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n exotic vicious weed Mikania micrantha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全 文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3
张炜银1 3 3  王伯荪1  廖文波1  李鸣光1  王勇军2  昝启杰2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州 510275 ;2广东省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深圳 518040)
【摘要】 薇甘菊是 20 世纪 80 年代末传入中国的一种危害极大的杂草 ,原产于热带美洲 ,现已入侵到南
亚、太平洋地区及我国华南地区. 文中对薇甘菊的形态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危害性及防治等方面的
研究进行综述 ,并提出今后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  薇甘菊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12 - 1684 - 05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  A
Progress in studies on an exotic vicious weed Mikania micrantha . ZHAN G Weiyin1 , WAN G Bosun1 ,L IAO
Wenbo1 , L I Mingguang1 , WAN G Yongjun2 , ZAN Qijie2 (1 School of L if e Sciences , Zhongshan U niversity ,
Guangz hou 510275 ;2 Guangdong Neilingding Futian N ature Reserve , S henz hen 518040)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12) :1684~1688.
Mikania micrantha is a perennial weed of Ast raceae native to south and central America. It has invaded South2
east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South China. Because Mikania micrantha grows very fast and is hard to control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worst weed.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and status of the study on Mikania mi2
crantha was reviewed. The research on Mikania micrantha was mainly focused on its biology ,ecology ,harm and
control . Although some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was obtained ,there is no dramatic breakthrough in the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so far. There fore ,it needs more work to solve the problems resulted from the invading
Mikania micrantha.
Key words  Mikania micrantha ,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39899370) ,广东省林业科技重点攻
关项目 (2000201)和深圳市科技局资助项目 (2000010580) .3 3 通讯联系人.
2000 - 04 - 24 收稿 ,2000 - 08 - 23 接受.
1  引   言
薇甘菊 ( Mikania micrantha) 系菊科假泽兰属多年生攀
援草本 ,原产热带美洲 ,并迅速分布于南美至美国南部 [4 ] . 20
世纪 40 年代 ,薇甘菊从热带美洲被引入印度东北作为茶园
的地表覆盖物 ,至今 ,在西非、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
布亚新几内亚、毛里求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
亚、菲律宾、太平洋诸岛、澳大利亚北部的昆士兰州、所罗门
群岛已有报道[4 ,5 ,36 ] . 很显然 ,薇甘菊远距离传播是借助于
人的力量完成的 ,但是 ,短距离的传播扩散则是由其自身的
瘦果扩散能力 ,加之风力来完成的. 薇甘菊迅速生长蔓延的
藤蔓缠绕着幼树、作物和其它植物 ,已成为东南亚、太平洋地
区 ,特别是受干扰的森林和经济林如茶园、柚木林、橡胶园和
油棕林中的一种恶性杂草 [14 ,30 ] . 据报道 ,薇甘菊已于 20 世
纪 80 年代初期传入我国香港和华南地区 [15 ,25 ,28 ,47 ] ,目前还
在不断蔓延. 入侵香港后 ,成为香港地区次生自然植被、庭院
的主要害草 ;在我国珠江三角洲 ,扩散迅速 ,传播广泛 ,不仅
见于许多农田区、撂荒地、灌丛、次生林、海岸滩涂、红树林林
缘滩地等 ,还有继续向北蔓延的趋势 [48 ] . 本文对薇甘菊的研
究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为薇甘菊及相关的
外来种研究提供参考.
2  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危害研究
211  形态学及有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21111 形态分类研究  薇甘菊具对生心形叶 ,叶脉稍隆起 ,
茎分枝 ,无毛 ,匍匐或缠绕 ,茎节生有稳定的根. 薇甘菊是近
年传入我国的外来种 ,在《中国植物志》中无记录 [36 ] . 王伯荪
等[45 ]对我国薇甘菊属的原产种、外来种进行了修订研究 ,并
与近缘种比较 ,确定外来种应为薇甘菊 ( Mikania micran2
tha) . 孔国辉等[26 ]对薇甘菊的形态、分类和生态资料进行了
补记. 在形态上 ,薇甘菊与同一属的另两种杂草 ———原产北
美的 Mikania scandens 和原产东南亚、非洲以及我国海南和
台湾的假泽兰 ( Mikania cordata)十分相近 ,在野外经常容易
混淆 ,其中薇甘菊是最具入侵性的杂草 [17 ,46 ] .
21112 结构解剖  遮荫将改变薇甘菊叶片的解剖结构 ,在较
强光照条件下的叶片要比在弱光照条件下的叶片厚 [23 ] . 胡
玉佳等[16 ]对薇甘菊小花的解剖学特征作了研究.
21113 细胞学研究  薇甘菊在整个巴西都有野生分布 ,但其
形态很少变异. 对巴西几处采集的 12 个薇甘菊种群的有丝
分裂染色体用 Feulgen 染色和 C2带观察发现 ,这些种群包括
8 个二倍体 (2n = 36 ,42) 和 4 个四倍体 (2n = 72) 的细胞型.
其中 2n = 36 和 42 的染色体数目是第一次在薇甘菊中报道.
染色体数目和结构上的变化在核型 (染色体组型 karyorypes)
上大致相同 ,而有些方面 ,每种间在几乎所有的细胞组型
(cytotypes)上存有差异. 大多数的染色体变异是由于 DNA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12 月  第 13 卷  第 12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Dec. 2002 ,13 (12)∶1684~1688
片段的侵入、增加或丢失造成的. C2带分析应用于其中 3 个
种群的观察 ,也揭示了异染色质的多态性分布. 而且可见到
1~14 个额外染色体或 B 染色体. 12 个种群中的 6 个检测了
Bs ,其大小、数目和结构在核型和同类种群根分生组织细胞
中一样都有变异. B 染色体也是异染色质的 ,表现了与 A 染
色体相似的 C2带类型 ,并暗示它们可能由 A 补体衍生而
来[29 ] .
  对薇甘菊 3 个种群的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核型研
究发现 ,两个种群类型一个来源于 Foz do Iguacu ( Parana) ,
另一个来源于 Itajai (Santa Catarina) ,表现为 2n = 4x = 72 个
染色体的四倍体 ;第 3 个种群来源于 Praia de Ipanema ,为 2n
= 2x = 36 个染色体的二倍体 ,除了染色体数目的不同外 ,3
个种群在染色体形态上都存在不同. Foz do Iguacu 和 Itajai
的种群染色体核型公式分别为 42m + 24sm + 6st 和 38m +
34sm[9 ] . Ruas 等[34 ,35 ]对薇甘菊属 6 个种进行细胞学研究 ,
认为其染色体基数为 n = 18 ,但薇甘菊为四倍体 n = 72. 从以
上细胞学研究中可见薇甘菊多为多倍体 ,并常有多余的 B 染
色体存在. 这多少说明薇甘菊生存力极强的原因.
21114 种子  薇甘菊瘦果长椭圆形、亮黑色 ,先端 (底部) 有
一圈冠毛 ,种子细小 ,千粒重仅为 0. 0892g. 能借风力进行散
播.在实验室中 ,薇甘菊种子萌发率为 83. 3 % (25~30 ℃) ,
且胚根和胚茎生长发育良好 ,在 15 ℃萌发率仍达 42. 3 % ,
40 ℃萌发率则降至 1. 0 %. 温度过高 (40 ℃以上) 或过低 (5 ℃
以下)时 ,种子的发芽率都很低. 种子萌发需要光照 ,在黑暗
条件下很难萌发 ,光照条件较好则有利于萌发. 种子在萌发
之前 ,可能有一个“后熟期”. 种子在成熟后 ,自然贮存 10~
60 天 ,萌发率较高 ,随着贮存时间变长 ,萌发率下降 [15 ] .
21115 营养生长  薇甘菊的幼苗生长较慢 ,30 天内苗高1. 1
cm ,单株叶面积 0. 33cm2 ,后期生长较快[15 ] . 薇甘菊一旦定
居下来 ,即以惊人的速度生长蔓延 ,轻易地攀援并缠绕任何
垂直支持物 ,包括作物、灌木、乔木、墙壁和篱笆. 一株植株在
几个月内能够覆盖较大的面积. 因此 ,薇甘菊被称为是“一分
钟一英里”的杂草 (Mile2a2minute weed) . 薇甘菊营养体的茎
节处可以生根 ,伸入土壤吸取养分 ,进行营养繁殖 ,而且较种
子苗生长要快得多. 冬季叶片多干枯 ,春暖后节上长出新芽
并迅速生长. 这使得对薇甘菊的防除异常困难.
21116 生理特性  温达志等[47 ]研究了薇甘菊的光合作用
特征 ,发现薇甘菊为阳性植物 ,但对光照的适宜范围较广 ,其
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 1002 和 40μmolCO2
·m - 2·s - 1 . 其光合速率相对较高 ,CO2 固定能力较强 ,净光
合率为 21. 56μmolCO2·m - 2·s - 1 . 薇甘菊的高量子利用率和
低补偿点使其适应于在荫生环境中生长 ,是薇甘菊迅速侵占
生境 ,影响其它植物生物的生物学基础.
21117 生殖生物学  在广东内伶仃岛 ,薇甘菊 3~10 月为
生长旺盛期 ,11~12 月为花期 ,翌年 1~2 月为结实期. 但在
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香港地区 ,薇甘菊 3~8 月为
生长旺盛期 , 9~ 10 月为花期 , 11 月至翌年 2 月为结实
期[48 ] . 在花期 ,从现蕾至盛花期时间大约 5 天 ,开花后 5 天
完成受精 ,再过 5~7 天种子成熟散布 ,生活周期即迅速完
成[15 ] .薇甘菊的有性生殖产生随风漂散的种子及营养生殖
使其生长极其旺盛. 这种多年生杂草可以通过茎段进行繁殖
扩散的能力使得对它的防除非常困难 [41 ] . 胡玉佳等[16 ]对香
港地区的薇甘菊开花生物学特性和小花的形态结构进行了
研究 ,薇甘菊开花数量很大 ,0. 25m2 面积内 ,计有头状花序
达 34137~50297 个 ,合小花 136548~201188 朵 ,花生物量
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 38. 4 %~42. 8 %.
  外来种通过影响土壤的肥力而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正常
功能[31 ] . 在经砍伐和火烧的弃耕地的次生演替草本阶段 ,薇
甘菊对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在其生物量中 ,
存留着大量的磷 ,由于薇甘菊生长迅速 ,冬季地上部分死亡
且有较大的凋落量 ,使得在演替早期的前 4 年 ,薇甘菊保持
着较高的养分循环速率 [40 ] .
212  生态学特性研究
21211 生态环境  薇甘菊在原产地热带美洲分布在从低地
到 2000m 的皆伐林地 ,于开阔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但不耐强
度荫蔽[4 ,18 ] . 通常生长在沼泽或湿润的地方 ,如湿润的森林、
淡水沼泽边缘、路边 ,极少生长在贫瘠的土壤上. 在入侵地
区 ,薇甘菊是一种牧场杂草并侵入到林中空地. 在印度 ,薇甘
菊亦分布于低海拔地区 ,雨季繁殖很快 ,是潜在的杂草. 在我
国 ,薇甘菊生长在光照充足. 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中 ,如受干
扰的林缘、弃耕地、路旁、疏于管理的果园、水沟及湿地边. 但
在密林内 ,薇甘菊生长不良 [13 ,17 ] .
21212 种群动态  火烧、砍伐后对薇甘菊种群动态的影响以
及早期演替对环境的影响表明 ,其生物量和营养状况在火烧
地较非火烧地要高 ,土壤营养和竞争状况都很有利 ,特别是
被砍伐后的灌丛区、林区更容易发生 [38 ,39 ] . 在雨季 ,无性系
种群增长最快. 在次生演替的前 3 年 ,种群净增长随着时间
的增加而增长 ,而后在 6~12 年里急剧下降. 同样 ,种子生产
潜力在 3 年里达到最大 ,然后急剧下降 [38 ] .
21213 生物量、生产力和养分循环  初级生产力是衡量一个
种群在群落中的影响和相对重要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对印度
东北部弃耕地上次生演替群落的生物量、凋落物和生产力研
究表明 ,在群落中 ,薇甘菊种群对生物量的贡献在 4 年的弃
耕地里达到最大 ,然后急剧下降. 薇甘菊地上部分在冬季枯
死 ,因此 ,在次生演替的前 4 年里 ,薇甘菊在 3~11 月所生产
的地上部分生物量转化为凋落物 ,从而导致了这一阶段凋落
物量的“过量”[37 ] .
  在弃耕地上对经砍伐和火烧后的薇甘菊活力、土壤养分
吸收和利用与未经火烧的薇甘菊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发
现 ,经砍伐和火烧后的薇甘菊植株活力较未火烧的高 ,养分
吸收和利用效率随着时间增加而增长 ,而在未经处理的样地
上则相反. 这可能反映了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竞争的差
异[39 ,40 ,42 ] .
  在一个 12 年的次生演替群落中 ,薇甘菊生物量的分配
和叶的养分及用于繁殖的养分水平很低 ,然而分配于多年生
的根中则较高. 因此 ,这被认为是一种生存和更新的策略. 此
586112 期                张炜银等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外 ,在次生演替过程中 ,薇甘菊较低的养分吸收率和较高的
养分利用率被认为是在营养有限的竞争环境中 ,薇甘菊为了
生存的一种适应策略 [41 ] .
21214 他感作用  薇甘菊的叶片和根的提取物具有他感作
用 ,能够抑制某些杂草如 Asystasia int rusa Bl. , 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 ) Trin. 和 Paspalum conjugatum Berg. 等的
生长 ,导致其高生长和幼苗鲜重下降 ,且抑制作用随浓度增
强而增强[24 ] . Bogidarmanti[4 ]研究表明 ,薇甘菊含有某些物
质 ,能够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 ,并能降低土壤肥力有效性. 薇
甘菊的他感效应抑制了其它植物的生长 ,使其自身在自然条
件下处于优势地位.
213  危害研究
  在薇甘菊的原产地中、南美洲 ,由于有许多天敌 ,薇甘菊
在当地并未构成较大灾害. 而在入侵地区 ,薇甘菊生长迅速 ,
通过阻挡其它植物的光照并缠绕植株 ,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
导致死亡. 因此对幼小的植物或苗圃植物特别有害 ,同时也
同其它植物争夺水分和养分. 薇甘菊不仅对周围农田造成危
害 ,而且对农田区的周围环境、附近的林区植被造成极大危
害 ,遇小乔木或灌木则缠绕其上并形成厚复盖层 ,使灌木、小
乔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造成农林业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次生
自然植被的逆行演替.
  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茶园、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的橡
胶园中 ,薇甘菊是三大杂草之一 ;在 Samoa ,由于薇甘菊的入
侵 ,使得椰子林抛荒 ,并使成年面包果树死亡. 由于薇甘菊的
快速生长 ,茎节随时可以生根并繁殖 ,快速覆盖生境 ,且有丰
富的种子. 因此能快速入侵 ,通过竞争或他感作用抑制作物
或自然植被的生长. 例如在马来西亚 ,由于薇甘菊的覆盖 ,橡
胶树的种子萌芽率降低 27 % ,橡胶树的橡胶产量在早期 32
个月内减产 27 %~29 %[44 ] . 马来西亚每年为保护经济作物
而用于防除薇甘菊的费用为 980 万美元. 在东南亚地区 ,薇
甘菊的入侵及蔓延对树木作物生长产生灾害 ,如油棕、椰子、
可可、茶叶、橡胶、柚木等都是其主要危害对象 [43 ] .
  该杂草在广东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造成相当
严重的灾害 ,全岛的 468hm2 乔灌木林中有 60 %被其覆盖 ,
致使树木枯死 ,约 7hm2 的乔灌丛林逆行演替成草丛. 目前 ,
薇甘菊在广东沿海地区分布极为广泛 ,主要入侵对象是天然
次生林、水源保护林、农田区、耕荒地、海岸滩涂和红树林林
缘滩地等[48 ] .
  虽然薇甘菊在林业和农业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可作为
牛和其它牲畜的鲜饲料 [4 ,6 ] ,用来控制一些杂草[11 ] ,薇甘菊
提取物具有抗菌性 [27 ]等. 但其负面作用大于正面作用.
3  防除研究
311  人工防除
  先割除地上营养体部分 ,并放在烈日下曝晒 ,再挖除地
下根和茎 ,放在烈日下曝晒. 3 个月后样方内薇甘菊即恢复
了 80 % ,6 个月后恢复 100 %[48 ] . 因此 ,对薇甘菊进行人工清
除的最佳时间的选择、清除方式及清除后的立地恢复都有待
研究. 由于薇甘菊的攀援习性 ,可攀至树冠或灌丛的上层 ,因
此 ,清除它就免不了危害作物. 同时 ,人工清除劳动强度大 ,
在大范围内应用成本很高.
312  化学防除
  化学防除是控制薇甘菊的主要方法之一 [4 ] . 早在 1968
年 ,Dutta 等[10 ]就进行了薇甘菊化学防除的研究. 近来 , Ipor
和 Price[19 ]也进行了一系列薇甘菊化学防除的研究 [19~23 ] .
植物对除草剂的吸收及在体内的运输和分配对于除草剂的
有效性非常重要. Ipor 和 Price[19 ]研究了薇甘菊对除草剂 i2
mazapyr 的吸收及在体内的运输和活性. 1994 年 ,他们用另
一种除草剂 paraquat (对草快) 进行了同样内容的试验[22 ] .
在强光照下 ,薇甘菊对 imazapyr 的吸收和在体内的运输和活
性明显得到增加 ,然而 ,薇甘菊对 paraquat 的吸收和在体内
的运输和活性却在弱光照条件下得到增强.
  用 C14对 imazapyr 在薇甘菊体内的流入和流出进行标
记 ,结果表明 ,开始时流入较快 ,随后有一个较慢而稳定的流
入率. 在 75 %的遮荫条件下 ,在叶中的残留部分较全光照和
遮荫 50 %明显增加[20 ] .
  模拟降雨对 imazapyr 活性和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高
浓度的 imazapyr 和少量水喷洒情况下 ,imazapyr 活性明显增
强.相反 ,增加水量和增强模拟降雨的强度将降低 imazapyr
的活性. 经模拟降雨预处理后的薇甘菊吸收用14 C 标记的 i2
mazapyr 比未经模拟降雨预处理的植株要多. 处理 24h 后的
薇甘菊对 imazapyr 的吸收率为 78. 7 % ,而未经模拟降雨的
吸收率为 70. 5 %[21 ] . 同时 ,光照可影响薇甘菊叶表面的 i2
mazapyr 残留量[23 ] .
  胡玉佳等[15 ]在实验条件下使用除莠剂“兰达”、“草坝
王”、“毒莠定”、“恶草灵”等对薇甘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
长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但只有在浓度较高时效果才较好.
其中又以“草坝王”效果最佳 ,“兰达”其次. 但在野外大面积
使用效果如何则不清楚.
  昝启杰等[48 ,49 ]用几种防草剂进行了薇甘菊的防除研
究.使用 0. 2 %~2 %的“草甘膦 (农达)”和 1 %的“2 ,42D”对
内伶仃岛成片生长的薇甘菊进行实验杀除 ,两周后 ,地下未
被杀死的部分 100 %长出新芽 ,两个月后全部恢复了原貌.
用 2 ,42D、草甘膦、25 %森泰、森草净 4 种除草剂对薇甘菊进
行杀灭试验 ,结果表明 ,50~500 倍液的 2 ,42D 和草甘膦均
只能杀灭薇甘菊的地上营养体 ,而不能杀死根部 ;用 25 %森
泰水剂注射薇甘菊主根 ,0. 1~3ml/ 株的用量 ,可以在 5~6
个月内彻底杀灭薇甘菊 ;用森草剂水溶性粉剂配制成的溶
液 ,喷洒薇甘菊的茎叶 ,用药量在 1~1000g·hm - 2时 ,可在 2
~3 个月内彻底杀灭薇甘菊 [48 ] . 虽然一些除草剂可较有效
地控制薇甘菊 ,但必须慎重使用 ,以免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313  生物防治
  生物防除是控制外来种最有前景的途径. 其主要方法包
括用真菌和昆虫来控制外来种. 由于薇甘菊在其原产地并不
成为危害严重的杂草 ,因此在其原产地开展了许多调查研究
薇甘菊天敌的工作. Cock[7 ,8 ]及 Freitas 等[12 ]报道 ,在薇甘菊
68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原产地热带美洲有 9 种主要天敌 ,22 种次要天敌 ,虽有可能
应用于对薇甘菊的生物防治 ,但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Cock 指出 , L iothrips mikaniae 最有可能用于防除薇甘菊. 他
描述了 L iothrips mikaniae 的生活史、培养技术和寄生特性
和天敌 ,并推荐引进 L iothrips mikaniae 用于薇甘菊的生物
防除. 目前 L iothrips mikaniae 已被引入南亚国家用于防治
薇甘菊 ,有一定效果 ,但还不能达到根本防治的目的 [7 ,8 ] . 研
究表明 ,在巴西圣保罗西南部 ,薇甘菊和 Mikania cordif olia
是 Tegosa claudina 幼虫的寄主[12 ] .
  Barreto 等[2 ]对巴西南部地区分布的薇甘菊进行调查 ,
发现有 9 种真菌同薇甘菊生长在一起 ,其中 B asidiophora
montana 是在潮湿亚热带高地发现的 ,田间观察表明 ,在亚
洲亚热带或季风气候地区 , B asidiophora montana 有可能被
用来防除薇甘菊. 另外两种真菌 Mycosphaerella micrantha
和 Puccinia spegazz inii 表现出对其它寄主也一样有害 ,但是
具有较广的气候适应性 ,因此 ,有可能引进到亚洲热带地区
用作薇甘菊生防的天敌[1 ,2 ] . 在墨西哥 ,锈菌 Dietelia por2
toricensis 首次在薇甘菊上发现 ,有可能用于薇甘菊的生物防
除[32 ] .印度已选择一种锈菌 Puccinia spegazz inii 作为有潜
力的生防天敌引进印度来防除薇甘菊.
  在马来西亚 ,开展了大量生物防治薇甘菊的研究 ,从薇
甘菊的植株上找到或培育出 2506 种自然天敌 ,但大部分进
攻薇甘菊的天敌 ,对其它经济作物也有害 [44 ] . 至今 ,薇甘菊
生物防治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 ,但生物防治仍是根本的目标
措施 ,有待深入地研究.
4  研究展望
411  薇甘菊的生理生态与生殖生物学研究
  薇甘菊作为一种恶性的杂草 ,在我国自然条件下 ,薇甘
菊的生态习性、繁殖特性尚不清楚 ,对群落、植被的长期生态
影响也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特别是其生殖过程 (现蕾、盛
花、受精、成熟) 、生殖生态学特性 (生殖物候、生殖力、生存
力、生殖对策)等方面对防除对策的采用有重要意义.
412  薇甘菊侵入扩张的分子机理研究
  薇甘菊是一种侵染性极强的有害杂草 ,分布范围较广 ,
生境条件多样 ,因此 ,从分子生态学的角度对不同侵入地区
及不同生态环境中的薇甘菊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 ,探索其遗
传变异规律 ,对薇甘菊的控制和防除有积极意义.
413  生物防除的研究
  对薇甘菊的防除进行植物替代控制研究. 利用有益或无
害的植物 (当地种或易于控制的外来种)的竞争和化感作用 ,
抑制和控制有害植物生长 ,防治有害植物蔓延危害. 通过群
落改造 ,促进群落正向演替 ,或选择适生、生长快且具有经济
价值的替代控制植物 ,在短时间内占据生境 ,提高生境的郁
闭度 ,营造不适于薇甘菊生长的的环境 ,从而控制薇甘菊的
危害.
414  薇甘菊在生态学中利用
  薇甘菊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 ,若能对薇甘菊的生长发育、
防除达到可控制程度 ,则该植物在农林裸地复垦、矿山复垦、
盐碱地复垦及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方面将有重要作用 [35 ] .
参考文献
1 Barreto RW , Dick MW. 1991. Monograph of Basidiophora
(Oomycetes)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Bot J L innean
Society ,107 (4) :313~332
2 Barreto RW ,Evans HC. 1995. The mycobiota of the weed Mikania
micrantha in southern Brazil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fungal
pathoge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Mycol Res ,99 (3) :343~352
3 Bishayee A , Chatterjee M. 1994. Anticarcinogenic biological re2
sponse of Mikania cordata :Reflections in hepatic biotransformation
systems. Cancer Let ,81 (2) :193~200
4  Bogidarmanti R. 1989. Impact of Mikania spp . on forestry and a2
griculture land (in Indonesian) . B uleti n Penelit Hutan ,511 :29~
40
5 Borthakur DN. 1977. Mikania and Eupatorium : Two noxious
weeds of N. E. region. India Farm ,26 :25~26
6  Chong DT , Tajuddin I ,Samat AMS , et al . 1997. Stocking rate ef2
fects on sheep and forage productivity under rubber in Malaysia. J
A gric Sci ,128 (3) :339~346
7  Cock MJ W. 1982.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Mikania
micrantha from the neotropical region. Trop Pest M anag ,28 (3) :
242~254
8 Cock MJ W. 1982. The biology and host specificity of L iothrips
mikaniae ( Priesner) ( Thysanoptera : Phlaeothripidae) ,a 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of Mikania micrantha (Compositae) . B ull
Ent Res ,72 :523~533
9  Dortas MEM ,Aparecida MMM ,Ruas PM , et al . 1998. Cytogenetic
analysis in populations of Mikania micrantha HB K I. ( Aster2
aceae) . Nat Rio Claro ,23 :61~69
10  Dutta SK ,Sarkar SK ,Barbora BC. 1968. Control of Mikania in tea
with 2 ,42D and M. C. P. A. Two B ud ,15 :83~84
11  Fatuesi S , Tauili’ili P , Taotua F , et al . 1991. Cultural methods of
pest control of taro ( Colocasia esculenta Schott ) in American
Samoa (South Pacific Ocean) . Micronesica (supp . 3) :123~128
12  Freitas AVL . 1991. Variation ,life cycle and systematics of Tegosa
claudina ( Eschscholtz) (Lepidoptera , Nymphalidae , Melitaeinae)
in Sao Paulo State ,Brazil. Revista B rasilei ra De Entomol ,35 (2) :
301~306 (in Portuguese)
13  He L2P(何立平) ,Liang Q2Y(梁启英) , Yang R2H (杨瑞华) , et
al . 2000. An exotic weed : Mikania micrantha - Its distribution
and harmfullness in Shenzhen. For Sci Technol Guangdong Prov
(广东林业科技) ,16 (3) :38~40 (in Chinese)
14  Holm ,L G , Plucknett ,DL , Pancho ,J V , et al . 1977. The World’s
Worst Weeds. Distribution and Biology. 609. Honolulu : Hawaii Uni2
versity Press.
15  Hu Y2J (胡玉佳) & Paul P2H But (毕培曦) . 1994. A study on life
cycle and response to herbicides of Mikania micrantha . Acta Sci
Nat u U niv S unyatsen (中山大学学报) , 33 (4) : 88~95 (in Chi2
nese)
16  Hu Y2J (胡玉佳) & Paul P2H But (毕培曦) . 2000.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e features of Mikania micrantha flower. Acta Sci
Nat u U niv S unyatsen (中山大学学报) ,39 (6) :123~125 (in Chi2
nese)
17  Huang Z2L (黄忠良) ,Cao H2L (曹洪麟) ,Liang X2D (梁晓东) , et
al . 2000. The growth and damaging effect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different habitats. J Trop S ubt rop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8 (2) :131~138 (in Chinese)
18 Ipor IB. 1991. The effect of shade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kania micrantha HB K. M alaysian A ppl Biol ,20 (1) : 57~
63
19  Ipor IB , Price CE. 1992. Effect of shade on uptake ,translocation ,
distribution and activity of imazapyr on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J Plant Protect Trop ,9 (2) :161~168
20  Ipor IB , Price CE. 1992. Influx and efflux of 14C2imazapyr in the
leaf slices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J Plant Protect Trop ,9
786112 期                张炜银等 :外域恶性杂草薇甘菊研究进展     
(3) :179~186
21  Ipor IB ,Price CE. 1992. The effect of simulated rain on the activity
and uptake of imazapyr on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Pertani2
ka ,15 (2) :99~103
22 Ipor IB , Price CE. 1994. Uptake , translocation and activity of
paraquat on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grown in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Internat J Pest M anag ,40 (1) :40~45
23  Ipor IB , Tawan CS. 1995. The effect of shade on leaf characteristics
of Mikania micrantha (Compositae) and their influence on reten2
tion of imazapyr. Pertanika J Trop A gric Sci ,18 (3) :163~168
24  Ismail BS ,Mah LS. 1993. Effects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on 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weed species. Plant Soil ,157 (1) :
107~113
25  Kong G2H (孔国辉) , Wu Q2G (吴七根) , Hu Q2M (胡启明) .
2000. Exotic weed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appeared in south
China. J Trop S ubt r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8 ( 1) : 21 (in
Chinese)
26  Kong G2H(孔国辉) ,Wu Q2G(吴七根) ,Hu Q2M (胡启明) ,et al .
2000. Further supplement data on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Asteraceae) . J Trop S ubt r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8 (2) :
128~130 (in Chinese)
27 Lentz DL , Clark AM , Hufford CD , et al . 1998.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Honduran medicinal plants. J Ethnopharmacol , 63
(3) :253~263.
28  Li M2G(李鸣光) ,Zhang W2Y(张炜银) ,Liao W2B (廖文波) , et
al . 2000. The history and status of the study on Mikania micran2
tha. Ecol Sci (生态科学) ,19 (3) :41~45 (in Chinese)
29 Maffei2Eliane MD , Marin2Morales MA , Ruas PM , et al . 1999.
Chromosomal polymorphism in 12 populations of Mikania micran2
tha (Compositae) . Genet Molec Biol ,22 (3) :433~444
30 Parker C. 1972. The Mikania problem. Pest A rtic News S um m ,
18 :312~315
31  Peng S2L (彭少麟) , Xiang Y2C (向言词) . 1999. 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and effects of ecosystems.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
19 (4) :560~569 (in Chinese)
32  Shao H(邵 华) ,Peng S2L (彭少麟) ,Wang J2D (王继栋) , et al .
2001. The potential utiliza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Mikania micran2
tha . Ecol Sci (生态科学) ,20 (1 ,2) :132~135 (in Chinese)
33  Romero A ,Carrion G. 1998. First record of Dietelia portoricensis
(Uredinales) from Mexico. Revista Mexicana de Micol ,14 (6) :53
~55 (in Spanish)
34  Ruas PM ,Ruas CF. 1987. Karyotypes and chromosome morphology
in the genus Mikania (Compositae) I. Cytologia ( Tokyo) ,52 (3) :
551~558
35  Ruas CF ,Aguiar PML R. 1997. Chromosome evolution in the genus
Mikania (Compositae) . A mer J Bot ,84 (8) :1156~1163
36 Shi Z (石  铸) . 1985. Flora of China. Vol. 74. Beijing :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37  Soerjani M , Kostermans AJ GH , Tjitrosoepomo G. 1987. Weed of
Rice in Indonesia. Jakarta :Balai Pustaka.
38  Swamy PS ,Ramakrishnan PS. 1987. Contribution of Mikania mi2
crantha during secondary successsion following slash2and2burn agri2
culture (J hum) in north2east India I. Biomass ,litterfall and produc2
tivity. For Ecol M anag ,22 :229~237
39  Swamy PS , Ramakrishnan PS. 1987. Weed potential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and its control in fallows after shifting agricul2
ture (J hum) in North2East India. A gric Ecosyst Envi ron ,18 : 195
~204
40  Swamy PS , Ramakrishnan PS. 1987. Effect of fire on population
dynamics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during early succession
after slash2and2burn agriculture (J hum) in Northeast India. Weed
Res ,27 (6) :397~404
41  Swamy PS ,Ramakrishnan PS. 1987. Contribution of Mikania mi2
crantha during secondary successsion following slash2and2burn agri2
culture (J hum) in north2east India Ⅱ. Nutrient cycling. For Ecol
M anag ,22 :239~249
42  Swamy PS , Ramakrishnan PS. 1988. Growth and allocation pat2
terns of Mikania micrantha in successional environments after
slash and burn agriculture. Can J Bot ,66 :1465~1469
43  Swamy PS ,Ramakrishnan PS. 1988. Effect of fire on growth and
allocation strategies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under early
succession environments. J A ppl Ecol ,25 (2) :653~658
44  Teoh CH ,Chung GF ,Liau SS , et al . 1985. Prospects for biological
control of Mikania micrantha H. B. K. in Malaysia. Planter ,61 :
515~530
45  Wang B2S (王伯荪) , Miao R2H (缪汝槐) ,Liao W2B (廖文波) .
2001. Revision of Mikania from China and the key of four relative
species. Acta Sci Nat U niv S unyatsen (中山大学学报) ,40 (5) :72
~75 (in Chinese)
46  Waterhouse DF. 1994. The major arthropod pests and weeds of a2
griculture in southeast Asia : Distribution , importance and origin.
Canberra :ACT ,Australian. 124~135
47  Wen D2Z(温达志) , Ye W2H(叶万辉) ,Feng H2L (冯惠玲) , et al .
2000. Comparision of basic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xotic invader weed Mikania micrantha and its companion species.
J Trop S ubt rop Bot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8 (2) :139~146 (in
Chinese)
48  Zan Q2J (昝启杰) , Wang Y2J (王勇军) , Wang B2S (王伯荪) , et
al . 2000. The distribution and harm of the exotic weed Mikania
micrantha.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 19 (6) : 58~61 (in Chi2
nese)
49  Zan Q2J (昝启杰) , Wang Y2J (王勇军) ,Liang Q2Y(梁启英) , et
al . 2001. Effectiveness of four herbicides on the harmful weeds
Mikania micrantha. Ecol Sci (生态科学) , 20 (1 ,2) : 32~3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张炜银 ,男 ,1975 年生 ,博士生 ,主要从事植物种
群学和植物群落学研究 ,发表论文 12 篇. Tel :020284112808 ,
E2mail :ls31 @zsu. edu. cn
886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