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偃松干栖真菌种类组成的研究*
刘秀嶶 , 刘雪峰
(东北林业大学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要:以生长于黑龙江大兴安岭 9 ~ 10年生健康的偃松林为对象 , 研究了其林木干栖真菌种类的组成状况。经
取样分离培养 , 从偃松的树干上分离培养出干栖真菌 29属 (种)。偃松的冬季干栖真菌的优势种为 Trichoderma、
Penicilium、 Peniciliumcyclopium, 而春季干栖真菌的优势种为 Trichoderma、 Penicilium、 Gliocladium。 偃松春季
和冬季干栖真菌种类真菌种类的变化不大 , 其优势菌种亦没有太大变化。从偃松树干基部的木质部分离培养出
的冬季干栖真菌种类较春季干栖真菌略少 , 而皮部则相反 , 相差悬殊 。偃松中部 、 梢部的冬季干栖真菌种类比
春季的干栖真菌种类丰富。
关键词:偃松;干栖真菌;种类组成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46 (2008) 04-0075-05
DendrocolaMycoflornofBolesonPinuspumila
LIUXiu-wei, LIUXue-feng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HarbinHeilongjiang150040, P.R.China)
Abstract:Throughisolating, culturingandidentifying, 29genera(species)fungiwerefoundfromthebolesofPi-
nuspumilainthewinterandspring.ThepredominantspecieswereTrichoderma, Penicilium, Peniciliumcyclopi-
uminwinter, thoseinspringwereTrichoderma, PeniciliumandGliocladium.Thediferenceoffungiisolatedin
springorwinterandpredominantspecieswasnotsignificant.Themycofloraofxyleminwinterwerelessthanthose
inspring, thecaseofmycofloraofphloemwasonthecontrary.Thedendrocolamycofloraonthemiddleandthetip
ofthebolesinthewinterweremoreabundantthanspring.
Keywords:Pinuspumila;fungionboles;dendrocolamycoflora
偃松 (Pinuspumila)是松科 (Pinaceae)松
属 (Pinus)的一种常绿矮乔木 , 常在兴安落叶松
(Larixgmelini)林或白桦 (Betulaplatyphyla)林
的上限形成偃松矮曲林或成为落叶松林 、白桦林 、
岳桦 (B.ermani)林下具有指示意义的下木。偃
松为东古北极森林成分中的一个古老植物种 , 在中
国已是其分布的南缘 , 其分布范围狭窄 , 集中分布
于大兴安岭的高海拔地区 。偃松在生态 , 食用 、药
用 、观赏等经济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随着偃松资源开发 、 利用的不断拓宽和加深 , 如何
提高偃松天然林的生长质量 , 增加偃松的生态价值
和经济价值 , 在其经营过程中对偃松病害的防治将
成为一项重要的营林工作。本实验对偃松干栖真菌
的种类组成进行研究 , 以期为偃松的病害防治提供
决策依据 。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图强林业局海拔高度 800
第 37卷 第 4期
2008年 12月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JournalofWestChinaForestryScience
Vol.37 No.4
Dec.2008
* 收稿日期:2008-04-09
基金项目:2005~ 2007年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基金 (LBH-Q05008)。
第一作者简介:刘秀嶶 (1982-), 女 , 黑龙江哈尔滨人 , 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森林病理方面的研究。
通讯作者简介:刘雪峰 (1963-), 男 , 辽宁人 , 研究员 , 博士 , 主要从事森林病理学及真菌分类方面的研究。
DOI :10.16473/j.cnki.xblykx1972.2008.04.019
多 m9 ~ 10年生偃松林中 , 采集研究偃松干栖真菌
种类组成的样株 。冬季样株于 2007年 1月采集 ,
春季样株采于 2007年 5月。各随机采集 5株健康
偃松 , 整株保湿带回实验室 , 春季样株带根部 , 而
冬季样株不包含其根部。
1.2 研究方法
1.2.1 真菌的分离 、纯化培养
以偃松样株的干基 、 干中 、梢作为分离培养其
真菌的样品 , 将样品分为树皮和木质部两部分 , 制
成 0.5cm左右的样段 。所制样段经用漂白粉 1︰
14倍液消毒 2min左右 , 取出用无菌水漂洗 3次 ,
冬季样品接入盛有 PDA培养基 、 MA培养基的培养
皿内 , 春季样品接入盛有 PDA培养基的培养皿内
进行分离培养 , 每个培养皿内放 5块样段 , 设 3个
重复。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放入温度 25℃的培
养箱中培养 , 定期观察其菌落的生长情况 , 同时进
行菌种统计 , 并统计其的分离频率 (检出率)。
在培养过程中 , 当样段组织周围生长出明显的
菌丝时 , 采用尖端挑取法挑取形态不同的菌落 , 转
入 PDA平板培养基上于 20 ~ 25℃条件下进行纯化
培养 48 ~ 72h, 若还不纯 , 再转接一次 , 继续进行
纯化培养 , 直至完全纯化为止 , 用以作进一步鉴
定。
1.2.2 真菌分类鉴定
对在培养基上培养所得的真菌 , 从其已产孢的
菌落中直接挑取孢子作标本 , 制作成水载片;对于
产生子实体的真菌则采用徒手切片法 , 制成水载
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孢子标本子实体的形态特征 ,
测量其大小 , 并进行显微摄影 , 结合培养特性及菌
落的特征 , 参考一些相关分类学资料进行其真菌的
分类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偃松干部样品真菌的分离 、 纯化 。从偃
松的树干上共分离鉴定出偃松干栖真菌 29属
(种), 均为微型真菌 , 其中接合菌 2属 (3种),
为 Mucorspinoscens、 Mucorracemosus和 Rhizopus
nigricans;子囊菌为 1属 (1种), 为 Chaetomium,
其余 20属 (种)均为有丝分裂菌 , 其中待鉴定 5
种。
表 1 从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冬季干栖真菌种类及其在不同部位上的检出率
Tab.1 FungiinwinterisolatedonPDAmediaandisolationratioofdifferentpartsofboles %
真菌种类名 干基木质部 干基树皮 干中木质部 干中树皮 梢木质部 梢部树皮 平均
Verticillium 15.6 2.2 8.9 - 13.3 24.4 10.7
Alternalia - 2.2 - - - - 0.4
Phoma - - - - - 4.4 0.7
Tolura - - - - 6.7 8.9 2.6
Penicilium 35.6 57.8 64.4 17.8 11.1 2.2 31.5
Paecilomyces 15.6 15.6 15.6 46.7 6.7 4.4 14.8
Trichoderma 46.7 22.2 40.0 37.8 6.7 53.3 34.5
Mucorspinoscens 4.4 28.9 17.8 11.1 15.6 15.6 15.6
Mucorracemosus 4.4 - 6.7 8.9 2.2 2.2 4.1
Chaetomium - - - 6.7 - - 1.1
Peniciliumcalviforme 51.1 17.8 2.2 31.1 13.3 8.9 20.7
Trichotheciumroseum - - 2.2 - - - 0.4
Rhizopusnigricans - 17.8 11.1 2.2 - 2.2 5.6
Cephalosporium - - - - 2.2 - 0.4
Leptographium - 4.4 - - - - 0.7
Glaphium - - - 11.1 - - 1.9
PYPZ051 35.6 20.0 2.2 33.3 15.6 11.1 19.6
CYPZ003 - - 11.1 - - - 1.9
PYMG15 2.2 - - - - - 0.4
PYMZ15 - - 11.1 - - - 1.9
PYPG35B - - - - 8.9 - 1.5
76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2008年
2.1 偃松冬季干栖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从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冬季干栖
真菌的种类及其在不同部位上的检出率见表 1。共
分离出偃松冬季干栖真菌 21属 (种), 其中接合
菌 2属 3种 , 包括 Mucorspinoscens和 Mucorracemo-
sus以及 Rhizopusnigricans;子囊菌 1属 (1种)为
Chaetomium;12属 (种)为有丝分裂菌 , 其中有 5
个待定菌株。其优势菌种有 Trichoderma、 Penicili-
um、 Peniciliumcyclopium, 其总平均检出率分别为
34.5%, 31.5%及 20.7 %。
而从 M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偃松冬季干栖真
菌 17属 (种), 其中接合菌 2属 3种 , 即 Mucor
spinoscens和 Mucorracemosus、 Rhizopusnigricans;
子囊菌 1属 1种为 Chaetomium;9属 (种)有丝分
裂菌 , 4个待定菌株 。其优势菌种有 Paecilomyces、
Trichoderma和 CYPZ003, 其总平均检出率分别为
77.1 %, 47.2 %, 29.6 %。 (表 2)。
从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冬季干栖
真菌种类比从 M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到的多 , 表明
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对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影响较
大。在两种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冬季干栖真
菌的共有种有 12属 (种), 其中待鉴定的共有种
有 4种。
表 2 从 M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冬季干栖真菌种类及其不同部位上的检出率
Tab.2 FungiinwinterisolatedonMAmediaandisolationratioofdifferentpartsofboles %
真菌种类名 干基木质部 干基树皮 干中木质部 干中树皮 梢木质部 梢部树皮 平均
Verticillium - 2.2 2.2 - - - 0.7
Alternalia - - - 4.4 - 17.8 3.7
Phoma - - - - - 6.7 1.1
Tolura - 4.4 4.4 - 26.7 28.9 10.7
Penicilium 26.7 - 8.9 8.9 - - 3.0
Paecilomyces 64.4 80.0 100 75.6 55.6 86.7 77.1
Trichoderma 37.8 75.6 37.8 60.0 55.6 53.3 47.2
Mucorspinoscens 2.2 - 11.1 2.2 - - 2.2
Mucorracemosus - - - 4.4 - - 0.7
Peniciliumcalviforme 24.4 13.3 4.4 17.8 15.6 15.6 11.1
Tubercularia - - - - - 2.2 0.4
Rhizopusnigricans - - - 2.2 2.2 - 0.7
Glaphium - 4.4 - 2.2 - - 1.1
PYPZ051 - - 2.2 8.9 - - 1.9
CYPZ003 28.9 42.2 8.9 42.2 26.7 57.8 29.6
PYMG15 - - - - - 22.2 3.7
PYMZ15 - 20.0 2.2 - 13.3 - 5.9
对偃松树干不同部位所分离培养出的冬季干栖
真菌种类及其检出率作比较。
(1)干基部 由表 1、表 2可知 , 从偃松树干
干基木质部共分离培养到真菌 10属 (种), 其中
在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到 8属 (种), 在 MA培
养基上分离培养到 6属 (种)真菌 。干基部木质
部的优势种为 Trichoderma, 其在 PDA培养基上的
检出率为 46.7 %, 在 M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37.8%, 平均为 42.3%。其次为 Paecilomyces, 其
在 PD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15.6%, 在 MA培养
基上的检出率为 64.4%, 平均为 40.0%。从干基
树皮上共分离培养出真菌 14属 (种), 其中在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到 10属 (种), MA培养基
上分离培养到 9属 (种)。干基树皮的优势种为 Tri-
choderma, 其在 PD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22.2 %,
在 M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75.6%, 平均为 48.9%,
其次为 Paecilomyces, 在 PD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15.6 %, 在 MA培养基上的检出率为 80.0 %, 平
均为 47.8%。
(2)干中部 从偃松树干中部的木质部共分
离培养到真菌 13属 (种), 其中在 PDA培养基上
分离培养到 12属 (种), 在 M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
到 10属 (种)。在 PDA培养基上 , 从其树干中部
木质部分离培养到的真菌优势种为 Penicilium, 检
出率为 64.4 %, 其次为 Trichoderma, 检出率为
40.0 %, 再次为 Paecilomyces, 检出率为 16.5 %;
77
第 4期 刘秀嶶等:偃松干栖真菌种类组成的研究
在 MA培养基上 , 从其树干中部木质部分离培养到
的优势种为 Paecilomyces, 检出率为 100.0 %, 其
次为 Trichoderma, 检出率为 37.8 %, 再次为 Mu-
corspinoscens, 检出率为 11.1%。从其树皮上共分
离培养到真菌 13属 (种), 其中在 PDA培养基上
分离培养到 10属 (种), 在 MA培养基上分离到
12属 (种)。在 PDA培养基上 , 从其树干中部树
皮上分离培养到的真菌优势种为 Paecilomyces, 其
检出率为 46.7 %, 其次为 Trichoderma, 检出率为
37.8 %, 再次为 Peniciliumcyclopium, 检出率为
31.1%;在 MA培养基上 , 从其树干中部树皮上
分离培养到的真菌优势种为 Paecilomyces, 其检出率
为 75.6%, 其次为 Trichoderma, 检出率为 60.0 %,
再次为 CYPZ003, 检出率为 16.5 %。
(3)梢 从偃松树梢木质部共分离培养到真
菌 14属 (种), 其中在 PDA培养基上分离到 11属
(种), 在 M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到 7属 (种)。其
梢木质部的真菌优势种为 Paecilomyces、 Trichoder-
ma、 Tolura和 Peniciliumcyclopium等。从梢部树皮
上共分离培养到真菌 15属 (种), 其中在 PDA培
养基上分离培养到 11属 (种), 在 MA培养基上分
离培养到 9属 (种)。梢部树皮的真菌优势种为
Trichoderma、 Paecilomyces、 CYPZ003。
2.2 偃松春季干栖真菌的分离培养结果
从表 3中可见 , 在 PDA培养基上 , 从偃松树
干分离培养出的春季干栖真菌有 20属 (种), 其
中子囊菌 1属 (种), 接合菌 1属 (种), 半知菌
16属 (种 ), 待鉴定菌 2种 。其优势种为 Tri-
choderma, 检出率为 67.8 %, 其次为 Penicilium,
检出率为 33.7%。
表 3 偃松春季干栖真菌的种类及其不同部位的检出率
Tab.3 FungiinspringisolatedonPDAmediaandisolationratioofdifferentpartsofboles %
真菌种类名 干基木质部 干基树皮 干中木质部 干中树皮 梢木质部 梢部树皮 平均
Trichoderma 91.1 44.4 44.4 77.8 55.6 93.3 67.8
Verticillium 15.6 13.3 2.2 - 8.9 22.2 10.4
Coniothyrium 2.2 - - - - - 0.4
Penicilium 20.0 33.3 51.1 44.4 53.3 - 33.7
Paecilomyces 2.2 - - 37.8 - - 6.7
Gliocladium 22.2 37.8 24.4 2.2 17.8 26.7 21.9
Geotrichum 17.8 - 6.7 - 2.2 4.4 5.2
Tolura 2.2 - - - 2.2 22.2 4.4
Phoma 2.2 - - - - - 0.4
Leptographium 4.4 15.6 11.1 - 4.4 - 5.9
Glaphium 2.2 - 4.4 4.4 4.4 8.9 4.1
Fusaliumusp.1 2.2 - - - - 6.7 1.5
Fusaliumusp.2 - - - - - 2.2 0.4
Chaetomium - - - - - 2.2 0.4
Chalaropsispumila - - - - - 11.1 1.9
Rhizopusnigricans - - - - 8.9 11.1 3.3
Peniciliumcalviforme - - 4.4 - - - 0.7
Cytospora - - 4.4 8.9 - - 2.2
CYPZ003 2.2 - 11.1 37.8 - 4.4 9.3
PYMZ015 - - - 4.4 2.2 - 1.1
(1)干基部 从偃松树干基木质部共分离培
养到真菌 13属 (种)。其检出率最高的为 Tri-
choderma, 为 91.1 %, 其 次为 Gliocladium, 为
22.2%, 其后为 Penicilium, 检出率为 20.0 %。
从偃松树干干基树皮上共分离培养出真菌 5属
(种)。其检出率最高的为 Trichoderma, 为 44.4 %,
其次为 Gliocladium, 为 37.8 %, 其后为 Penicili-
um, 检出率为 33.3 %。总的来看 , 其检出率最高
为 Trichoderma, 为 67.8 %, 其次为 Gliocladium,
为 30.0%, 其后为 Penicilium, 检出率为 26.7%。
(2)干中部 从偃松树干中部木质部共分离
培养到真菌 10属 (种)。其检出率最高的为 Penicil-
78
西 部 林 业 科 学 2008年
lium, 为 51.1%, 其次为 Trichoderma, 为 44.4 %,
其后为 Gliocladium, 检出率为 24.4 %。从其树皮上
共分离培养出真菌 8属(种)。检出率最高的为 Tri-
choderma, 为 77.8%, 其次为 Penicilium, 为 44.4%,
再次为 Paecilomyces, 为 37.8 %。总的来看 , 其检
出率最高的为 Trichoderma, 为 61.1 %, 其次为
Penicilium, 为 47.8 %, 再次为 Paecilomyces, 为
18.9%。
(3)梢 从偃松树梢木质部共分离培养到真
菌 10属 (种)。其检出率最高的为 Trichoderma,
为 55.6%, 其次为 Penicilium, 为 53.3 %, 其后
为 Gliocladium, 检出率为 17.8 %。从偃松梢部的
树皮上共分离培养出真菌 12属 (种)。其检出率
最高的为 Trichoderma, 为 93.3%, 其次为 Gliocla-
dium, 为 26.7 %, 再次为 Tolura和 Verticilium, 均
为 22.2%。总的来看 , 其检出率最高的是 Trichoder-
ma, 为 74.5%, 其次为 Penicilium, 为 26.7%, 再
次为 Gliocladium, 为 22.3 %。
2.3 PDA培养基分离培养的偃松冬春季干栖真菌
比较
在 PDA培养基上共分离培养出偃松干栖真菌
22属 (种), 其优势菌种有 Trichoderma、 Penicili-
um、 Peniciliumcyclopium, PYPZ051。而在 PDA培
养基上共分离培养出偃松干栖真菌 20属 (种),
其优势菌种为 Trichoderma、 Penicilium、 Gliocladi-
um。此数据显示 , 在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的偃
松 , 春季和冬季干栖真菌种类的变化不大 , 仅优势
菌种略有差异。
3 结论与讨论
(1)偃松干栖真菌的种类较为丰富。从其树
干上共分离培养出真菌 29属 (种), 其中接合菌 2
属 3种 , 为 Mucorspinoscens、 Mucorracemosus和
Rhizopusnigricans;子囊菌为 1属 1种 , 为 Chaeto-
mium, 其余 20属 (种)均为有丝分裂菌 , 其中待
鉴定真菌 5种。
(2)从 PDA培养基上 , 分离培养出偃松冬季
干栖真菌 21属 (种)真菌 , 其优势种有 Trichoder-
ma、 Penicilium、 Peniciliumcyclopium;从 MA培养
基上分离培养出偃松冬季干栖真菌 17属 (种), 其
优势菌种有 Paecilomyces、 Trichoderma, CYPZ003。
而共分离培养出偃松春季干栖真菌 20属 (种), 其
优势菌种为 Trichoderma、 Penicilium、 Gliocladium。
(3)从偃松干栖真菌分离培养结果可看出 ,
在 PDA培养基上分离培养出的偃松 , 春季和冬季
干栖真菌种类的变化不大 , 优势菌种亦没有太大变
化。从其树干基部木质部分离培养出的冬季干栖真
菌种类较春季的少 , 而在其树干树皮部则相反 , 真
菌的种类相差悬殊 。研究结果还表明 , 从偃松树干
中部 、梢部分离培养出的真菌种类 , 其冬季的比春
季的丰富 。从其梢部树皮上共分离培养出冬季干栖
真菌种类最多 , 达 15属 (种), 而从干基部树皮
上分离出的真菌种类最少 , 仅 5属 (种)。
参考文献:
[ 1]刘 福.大兴安岭地区的偃松资源和开发利用探讨
[ J] .四川林勘设计 , 2003(1):22-25.
[ 2]庄立文 ,刘 福 ,吴 捷.大兴安岭地区偃松资源开
发利用的探讨 [ 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5(4):50-51.
[ 3]谢振东.浅论内蒙古大兴安岭偃松矮曲林的价值
[ 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 1999(3):117-119.
[ 4]尹 君 ,朱万昌 , 曹海波 , 等.偃松的观赏药用价值
及加工利用 [ J] .特种经济动植物 , 2002(2):29-29.
[ 5]陈国富 , 韦昌雷 , 朱万昌 , 等.偃松及其价值 [ J] .经
济植物 , 2000(1):28-28.
[ 6]刘学爽 ,朱万昌 ,赵厚坤.偃松籽营养成分及松籽油
提取技术 [ J] .中国林副特产 , 2002, 2(8):41.
[ 7]许家忠.偃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价值分析 [ J] .中国
林业企业 , 2005, 74(9):10-11.3.
[ 8]巴尼特.有丝分裂菌分类图解 [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78.
[ 9] E.Kifer, M.Morelet.TheDeuteromycetesMitosporic
FungiClassificationandGenericKeys[ M] .SciencePublishers
Inc, 2001.
[ 10] Suton, B.C..TheCoelomycetes[ M] .Comm.Mycol.
Inst.Kew, England, 1980.
[ 11] BennyGL.AsecondspeciesofChaetomidiumwitha
cephalothecoidperidiumwall[ J] .Mycologia, 1980(72):832-
836.
[ 12]徐大敏 , 刘秀嶶 , 刘雪峰.偃松枝栖真菌的种群结
构研究 [ J] .西部林业科学 , 2008, 37(1):35-40.
79
第 4期 刘秀嶶等:偃松干栖真菌种类组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