产;70%代森锰锌WP 由枣强县丰农化工有限公
司生产;70%甲基托布津WP 由广州住商农资有限
公司生产;5%菌毒清水剂由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
公司生产。
4.2 试验方法 子囊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9] :在凹
玻片上滴 5%葡萄糖溶液 ,用挑针挑取病原菌子实
体置于凹玻片溶液中 ,轻轻搅动制成孢子悬浮液。
用显微镜检查孢子密度 ,选出在 10×10的视野中有
80 ~ 100个孢子的孢子悬浮液备用 。
药剂的配制及处理:分别配制 10 mL/ L 各种杀
菌剂溶液 ,用吸管分别吸取各种药剂 ,滴入已标记的
小烧杯中 ,用 1 mL 吸管逐个吸取 1 mL已备好的孢
子悬浮液注入已盛有药液的标记小烧杯中 ,摇匀后用
吸管取 1滴置于萌发玻片的凹穴中 ,每一药剂重复 3
次 ,置于大培养皿中 25 ℃恒温保湿培养。
测定孢子萌发率:在培养 12 , 24 h 后分别测定
各种药剂处理的子囊孢子萌发率 。
4.3 杀菌剂对病原菌子囊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结果见表 1。从表 1可以看出 ,与对照相比 ,各种杀
菌剂对病原菌的子囊孢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
制作用 ,其中以百菌清 、多菌灵 、甲基托布津 3种杀
菌剂对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 ,而代森锌 、代森锰
锌 、菌毒清对孢子萌发影响较小 。
表 1 杀菌剂对银杉落针病菌子囊孢子萌发的影响
杀菌剂 浓度/ 10-6 检查孢子数 萌发孢子数 萌发率/ %
50%多菌灵 5.0 300 8 2.67
75%百菌清 7.5 310 1 0.32
70%代森锌 7.0 300 22 7.33
70%代森锰锌 7.0 290 19 6.55
70%甲基托布津 7.0 290 10 3.45
5%菌毒清水剂 5.0 275 30 10.90
清水 310 125 40.32
5 防治方法
5.1 收集并销毁病叶 ,减少初侵染源 病原菌多在
感病落叶上越冬 ,因此 ,于秋 、冬 、早春收集落地病针
叶集中烧毁 ,可减少初传染源。
5.2 加强营林措施 ,提高树势 ,增强抗病能力 营
林措施是综合治理森林病害的根本措施和主要途
(下转第 5页)
·2·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Nov. 2008 No.6
  由表 3 看出 ,荧光增白剂 BA 与 EoNPV 混配
后 ,不同浓度 EoNPV 杀虫速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
其中 1.2 ×103 PIB/mL EoNPV 杀虫速度提高了
300%,而且荧光增白剂 BA对低浓度茶尺蠖病毒增
效作用更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分别选择 5%鱼藤酮 、10%烟碱 、5%除虫菊素 、
0.6%氧苦·内酯与 EoNPV 混配 ,染毒茶尺蠖 2 龄
幼虫 ,其中 0.6%氧苦·内酯与 EoNPV 混配的增效
比达到 1.57 ,表现出良好的增效作用 。杀虫剂与昆
虫病毒复配的增效机制已有报道 ,但杀虫剂与昆虫
病毒相互作用的增效机制报道很少[ 5] 。混配增效
的可能机制是:一方面病毒感染可破坏茶尺蠖幼虫
表皮 、中肠 、脂肪体 、马氏管等器官的功能结构 ,影响
杀虫剂的渗透 、排泄;另一方面也可使茶尺蠖生理代
谢紊乱 ,影响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及多功能
氧化酶(MFO)、羧酸酯酶(CarE)对杀虫剂的降解
力 ,抑制了杀虫剂对这些酶的诱导作用 ,降低了茶尺
蠖对杀虫剂抗性水平[ 6] 。EoNPV与杀虫剂混合 ,可
提高对茶尺蠖幼虫的致死率 ,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
还可降低杀虫剂对茶尺蠖的抗性选择压 ,延缓抗性
发生 ,对茶尺蠖害虫的综台治理 ,具有重要意义 。
荧光增白剂 BA与 EoNPV混配能提高 EoNPV
的毒力 ,其 LC50值为 1.8×103 PIB/mL , 增效比为
12.22倍 ,而且各浓度病毒杀虫速率均有不同程度
提高 。鉴于此 ,荧光增白剂 BA 可考虑作为病毒杀
虫剂剂型配制的一种优良辅剂。
参考文献:
[ 1]  谭业平 ,陶涛.昆虫病毒学[ M] .武汉:武汉出版社 , 1990:118-
119.
[ 2]  郭郛 ,忻介六.昆虫学实验技术[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8:
359-360.
[ 3]  贾春生.利用 SPSS 软件计算杀虫剂的 LC50[ J] .昆虫知识 ,
2006 , 43(3):414-417.
[ 4]  张宗炳.杀虫药剂的毒力测定[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8:
152-156.
[ 5]  万成松 ,孙修炼 ,张光裕.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与化学杀虫剂
和卵磷脂混用的增效作用[ J] .昆虫学报 , 2000 , 43(4):346-
355.
[ 6]  Lui M , Cai Q X , Liu H Z.C hi tinoly tic activiti es in BT and their
synergist ic efect s on larvicidal activi ty[ J] .Journal of Appfied Mi-
crobiology , 2002 , 93:374-378.
(责任编辑 杨静莉)
(上接第 2页)
径 ,也可减少由化学防治造成的环境污染。通过除
草 、整枝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 , 增加林内通风通气
性 ,促进营养的合理分配 ,提高银杉的生长势 ,从而
增强抗病力。
5.3 药剂防治 银杉生长极为缓慢 ,一旦遭受危害
很难恢复生长 ,单一靠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不理想 。
每年春季喷洒多菌灵 、托布津等杀菌剂 3 ~ 4次 ,连
续 2 a ,目前已使银杉落针病得到有效控制。
6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 ,引起广西花坪自然保护区银杉
人工林大量针叶枯黄 、提早脱落的落针病由散斑壳
菌引起 。室内药剂毒力测定表明 ,多菌灵 、百菌清 、
代森锌 、代森锰锌 、甲基托布津 、菌毒清等杀菌剂对
病原菌子囊孢子的萌发有一定抑制作用 ,百菌清 、多
菌灵 、甲基托布津的作用效果较好;采用以营林技术
为主 、药剂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能基本控制该病的
发生与流行 。
志谢:感谢广西大学韦继光教授对本研究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 1]  周仲铭.林木病理学[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0.
[ 2]  林英任.松树上的七种散斑壳菌[ J] .真菌学报 , 1988 , 7(3):129
-137.
[ 3]  何秉章 ,侯伟宏 ,刘乃诚 ,等.樟子松落针病的病原菌和防治的
研究[ J] .东北林学院学报 , 1985 , 13(2):75-81.
[ 4]  高国平 ,郭锡华.油松落针病的初步研究[ J] .辽宁林业科技 ,
1991(3):39-42.
[ 5]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3.
[ 6]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 ]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 1979.
[ 7]  曹支敏 ,田呈明 ,杨俊秀.陕西松树散斑壳分类初探[ J] .西北林
学院学报 , 1990 , 5(2):27-31.
[ 8]  侯成林.散斑壳属一新种[ J] .真菌学报 , 1992 , 11(3):195-
197.
[ 9]  黄翠琴.松落针病药剂防治试验[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4 , 31
(3):47-49.
(责任编辑 杨静莉)
·5·中国森林病虫 2008年 11月 第 27卷 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