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分布变迁研究



全 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N . o 4 , 1 9 , 5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地理
分布变迁研究
蓝 勇
樟科楠木属 (尸h oe be N se )楠木是我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经济
林木 。 古代楠又写成榕 , 又有称其为赤根 、 交让木 。 在历史时期中
国楠木生长的地理分布远 比现在广阔 , 成林面积十分广 ,在中国经
济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在中国古代最注重其中的祯楠 ( P . z h en -
an
。 )这一种 ,但长期以来因没有科学的植物科属种的分类 ,.所以在
大量古籍中多只记载楠木 ,其习惯是包括樟科楠木属的其它许多
种 ,如桂楠 (户. k) 、 紫楠 (尸 . : ) 、 长 叶楠 (尸 . 1) 、 台楠 (尸 . fc ) 、 山楠
( 尸 . : ) 、 竹叶楠 (尸。 fa )等种类 ,甚至 包括樟科润楠属 ( M ac h ilu :
N es )和赛楠属 ( N ot ha hP oe be B lu m召 ex M ies s )n 的一些种类 ,这样
本文所探讨的楠木实际上是指樟科楠木属 、 润楠属和赛楠属 的历
史地理分布变迁 。
目前最早而系统记载楠木生长分布的是成书于战国后期 的
《山海经 》 。 其书记载产楠木的地区如下 : 虚勺之山 (浙江会稽 ) 、 石
脆之山 (陕西华县境 内 ) 、 夭帝之山 (甘南眠县境内 ) 、 翠 山 (甘南玛
曲峨 山一带 ) 、 底阳之山 (青海乐都 、贵德一带 ) 、 符惕之山 (青海大
通一带 ) 、敦亮之山 (在黄河以北 ? ) 、 余峨之山 ( 山东南部 ) 、 夸父之
山 (河南灵宝溶山 ) 、 纶 山 (河南南阳一带 ) 、朝歌之 山 (河南南部 ) 、
瑶碧之山 (豫鄂交界处 )、 暴山 (湖南 )① 。 对于《 山海经 》的记载是否
可信 , 由于一是对《 山海经 》一书的性质现在还无统一认识 , 一是对
以上诸山的位置也无统一的看法 ,而从现代植物学角度来看 , 楠木
分布在如此靠北也还存在一定 的疑问 ,故 《山海经 》的记载只是当
时楠木分布可能 比现在更靠北趋势 的一种反映 ,而不能完全作为
推断当时楠木分布的具体北界指标 。 对此我们还将作具体分析 ,在
下面气候变化处作进一步的讨论 。
对南方楠木分布可以用有关考古发掘材料作为根据 。 考古工
作者曾在四川 、湖北 、 湖南 、江西 、 江苏 、 安徽 、 福建 、 广东 、 浙江等地
发现 了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各个时代的楠木的木撑墓 、 独木船棺 、木
板棺 ,其中特别是许多独木式的楠木船棺 ,系用直径 1米以上的整
块楠木挖成 , 有些木掉墓的木材系用宽近 1 _米的楠木板组成 。 考古
发掘发现的春秋至汉代楠木棺掉主要有 : 广元昭化宝轮院战国前
期的大批船棺 ,有的长约 6 米 ,宽约 1 米 , 高约 50 厘米② 。 巴县冬
笋坝战国前期的 16 座楠木船棺③ 。 奉节瞿塘峡战国前期的多具楠
木棺 , 基中风箱峡的一具长 21 0 厘米 ,宽 50 至 58 厘米① 。 新都马
家乡战国前期的楠木木掉 , 34 根长杭和 12 根短杭组成的木杭宽
厚在 50 厘米左右 ,独木棺长 4 14 厘米 ,高 98 厘米⑤ 。 荣经古城战
国后期的楠木内棺⑥ 。 蒲江战国中期东北乡楠木独木棺三具 ,其中
一具长 7 26 厘米 ,宽 90 至 10 2 厘米 ,高 59 厘米 ,一具宽达 14 4 厘
① 参见《山海经 》卷一《南次二经 》 ,卷二 《西山经》 、 《西次二经 》 、 《西次三
经 》 ,卷三《北山经 》 ,卷四《东次二经 》 ,卷五 《中次六经》 、 《中次八经 》 、
《中次十一经 》 、 《中次十二经 》 。
②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发掘记 》 ,文物出版社 1 9 6。年版 。
③ 四 川省博物馆《四川船棺发掘记 》 。
④ 童恩正 《记瞿塘峡盔甲洞中发现的巴人文物 》 , 《考古 》 1 9 6 2 年 5 期 ;李
莉《四川奉节县风箱峡崖棺葬 》 , 《文物 》 1 9 7 8 年 7 期 。
⑤ 四川省博物馆《四川新都战国木撑墓 》 , 《文物 》 1 9 8 1 年 6 期 。
⑥ 代善奎 《荣经发掘三座战国古墓 》 , 《四川 日报 》 1 9 8 3 年 7 月 9 日 。
·
2 0
·
米 , 另一地的一具楠木棺厚 13 厘米 ,长 4 0 厘米 ,宽 1 米① 。 重庆
市临江路西汉墓共五座 ,全为楠木木撑② 。 绵竹县战国时期的楠木
船棺 ,长 53 厘米 ,宽 60 至 90 厘米 ,高 56 厘米③ 。 成都市发现有春
秋至汉代楠木棺掉 ,如成都石羊楠木木撑长 4 40 厘米 ,宽 2 . 8 米 ,
共三棺 。 成都羊子山掉厚 10 厘米 ,宽 80 厘米 ,长 2 70 厘米 。 成都
百花潭船棺 已腐坏 。 成都凤凰山 , 32 条大楠木构成撑盖木 ,长 4 40
厘米 ,宽 60 厘米 ,厚 4 厘米④ 。 青川秦代的 72 个墓 中有 48 个掉 ,
56 个棺 , 中多系用楠木⑤ 。巫溪荆竹坝汉代独木悬棺 沈 棺 ,其中一
为整根楠木挖成 ,长 16 2 厘米 ,宽 45 厘米 ,高 49 厘米⑥ 。 大 邑五龙
战国的楠木独木船棺三具 ,其中一具长 9 米 ,宽 13 6 厘米 ,高 2 厘
米⑦ 。 彭县太平战国中期楠木船棺 ,全 长 7 40 厘米 , 宽 1 10 至 1 25
厘米 ,高 5 至 “ 厘米⑧ 。 江西贵溪先秦时期的崖墓内存放棺木 37
具 , 大部分是用闽楠制成 , 有的宽 95 厘米 ,通高多在 1 20 厘米 至
3 0 厘米之间⑨ 。 江苏武进县战国木船棺 ,长 n 米 , 口宽 90 厘米 ,深
42 厘米L 。 江苏连云港汉代木棺用整段楠木挖成 ,长 2 13 厘米 , 宽
① 龙腾 《四 川蒲江战国武士船棺 》 , 《考古 》 1 9 8 3 年 12 期 ,四 川省文管会
《蒲江县战国木撑墓》 , 《文物》 1 9 8 5 年 5 期 。
② 重庆市博物馆《重庆市临江支路西汉墓 》 , 《考古 》 1 9 8 6 年 3 期 。
③ 王有鹏《四川绵竹县船棺葬 》 , 《文物》 1 9 8 7 年 10 期 。
④ 胡玉钮 《成都石羊西汉木撑墓 》 , 《考古与文物 》 1 9 8 3 年 2 期 ; 四川文管
会《成都羊子山第 17 2 号墓发掘报告 》 , 《考古学报 》 1 9 5 6 年 4 期 ;四川
省博物馆《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 》 , 《文物 》 1 9 7 6 年 3 期 ;四川
省博物馆《成都凤凰山西汉木撑墓 》 , 《考古 》1 9 5 9 年 8 期 。
⑤ 四川省博物馆《青川县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犊 》 , 《文物 》 1 9 8 2年 1 期 。
⑥ 四 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崖葬科研小组《四 川巫溪荆竹坝崖葬调查
清理简报》 , 《考古与文物 》 1 9 8 4 年 6 期 。
⑦ 四川省文管会《四川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葬 》 , 《文物 》 1 9 8 5 年 5 期 。
⑧ 四川省文管会《四川彭县发现船棺葬 》 , 《文物 》 1 9 8 5 年 5 期 。
⑨ 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 , 《文物 》1 9 8 0 年 n 期 。
L 谢春祝《奄城发现战国时的独木舟 》 , 《文物参考资料 》1 9 5 8年 n 期 。
·
2 1
·
6 5厘米 ,高 51 厘米① 。 湖南 长沙战国棺掉多用楠木做成② 。 浙江
绍兴中有的棺木系用整块楠木剖成③ 。 广东化州县东汉楠木棺① 。
福建崇安县春秋时期的楠木船棺 , 长 4 89 厘米 , 宽 5 厘米 ,高 73
厘米 ,闽楠制成⑤ 。 福州船棺 . 楠木制成⑥ 。 安徽天长县汉代棺撑多
用巨型杉 、 梓 、 楠木制成 , 有的直径达 1 米以上⑦ 。 安徽长丰县东周
楚王和贵族墓九个出土巨型楠木棺停⑧ 。
除以上的汉及以前的独木船棺外 ,还可以从 中国历史时期崖
棺葬普遍用楠木作为棺材这一点看中国楠木的地理分布 。
结 合文献与考古发掘来看 , 湖北 林归 、 宜 昌⑨ 、 巴东 , 四川巫
山 、 巫溪 、 彭水 、 黔江L 、 秀山 、 南川 , 云南盐津 、 威信 , 陕西汉中 ,甘
肃 南部@ , 四川雷波L 、 乐山地 区L 、 高县 、 箔连L , 云南 楚雄万家
① 南京博物院《江苏连云港海州网瞳庄 汉木杭撑墓 》 , 《考古 》 1 9 6 3 年 6
“期 。
② 吴铬生 《长沙市郊战国墓与汉墓出土情况 》 , 《文物参考资料 》 1 9 5 6 年 4
期 。
③ 绍兴文管会《绍兴凤凰山木撑墓 》 , 《考古 》 1 9 7 6 年 6期 。
④ 《广东化州县石宁村发现六艘东汉独木舟 》 , 《文物 》1 9 7 9 年 12 期 。
⑤ 福建省博物馆等《福建崇安武夷山白岩崖洞清理简报 》 , 《文物》 1 9 8。
年 6期 。
⑥ 陈龙 、 狄宠德《武夷山崖棺溯源 》 , 《民族学研究》 , 民族出版社 1 9 8 2 年
版 。
⑦ 安徽省文物队《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 》 , 《考古 》 1 9 7 9年 4 期 。
⑧ 张帆《江淮丘陵森林的盛衰及中兴 》 , 《农业考古 》 1 9 8 3年 2 期 。
⑨ 舒之梅《湖北株归 、 宜昌三处悬棺葬调查简记 》 , 《民族 学研究 》 , 民族
出版社 1 9 8 2 年版 。
L 罗开玉 《晚期巴蜀文化墓葬初步研究》下 , 《成都文物 》 1 9 9 1 年 4 期 ;陈
丽琼《长江三峡的悬棺葬 }) , 《巴渝文化 》 , 重庆出版社 1 9 8 9 年版 。
L 霍巍 、 黄伟《四川丧葬文化 》 , 四川 人民出版社 1 9 9 2 年版 。
L 刘世旭等《四川雷波县糖房坝发现崖葬 》 , 《考古与文物 》1 9 8 6 年 4 期 。
L 马琦 《四川乐山地区崖穴悬棺葬调查报告 》 , 《考古 》 1 9 8 年 n 期 。
@ 蒋万锡 《宜宾地区悬棺葬调查记 》 , 《考古 》 1 9 8 1 年 5 期 。
·
2 2
·
坝① ,浙江临海 、 天台 、 瑞安 、 遂昌 , 湖南常德 、 永顺 、 沪溪 、 保靖 、 大
庸 、 桑植 、 吉首 、 凤凰 、 花垣 ,广西象 山 、 武仙 、 全 州 、 东兰 、 平果 、 隆
安 、 崇左 、 龙州 、 扶绥 、 田攻 、 柳江 、 融县 、 武宣 、 大新 、 南丹 、 河池 、 宁
明 、 宜 山 、 都安 、 桂林 、 三江 、 凌云 ,江西余江 、横峰 、 文丰 、 上饶 、 余
干 、 铅山 、 弋阳 、 南丰 、 南城 、 黎川 、 乐安② , 四川琪县③ 、 兴文 、 沪县 、
合江 、 南川 、 黔江 、 云阳 、 简阳 , 贵州罗甸 、 惠水 (柏木 ) 、 望漠 、 镇宁 、
安顺 、 柴云 、 松桃 、 石吁 、 秀 山 、 酉阳 、 沿河 、 岑巩 以及台湾④ 等地都
有崖棺葬存在 。 以上这些崖棺葬的时间从春秋战国直至清代 , 其棺
木的用材主要是楠木 ,只间有用柏木 、 栗木 、栋木和松木 。 可以说这
些崖棺葬所用的木材主要取之于当地的楠木资源 。 这样中国崖棺
葬和独木舟分布的地区应基本上是与当时的楠木地理分布相吻合
的 。
从以上分布来看 ,先秦时期 中国楠木分布应比现在要偏北一
些 ,其北界可能达到秦岭北坡地 区和河南南部地 区 , 甚至可性主到北
纬 35 度左右的地区 , 比现在分布靠北一个多纬度左右 (详后 ) 。
不过 , 当时北方黄河流域主要是用柏木为舟 , 《诗经 》多有 : “ 汛
彼柏舟 ,亦汛其 流 ” 、 “ 汛 彼柏舟 , 在彼 中流 ” 、 “ 汛 彼柏舟 , 在彼河
侧 ” 。 《诗经 》里还有 “ 安得沙棠木 ,夸」以为舟船 。 ” 礼记 · 檀 弓》记载
① 云 南省文物工作队《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清理报告 》 , 《学古学报》
1 9 8 3年 3 期 。
② 林华声《试谈我国东南地区悬棺葬的几个问题 》 ,林忠干 、 梅华全《武
夷 山悬棺葬年代与族属试探 》 ,谢心宁《湘西酉水流域城崖墓考察 》 ,
张世锉 《广西崖洞葬和几个有关问题的商讨 》 , 张一民《广西左右江地
区崖洞葬初步调查 》 , 彭适凡 、 李放《有关武夷山地区悬棺葬的LJ 个间
题 》 , 均见中国民族学会 《民族学研究 》 , 民族出版社 1 9 8 2 年版 。③ 四川省博物馆 《四川琪县 “ 乡认 ”悬棺及岩画调查记 》 , 《文物资料丛
刊 》第二辑 ,文物出版社 1 9 7 8 年版 。
④ 石钟键《四川悬棺葬》 ,雷广正 、莫俊卿 《黔南悬棺及其族属初探 》 , 曾
文琼《试论悬棺葬的族属及性质 》 ,席克定 《贵州松桃 、 岑巩悬棺葬清
理记 》 , 陈国强 、 郭志超 《台湾高 山 族的崖 葬 》 , 均 见前揭 《 民族 学研
究 》 。
·
2 3
·
天子用梓木为棺 、柏木为掉 , 《礼记 · 丧大记 》载君用松撑 、 大夫用
柏撑 、 士用杂木撑 。 《汉制考 · 合棺 》 : “ 油杉为上 ,柏次之 。 ” 可见当
时中国北方楠木的分布是十分有限的 。
先秦汉晋时期中国楠木分布重心 当时仍是在 中国南方 ,直到
汉晋时期许多史籍都对南方的楠木有较多的记载 , 特别是对江南
地 区 。 《史记 · 货殖列传 》称江南地区出产楠木 ,而不载当时的西南
夷地 区出产楠木 。 《汉书 · 地理志 》载今安徽地区有 “ 木之输 ” ,颜师
古注曰 : “ 木 ,枫楠豫章之属 。 ” 陈藏器 》 : “ 楠木高大叶如桑 , 出南方
山中 。 ” 吴都赋 》 : “ 楠榴之木 ,相思之树 。 ” 据《潜夫论 · 浮移 》记载 ,
当时北方的京城贵戚 ,必欲江南糯梓 、 豫章掖楠 。 《盐铁论 · 散不
足 》也载 : “ 富者梓棺根楠 。 ” 先秦汉晋时期中国江南地区得开发之
先 , 楠木作为资源最先得到开发利用 ,故史籍多记载其地楠木为土
产 ,其实当时中国中南和西南的楠木蕴藏十分丰富 , 只是由于开发
较晚没被人注重 ,如当时《蜀都赋 》便称 : “ 楠幽蔼于谷底… … 交让
所植 。 ” 当唐宋时期江南的楠木资源枯竭时 , 中南地 区的楠木开始
被大量开发利用 。
唐宋时期由于《元和郡县志 》 、 《太平寰宇记 》 、 《舆地广记 》 、 《舆
地 纪胜 》 、 《方舆胜览 》等总志没统一地对楠木资源加以记载 ,又没
有系统的考古发掘资料可参考 ,这样 , 准确系统地分析其时的楠木
分布较困难 。 但我们可从零星的记载和唐宋时期的一点考古资料
为基础 ,再参考以后 明清时期的系统记载 ,可以看出唐宋时期中国
楠木的分布是十分广阔的 ,其时楠木不论是从成林面积和蕴藏的
丰厚来看都应超过以后明清时期 。 今四川 、 云南 、 贵州 、 湖南 、 江西 、
湖北 、浙江 、福建 、 广西 、广东等地区当时也有大量楠木林存在 , 但
中国北方未见有关楠木出产的记载 。
在唐宋时期楠木系建筑 、 造船的重要用材林 ,江南地区的楠木
资源已 日见枯竭 ,中南地区的楠木资源开始被开发利用 。
六朝时陈文帝便用湘州盛产的 巨楠和 巨杉造了二百多艘战
船 。 唐宋时期用南方 的楠木作为造船用材也十分盛行 , 宋代 罗愿
·
2 4
·
《尔雅翼 》 :“ 楠 , 大木也 ,可以为舟 , 可以为棺 。 ”宋代寇宗确 《本草衍
义 》 : “ 楠材今江南造船皆用之 , 其木性坚而善居水 。 ” 据《西湖志余 》
记载 ,宋理宗时曾完全用香楠造了一船 。 中国南方民间仍十分流行
用楠木为棺材 ,特别是五溪蛮地区 ,这不仅见于唐宋时期的文献记
载 , 如南朝顾野王看见武夷山的船棺有 “ 数千 ’ ,① , 而且从考古发现
来看 , 在南北朝唐宋时期中国广西 、湖南 、 贵州等地都有悬棺葬的
发现② 。
唐宋时期中国楠木以四川种植最为广泛 。 当时宋祁《益部方物
略记 》认为 : “ 蜀地最宜者生 ,童童若幢盖 。 然枝叶不相凝 ,茂叶美
阴 , 人多植之 。 ” 在唐宋时四川盆地地区许多寺观仍留有许多古楠
树 。 如巴州南完寺楠木 , 唐代严武 、 史俊 、 杜甫等人便多有咏叹 , 如
杜 甫 (枯楠 》 : “ 楠木枯峥嵘 , 乡党皆莫记 ; 不知几百岁 , 惨惨无 生
意 。 ” 史俊《题 巴州光福寺楠木 》 : “ 结根幽壑不知岁 ” 。其时新繁繁江
隆道观玉帝殿有古楠二株③ ,成都犀浦国宁观有四株古楠木 “ 皆千
岁木也 ” ① ,郸县犀浦镇蓬仙观有四株古楠木⑤ ,唐代成都草堂有一
株古楠树⑥ , 永康军青城县长生观有 巨楠 , 荣州龙洞有楠 , 怀安军
星楠院内 ,’I 日有楠木 ” 、祥符寺有再生楠 , 兴元府慈济院有双枯楠 、
元都山寺有六根古楠⑦ ,云安下岩有楠木 。 宋代四川盆地中心的遂
州的交让木是作为土产记入的⑧ 。 宋代庆历五年春成都太守蒋堂
甚至一次便在成都种下了楠木二千多株⑨ 。 至于 四围山地的楠木
① 《太平寰宇记 》卷四七 。
② 中国民族学会 《民族学研究 》 , 民族出版社 1 9 8 2年版 。
③ 蒲成临《新繁古楠记 》 , 《蜀中广记 》卷六一《方物记 》引《文类 》 。
④ 陆游《成都犀浦国宁寺古楠记 》 。
⑤ 范成大《寄题郸县蓬仙观四楠 》 , 《蜀中广记 》卷六一《方物记 》引《古今
集记 》 。
⑥ 《蜀中广记 》卷六一《方物记 》 。
⑦ 《舆地纪胜 》卷一五一 、 卷一六 O 、卷一六四 、卷一八三 。
⑨ 《太平寰宇记 》卷八七 。
⑨ 《蜀中广记 》卷六一《方物记 》 。
·
2 5
·
群落便十分多了 。 《元和郡县志 》卷三 O : “ ( 南川县 ) 罗缘山 , 在县南
十二里 。 山多楠木 ,堪为大船 。 ” 这里认为堪为大船 ,必指楠木是成
林可供开发 。
唐代五溪蛮之地 (今川 、 黔 、 湘三省交界之处 )仍是楠木分布十
分广阔的地区 。 唐代段式成《酉阳杂姐 》引《武陵郡记 》 : “ 白锥 山有
木名交让 。 ” 宋代朱辅 《溪蛮从谈 》 : “ 独木船 ,蛮地多楠 ,极大者 qlJ 以
为舟 。 ” 宋史 · 五行志 》 : “ 政和四年六月沉陵县江涨流出楠木二十
七 ,可为明堂梁柱 ,蔡京等拜表贺 。 ” 由此可见当时五溪蛮地区楠木
成林面积是十分广阔的 。
明清时期对于楠木分布的记载较为系统 , 以 《古今图书集成 》
作为主要资料来分析 , 明代及清初 中国楠木地理分布的主要地区
在汉 中府 、马湖府 、 嘉定府 、 渔川府 、 沪州 、 遵义府 、 平茶长官司 、 南
昌府 、九江府 、 台州府 、 温州府 、 泉州府 、辰州府 、郴州府 、 韶州府 、 南
雄府 、 惠州府 、 潮州府 、 高州府 、 廉州府 、雷州府 、 南宁府 、铜仁府① 。
《古今图书集成 》所载的地区应是明清时期中国楠木分布最主
要的地区 。但从现代的分布考虑历史时期开发的早晚来看 , 当时云
南南部地区蕴藏着 丰富的楠木 资源 , 只是 由于开发较晚 , 交通梗
阻 , 没被记载和开发 。 如刘文征《天启滇志 》卷三《地理志 》载永昌府
产有楠木 、 楚雄府土产有楠木 。 《寰宇通志 》卷一一二+( 广南府 》则记
载 : “ 楠木溪 , 在富州东三十里 , 下流合楠汪溪 。 ” 直到民国《新纂云
南通志 》卷六 一《物产考 》仍载保山 、龙陵 、 梁河 、 芒遮 、 板宁等处 ,
“ 江近夷地或以剖独木 ” 。
明代清初 , 中国楠木以四川 、 贵州 、 湖南 、 广西 、 广东 、 福建 、 江
西 、 浙江 、 云南 、 陕西为主要的分布地 区 。 经过唐宋时期的不断开
① 《古今图书集成 · 方舆编 · 职方典 》卷五三二 、 卷六 一九 、 卷六三 O 、
卷六二二 、卷六三六 、 卷六三九 、 卷六 四七 、 卷八五二 、 卷八 七六 、 卷一
0 0 一 、 卷一 O 二五 、 卷一 O 五一 、 卷一二七 O 、 卷一二 九二 、 卷一三
一九 、卷一三二三 、 卷一三三 O 、 卷一三三九 、 卷一三五 八 、 卷一三六
四 、 卷一三七一 、卷一四四四 、卷一五三三 。
2 6
·
采 , 中国江南和 中南地 区的成木楠木 已开采殆尽 , 明清时期采办
“ 皇木 ” 以楠木为主 ,其主要的采办地 区为四川古蔺 、 西 昌 、 天全 、 叙
永 、 涪陵 、 奉节 、 纳溪 、 重庆府 、 成都 、 崇庆 、 眉 州 、 马湖 、雅安 、 越西 、
灌县 、 泣川 、广元 、 洪雅 、 键为 、 丹陵 、 井研 、 宜宾 、 太平厅 , 云南 的永
善 、 乌蒙 、镇雄 ,贵州的遵义 、 绥阳 、 仁怀 、 镇安 、 桐梓等地① ,应 该说
这些地区是 当时楠木成林面积最大的地区 。 《明一统志 》和《 图书
编 》仅载当时四川的马湖府 、沪州 ,贵州的遵义 、铜仁府和平茶洞长
官司土产有楠木 ,也应是指这几个地区的自然楠木分布最集中 , 即
今川南 、黔北和黔东地区 。 这是与李时珍《本草纲 目》称楠木 “ 生南
方 ,而黔蜀诸山尤多 ” 相吻合的 。 明代成都平原地区种植楠木十分
盛行 。 《蜀都杂抄 》 : “ 楠木 巨材而 良 ,其枝叶亦森秀可玩 ,成都人家
庭院多植之 。 ” 可见当时楠木在人们的 日常生活中意义十分重大 。
经过明清时期的 “ 皇木 ” 采办 ,加以商人不断的开采 ,在清代中
国西南和中南地 区许多原来产楠木的地区 已呈现资源 枯竭 的现
象 ,如贵州铜仁府在乾隆时楠木 “ 已伐尽 ” ② , 遵 义楠 木 已 “ 亦 难
得 ” ③ ,雍正时南川县楠木 已是 “ 无成林者 ” ④ , 道 光时辰州府楠木
“ 近亦难得 ” ⑤ , 乾隆时屏山一带楠木 已称 “ 今少 ’ ,⑥ 。 现在中国的楠
木分布区域不断缩小 ,虽然南方的四川 、 贵州 、 云南 、 广西 、 广东 、江
西 、 福建 、湖南 、湖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台湾 ,甚至陕南 、 陇南 和河
南南部都有楠木生长 ,但真正成林只是龟缩分布在滇东南和 龙门
山 、 工仔睐山 、 小凉山 、乌蒙山 、大娄山一个狭小的弯月形地带 。 其中
四川盆地地 区多系半 自然林和风景保护林 , 唯四川峨嵋山和云南
东南的西畴和麻栗坡一带有一定成林原始楠木林 。 同时由于成林
① 嘉庆《四川通志》卷七一 《木政 》 。
② 道光《铜仁府志》卷四 。
③ 乾隆《贵州通志》卷一五 。
④ 民国 《南川县志》卷六 。
⑤ 黄本骥 《湖南方物志 》卷六 。
@ 乾隆《屏山县志 》卷一《舆地 · 物产 》 。
面积十分狭小 ,表现面积不够 ,难以作为一种森林来描述了 。 目前
我国已将樟科楠木属的浙江楠 、桂楠 、 大果楠 、 祯楠 、 大曹楠五种以
及赛楠属和润楠属 的九种列 为濒危及受威协的中国高等植物物
种 。
历史时期中国楠木生长分布的缩小有其 自然和社会的原因 。
(一 )从社会原因来看 , 历代无节制的开采是最重要的因素 。 长
期以来从 民间到 国家都流行用楠木来作为棺材 、 制作舟船和兴造
建筑 , 对野生楠木的取用呈现为一种无节制的状态 ,缺乏有计划有
目的的营植更新 。 如前面谈到先秦两汉时期大规模地用楠木作为
船棺 、 木掉等 ,唐宋时普遍用楠木造舟船 。 明清时这种取用仍然不
减 , 规模庞大的 “ 潜舫 ” 长五丈二尺 , 板厚达二寸 , 主要是用楠木为
原料 , 三峡地区船的杭和墙多用楠木 ,连黄河上的满篷稍船也主要
用楠木制作① 。 至于民间用楠木作为建筑房屋和用作器用具的原
料当时便十分盛行 ,王士性谈到明代许多商人用较小的楠木 “ 开板
造船 ,载 负至吴中则拆船板 , 吴中拆以为他物料 ” , 又称当时 “ 昊中
器具 皆用之 (楠木 ) ” ② 。 清代黄本骥谈到当时 “ 匠人取细叶楠之陈
者 ,制为器具 ,甚精雅 “ 。 同时又称 “ 近亦难得 , 多折屋柱为之 ” ③ . 可
见当时楠木是广泛用于器用 , 民间也十分流行用楠木造房 。为了满
足人 们所需 ,许多商人从事于楠木运输 , 《群芳谱 》就记载了当时商
人在湖南 、 贵州 、 四川等地采办楠木大规模 “ 编筏而下 ” 运销江南的
情况 。在今川南地 区直到明清时期仍流行用.楠木作为悬棺的木料 ,
多是巨材为之 。 历史时期对中国楠木损耗最大的是明清两朝为建
筑宫庭殿阁的 “ 皇木 ” 采办 ,对当时退缩到远 山的楠木资源进行了
一次空前 的扫荡式采伐 ,仅永乐四年在四川通江 白崖场采办的楠
木就达 60 。 立方米④ , 明万历三 十六年贵州巡抚郭子章便谈到在
① 《古今图书集成 · 经济汇编 · 考工典 》卷一七八 《舟揖部 》 。
② 王士性《广志绎 》卷四《江南诸省 》 。
③ 黄本骥《湖南言物志 》卷六 。
④ 张浩良《绿色史料札记 》 ,云南大学出版社 1 9 9 0 年版 。

2 8
.
贵州采办的楠 杉达 1 2 2 98 根① , 到了清朝重要的采办楠木地区马
湖府一带要采办楠木往往要深入大山十多天才能见到楠木② ,康
熙时四川宜宾县仅有一株楠木也列入了采伐之列③ , 在这种情形
下造成了当时 “ 山林空竭 ,海 内失伤 ’ ,④ ,无疑是历史时期对中国楠
木资源的一次最严重的摧残 。
(二 )从 自然原因来看 , 由于楠木是一种亚热带樟科常绿阔叶
乔木 , 对气温和湿度要求十分高 ,最适宜在年均气温 16 ℃以上 ,降
雨在 8 0 一 1 4 0 0 毫米尽上 , 当极端气温下降至一 7℃以下便会受到
严重冻害 ,影响其生长 。
从历史时期来看 , 中国气候总的趋势是 日趋寒冷 。 研究表明 ,
公元前 7 2 0 0 年至 60 0。 年左右 ,我国东部地 区的的北亚热带落叶
和阔叶混交林北界 比现在靠北 2 至 3 个纬度 ,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也比现在靠北 1个纬度 ; 我国西部地区植被则既表现为水平移
动 , 即亚热带北界比现在更靠北 , 也表现为垂直迁移 , 即山地亚热
带植被林带海拔更高 。当时浙江一带相当于今华南热带的气候 ; 在
公元前 6 5 0 0 年至 6 0 0 0 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年均温 比现在高 2 . 7℃
左右 ,青海湖地区年均气温高现在 3℃左右 , 长白山一带高现在 3
至 4 ℃左右 。 这种温湿气候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⑤ 。 所以竺可祯认
为距今 5 0 0。 年左右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 2℃左右 ;有的学者则认
为距今 7 7 0 。 至 2 1 0 0 年为华北气候温暖适宜期 , 阔叶树 木大量出
现 ,气温比现在高 5 至 3℃ ⑥ 。
应该看到历史时期中国楠木分布变迁正是在这样的 自然背景
① 《明神宗万历实录 》卷四四三 。
② 乾隆《屏山县志 》卷七 《艺文志 》 。
③ 嘉庆 《宜宾县志 》卷三一 《木政 》 。
④ 《明世宗嘉靖实录 》卷五四 。
⑤ 施雅风等《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支与重要事件 》 , 《中国科学 })B
辑 , 1 9 9 2年 1 2期 。
③ 张 子斌等《北京地区 一万 三千年来 自然环境的演变 》 , 《地质科学 》
1 9 8 1 年 3 期 。

2 9
.
下擅变的 。 《山海经 》所反映的是战国时期的情况 ,正是我国历 史时
期一个温暖时期 ,其记载的山东南部 、 河南南部 、 甘肃南部和 3 5 “ N
的陕西河南交界灵宝 、 华县有楠木分 布 . 应是可信的 。 原因如下 :
( 1) 从其它文献来看 , 《西京杂记 》记载当时长安上林苑也有四
株 楠木 。 《汉书 · 司马相如传 》云 “ (楚 )其北有阴林 巨树 ,掖楠豫
章 ” , 也证明当时 中国北方有楠木生长 。
( 2) 从现在樟科楠木属和润楠属分布来看 ,仍有分布在陕西南
部 、 山东 东 南 部 、 甘 肃 南 部 、 河 南 南 部 地 区 , 如 润楠 属 的红 楠
( M ac h il

lT un ;le rA il’) 山东唠 山有野生分布 ( 36 “ N ) , 而楠木属的
山楠 ( P h oe b。 cl} 动 e o .is ) 、 浙楠 ( P hoeb 尸 加 ,al l)e ls) l’s )和 白楠 ( P h , 加
、 u ar lt al )至今在陕西南部 、 甘肃南部有生存 ,光枝楠 ( P加el, 。 ,丫 u -
。 )tI lo/ id es ) 、 细叶楠 ( p h oeb o h iu )在陕西部有生存 , 河南南部也有樟
科楠木属的植物生存 ,基本上在 34 O N 以南地区 ,考虑到战国时期
我国北方气候 明显 比现在温暖的事实 , 有理 由相 信当时 35 oN 左
右地区有着一定的樟科雅楠属和润楠属分布 , 比现在靠北一个纬
度 。
( 3) 从有关这些地区历史气候变化 、 历史植被变化和相近生态
位 ( ec o lo g ic a l il c he )的动植物历史分布来看也证 明了这一点 。 有的
学者则研 究表明 , 全新世晚时期陕西 38 oN 的白玉 山 、 横山林区相
当于现在的延安以南林区 , 而延安以南林区相当于秦岭北坡低 山
林区 ,现在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拷 、 棕在 2 0 0 0 年前也分布于以
北的黄土区① 。 有的学者研究了与楠木生态环境相类似的棕搁科
棕搁属分布 , 也认为先秦棕搁分布在 比现在更靠北 ,是与当时气候
更温湿相关的② 。 有的学者认为河南地 区历 史时期许多喜温湿的
林种纷纷南移 ,甚至退出中原③ , 也证明了这个结论 。 其它研究也
① 朱志诚 《秦岭以北黄土植被的演变 》 , 《西北大学 学报》 (自然版 ) 1 9 8 1
年 4 期 。
② 林鸿荣《棕桐史迹 》 , 《中国农史 》 1 9 8 5 年 1 期 。
③ 徐海亮《历代中州森林变迁 》 , 《中国农史 》 1 9 8 8 年 4期 。
o 。
_
.
、 、
.
似少 0 \ O一 , 、 屯
O0
。犷0 01|
1.1.||翻仁é
..瞬 / . 、燕 。吧茹。尹 桑

因耸洛
关堰禅卿兴绷昧习ō
州仲关幸禅豁!|
城杖丧威ù州
关酬哭盆鸭留阅彩ō你州廊
. / }— 二二一又下万下,孟 _ } 楷 圣 被 长
/
/
沪洲 ,迁刃 涅 匀兰郎 裂 篓
/ l
、 户` . 今 炸 长 粥 箱
/
J浏 飞州 ,己 ,才 , , 员 ` , 拍即
2 / 产一2 1 涅 宜户 训 护乏 好厂 / 」~ 笔 关 撼 璐 军
/ 日幽 寻 握 种 华 留
3 1
表明历史气候变冷是我国诸多亚热带热带动植物分布缩小和南退
的重要原因 , 如荔枝 、 龙眼 、 芭蕉 、 柑桔 、 桑树 、 竹类 、 犀牛 、 亚洲象等
动植物分布的南退和缩小都是与历史气候变得干冷有十分密切的
关系的 。具体而言 ,研究表明春秋战国时我国亚热带北界比现在 d匕
移了两个纬度① 。 楠木的分布北移一个纬度也在其变幅以 内 。
至于《 山海经 》记载 37 O N 左右的青海大 通 、 乐都等地有楠木
还存在不少疑问 ,一是当时当地的环境能否生存楠木还存在疑问 ,
一是学术界对《 山海经 》这个地区地理位置的考证问题还不一致 ,
故本文暂不将其作为先秦时期中国楠木分布北界的依据 , 只作为
当时楠木分布更靠北的趋势的一种反映 。
早些时期中国楠木分布更靠北是与当时历史气候更温湿有
关 ,但后来北方楠木分布南退则主要不是历史气候变冷的结果 。历
史气候对 楠木分布的影响是一种潜 在的影响 , 由于楠木在海拔
l 0 0 0 M 以上生 长将受到影响 , 当气候较寒时 , 表现为其植物群落
分布线的向下退缩 , 即林带 的下降 ,群落的残破 ,分布面积的缩小 。
春秋战国时期人类的活动对林木的影响已十分大 , 先秦中国北方
楠木 的消失当是受 自然与人为因素交相影响的 ,人为的因素可能
还更大 。 因为当时北方楠木生存不可能太多 ,以其珍贵必然为人们
首先采伐 。至于先秦以后中国南方楠木资源从东向西趋于枯竭 , 因
以后南方历史气候变化幅度甚小 ,对楠木生长分布大势并无值得
提及的影响 ,则其变化完全是 由于人为的不合理采伐的结果了 。
〔作者系西 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 教授 〕
① 龚高法等《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 迁及生物分布界线的推移 》 , 《历
史地理》第五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 9 8 7 年版 。
·
3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