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濒危植物珊瑚菜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
宋春凤,刘启新* ,周义峰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 ,江苏南京 210014)
摘要 [目的]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国家Ⅱ级濒危植物珊瑚菜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探讨其在当归亚族乃至整个伞形科的起源与演化地位。
[方法]利用普通电镜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珊瑚菜的成熟果实外观及果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珊瑚菜分生果压扁类
型为背腹轻度压扁,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 分生果 5个果棱比较发达,呈角状突起;果壁较其他伞形科植物发达,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
排列较紧密;果实维管束数目较多且比较发达。[结论]与其他伞形科植物相比,珊瑚菜特殊之处在于果棱具木栓质翅。这是由珊瑚菜
果实横切面中维管束较发达造成的。通过与当归亚族中其他属的比较,推测珊瑚菜属在当归亚族中处于相对比较原始的位置。
关键词 伞形科;珊瑚菜;果实形态;解剖结构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3) 04 -01416 -03
Fruit Morpholog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Endangered Glehnia. littoralis in Apiaceae
SONG Chun-feng et al ( Institute of Botan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Nanjing,Jiangsu 210014)
Abstract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morpholog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Glehnia. littoralis and discus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ary status in Angelica subgroup. [Method]The morphology and anatomical structures of Glehnia. littoralis cremocarp,a species en-
dangered of Apiaceae in China,were observ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paraffin section. [Result] The fruit of Glehnia. littoralis was
slightly flattened dorsally and transaction of fruit was nearly pentagon. 5 fruit rib was well-developed and appeared horn-shaped. Fruit wall was
thicker than others and layers of mesocarp was more. The vascular bundle was well-developed and the number was more. [Conclusion]Com-
paring to the other Apiaceae plants,the ftuit rib with corky wing was unique. This was attributed to well-developed vascular bundle. Glehnia.
littoralis was more primitive than that of other genus in Angelica subgroup.
Key words Apiaceae; Glehnia. littoralis; Fruit morphology; Anatomical structure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1100168 ) ; 江苏省中科院植
物研究所所迁地保护重点实验室项目( 迁 201001) ;江苏省
农业科技支撑( BE2012434) 。
作者简介 宋春凤( 1979 - ) ,女,山东成武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从事
植物分子生物学及植物系统演化研究。* 通讯作者,研究
员,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植物分类学方面的研究,E-mail:
naslqx@ yahoo. com. cn。
收稿日期 2012-02-07
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属于伞形科珊瑚菜属(Gleh-
nia) ,为单种属。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江苏、浙江、
台湾、福建、广东和海南岛沿海岸[1]。珊瑚菜又名北沙参,是
一种常用的药用植物,其根和叶亦可食用,经济价值较大。
另外,珊瑚菜对海岸固沙和盐碱土的改良极为重要。它是一
种重要的盐碱土指示植物。由于近年来沿海滩涂开发,生境
破坏,野生珊瑚菜种群越来越少,已被列为国家Ⅱ级濒危保
护物种[2]。目前,对珊瑚菜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技术[3 -4]、
化学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等方面[5 -6],尤其在化学成分分析
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7 -10]。刘玉函等对野生的珊瑚菜
种子以及花粉活力进行了初步探讨[11 -12]。惠红等少数学者
从植物组织培养、植物迁地保护等方面对珊瑚菜进行了初步
研究[13 -14]。但是,人们对珊瑚菜果实形态和解剖的研究较
少,仅有少量描述[15 -16]。
珊瑚菜属属于伞形科芹亚科前胡族当归亚族,为珊瑚菜
属的单种属植物,是当归亚族中唯一生长在海边沙地的植
物,在伞形科中有着独特的生态类型以及重要的起源、演化
地位。在伞形科植物的研究中,果实解剖结构特征一直受到
研究者们的重视,常将其作为建立相关类群分类系统的重要
依据[17 -19]。为了能够全面了解珊瑚菜果实形态解剖特征,
探讨其在当归亚族乃至整个伞形科的起源与演化地位,笔者
对野生珊瑚菜果实的外部形态和横切面解剖过程进行了系
统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供试材料于2009年6月取自浙江普陀山。根据
肉眼观察,取野生珊瑚菜的成熟果实,观察其外部形态特征;
用 FAA固定液固定部分果实,用于解剖结构观察。
1. 2 方法
1. 2. 1 果实形态特征观察。选取有代表性的果实 10个,在
Olympus解剖镜下观察果实形状、大小等特征,并照相和
测量。
1. 2. 2 果实解剖结构观察。解剖结构观察采用常规石蜡切
片法制片,切片厚度为 10 μm,番红 -固绿对染,中性树胶封
片。果实解剖结构观察以果实中部横切面为主,用 Olympus
PH-2自动显微装置观察摄像;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细胞层数
和大小,每张片子取 3 个视野进行测量,共测量 30 个视野,
取平均值。
1. 2. 3 果实解剖结构特征数量化表述。采用数量指标对果
实横切面解剖结构进行描述。果体压扁程度为果体长度和
宽度的比值;果体侧边与腹面的角度为侧棱和中棱基部之间
的连线与腹面间的夹角;果壁厚度为棱槽处的外果皮、中果
皮和内果皮的总厚度;合生面宽度为分生果两侧棱腹面上外
果皮断点间的距离。
2 结果与分析
2. 1 分生果外部形态 由图 1 可知,野生珊瑚菜的果实为
双悬果,圆球形或椭圆形,背部稍扁平;果棱木质化,翅状,密
被长柔毛、绒毛。分生果长 6 ~13 mm,宽 6 ~10 mm,自中上
部向底部渐狭窄,呈倒广卵形,略背腹压扁;果棱 5 个,翅
状,侧棱较背棱宽。腹面中部有 1 个心皮柄,细长。
2. 2 分生果横切面解剖结构
2. 2. 1 外廓。由图 2可知,分生果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腹
面宽约 2 439 μm,微内凹;果体略呈半圆形,背腹压扁,压扁
责任编辑 刘月娟 责任校对 卢瑶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3,41(4):1416 - 1418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3.04.128
程度约 1. 4;果体侧边与腹面的角度约 140°,果棱 5 个,不等
大,其中背棱突起明显,呈尖角状;侧棱长角状,明显长于背
棱;侧棱与背棱的比值约 1. 9;合生面宽度约 2 357 μm。
图 1 珊瑚菜分生果背面(A)和腹面(B)的形态
2. 2. 2 果壁。由图 2可知,分生果果壁发达,平均厚度 205
μm。外果皮细胞 1 层,呈较规则的长方形。中果皮细胞 16
~20层,均为不规则薄壁细胞。内果皮为 1层排列整齐的薄
壁细胞,较宽。
2. 2. 3 油管和维管束。分为棱槽油管和合生面油管 2 种。
由图 2可知,油管多数,棱槽油管位于中果皮内侧贴近内果
皮处,呈环状排列,油管大小不等,数目12 ~16个,径长89. 1
~95. 8 μm。合生面处油管位于中果皮内,较小,径长 26. 3 ~
35. 4 μm,数目 2 ~6个。
珊瑚菜果实有多个维管束,且维管束发达;每个果棱的
基部有 1个大的维管束,呈圆形,其中侧棱维管束稍大于背
棱维管束;而棱槽部位各有 2 ~ 3个小的维管束;合生面连接
处有一个较大的维管束,其他部位另外分布有 4 ~ 6 个小的
维管束。
注:A.分生果横切面全形;B.棱槽;C.背棱;D.侧棱;E.合生面;F.维管束;G.油管;ES.胚乳;DR.背棱;MR.侧棱;VB.维管束;VI.油管。
图 2 珊瑚菜分生果横切面解剖结构特征
714141 卷 4 期 宋春凤等 濒危植物珊瑚菜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观察
2. 2. 4 种皮和胚。种皮细胞 1 层,结构清楚,较内果皮略
窄;种皮有色素层,呈紫红色。胚乳呈腰果形,径向长 2 170
μm,腹部波状,收缩内凹,与种皮分离。
3 讨论
研究表明,珊瑚菜分生果横切面呈近五角星状;分生果 5
个果棱比较发达,呈角状突起;果壁较其他伞形科植物发达,
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排列较紧密;果实维管束数目较多且
比较发达。从果体压扁程度看,伞形科种类分生果分为背腹
压扁、两侧压扁和不压扁 3种类型。为了进一步描述分生果
的压扁程度,采用果体长 /宽的比值(用 N表示)来衡量。根
据果体长 /宽的比值,大致可以将分生果分为轻度背腹压扁
类型(N <2)、中度背腹压扁类型(2≤N <3)和高度背腹压扁
类型(N≥3)三大类型。珊瑚菜压扁类型为背腹压扁,果体
长 /宽约为 1. 4,为轻度压扁类型。
由珊瑚菜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可知,珊瑚菜特殊之处在
于果棱具木栓翅。这是由于珊瑚菜果实横切面中维管束较
发达。珊瑚菜分生果有 5个果棱,每个果棱的基部有 1 个大
的圆形维管束,棱槽部位各有 2 ~ 3个小的维管束;合生面连
接处有一个较大的维管束,其他部位有 4 ~ 6 个小的维管束。
与其他伞形科植物果实相比,珊瑚菜果实维管束不仅数目较
多,且发达程度较高。这与珊瑚菜果棱具有木质化翅是一致
的。正是这些发达的维管束,珊瑚菜果实果棱成翅状发育。
维管束越发达,翅状果棱木质化程度越高。
珊瑚菜属属于伞形科芹亚科前胡族当归亚族。当归亚
族中共有 8 个属,分别为当归属(Angelica L.)、古当归属
(Archangelica Hoffm.)、柳叶芹属(Czernaevia Turcz.)、山芹属
(Ostericum Hoffm.)、高山芹属(Coelopleurum Ledeb.)、山芎属
(Conioselinum Fisch. ex Hoffm.)、欧当归属(Levisticum Hill.)
和珊瑚菜属[1]。刘启新等对珊瑚菜染色体特征进行了研究,
发现珊瑚菜为二倍体植物,染色体基数为 11,体细胞染色体
数为 22;核型公式为 2N = 22 = 18M + 4Sm(2Sat) ,属于 Steb-
bins的 2A核型[16]。珊瑚菜染色体中大部分为中部着丝点
染色体,演化对称性较高,缺乏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端部
着线点染色体,最长与最短染色体的比值为 1. 33,平均臂比
为 1. 44。与当归亚族中其他 7个属相比,珊瑚菜的染色体数
与上述大部分属相同,但无论是染色体长度比,还是平均臂
比,都比其他属的演化程度低。因此,珊瑚菜的核型演化地
位不高,在当归亚族中最原始。与其他属的植物相比,发现
在果实形态和解剖结构方面,珊瑚菜均与其他属的植物存在
较大的差别。其中,当归属植物果实呈背腹压扁,压扁程度
较高,中果皮细胞组织不很发达;而柳叶芹属植物果实较小,
中果皮和维管组织不发达;山芹属果实较轻,中果皮不发达
以至完全消失;欧当归属和高山芹属的果实厚,几不背腹压
扁,背棱和侧棱均比较发达,有时稍呈翅状,基部较肥厚,中
果皮细胞多层,成熟时靠近内果皮部分解体,维管组织发
达[20]。珊瑚菜果实形态特征与当归属、柳叶芹属、古当归属
和山芹属果实差别较大。这些属的果实中果皮细胞不发达
甚至完全消失,而珊瑚菜属中果皮细胞层数较多;欧当归属
和高山芹属的果实与珊瑚菜较接近,均具有较厚的果实、发
达的果棱、多层的中果皮细胞和发达的维管束。这说明珊瑚
菜属、欧当归属和高山芹属关系较近。由此可知,珊瑚菜属
在当归亚族中处于比较原始的位置。这与染色体结果是一
致的。
参考文献
[1]单人骅,佘孟兰.中国植物志第五十五卷第二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2:77.
[2]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一)[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2:698.
[3]周淑荣,李柏良.北沙参的栽培[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8(1):37 -38.
[4]董芳,刘汉柱,辛华.不同生长年份北沙参中香豆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J].中国农学通报,2009(19):295 -297.
[5]原忠,董焱,朱静娟. HPLC测定北沙参中腺苷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
志,2005,30(17):1391 -1392.
[6]董芳,刘汉柱,孙阳,等.北沙参中佛手柑内酯的分离鉴定及体外抗肿
瘤活性的初步测定[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0(1):95 -96.
[7]XU Y,GU X,YUAN Z. Lignan and neolignan glycosides from the roots of
Glehnia littoralis[J]. Planta Med,2010,76(15):1706 -1709.
[8]LI G Q,ZHANG Y B,GUAN H S. A new isoxazol from Glehnia littoralis
[J]. Fitoterapia,2008,79:238 -239.
[9]ISHIKAWA A,KUMA T,SASAKI H,et al. Constitutive expression of ber-
gaptol O-methyltransferase in Glehnia littoralis cell cultures[J]. Plant Cell
Rep,2009,28:257 -265.
[10]MIYAZAWA M,KUROSE K,ITOH A,et al. Comparison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Glehnia littoralis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Japan[J]. J Agric
Food Chem,2001,49:5433 -5436.
[11]刘玉函,刘汉柱,辛华.濒危植物珊瑚菜花粉生活力的测定[J].中国
农学通报,2010(8):204 -206.
[12]刘启新,惠红,刘梦华.渐危植物珊瑚菜种子活力和萌发率测定[J].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4):55 -56.
[13]OTOKITA K,KAMI D,SUZUKI T,et al. Cryopreservation of in vitro shoot
apices of Glehnia littoralis - a medical plant[J]. Cryo Letters,2009,30:
244 -250.
[14]惠红,刘启新,刘梦华.迁地保存中土壤因子对渐危植物珊瑚菜生长
发育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3,12(3):25 -30.
[15]辛华,丁雨龙.珊瑚菜植株分泌道发育和分布的解剖学观察[J].植物
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17(2):66 -70.
[16]刘启新,惠红.稀有濒危植物珊瑚菜的染色体特征及其演化地位[J].
广西植物,1999,19(4):344 -348.
[17]LIU M,VAN WYK B E,TILNEY P M. The taxonomic value of structure
in the subfamily Saniculoideae and related African genera (Apjaceae)
[J]. Taxon,2003,52:261 -270.
[18]蒲高忠,刘启新.中国滇芎属果实解剖特征及分类学意义[J].植物资
源与环境学报,2005,14(4):1 -6.
[19]秦慧贞,袁昌齐,李碧嫒.中国当归属及其邻近四属的果实比较解剖
[C]/ /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论文集编辑组.南京中山植物园研究论文
集(1984 -1985).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6 -13.
[20]陈晓亚.当归属及其邻近属果实特征的数量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
1989,25(3):121 -131.
8141 安徽农业科学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