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Seed rain of Glycine soja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年 ! 月 第 ! 卷 第 ∀ 期
#∃ %& ∋ ( ∋ )∗ + , & − . ∗/ − 00. %∋ 1 ∋ #∗ .∗ 2 3 , − 峪 4   , ! 5∀ 6 7 2 8一 2 9
野 生 大 豆 种 子 雨 的 研 究 关
李 军 郑师章 钱 吉 任文伟 叶培宏
5复旦大学生态研究室 4 上海 8: :∀ 226
【摘要】 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空动态及其与外界天气情况关系的初步研究表明, 在野
生大豆整个种子雨的历程中4 出现 2 个较为明显的炸英和种子散落的高峰 4 并且峰的出现
与天气晴朗5相对湿度6相关 , 而与气温相关性不大 4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
是野生大豆种子炸荚的自身习性5炸荚弹力 6和荚本身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有关 , 而与风
向5风力5 级6关系不大 4
关键词 野生大豆 种子雨
, 比; <= >? ≅ Α Β加沁 坷。4 . > )Χ ? 4 ΔΕ Φ昭 Γ 、>7 Ε= ? Η 4 Ι >= ? )>, , Φ? ϑ Φ? ϑ ‘ = ?; 3 Φ 0Φ >Ε ≅ ? Η5厂认去之? +,Κ >Λ >ΜΝ , 昌口护妙口 8:: ∀ 22 6一以 >? 4 )汤妙8 4 且汉二  4 ! 5∀ 6 7 2 8一 2 9 4( ΜΧ ;>ΦΟ ≅ ? 一ΕΦ ΜΦ Π Θ ≅ <=Κ = ? ; ΟΘ = 一>= Κ ;”= Π >ΡΟ ≅ ΑΒ 扭,>’ϑ 盈刀= Ο以妇 <= >? = ? ; >ΜΟ <Φ Κ= Μ>≅ ?Ο Ε>Θ ϑ ><ΕΠ Φ 一Φ≅ <≅ Κ呢>Ρ= Κ Α= Φ ≅≅<Ο Ο物ϑ ΜΕ = ≅ ΜΕΦ <Φ = <Φ 一Ε<Φ ΘΦ= Σ Ο >? ΜΕΦ Ρ≅ Χ<ΟΦ ≅ Α 户Τ ΚΦΤ Θ Κ诫 ? Η =? ; ΟΦ司;>ΟΘ Φ <Ο >? Η , ϑ Ε>Φ Ε = <Φ <Φ Κ= Μ目 Μ≅ Α>? Φ ; = Ν 5< Φ Κ= 一>Υ Φ Ε Χ Π >;> ΜΝ 6, ςΧ Μ Κ>ΜΜΚΦ Μ≅ ΜΦΠ Θ Φ <= Μ眠 4 Ω ΕΦΜΦ Π 即<= Κ ;> Ο 一‘ς Χ ≅>≅? 声Μ ΜΦ Π ≅ Α ΟΦ 曰 ; >ΟΘ Φ<Ο= Κ Γ ; Φ ΘΦ? ;记 ≅? ΜΕ Φ ΦΤ Θ】。山? Η Ε = ς>一5Φ Τ Θ曰 >叩Α≅< Φ Φ 6 ≅ Α Θ Τ Κ = ? ; >ΜΟ Κ≅Ρ = Μ>≅ ? ≅ ? 一ΕΦ Θ Κ= ? Μ , ς Χ Μ Ε=Ο ?≅ <ΦΚ = Μ>≅? Μ≅ 州?; ;> <ΦΡ Μ汕5ϑ >?; Α≅ 代 Φ‘
。? Σ ≅ ? ΜΕΦ ΞΦ= Χ Α≅< 一ΟΡ = ΚΦ 6 4
Ψ ΦΝ ϑ ≅ < ;Ο 仅娜溜 , , “ 4 反记 <= >? 4
引 言
种子是植物种群生活史的初始阶段 4
∃ =< ΘΦ < 形象地 把在特定时 间从母株上降
落的种子量称为种子雨 ΖΟ 4 植物种群进人
一个新的生境 , 或者在其生存空间的持续
存在 , 都要通过其种子或其构件—无性繁殖体的传播 4 种子雨散布量的时空变化 ,
对植 物 种群动 态具有 重 要 的 生 物学 意
义 Ζ 8  4
种子雨作为一种形式的基因流 , 是种
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4 国外曾有
学者对按 5∋ ? Ρ= 勺沪ΜΧΟ 八’Η <≅ “7 6Ζ 2 [ 、 千里光
5枷ΦΡ∴’≅ ΥΧ 枷Η< Κ’Ο 6Ζ ’Κ等种子雨 的空 问分
布特征 , 以及 对一个草地 群落中 Γ 种禾
草 Ζ 9 [ 、北美五 针松 5挤 ? ≅ ΟΜ动Χ 7 6Ζ ∀ [等种
子雨的时间动态特征进行过研究 ] 对种子
的传布能力也有过研 究 Ζ][ 4 但是 , 由于研
究方法及工作量等诸方面的限制 , 对种子
雨的研究尚少 4
野生大豆作为栽培大豆 5Β 4 Λ 6的野生近缘种〔‘〕, 是改 良大豆 品质 、 提高大
豆产量的重要种质资源 4 认真开展野生大
豆的种群和物种生物学的研究 , 充分了解
野生大豆生活史动态 , 是对野生大豆种质
资源进行合理收集 、筛选和利用的必要前
提 4 种子雨作为 8 个生活世代衔接点 , 对植
物种群生活史有着重要作用 4 本文对野生
大豆种子雨的时间动态、 空间分布及其与
天候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4
8 材料与方法
84  实验材料
于    Γ 年 ∀ 月在大田播种上海本地野生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2  8 2 : 8 Γ :6 4
  9 年 ∀ 月 8 9 日收稿 4 : 月  Γ 日接受 4
∀ 期 李 军等 7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2 2
豆种子58 4 Γ’∋ 4 2 4 & 6 4 出苗稍长大后 , 用竹竿
作其攀沿物 ,  月移植 2 株于大花盆内 , 置于室外
继续培养 4 待到开花 、结荚后 , 作为本实验材料 4
本实验的野生大豆材料于 : 月  日开始炸
英 , 至 ? 月 9 日实验结束 4 历时 8 ; 4 种子小 , 黑
色 4 脐揭色 4 百拉重约  4 Γ  4 2 株野生大豆实验材
料的一般情况见表  , 虽第 %株与其它 8 株差异
较大 4 但恰好代表了野生大豆野外植株生长参差
不齐的状况 4 2 株野生大豆总的扁英率为∀ 4  ⊥ 4
2 粒荚占总荚数的 !Γ 4 ∀ ⊥ 4 炸荚率为 ⊥ 4 2: ⊥ 4
已炸的 2 8∀ 英 2 粒英中, Ξ 型炸英最多 , 占已炸 2
粒荚的 9 4 8 ! ⊥ , 以下依次是 − 型 58 : 4 9! ⊥ 6 、 #
型5  4 ∀ 8 ⊥ 6, 1 型极少5: 4 98 ⊥ 6 4
8 4 8 实验方法
在以植株茎基部为圆心 、 2 : : Ρ Π 为半径的
范围内, 铺上一层厚约  Ρ Π 的细黄沙 4 以植株茎
表 8 气象资料
Ω 4 Ε卜 8 1 4 Μ4 ≅ Α ϑ Φ= 7加<
裹  2 株野生大豆实脸材料的一般情况
Ω =Ε ΚΦ  Ξ=Ο 蕊Φ ;= Μ = ≅ Α 宜Ε%’Φ Β 沼咖 %? Μ抽 ΦΤ 0Φ ; Π Φ ? 4
项目 % ? 口 合计%ΜΦ Π Κς Μ= Κ
株高 0Κ= ? Μ ΕΦ >Η ΕΜ5ΦΠ 6  Γ : ∀ : 2
总英数 Ω ≅Μ =Κ , Τ Κ 2 : 2 2  9 2 2 
2 拉英数 & Χ Π ςΦ < ≅Α 8 9 2 8 2 Γ8 2 2 !
2 一Η <= >? , 记
扁英数 & Χ Π ςΦ < ≅Α   2 Γ 
ΑΚ= Μ 详泪
已炸英数 & Χ Π 坛 ≅Α 8 ! Γ 8 Γ Γ ∀ 2 9∀Φ Τ Θ Κ记Φ; 户泪
炸英平均高度 _ Φ = ? Ε Φ >Η Ε Μ   9  ∀
。Α Φ Τ Θ Κ记Φ; 产泪5Φ Π 6
未炸英数 & Χ Π 阮< ≅ Α 2 ∀ ∀
? ≅ Μ一 Φ Τ Θ Κ记Φ; %Τ记
已炸 2 拉英炸英类型 − Γ  Γ   9
& Χ Π 反< ≅ Α Φ Τ ΘΚ记Φ ; Ξ  ∀ 2 2  8 !
2 一 Η <= >?」洲记 详记 Λ # 2: 8 Γ 2
。Τ Θ ⎯浏 >? Η Μ Ν沐 1 工 旦一一 一一卫一 4 第 %株 / ><ΟΜ Θ Κ= ? Μ , ? 4 第  株 ( Φ# ≅ ? ; Θ Κ= ? Μ , Π 4 第瓜
株 Ω Ε>< ; Θ Κ= ? Μ 4 下同 Ω ΕΦ Ο=Τ? Φ 悦Κ≅ ϑ 4
旦期
】〕4 ΜΦ
天 气α Φ= Μ掖< 沮 度Ω Φ Π 0吧4
< = Μ Μ> Ω Φ
5℃ 6
相对湿度, Φ Κ= Μ>Υ Φ Ε Χ Π >; >ΜΝ 5⊥ 6
平 均 最 小
_ Φ = ? _ >? >Π Χ Π
风 力α >? ;β Α≅ < Φ Φ5<= ? Σ ≅? ΜΕΦ赶短 4 Χ Α≅ <Μ ΟΡ 目Φ6
2一 ∀
∀一 Γ
∀∀曰4,嵘 !了,‘∀#∃#% 八 ! & ∋ ! #
! & ∋ ! ∀
晴到多云 ( ) ∗ +∗ 。,∗ − . ,
阴 、局部小雨 /0 12345+ ∋ ,67 8 +2日 9) 9 ) 别〕盯, 1 4 2 1 日吕
局部小雨 、转多云 9:语8 + 24 6)
6) 4∗ ; 1 421 4‘ +∗ 1 ,∗ − . <
多云 、转阴有雨 4 ∗ −. <∋
+& ∗ , 12 =日就, 24 , )
多云 、转阴有雨 4 ∗ −. < +∗
/ 0 1 2 3 4就 ∋ 2旧− )
多云 =,∗ −. <
多云 、傍晚阴有雨 3, ∗ −. <∋
∗ 0 1 2 3 4 5 + > 24 6) 4+ . −5 +
多云 = ,∗ −. <
晴天 厂)1
晴天 ?6) 1
晴到多云 ? 6) ∗ +∗ 1 ,∗ − . <
晴到多云 ? 6) 1 协 。一∗ − . <
晴天 ?6 )1
晴到多云 ( ) 1 +∗ 。,∗ − . <
晴天 ( )1
晴天 ?6 ) 1
晴到多云 ?6 ) 1 +∗ 3 ,∗ −. <
晴到多云 ( ) 1 +∗ 。,∗ − . <
晴到多云 ( ) 1 +∗ 1 ,∗ − . <
晴到多云 ? 6) 1 +∗ 1 ,∗ − . <
多云 = ,∗ − . <
≅ ∃ 一 ! 
≅ ≅ 一 !
东北 Α∗ 2+ ,、1 ∗ +
东北 Α∗ 2+ 8 1、+
! & ∋ ! Β ≅ ≅ Χ !  北 一东北 Α ∗ 2 + 8一 ) ∗ 2+ 814 5+ ∃ Χ 
! & ∋ ≅ & ≅ Δ Χ ! 东北 Α∗ 2+ 8 145+ ∃ 一 
、Β&,:!&! & ∋ ≅ ! ≅ Δ Χ ! # 偏东 Ε < 14 戏 ∃ Χ 
Δ‘ ∃ 、∃ 一 
Δ 一 ∃
&∃! & ≅ ≅
!& ∋ ≅ Δ
≅ ∃ 一 !∀
≅ & 一 !
东北 Α∗ 2+ 814 5+
偏东 Ε < 1 4 挑
≅ ≅一 !∃
≅ ≅ Χ !∃
≅ ∃一 !∃
≅ Δ一 !
≅ Δ Χ !
≅ ! Χ !Δ
! Β 一 !≅
! # 一 Β
! ∀ 一 Β
! ∀ 一 #
! Β 一 Β
≅ ! Χ !&
≅ ≅ Χ ! ≅
! ∀ 一 ! !
偏北 Ε < ) ∗ 2+ 8
偏北 Ε < ) ∗ 2+ ,,
偏北 Ε < )∗ 2+ ,,
东北 Α ∗ 2+ 8 145+
东北 Α∗ 2+ 81 4∋2+
西北 Α∗ 2+ 8Φ1 蛇
西北 Α/ 2+ 8Φ 15+
西北 Α∗ 2+ 8Φ ∗ +
北一西北 Α ∗ 2+ 8一)∗ 2+ ,,Φ以
北一西北 Α ∗ 2+ 8一)∗ 2+ 8Φ以
北一西北 Α ∗ 2+ 8Γ )∗ 2+ 8Φ喊
东北 Α∗ 2+ 81 4 5 +
东南 岛 − + 8 1 ∋ +
东南 与− + 8 1、+
∃ 一 
Δ 一 ∃
Δ 一 ∃
Δ Χ ∃
Δ 一 ∃
Δ Χ ∃
∃ 一 
一 #
一
∃一 
Δ 一 ∃
Δ 一 ∃
Δ 一 ∃
Δ 一 ∃
∃ &!≅∀Δ#Β#≅ ∃∀!Β&Δ∃护Η∀#Β&‘∋三≅,白内Ι飞,二‘∃气 ∋⋯&≅!≅!∋ ∋几!,!‘二曰且己玉压曰二,:心∋ϑ
基部为原点 , 以西东走向为 Κ 轴 , 以南北走向为 Λ 轴建立平面坐标系 , 并相应地把地面分为 ∃ 个象
2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表 2 野生大豆炸荚数4 、种子散落数4 的时间动态
Ω= ς ΚΦ 2 1 Ν?= Π >Φ ? Χ Π ΕΦ < ≅ Α ΦΤ 0%记Φ; 侧川 Γ 4 ?; ; ΚΟ尸份目
种子散落数量& ΧΠ 悦< ≅Α
; >Ο沐汉; 溉; ,
炸英数
& Χ Π ςΦ < ≅Α
Φ Τ Θ Κ记Φ; 详月Ο
% ? 爪  Κ Π
::Γ98,8!2::829:::
?&
∃# &
!Δ!∀≅!
& !!∃Β∃!
≅Δ∃
&!∃ Β∀!∀Δ≅≅!&”Δ ,召%匕 &∋ ∋二≅月,∃气一 #∀Β:!,二内乙Μ‘,≅飞几」∋Γ⋯,)Ν&)!二,孟∋ ∋!:∋‘!几二月‘
限 ∋ 以便种子散布时的定点记录 ∋
从炸荚 Ο种子雨开始 Π之 日起 , 于每天 ! Θ &
时观察测定 ∋ 每次记录的内容为 Θ 每日种子散布的
总数 、每粒种子散布的位置 Ο 即 Κ 轴 、 Λ 轴的坐标
值 Π 、每日炸荚的总数 、当日每炸荚的高度 、炸英类
型 Ο一般野生大豆每荚中含 Δ 拉种子 , 据本实验观
察 , 有如下 ∃ 种类型的炸荚情况 Θ Ρ 型为 Δ 粒种子
全部散落 ΣΕ 型为 ≅ 粒种子散落 , 剩 ! 粒在已炸的
荚壳中 Σ = 型为 ! 粒种子散落 , 剩 ≅ 粒在已炸的荚
壳中 Σ Τ 型为炸荚后没有种子散落 , Δ 粒种子均在
已炸的荚壳上 ∋ 当然 , 野生大豆还有少数的 ! 粒
英 、≅ 粒荚和 ∃ 粒荚 , 同样也有上述类似的炸荚情
况 Π 、每 日的天气 、温度 、风力及风向、平均和最小
相对湿度 ∋ 所有数据输人计算机 , 形成一个数据
库 , 再进行数据处理 Ο 日平均和最小相对湿度数据
由上海气象档案馆提供Π ∋
表 ≅ 列出了实验阶段的天气变化情况 ∋ 其数
据表明 !& 月 Δ! 日是最高气温和最小相对湿度都
为最低的一天 ∋
Δ 结 果
Δ ∋ ! 野生大豆炸荚数量与种子散落数量
的时间动态
由表 Δ 可见 , 野生大豆种子 的散布数
量随时间出现有数个高峰如 !& 月 ≅ 日、
! & 月 ≅ Β 日 , 并于 !& 月 Δ! 日达到最高峰 ∋
而炸荚的时间动态与此一致 , 表现 了很好
的相关性 ∋
Δ ∋ ≅ 野生大豆种子散布的空间分布
用坐标值算出各散落种子与坐标原点
Ο植株茎基部 Π 的距离 Ο ( Π , 数据再经统计
处理后得表 ∃ ∋ 第 9 株野生大豆有 Β∀ Υ 的
散落种子落在 & 一 ≅ ∀& 3 ; 的范围内 , 第 ) 、
班株分别有 !& & Υ 、Β Υ 的种子散落在 & 一
≅ & & 。; 的范围内 ∋
第 9 、 ) 、 班Δ 株野生大豆种子的平均
散布距离分别为 ! !≅ 、 ≅ 和 Β =; , 并用此
组数据同表 ! 中的植株高度 、炸英平均高
度作图 Ο 图 ! Π ∋
!! ∋ !
!! ∋ ≅
!! 。 Δ
! ! ∋ ∃
! ! ∋ 
! ! ∋
合计 ς∗ +4,
Δ
∃ #
&
≅ ∀ 
表 ∃ 好生大豆种子散布距离’
ς4 Η ,1 ∃ Τ 65+ 4 ) 31 ∗ Ω + 8 1 , 笼. 5 4 2+1 2 . 65阵司 ) 7
( Ο 1 ; Π
&一 ∃ &
∃& Χ ∀&
∀ & 一 !≅ &
! ≅ & Χ ! &
! & Χ ≅ & &
≅ & & 一 ≅∃ &
≅ ∃ & 一 ≅∀ &
≅ ∀ & 一 Δ &&
!&  Ο ≅ ≅ ∋ ! Π
Β & Ο !∀ ∋ Β Π
# Ο ! ∋ & Π
! Ο !≅ ∋ ∀ Π
Β Ο !∃ ∋  Π
∃ ΟΒ ∋ # Π
! Β Ο ∃ ∋ & Π
! & Ο ≅ ∋ & Π
≅ ∀ Ο ∃  ∋ Β Π
!∃ Ο≅ Δ ∋ & Π
Ο Β ∋ ∀ Π
# Ο! ! ∋  Π
ΟΒ ∋ ∀ Π
≅ Ο Δ ! ∋  Π
≅ ∃ Ο≅ ∋ ! Π
! Δ Ο !∃ ∋ ! Π
! ≅ Ο !Δ ∋ & Π
! Ο !# ∋ ∃ Π
! Ο ! ∋ ! Π
, 括号内是散落在该区域内的种子占该植株总散落种
子的比例Ο Υ Π ∋ ,+ 65 伴2 1 1 ) +47 1 ∗Ω . 65伴倪. 5 1 . 5 6) 4 5伴Γ
1 6Ω6∗ 421 4 +∗ +8 1 +∗ +4 , .‘5伴伟1 . 哭1.5 ∗ Ω Ξ · 又刀口 6) + 8 1Ψ42 1 ) + 815 15 ∋
根据种子散布位点的 Κ 、 Λ 轴坐标值,
把散落的种子划分在 ∃ 个象限中 , 统计结
果如表  ∋ 表  同时还列出了种子散落最多
一天 Ο !& 月 Δ! 日Π的种子散落的空间象限
数据 ∋
∀ 期 李 军等 7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研究
表 ( 野生大豆种子散布的空间方向 ‘
Ω4 ς卜 ( 1议 ; ς Χ Μ>≅ ? ≅ < (Φ Φ ; Ο ; >Ο伴<Ο= Κ ≅ Α Β · ,咖
编号 第  象限 第 8 象限 第 2 象限 第 ∀ 象限 合 计&∗ 4 ΚΟΜ χΧ=β Δ; χΧ=β 2 Ε χ Χ =β ∀ Ε χΧ=β Ω ≅Μ= Κ击胡Μ ; <= ? Μ ;< = ? Μ ; <= ? Μ
  Γ58 : 4 : 6 ∀ Γ 52 : 4 Γ 6Γ 9 52 8 4 ! 6 ! : 5 9 4 ! 6 ∀ 9
? Ο 5 2 4  6  Γ 58 ∀ 4 9 6 Γ 58 ∀ 4 9 6 8 2 52 4 6 9 
  58 : 4 6  5 8 4 : 6 8 ! 52 : 4 ∀ 6 2 ∀ 52 9 4  6 8
 ∀2 58 : 4 Γ 6 Γ ! 58 4 9 6 9 2 52 : 4 : 6 ∀ 9 58  4  6 8 :
? Ο 5∀ 4 6 ! 58 2 4 Γ 6 8 52 Γ 4 2 6  58 9 4 Γ 6 2∀
爪  5! 4 ∀ 6 2 59 4  6  52 ∀ 4 6 8 : 5∀ : 4 ! 6 ∀
4 括号内是该象限中种子数占该植株总散落种子数5或
该天总散落种子数6的比例5⊥ 6 4 %Μ >Ο 0Φ<Ρ Φ? Μ=Η Φ ≅Α , ;Ο>? ΜΕ认 χ Χ=山= ? Μ Μ≅ ΜΕΦ Μ≅ Μ目 ;>Ο沐<聚月哭Φ;Ο ≅Α ΜΕ>Ο ΘΚ= ? Μ 5≅<
Μ抽 仍Μ= Κ;认沐招目 ΟΦ Φ ; Ο >? ΜΕ>Ο ; = Ν6 >? Θ 叮Φ ? ΜΕΦΟ ΦΟ 4
澳之之二茸 82
%‘己戈脚‘工侧健
,
植 恢 Ψ,4 ) +
圈 ! 植株高、炸英平均高度与种子散布平均距离关系
?石7 。 ! ( 1 ,4 + 6∗ ) , 8 6Ζ 4 ; ∗ ) 7 址谊8 + ∗ Ω Ζ ,4 ) + ∋ ; 14 ) 81 67 8+ ∗Ω
1 [ Ζ曰1. 脚月 4 ) . Χ . ,, + 4 ) 3 1 ∗Ω 溉. .6 5Ψ1 254 卜! ∋ 植株高度 Ψ,4 ) + 816 7 8+ Ο 3; Π ∋ ≅ ∋ 平均散布距离 ∴ 1 4).纳阵抽叱 . 6, +4 ) 3 1 Ο 1 ; Π , Δ ∋ 炸英平均高度 ∴14) 8 1 67 8+ ∗Ω
1[ Ζ目1. 户[ , Ο 3 ; Π ∋
∃ ∋ !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间动态
从野生大豆炸荚数量和种子散落数量
随时间的变化情 况来看 , 野生大豆种子雨
的整个历程中有 Δ 个较明显的峰 , 依次出
现在 ! & 月 ≅ 日、≅ Β 日和 Δ ! 日 ∋ 特别是 Δ !
日的高峰尤为显著 , 当 日第 9 、 ] 、 ; 株野
生大豆的炸英数分别占各 自总炸英数的
∃ ! ∋ ∃ Υ 、 ∃ Υ 和 ! ∋ Β Υ , 以及散落的种子
数分别占各自散落总数的 ∃ ∋ ! Υ 、  ∋ # Υ
和  Δ ∋ Δ Υ , 未炸荚率约为 ∃ Υ ∋
另一方面 , 并不是 所有的已炸英都释
放自己全部的种子Ο如在已炸的 Δ 粒荚中 ,
属 Ρ 型炸荚的只占 ≅ & ∋ ∀ Υ Π , 而从炸英总
数推算的应散落种子数与实际散落种子数
之间的差距可知 , 这些 留在已炸英中的种
子 , 以后也只会有一部分散落下来 ∋ 这表明
在野生大豆种子的释放过程中, 尚有一部
分种子仍留在植株上未被释放出来 ∋ 对于
这一现象的解释 , 可以认为野生大豆种子
雨作为一种短距离形式的基因流 , 对野生
大豆种群在现有生存空间的持续存在具有
重大的贡献 ∋ 而 留在植株上成熟的种子 , 有
可能因为动物或人的活动 , 散布到相对较
远的地方 , 进人一个新的生境 ∋ 这是一种相
对较长距离的基因流 ∋ ≅ 种形式的基 因流
都是野生大豆种群为了种群繁衍而长期进
化适应的结果 ∋
∃ ∋ ≅ 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间分布
第 9 、 ) 、 ; 株野生大豆种子雨散布的
最远距离分别 不超过 Δ & & 、 ≅ & & 和 ≅ ∃ & 。;
Ο表 ∃ Π ∋ 第 9 株野生大豆有 Β∀ Υ 的散落种
子落在 & 一 ≅ ∀ & 3 ; 的范围内 , 第 ) 、 ! 株野
生大豆分别有 !& Υ 、 Β Υ 的种 子散落在
& 一 ≅ & & 3 ; 的范围内 ∋ 表 ∃ 、 图 ! 表明野生
大豆种子散布最远距离 、平均散布距离与
植株高度 、炸英平均高度有一定的正相关
性 ∋ 从种子雨总的空间分布来看 , 种子散落
的距离 Ο表 ∃Π 在一 些 ( 值区域内相差不
大 , 具有一定的均匀性 Σ Δ 株野生大豆散落
的种子在 ∃ 个象限的分布并不完全相同
Ο表  Π , 具有一定随机性 ∋ 这主要是 由于野
生大豆炸荚的 自身习性 Ο炸英弹力 Π 以及英
在植株上的空 间分布综合影响的结果 ∋ Δ
株野生大豆均在 ( 值为 & 一 ∃& 。; 的范围
内散落的种子数相对稍多 Ο 表 ∃Π , 这是由
于仍留在 已炸荚中的部分种子再散落时已
失去炸荚弹力 , 而且野生大豆种子体积较
小 、比重相对较大而 自由掉落的结果 ∋
∃ ∋ Δ 气候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影响
把温度变化情况 Ο表 ≅Π 与野生大豆种
& 、∃≅ ⊥∗ 、∋∀印
∃ 讨 论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 卷
子雨的时间动态 5表 26 相 比较 , 可以清楚
地看到两者差异较大 4 如 : 月 2 日是炸
英和种子散落最多的一天 , 而 当天的最高
气温只有  ℃ ] 2 个高峰均出现在晴天 4 这
说明野生大豆种子雨数量动态中高峰的出
现与气温关系不大 , 而与天气是否晴朗有
关 4 进一步联系相对湿度 的变化可 以看 出
当相对湿度较低时 , 炸荚与种子散落曲线
却呈现高峰 4 这表明较低的相对湿度 , 特别
是低的 日最小相对湿度 5因为野 生大豆炸
荚一般在中午至 巧 7 ≅ , 而此时正是一天
中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的阶段 6 , 容易引起
野生大豆炸荚 4 如 : 月 2 日的 日最小相
对湿度是实验阶段中最低的 , 正是在此 日
发生了种子雨的高峰 4 虽然  月  一 Γ 日
的相对湿度也较小 , 但由于留在野生大豆
植株上未炸的英所剩无几 , 未出现炸荚高
峰 4
第 % 株野生大豆种子雨在第 2 、8 象限
分布较多 , 第  株在 ∀ 、2 、8 象限较多 , 第 Π
株在 ∀ 、 2 象限较多 , 即 2 株野生大豆种子
雨的空 间分布并不完全一样 4 以 : 月 2
日为例5表 Γ 6 , 风力虽达 9 一 级 , 但种子散
落的空间分布同样呈现上述规律 4 这表明
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 5特别是风向和 风
力 6 , 不同野生大豆植株种子雨的空间分布
各具特色 , 说明野生大豆种子雨的空 间分
布受风的影响较小 , 而取决于野生大豆种
子 自身的炸英习性5如弹力、 种子重等6和
种子本身在植株上的空间分布 4
本研究虽对野生大豆种子雨的时空动
态以及外界气象因子的作用进行了一些初
步研究 , 但仍未涉及到如野生大豆炸荚弹
力的定量研究 、强风对种子雨的影响 5本实
验阶段未遇强风 6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 尚须
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王金陵等 4  !8 4 大豆 4 哈尔滨 7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 4
8 周纪纶 、郑师章、杨 持 4   8 4 植物种群生态学 4 北
京 7高等教育出版社 4 Γ: 一 Γ 4
2 # < ΦΠ Φ < 4 Ψ 4 α 4  9 Γ 4 众服Π >? = Μ >≅ ? ≅Α 朋Φ; Α拍 Π 及‘β
。勿£。 代梦犯?Ο 4 −心 4 几丫 4 , 5 6 7 2 2一 2 4∀ Β <= ςΦ < , , 4 ∋ 4  ≅ 4 &= Μ Χ <= Κ架Φ ; Α=Κ Κ >? ϑ Ε >Μ Φ Θ>? Φ 5几β
?公 豆声砧公 . 4 6 Ο Μ=? ;Ο ≅Α Υ = < Ν >吧 ; Φ仙>ΜΝ 4 + 4 ( 4 1 4 − 4
/ς <巴Μ 反<Ν >Φ Φ , ≅ 4 & ≅ ΜΦ 4 & Φ 一   , 一 9 4
Γ ∃ =< 沐< , )4 . 4   4 0≅ Θ Χ Κ= Μ>≅ ? Ξ>≅ Κ姐Ν ≅ Α 0 Κ=? Μ( 4 − Ρ= β;Φ Π >Φ 0 < Φ洲、 .≅ ? ;≅ ? , 2 2 一 9 : 4
‘ _ ≅ <Μ >Π Φ < , − 4 _ 4  ∀ 4 ( Μ Χ ; >ΦΟ ≅Α Η Φ<Π >?= Μ >≅ ? =? ; ΦΟ β
Μ= ςΚ>油Π Φ ? Μ ≅ Α , ΦΚΦΡΜ Φ; , 且笼兄 >巴 ϑ >ΜΕ Γ 又咒>目 <Φ ΑΦ < Φ ? Φ Φ Μ≅
ΜΕΦ Α= Μ即 ≅ Α肚司 , 4 0Ε 4 1 4 ΜΕ巴Γ 4 + ? >Υ Φ Π >ΜΝ ≅Α ϑ = Κ≅ 4
(Ε“拓? , )4 # 4 δ 加Λ , / 4 _ 4   2 4 Ω ΕΦ ; >Ο沐<Ο= ΚΦΑ ·ΑΦΡ Μ >Υ Φ ?翻 ≅ Α ΜΕΦ =Ρ ΕΦ ? Φ声即 Χ 7 Χ ? >伙 ≅ Α ΟΦ ΚΦΡ ΜΦ; #匕Π ·
卿>Μ =Φ >? ΟΜ Φ=; Ν ϑ >?; 7 Ρ≅ ? Λ Μ>≅? 4 八认‘ 几娜汉 · , 8 7
9 9 Γ Λ 9 Γ
欢迎订阅《兽类学报》
5兽类学报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兽类学会主办的兽类学综合性的学报级学术
刊物 5季刊 6 4 主要报道兽类的分类 、区系 、形态 、生态 、行为 、繁殖 、生理 、生化 、解剖、遗传以及有益 、濒危
兽类的利用与保护 , 有害兽类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辟有研究报告 、研究简报 、资料 、书刊评介、学术
动态等栏 目 4 旨在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推动人才培养 , 发展我国的兽类学 4
《兽类学报》是我国从事兽类学研究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及科技情报所 、 图书馆必备的科技刊物 4
本刊国内外发行 4 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4 9 开本 , !: 页 , 每期定价 ! 4 !: 元 4 自 ⊥ 年第 9 卷第  期起改
由西宁市邮政局向国内总发行 4 邮发代号 Γ9 一   4 订阅时请注意在青海期刊栏内查阅 4 如有漏订 , 请直
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4
地址 7 ! : :: 青海省西宁市西关大街 Γ 号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5兽类学报6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