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cological analysis of civilization and green culture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全 文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周  鸿  (云南大学生物系, 昆明 650091)
摘要  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共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持续农业、持续林业
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根据西双版纳野外文化生态学调查结果,从绿色
文化的高度分析和研究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习惯和传统宗教文化,为可持续发展和自
然资源保护寻求一种民族的根源和传统.
关键词  绿色文化  可持续发展  西双版纳
Ecological analysis of civilization and green culture. Zhou Hong ( Depar tment of Biology ,
Yunnan Univer sity , K unming 650091) . Chin. J . A pp l . Ecol . , 1997, 8( supp. ) : 82~ 88.
Green culture, the coevolution o f human and nature, consists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for estry and all other gr een industries not to harme th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investiga
tio ns of cultural ecolog y in X ishuangbanna and from the v iew point of green cultur e, the practi
cal act ivities, daily customs, and tr aditional religious cultur e of minor ity nationalities w ere ana
lyzed to find the ethnic sour ce and traditi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natural re
sources conservation.
Key words Green cul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X ishuangbanna.
  *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 ( IDRC) 和云南省科委
资助项目( 948011) .
1997年 5月 9日收稿, 8月 28日接受.
1  引   言
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辩证统一
的科学,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随着社
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特别是人口、资
源、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 使生态学在自我
完善的同时, 表现了对人类文化和文明的
强烈参与, 成为联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的桥梁,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本
文尝试用生态学的原则和观点, 探讨文化
与文明的生态学内涵, 讨论人类与环境和
谐共进的文化 ! ! ! 绿色文化, 并对西双版
纳少数民族的绿色文化传统以及种植经济
作物和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作初步探讨.
2  文化与文明的生态学分析
文化, 这一科学的术语,究竟如何给它
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古今中外, 诸子百家,
众说纷纭,各执一说.我国∀词海#指出: ∃从
广义来说, 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
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美国历史学家 B. M. 费根对文化的理解也
是十分精辟的. 他指出: ∃ 文化是我们适应
所处的环境的重要手段% [ 1] .这已经触及了
文化的生态学内涵.
在生态学里, 生物和周围的环境之间
的关系成为生态关系. 一方面,生物在整个
生活过程中, 一刻也不能离开它周围的环
境, 生物要从环境中取得它生活所必需的
物质以建造自身, 而环境又能对生物的整
个生活过程和生长发育状态发生影响. 另
一方面, 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也产生各种不
同反应和多种多样的适应. 这两方面的作
用构成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矛盾、斗争
而又和谐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称生物与
环境之间的这种关系为生态关系.
人是生物的人, 也是社会的人, 人类对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7 年 10 月  第 8 卷  增刊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 Oct. 1997, 8( supp. )&82~ 88
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即是人类文化[ 3] . 作
为生物的人, 人对环境的生物生态适应使
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在体质及生理、生
化等特征方面出现了差异的人群. 作为社
会的人, 人以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以自
己创造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实
现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从而形成了由
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 3个阶段
和层次组成的宏大的文化体系, 不同历史
时代以不同的文化层次作为主流, 并以此
成为各个时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3] .
人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人之所以
成其为人, 并且是所有物种中最有智慧、最
能适应环境的高等动物,就因为人具有文
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生物进化中, 生
活在北极的北极熊用厚厚的毛和脂肪层作
为生态适应的手段, 以抵御寒冷. 而在那儿
生活的爱斯基摩人并没有长出厚厚的一层
毛和脂肪层,他们靠自己的文化、靠衣服和
住所对环境产生相应的社会生态适应. 他
们穿上温暖的皮毛衣服,盖起暖和的冰屋,
把自己与寒冷隔开.
生物的生态适应通过遗传而获得, 而
人的生态适应有生物遗传的一面, 更重要
的则是通过文化的传授和共享知识, 一代
又一代地传递感觉和经验.这就是文化的
适应性. 由于文化的进化而导致整个人类
社会的进化.
可以说人类的文化就是人对环境的社
会生态适应.在人类文化初期,人类的原始
文化以自然文化为主要特点. 地球有人类
活动的那些区域环境多属气候、地形、水源
状况较好的地区,随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人类活动的区域开始由地球的某些自然环
境较为优越的地区进一步扩大, 人类居住
的地理的、资源的自然环境差异日益增大.
随之而来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而人类的社会生态适应方式的差异也越来
越大, 因此也就出现了世界上风格各异、五
彩缤纷的民族文化. 例如, 由于各民族居住
的自然环境的不同, 居住在荒野草甸的民
族便以饲养牲畜为业, 出现了以畜牧为基
础的民族文化; 散居在山地和盆地平原的
民族, 使用烧荒开垦田地的方式, 种植五谷
杂粮, 出现了以耕作为基础的民族文化;分
布在湖泊沿海一带的民族, 以捕鱼捞虾和
获取海产为生, 这样就自然形成了以渔业
为基础的民族文化. 在地域环境的影响和
制约下,各民族在生产方式,生产工具等方
面也有很大差异,在生活习惯、服饰以及宗
教信仰等方面, 都各有其特点.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传统节日和禁忌, 都有自己悠久的
历史文化.
用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来对文明作一个
定义, 可以说文明是某一文化对环境的社
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 也可以理解为文化
的地理、时间和空间的三维进程. 因此, 人
类与环境应该是协同进化的.人类用文化
适应环境, 也用文化来改造环境, 环境在进
化,从原始自然环境进化到自然环境、人工
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复合环境.人类的社会
生态适应也在进化, 从而有了人类文化的
演进.当然, 如果某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不是与环境协同进化, 或在环境巨大变迁
中不能创造新文化来适应变化的环境, 就
会导致生态危机、资源耗尽,以及各种各样
的社会问题 ! ! ! 战争、疾病等等.当人们最
后无法用文化适应新的环境时,就会导致
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历史学家把古文明衰退的原因归咎于
战争和统治者的荒淫, 很少注意到与文明
相依存的生态环境. 实际上, ∃文明是人类
在保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不断导致进步的
一种状态% [ 5] .古代的战争往往是以争夺土
地和土地上丰厚的自然资源为目的. 战争
不可能把一个辉煌的文明全部毁灭. 只要
83增刊            周  鸿: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还存在, 文明就只是
统治者或统治民族的更替、朝代的变迁而
已. 而真正使一个辉煌的文明彻底消亡的
原因, 是支撑这个文明的自然资源的彻底
破坏.当然, 战争和其他方面诸多的因素,
可以加速支撑文明的自然资源的耗尽. 古
巴比伦文明、雅玛文明、米诺斯文明的消亡
都证实了这一点.
古文明的衰亡证明, 某一地区社会文
化与环境组成一个具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
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文明则是自然
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动态平衡
的时空状态.在自然社会文化复合生态系
统中, 人是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
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而文明则是某一文
化对环境的社会生态适应的全过程. 当支
撑某一文明的环境发生变迁, 人类可以通
过文化的进步和更新, 主要是科学技术和
生产力的进步来适应新的环境, 这样, 在文
化的发展过程中,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反
之, 当原有的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变化的环
境,并且又缺乏进步和更新时,变化了的环
境已经支撑不了这一地区的文明的时候,
文明便衰亡了. 历史证明, 古文明的衰亡往
往发生在地域面积较小、自然社会文化复
合生态系统的结构较简单、文化比较单一、
文化水平即主要是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落
后的地区[ 3] .
3  绿色文化及其演进
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进, 使
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 包括持续农
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的绿色产业, 也包括有绿色象征意义的生
态意识、生态哲学、环境美学、生态艺术、生
态旅游以及生态伦理学、生态教育、绿色政
治、绿色运动等诸多方面[ 3] .
人类的绿色文化是在人类对环境的生
态适应的过程中产生的. 其发展过程经历
了由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学文化的 3
个阶段和层次. 而且,这 3个阶段和层次不
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容共
同发展的. 图腾文化产生于原始公社早期,
与狩猎和采集经济密切相关. 那时, 凡是能
够提供人类衣食的动物和植物,在人类祖
先的头脑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成为
当时人类崇拜的偶像.
在民族文化发展的阶段和层次里, 人
类的绿色文化还只是一种狭义的绿色文
化,主要是农耕文化.绿色文化由原来的传
统农业文化而代表的狭义绿色文化向广义
的绿色文化的转化, 正是民族文化向科学
文化的转化. 因为原有的文化造成了对环
境的破坏, 而被破坏的环境已不能支撑原
有的文明. 19世纪的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
历史的新纪元, 并在人类历史上写下了极
其光辉的一页. 但是, 随之而来的资源危
机、环境危机,摆在近代人类面前的一系列
日益严重的问题 ! ! ! 温室效应加剧、臭氧
层耗损、酸雨现象、森林资源大量毁灭、水
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
灾和环境污染等, 使人类必须创造新的文
化来挽救和修复支撑人类文化的环境. 这
种新文化就是广义的绿色文化,即与环境
和谐共进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化,
并用绿色文化来创造绿色文明.这也正是
文化的整合性, 文化的整合是由向前发展
的科学来整合的, 而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
的.所以, 自然文化民族文化科学文化的
3个阶段又可看作文化的 3个层次,它们之
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而是我中有你, 你中有
我,只是不断地向前, 螺旋形地上升的. 这
也是狭义的绿色文化与广义的绿色文化之
间的关系.
因此, 绿色文化是包容在人类创造的
全部文化中. 它是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文
8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
化科学, 具有绿色的意义. 而且, 它在人类
庞大的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 关系着人类
家园的命运.因此,绿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
重要内容, 也是当前人类必须学习、总结和
研究的重要课题.
4  西双版纳绿色文化传统的宏扬与丢失
人类的绿色文化是源远流长的. 早期
的图腾文化中就包含了绿色文化的萌芽,
而且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这在少数民
族的传统文化中十分突出.我国各民族的
绿色文化传统, 从人类幼年时期就开始,并
且得到宏扬与光大, 成为今天绿色文化的
中药组成部分. 但是, 绿图腾、树崇拜等自
然崇拜观, 正受到现代文明的挑战, 特别是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也受到商品
经济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
些少数民族地区, 贫困往往会造成优秀的
绿色文化传统的丢失, 而发展、特别在传统
绿色文化基础上的持续发展, 又会造成绿
色文化传统的宏扬光大.因此,要使人类远
古的绿韵远缘流长, 关键在于帮助贫困地
区的人民脱贫致富, 宏扬绿色文化的优良
传统.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自然保护
区中生物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圈保护区. 保
护区内居住着傣族 162483人,占 45. 86% ;
汉族 60757 人, 占 17. 15%; 哈尼族 46893
人, 占 13. 23%; 拉 祜族 23230 人, 占
6. 56%;基诺族 16786人,占 4. 74%; 彝族
15135人, 占 4. 27%; 瑶族 11891 人, 占
3. 36%;布朗族 6869 人, 占 1. 94%; 回族
1310 人, 占 0. 37% ; 白族 1146 人, 占
0. 32%;壮族 747 人, 占 0. 21%; 其他民族
(苗、侗、佤、阿昌等)占 1. 99%.这里自然资
源丰富,地形复杂, 造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民族的多样性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云南的 26个民族中, 这里就有 15个. 由于
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惯于依靠优越的
自然条件而又为多山的地理环境所封闭.
云南西双版纳各民族从古代便开始了落后
于内地中原民族的发展, 各民族的发展也
参差不齐.这里也成了被社会学家称为∃一
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的云南的缩影. 由于各
民族传统文化的差异和社会历史形态的差
异, 使这一保护区内的绿色文化传统的弘
扬与丢失也出现了差异, 这种状况一直延
续到本世纪 50年代.由于各民族传统文化
的差异和社会和理事形态的差异, 使这一
保护区内的绿色文化传统的宏扬与丢失也
出现了差异.
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 尽管各个
民族的文化是多样化的,但与我国 56 个民
族的绿色文化传统一样, 这里的各民族都
创造了绿图腾、树崇拜等以自然崇拜为主
要内容的原始宗教文化. 几乎每个村寨都
有自己的龙山或风水林, 都有祭龙树的传
统,并且,各民族都有着与自然崇拜相联系
的传统节日 ! ! ! 村节和花节. 就是实行刀
耕火种的民族, 在土地利用中也懂得耕作
和休歇养地的关系. 例如, 基诺族传统文化
中,老百姓一般都把自己的地分成 13 块,
逐年按照土地轮歇期开辟新的轮歇地, 烧
一块地的森林, 在上面种上庄稼, 如黄豆、
玉米、稻谷等, 13年左右一次轮回.这样,待
下次再耕种时, 那块地的森林几乎已经恢
复成形了.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各少数民
族村寨的居民, 一般都遵守古老的习俗,不
破坏寨子边的风水林或龙山上的森林, 而
到较远的地方砍树盖房和获取柴薪. 西双
版纳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 教义中就有明
显的绿色文化色彩. 这里各村寨的村民都
对菩提树顶礼谟拜, 相传佛陀释迦牟尼就
是在大彻大悟树 ! ! ! 菩提树下坐禅而顿悟
成道的.此外,傣族人民总喜欢在村寨边种
一棵大榕树,并把它作为神树崇拜. 在傣族
85增刊            周  鸿: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的寺庙里, 要种 56 种观赏植物, 其中最重
要的是菩提树和榕树. 据调查,西双版纳傣
族村寨的神山、龙山就有 400多处, 总面积
达3~ 5 ∋ 104hm2[ 1] . 在傣族传统的绿色文
化中, 形成了∃没有森林就没有水, 没有水
就没有农田,没有农田就没有粮食, 没有粮
食就不能活命%的思想. 除了保护龙山和风
水林外,还发展了一种称为∃铁刀木文化%
的文化, 在村寨边广种速生树木 ! ! ! 铁刀
木,这种树分枝萌发快, 越砍萌枝越多, 被
傣族人民广泛用作柴薪.这些绿色文化传
统对保护热带雨林起到积极的作用.
据研究, 西双版纳昆满、昆罕老寨、昆
罕小寨的 3片龙山森林有两个特点. 第一
是在物种成分上包括了热带和亚热带之五
区系成分. 例如, 肉托果( Semecarpus ret ic
ulata)、滇楠( Phoebe nanmu )、龙果( Poute
r ia grandif olia )、假海桐 ( Pittosp or op sis
ker rii )、红光树( K nema spp. )等是热带山
地雨林的标志树种, 而栲 ( Castanop sis
spp. )、石 栎 ( L ithocarp us spp. )、木 荷
( Schima walli chii )等却是亚热带成分. 其
二, 与龙山森林毗邻并与龙山森林有着相
同的自然环境的是以栲、石栎、木荷等为优
势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 植被研究已
经证明,这些龙山森林是原生的, 相邻的季
风常绿阔叶林是次生的[ 2] . 龙山森林所有
用的物种是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的两倍
多.因此,龙山森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
功能, 它较由于刀耕火种而形成的次生森
林具有更多的物种, 并且具有保护典型的
山地热带雨林的功能.
但是, 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社会经济
发展的需求,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各民
族的绿色文化传统面临新的挑战和危机.
例如, 刀耕火种的文化传统由于人口的压
力使传统土地利用的强度加大和休歇期缩
短, 使热带雨林和其他植被遭到巨大的破
坏,并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在一些地
区, 风水林和龙山林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
坏.虽然在西双版纳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但
保护区内居住的不同民族村对土地利用的
绿色文化传统的弘扬与丢失,由于贫困差
异而出现差异, 因而也出现了对自然保护
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差异.
我们曾运用农村快速评估法对西双版
纳勐养自然保护区内相互距离只有 1~ 3
km 的两个布 朗族村寨 ! ! ! 昆罕大寨. 昆
罕小寨和一个傣族村寨 ! ! ! 曼糯寨进行过
详细的社会抽样调查. 每个村寨调查 10个
典型户的土地利用形式. 经济收入 以及原
有的文化传统. 特别是保护森林的绿色文
化传统以及自然保护现状. 调查的结果发
人深省.
昆罕大寨和昆罕小寨均为布朗族村
寨.过去居住在山上, 1973年由生物圈保护
区内的旧址自发搬迁于现在的地点, 搬迁
的原因是为了靠近坝子和公路,可以种水
田.新中国成立以前,布朗族的社会形态是
傣族封建社会领主统治的布朗族土司制,
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 生产
方式比较落后, 以刀耕火种和采集为生.布
朗族的原始宗教主要是自然崇拜和鬼神崇
拜,相信万物有灵, 信奉山神. 他们的绿图
腾是竹鼠, 并且有风水林文化和祭龙山的
习俗. 1973年昆罕寨从山头迁至坝区分为
昆罕大寨和小寨两个寨子, 其中昆罕大寨
35户, 205人. 共有土地 61 hm2,集体林 33
hm2,人均占有土地 0. 297 hm2. 1994年,该
寨粮食产量 151550 kg, 人均粮食 740 kg ,
总收入 40510元, 人均收入 198元. 粮食收
入占总收入的 81. 98%, 基本够温饱.经济
状况与大寨相似.由于贫困,这两个村寨的
村民们经常砍树去卖, 对集体林和自然保
护区的森林都有%侵入%现象, 在昆罕小
寨,甚至风水林都遭到砍伐 , 而且, 布朗族
8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
男子经常上山打猎. 这些, 对自然保护区生
物多样性保护是有影响的. 贫困, 使传统文
化中的自然崇拜. 以及保护龙山和风水林
的传统遭到蚕食. 同时, 还可以看到, 在经
济十分单一的布朗族村寨里, 已经开始出
现了少数居民户注意发展多种经营, 收入
高的户人均达 500元以上, 这说明布朗族
的贫困是完全可以改变的,绿色文化传统
的弘扬也是有希望的.
在距昆罕大寨 1 km, 昆罕小寨 3 km
的傣族村寨曼糯,居住着 29户人家,有 157
人,土地 44 hm2, 其中水田 20. 6 hm2, 旱地
3. 3 hm2, 轮歇地 4 hm2, 集体林 19 hm2.人
均占有土地 0. 28 hm2. 1994 年, 全寨粮食
总产量 124600 kg, 人均占有粮食 794 kg .
总收入 30 万元, 人均 1910. 83 元, 是昆罕
大寨的 10倍,该寨几乎全都是万元户.
曼糯寨的收入中, 粮食只占 11. 59% ,
而 88. 41%是靠多种经营.他们在轮歇地上
种西瓜 5. 8 hm 2, 收入 8. 7万元(占总收入
的 29% ) ,种甘蔗 10. 6 hm2, 收入 13. 92万
元(占总收入的 46. 4%) , 种砂仁 1. 93
hm2,收入 11050元(占总收入的 3. 68%) ,
茶叶 0. 93 hm2, 收入 5600 元(占总收入的
1. 87%) , 种菜收入 11600 元(占总收入的
3. 87%) .
曼糯寨的富裕是和民族文化传统分不
开的. 从社会形态基础来看,傣族在建国前
是封建领主制, 已进入封建社会 ,从生产
方式上来看, 傣族早已实行精耕细作. 例
如, 傣族在建国初期就实行了水稻种植前
精耕细作的五道工序, 即 ∃胎纳% (犁田)
∃告纳% (堆土, 把杂草堆起沤腐)∃ 粉纳%
(水田再翻耕一次, 把绿肥压底)∃ 些纳%
(耕田,把绿肥耙烂)∃ 德布%(整田, 把水田
整平) . 建国以来, 傣族的农业已从精耕细
作进入到多种经营的生态农业阶段.
从以上两个少数民族典型村寨的比较
中可以看出, 对于人类绿色文化古老传统
的弘扬与丢失来说, 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只
有切实地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
并对他们进行自身绿色传统文化的再教育
才能使绿色文化得到弘扬与光大, 把丢失
的绿色文化寻找回来, 也才可能实现生物
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发展.
5  西双版纳绿色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西双版纳注重发展以绿色产
业为龙头的乡镇企业, 大力种植橡胶、茶
叶、水果、香料、南药、花卉、种桑养蚕等当
地之决策者认识到, 在人口压力大的情况
下,同样面积的荒地, 种植橡胶、茶叶等经
济作物, 较单纯种植粮食等农作物对当地
的土地资源的保护,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
态环境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又可以使当地
的各族人民迅速脱贫致富. 因此, 从 1984
年以来,西双版纳把以民营橡胶、茶叶为主
的绿色产业作为乡镇企业的起步产业, 为
把丰厚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到 1995年 12月,全州民营橡
胶面积已达到 4. 3 ∋ 104 hm2, 乡镇企业管
理的茶叶面积达 1. 4 ∋ 104 hm2. 1995年生
产干胶 21300 t ,茶叶 4800吨, 创收 3. 2亿
元,占全州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的 1/ 3强.
同时, 西双版纳州还以生产绿色果汁产品
为龙头, 带动西蕃莲及其他热带水果的种
植, 已建成上万亩连片规范种植的西蕃莲
基地.此外, 以香荚兰、依兰香为主的香料
种植已开始起步, 咖啡、种桑养蚕、热带花
卉、澳洲坚果、核桃及板栗等绿色种植产
业也正在实施中. 1990年, 西双版纳州的乡
镇企业仅有 5738个, 从业人员 13112 人,
营业总收入 6643 万元, 处于云南省的末
尾.由于发展绿色产业, 从业人数达 45043
人, 1994年营业总收入达 4. 5亿元,居全省
第一位.由于发展了绿色产业,有力地带动
87增刊            周  鸿: 文明的生态学分析与绿色文化     
了村寨的脱贫致富.
应该说, 西双版纳的这种以种植业为
主的绿色产业, 也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
一种绿色文化, 是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
面对新形势下, 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而作
出的文化选择, 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态适
应.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 北有哀牢山、
无量山为屏障, 阻挡从北面袭来的寒流,西
双版纳离海不远, 东部距北部湾约 440
km,南部距孟加拉湾 700 km, 属热带季风
气候. 来自东南方和西南方带来的大量湿
热水气,带来充足的降水, 但这里从不受台
风的影响.因此, 夏季高温多湿, 冬季少雨
多雾, 终年无霜的气候, 为西双版纳发展经
济作物为主的绿色产业创造了良好的生态
条件.
西双版纳处于多个植物区系中心的交
错影响下, 是我国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持
比较完整、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也是生
物多样性的王国. 如何解决发展与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矛盾, 这也是西双版纳各民族
绿色文化传统碰到的新问题. 自然保护区
的建立和发展, 又成为西双版纳绿色文化
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 西双版纳拥有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约 5 ∋ 104hm2, 加上省级保护
区,总面积约24 ∋ 104hm2,成为我国第十个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
员.保护区内, 各民族人民学法用法, 自然
保护的法制意识得到极大的提高, 原有的
绿色文化传统得到发扬光大, 保护区内的
4000多种高等植物、343种珍稀濒危植物、
102种哺乳动物、427种鸟类以及绿孔雀等
珍稀动物得到有效的保护. 通过保护区 8
年的工作, 保护区内基本杜绝了森林火灾
和毁林开荒, 刹住了乱砍滥伐及猎杀野生
动物的歪风. 由于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卓有
成效, 亚洲象种群呈增长趋势,已从 70年
代末不足 100头,发展到现在的 250头.
生态旅游也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绿色
文化的又一新内容. 生态旅游即可持续发
展、与环境和谐共进的旅游.生态旅游的核
心在于要使当代人和世世代代人享有共同
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 要使人在旅游中
享受环境美, 并在旅游中受到生动形象的
生态教育, 树立生态意识. 西双版纳自然保
护区的三岔河森林公园, 正是基于这一思
路建成的一个生态旅游的景点.这个森林
公园以体现西双版纳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的自然景观为宗旨, 集森林观光旅游、森林
科研教学、森林科普宣传、森林探险揽胜为
一体, 让人在其中既享受环境美, 又能感受
回归自然的乐趣,接受生态教育, 唤起生态
良心和培养生态善美观.值得庆幸的是,西
双版纳各民族已经把保护和宣传民族文化
遗产作为生态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
应该说, 西双版纳各族人民的绿色文
化源远流长, 从朴素的自然生态观向可持
续发展的生态观逐步转化. 由于可持续发
展对于全人类是一个新课题,西双版纳发
展中的自然保护区、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
等,还存在新的问题,特别是发展与保护环
境之间的矛盾. 但是,绿色文化是今天人类
文化发展的主流, 绿色文化一定会沿着可
持续发展的方向,向科学文化整合、发展.
致谢  田野调查部分得到吴兆录、赵建伟、郭贤明
同志的帮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许再富. 1993.云南植物多样性保护有效性的若干问
题探讨.见:云南生物多样性学术讨论文集.昆明:云
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5~ 210.
2  吴征镒主编. 1987.云南植被.北京:科学出版社.
3 周  鸿. 1996.文明的生态学透视! ! ! 绿色文化. 合
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4  B. M .费根. 1991.地球上的人们(世界史导论. 北京:
文物出版社.
5 V.卡特等. 1987.表土与人类文明. 北京: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
8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