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小粒咖啡品质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



全 文 :2014. 4 总第59期
8
云南小粒咖啡品质影响因素
研究与分析
咖啡是茜草科咖啡属热带常绿植物,与可可、茶叶
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其产量、消费量、产值均居三大
饮料之首[1,2,3]。云南具有生产高品质咖啡的独特地理和
气候优势,生产的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
带果酸味”的特点,可与世界最好的咖啡蓝山咖啡相媲
美,曾被国际咖啡组织评为一类产品[1]。
长期以来,受饮食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咖啡在
何红艳1 程金焕1 张晓芳1 熊贤坤1 杨 阳1 毕晓菲1 余锁姝2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 云南保山 678000
2保山科技情报研究所 云南保山 678000)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我国咖啡消费量增加的同时,人们对咖啡的品质
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关于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争议很多。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咖啡研究的经
验和查阅相关文献,总结了部分能够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包含品种、产区、环境、荫蔽
及采后处理等,发现有些因素过度强调不仅不会提高咖啡品质,甚至会给产业带来巨大损
失;而有些因素则可以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本文将各因素进行了简单分类,并提出了提高
咖啡品质的建议。
关键词:咖啡;品质;因素
我国的年人均消费量仅为15克,不足世界平均消费量的
1/30。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和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咖啡在国内消费日益普遍。在消费量增加
的同时,人们对其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目前针对
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存在很多争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咖啡种植者的信心和产业发展。咖啡的品质包含咖
啡豆大小、色泽、破损率和杯品质量等很多指标,而影
将对保障我国粮食能源安全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开绵,林雄,黄洁.国内外木薯科研发展概况[J].热带农业科
学,2001,1(89),56-59
[2] 李庚虎,安飞飞,欧文军,等.除草剂Basta对11个木薯品种(品系)
组培苗生长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3,34(4):681-684
[3] 黄洁,李开绵,程序,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研究与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421-426
[4] 黄洁,李开绵,刘永花,等.中国木薯产业化的发展对策[C].热带
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
文集,2006:596-608
[5] 黄洁,李开绵,叶剑秋,等.我国的木薯优势区域概述[J].广西
农业科学,2008,39(1):104-108
[6] 王丹.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中
农业大学,2009
[7] 王春乙.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气候变化通讯,2004,(4)
[8] 居煇,许吟隆,熊伟.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J].环境保护,
2007,(11):71-73
[9] 郭卫华,袁爱民,高民,等.浅议中国气候特点对农业发展的影
响[J].甘肃农业,2010,02(283):54-55
[10] 王馥棠.近十年来我国气候变暖影响研究的若干进展[J].应用
气象学报,2002,13(6):755-766
[11] 高学杰,赵宗慈,丁一汇,等.温室效应引起的中国区域气候变
化的数值模拟Ⅱ中国区域气候的可能变化[J].气象学报,
2003,6l(1):29-38
[12] 徐霜芝,俞连根.近40年全球气温增暖和华东地区气候变化的
分析[J].科技通报,1996,12(5):262-267
[13] Howeler, R.H. 1985,Mineral nutrition and fertilaization of
cassava.In:Cassava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UNDP-CIAT Cassava Program,ail,Colombia,pp.249-320
[14] Howeler,R.H.1987,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in cassava-
bassed cropping systems.In:Tay.T.H.,Molhtaruddin,A.M.
and Zahari,A.B.(eds) Poceedings Intenlational Conference
Steepland Agriculture in Humid Tropics.Kuala Lumpur.
Malaysia,17-21 August, pp.490-517
[15] 温健,郑观溢.木薯北移栽培的可能性及存在问题[J].中国农业
科学,1964,(2):45-48
[16] 陈显双,杨琴,周少霞,等.广西木薯种质圃木薯品种(系)寒害调
查报告[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8-11
产 业 论 坛
9
2014. 4 总第59期
基金项目:国家星火科技项目“云南小粒咖啡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
作者简介:何红艳(1983—),女,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咖啡加工。E-mail:rjshhy@126.com。
通讯作者:程金焕(1981—),男,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咖啡种植和初加工。
响咖啡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包含品种、产地环境、荫蔽
栽培及采后处理等。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咖啡研究的经验
和查阅相关文献,对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进行了整理,
希望能对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品种因素
世界上主栽咖啡有两大类,分别是中粒种咖啡
(C.robusta)和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 L.),小粒
种口感更佳,售价也更高。云南目前商业化种植的均
为小粒种咖啡,主要栽培的小粒咖啡品种有卡蒂姆
7963、P系列(P1、P2、P3、P4)、P86、PT 、T系列
(T8867、T5175)、CC25、铁毕卡、波邦、卡杜拉、
卡杜艾及维拉撒其等。近年来,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
所选育的德热系列(德热063、德热161、德热191-1)
也在进行推广[5-7]。就品种而言,铁毕卡、波邦是被世
界公认的高品质小粒咖啡品种。1958年云南省小粒咖啡
在英国伦敦国际博览会上被国际咖啡组织评为一级品,
参赛的品种就是波邦、铁毕卡。卡蒂姆系列(包含P系
列和T系列等)品种,因含有部分中粒种咖啡基因,杯
品品质较纯小粒种差。目前国内纯铁毕卡咖啡豆售价高
于卡蒂姆一倍甚至更多。张洪波等[7]研究了各品种不同
种植区域、不同年份的杯品质量,结果显示,只有卡蒂
姆杯品质量一般,特别在海拔900米以下,均为C级;
而内在质量好的品种,如卡杜艾等,不同年份杯品质量
均较高。
二、产区和环境因素
(一)产区因素
黄家雄[8]等研究分析了保山、德宏和普洱3个咖啡
产区卡蒂莫咖啡豆的感官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及
卫生指标,结果显示,各检测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标准;
物理指标方面,保山咖啡豆粒径最小,但缺陷豆比例最
低,物理形状均匀;化学指标方面,保山豆咖啡因含量
最高,普洱豆水浸物和粗脂肪含量最高,德宏豆总糖和
粗纤维含量最高。
(二)纬度因素
李锦红[9]等从纬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海拔约1000
米的保山、德宏、普洱3个产区的卡蒂莫7963的52个样
品杯品品质,发现在同一海拔范围内,纬度与杯品质量
之间存在正相关。同时也认为,纬度被认为是咖啡杯品
质量的表面现象,在纬度的背后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与环
境相关的因素。
(三)海拔因素
海拔对咖啡的品质影响也很大,通常认为,高海
拔地区的咖啡品质比低海拔的好,因为高海拔地区的咖
啡开花时间晚、花期长,果实成熟期晚,有利于果实
中有机物质的积累,能增加酸度和蔗糖的含量[4,13]。黄
家雄[14]等研究了保山潞江坝海拔784~1550米的8个咖啡
样品,结果显示,海拔与咖啡豆的千粒重、总糖含量达
显著相关,与咖啡因含量达极显著负相关,与粗脂肪含
量达显著负相关。他认为,在适宜咖啡生长的海拔范围
内,随着海拔的升高,咖啡豆千粒重和总糖含量也随着
增加,但咖啡因和粗脂肪含量会减少。
(四)荫蔽因素
小粒咖啡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静风、荫蔽的
环境。龙乙明等研究发现,适当的荫蔽环境下,咖啡的
植株长势更好,产量更高,水肥利用率增加[10-13];张洪
波[12]等研究指出,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有利于咖啡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草害的
发生,并有利于咖啡的丰产、稳产;李锦红[10]等研究了
云南3个咖啡主产区不同海拔荫蔽与非荫蔽耕作系统下
咖啡豆的质量,结果显示,海拔1000米以下,荫蔽环境
下的咖啡豆香气、味道、黏度、酸度、17号筛带壳豆、
带壳豆千粒重和D/F值(带壳豆干重/鲜果重)等指标均
优于无荫蔽环境下的咖啡豆。
三、采摘及采后处理因素
(一)果实采摘因素
小粒咖啡是分批开花,果实一般在9月至翌年3月分
批成熟。在此期间,应做到随熟随采。咖啡未熟果或过
熟果与成熟鲜果混合采摘时,一方面在脱皮、脱胶和脱
壳过程中容易被损伤,形成大量的机损豆,影响咖啡豆
外观品质;另一方面,未熟果杯品时的木质味和过熟果
杯品时的过度发酵味都会影响咖啡的杯品,从而降低咖
啡的整体品质[18-21]。
(二)初加工因素
咖啡鲜果的加工分为干法加工、湿法加工和半湿法
加工3种,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咖啡最终的价格和质量具
有很大的影响[18]。云南主要采用湿法加工,其工艺流程
为咖啡鲜果→分级→脱皮→脱胶(发酵或机械)→浸泡
→清洗→干燥→带壳豆→脱壳→抛光(部分使用)→分
级→包装→入库。容易影响咖啡品质的主要环节:加工
不及时,造成鲜果发霉发臭,影响咖啡豆的颜色和杯品
质量;脱胶不完全,影响咖啡豆颜色和杯品质量;脱
胶程度不一,影响咖啡各批次间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脱
产 业 论 坛
2014. 4 总第59期
10
壳过程中不含有抛光程序,不能把银皮除去,造成咖
啡豆颜色较差和焙炒后苦味增加;储存过程中卫生不
达标、仓储条件差或储存时间过长,影响咖啡豆的颜色
和杯品[18-21]。
(三)烘焙因素
咖啡的制作包含烘焙、包装和冲泡等环节,咖啡
80%的味道来自于烘焙,因此有人就说,烘焙是一门技
术更是一门艺术,好的咖啡豆有可能未得到专业烘焙师
的烘焙而无法体现其品质。咖啡的烘焙大致可分为轻
度烘焙、中度烘焙、深度烘焙三大类。不同豆根据其硬
度和内在杯品性质,适合不同的焙炒方法。影响烘焙的
因素很多,如烘焙的时间、温度、机械及烘焙师的经验
等,但大多是人为可控因素。
(四)包装因素
烘培好的咖啡豆应冷却后再进行包装。目前通常
使用带排气阀的包装袋进行包装,目的是让新鲜咖啡豆
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同时防止氧气进入袋内而保鲜。
总之,无论什么样的包装,只要打开了,就要贮存在
阴凉、干燥的环境和密封的容器中,否则咖啡不但易吸
潮,氧化变质,咖啡的香味物质也很容易挥发散失。因
此,咖啡豆保存要尽最大努力防止新咖啡受空气、热、
光及潮湿等一切可以破坏咖啡味道因素的影响。
(五)冲泡因素
冲泡是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影响
口感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温度。咖啡本身含
有上百种物质,而这些物质都是随着不同的萃取温度被
萃取出来,由此也造成咖啡不同的口感,冲泡的最佳温
度为88~92℃。②研磨度。根据制作的方法、品种及烘
培度来定。③粉量和水量。粉量的多少与用水通常呈正
比;④制作者。制作者操作熟练程度也是影响口感的一
个关键因素。
四、小结
综上所述,影响咖啡品质的因素有很多,包含了品
种选择、产地、环境、荫蔽栽培、采摘及采后处理等。
这些因素中,品种、环境和荫蔽栽培是内在决定因素,
选择恰当,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咖啡。采后处理各个环
节,处理得当可以保证咖啡品质正常的体现,但不能创
造出咖啡的品质。
内在因素中,过分宣传某一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
造成产业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过分强调品种杯品品质
的重要性,忽视抗病性,可能会造成咖啡病虫害的大范
围蔓延。各产区咖啡存在差异,但各有特色,过分宣传
某一产区,也会影响云南咖啡产业的整体发展。如果过
分强调纬度和海拔的重要性,一旦超出了咖啡适宜生长
的范围,甚至不可能生产出咖啡。过分荫蔽或荫蔽树种
选择不恰当,也会影响咖啡的产量和品质。
采摘和采后处理的环节要做到精益求精,任何一个
步骤的疏忽,都会影响最终的品质,只有做到每个环节
都一丝不苟,才能真正体现出云南小粒咖啡内在的优异
品质。
参考文献
[1] 黄家雄.小粒咖啡标准化生产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
[2] 刘光华,张星灿.从深山走向世界的云南咖啡[M].昆明:云南人
民出版社,2010
[3] 郭容琦,罗心平,李国鹏,等.云南小粒咖啡发展现状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09(3):209-212
[4] Raghuramulu Y.刘昌芬,译.影响咖啡品质的遗传和环境因
素[J].Indian Coffee,1997(8):7-9
[5] 黄家雄,李贵平.中国咖啡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西南农业学
报,2008,21(4):1178-1181
[6] 李亚男,李荣福,黄家雄,等.咖啡主要栽培品种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35):1178-1181
[7] 张洪波.李维锐,周仕峥,等.云南咖啡品种使用研究及创新
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11(10):24-33
[8] 黄家雄,李亚男,杨世贵,等.不同产地小粒种咖啡质量比较研
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0,34(4):7-10
[9] 李锦红,周华,张洪波,等.纬度对云南咖啡质量的影响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1(10):101-104
[10] 李锦红,张洪波,周华,等.荫蔽或非荫蔽耕作制度对云南咖啡
质量的影响[J].热带农业科学,2011(10):20-23
[11] 孙燕,董云萍,杨建峰.咖啡立体栽培及优化模式探讨[J].热带
农业科学,2009,29(8):43-47
[12] 李锦红,张洪波,周华,等.云南小粒种咖啡荫蔽栽培研究讨[J].
热带农业科技,2010,33(3):40-45
[13] 章传政,黎星辉,朱世桂.咖啡荫蔽技术研究[J].广西热带农业,
2005(4):25-28
[14] 黄家雄,吕玉兰,程金焕,等.不同海拔对小粒种咖啡品质影响
的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2(8):4-7
[15] 李晓霞,张吉光,杨天武,等.云南不同海拔小粒种咖啡生长发
育情况调查[J].云南热作科技,2002,25(4):8-16
[16] 莫丽珍,闫林,等.小粒种咖啡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图解[M].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17] (日)田口护著.咖啡品鉴大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9
[18] 文志华,黄家雄,等.咖啡加工技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11
[19] 武瑞瑞,李贵平,王雪松,等.咖啡湿法加工过程中影响品质的
因素分析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2,10(5):1-3
[20] 何红艳,文志华,李国鹏.咖啡采后处理及初加工技术[J].广东
农业科学,2008(12):119-212
[21] 毕晓菲,胡发广,李亚男,等.云南小粒咖啡不同初加工方法
产出率的测定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7):67-69
产 业 论 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