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花丹参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分析比较



全 文 :收稿日期:2003-09-23 修回日期:2003-10-18作者简介:齐永秀(1968-),女 ,湖北京山人 , 副教授。主要从事
分析化学与药物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白花丹参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分析比较
齐永秀 ,高允生 ,夏作理 ,张 颖
(泰山医学院药学系 ,山东 泰安 271000)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白花丹参不同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丹参根 、
茎 、叶中 Zn、Cu、Fe等 13 种微量元素的含量 , 对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在根 、茎 、叶中 K 、
Na、Fe、Ca 含量均较高 , Zn 、Cu 、Mg 、Mn 、Co 、Cr、Ni在不同部位含量相近 , 有害元素 Cd、Pb 含量较低。结论:
从微量元素角度分析丹参的茎 、叶可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白花丹参;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中图分类号:R2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20(2004)01-0020-02
Determination and Compara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Different Par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
QIYong-xiu ,GAO Yong-sheng ,XIA Zuo-li ,ZHANG Ying
(Dept.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 Taishan Medical College , Taian 2710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and compare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in different par ts of Salvia miltior rhiza bge.f.alba.
Methods:Trace elements in roo t 、stem and leaf of 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w ere detected with the Atomic Absorption
Spetrophotometry.Trace elements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were made a comparation.Results: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 K 、Na 、
Fe、Ca were rich in root , stem and leaf , Zn 、Cu 、Mg 、Mn 、Co 、Cr 、Ni contents w ere similar in different par ts , the harzness element
contents of Cd and Pb were less.Conclusion:Utilization value of trace element in leaf and stem w as similar to that in root.
Key Words: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trace element;atomic absorption spetrophotometry
  白花丹参(Salv ia mi ltiorrhiza bge.f .alba)
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 ilt iorrhiza bge)的白
花变型 ,主要分布于山东境内 ,其它地区较为少见 ,
属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1 ,2] 。通常以根部入药 ,味
苦 , 性微寒 ,具有活血化瘀 ,通经止痛 ,清热安神的
功效[ 3] 。研究表明 ,丹参能改善心功能 ,改善血液
流变性 ,调节前列环素(PG I2)/血栓烷素 A2(T ×
A2)平衡 , 调节脂质代谢 ,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
SMC 增值迁移等[ 4]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应
用甚广 。白花丹参除具有丹参的生物活性和用途
外 ,对治疗血栓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 5] 。为探
讨白花丹参废弃部分的药用价值 ,本实验对白花丹
参的根 、茎 、叶中13 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比
较 ,证明白花丹参不同部位均含有丰富的微量元
素 ,为白花丹参茎 、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材料与方法
1 仪 器
美国 PE 公司 Perkin Elmer-M 3100 型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计 ,双光束系统 ,EDS 6.2数据系统 ,
铁 、锌 、铜 、锰等空心阴极灯 ,HGA-600 型石墨炉 ,
L vov 平台石墨管 ,AS-60自动进样器。
2 试 剂
硝酸 、高氯酸均为优级纯 ,水为去离子水。
3 标准品
各金属标准溶液均采用光谱纯金属和金属氧
化物进行配制 。
4 药 材
白花丹参于秋季采自泰山东麓 ,其根 、茎 、叶分
别用水洗去浮土 ,再用去离子水冲洗 2 ~ 3次 ,于
60 ~ 70℃条件下烘干 ,分别粉碎备用。
5 样品溶液的制备
将粉碎后的根 、茎 、叶样品于 105 ℃下烘至恒
·20·
 第 21卷
Vol.21   
第 1 期
No.1         
微 量 元 素 与 健 康 研 究
S tudies of T 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2004年 2 月
Feb. 2004
表 1 测定锌 、铜等元素时的仪器操作条件
锌 铜 铁 钙 镁 锰 钾 钠
狭缝宽度(nm) 0.7 0.7 0.2 0.7 0.7 0.2 0.2 0.2
波 长(nm) 213.9 324.8 248.3 422.7 285.2 279.5 766.5 589
积分时间(s) 3 3 3 3 3 3 3 3
灯电流(mA) 15 15 20 13 13 20 — —
空气流量(L/min) 10.0 10.0 8.0 10.0 10.0 10.0 10.0 10.0
乙炔流量(L/min) 2.5 2.0 3.0 2.0 2.0 2.0 2.0 2.0
表 2 测定钴 、镍等元素时的仪器操作条件
元素 波长(nm)
灯电流
(mA)
 干 燥   灰 化   原子化 
温度(℃) 时间(s) 温度(℃) 时间(s) 温度(℃) 时间(s)
钴 240.7 20 100 30 1400 20 2550 5
镍 232.0 20 100 30 1450 20 2550 5
铬 357.9 25 100 30 1100 20 2600 5
镉 228.8 10 100 30 300 20 1800 5
铅 283.3 10 100 30 700 20 2000 5
表 3 白花丹参根、茎 、叶中 Zn 、Cu 、Fe等元素含量( x ±s·μg/g , n =3)
元 素 根 茎 叶
锌 26.2±1.5 19.05±1.8 26.5±0.6
铜 6.7±0.3 4.4±0.1 7.2±0.6
铁 478.3±9.5 550.2±11.5 474.5±2.2
钙 1100±14.2 1425.8±10.4 1141.4±7.6
镁 352.2±6.3 233.4±9.6 287.2±7.9
锰 12.5±0.7 5.8±0.5 18.1±0.2
钾 3911±24 4564±18 3216±15
钠 3684±21 3498±24 3188±9
钴 0.315±0.05 0.286±0.07 0.328±0.03
镍 2.29±0.28 3.62±0.15 4.25±0.47
铬 0.712±0.021 1.024 ±0.098 0.584±0.11
镉 0.0187±0.0041 0.0187±0.0020 0.0276±0.0019
铅 0.28±0.01 — —
表 4 白花丹参根 、茎 、叶中 Zn/Cu 、Cd/Zn
部位 锌/铜 镉/锌
根 3.91 7.1×10-4
茎 4.33 9.8×10-4
叶 3.68 1.4×10-3
重 ,分别精密称取根 、茎 、叶样品约 0.5 g 各 3份 ,
分别置于 100 ml 烧杯中 ,各加 1∶1 硝酸溶液 25
ml ,盖上表面皿 ,浸泡过夜 ,于电热板上低温消解
20 min ,再加入 2 ml高氯酸 ,继续加热消解至冒白
烟且剩余液澄清时停止加热 ,将消解后的澄清液分
别转移至 50 ml 量瓶中 ,以去离子水洗涤并稀释至
刻度得样品溶液 。同时以不加样品同前法操作得
空白溶液 。
6 测定方法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以空气—乙炔火焰法
分别测定 Zn 、Cu 、Fe、Ca 、Mg 、K 、Na 、Mn的含量 ,仪
器工作条件见表 1。以石墨炉法测定 Co 、Ni 、Cr 、
Cd 、Pb 的含量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 2。
结  果
见表 3。白花丹参根 、茎 、叶中 Zn/Cu 比值 、
Cd/Zn比值见表 4 。
讨  论
  微量元素在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大量研究证明 ,
锌能调节能量代谢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组织
修复[ 6] ;药材中 Zn/Cu比值较低时 ,有利于纠正人
体中胆固醇的异常代谢和降低血压[ 7] 。在绿色植
被植物中 Zn/Cu平均值为 11.4[ 8] ,本实验测得白
花丹参根 、茎 、叶中的锌铜比值分别为 3.91 、4.33 、
3.68 , 远低于绿色植被植物中的平均值 ,提示白花
丹参的茎 、叶可能有潜在的降压作用。
白花丹参的茎 、叶中的镁 、镍 、铬 、钴 、锰等元素
含量与根相当 。镁可防治各种心律失常;铬可提高
胰岛素的生物活性 ,使血糖降低;镍可刺激机体造
血功能 ,促进红细胞和白细胞的生成。另外锌与
铁 、钴 、锰等微量元素有协同造血作用[ 9] 。
白花丹参各部位的有毒元素铅 、镉含量均较
低 ,明显低于人类植物性食物的平均值 。镉与锌在
元素周期表属于同族元素 ,化学性质极为相似 ,二
者在肠道吸收中相互干扰 , 在体内也有拮抗作
用[ 10] 。白花丹参根 、茎 、叶的镉/锌比值均较低 ,对
防治冠心病能起到积极作用 。
本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白花丹参根 、茎 、叶中均
含有丰富的金属元素。其中 , K 、Na 、Fe、Ca 等常
量元素在根 、茎 、叶中含量均较高 ,Zn 、Cu 、Mg 、Mn 、
Co 、Cr 、Ni 等有益微量元素在不同部位的含量相
近 ,有害元素 Cd 、Pb 含量较低。根据微量元素的
·21·
 第 21卷
Vol.21   
第 1 期
No.1         
微 量 元 素 与 健 康 研 究
S tudies of T 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2004年 2 月
Feb. 2004
生物活性和白花丹参根 、茎 、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分布研究结果 , 笔者认为白花丹参茎 、叶具有较大
药用开发价值 , 对其它活性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1] 黄咏琴.中国植物志 [ M ] .66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7.148
[ 2] 周凤琴 , 李建秀 , 张照荣.山东珍惜濒危野生药用植
物的调查研究[ J] .中草药 , 1998 , 29 (1):46
[3] 刘陶进 ,黄耀洲.丹参成分制剂和质量控制研究概况
[ 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 14(4):255
[ 4] 林 琦 ,陆金国.丹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J] .
山西中医 , 2002 , 18(4):56
[5] 李志田.白花丹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药学学报 ,
1991 , 2(3),209
[6] 张忠诚 ,戴承功.微量元素与病毒性肝炎[ J] .广东微量
元素科学 , 2002 ,9(1):31
[7] 李启桢.中药中微量元素的临床意义[ J] .微量元素与
健康研究 , 1999 , 16(3):74
[8] 张天锡.神经外科基础与临床[ M ] .北京:百家出版社 ,
1991.23
[9] 宋 玫 ,谢 栩 ,蔡海青.珠海市儿童营养性贫血与血
清微量元素变化的分析[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2002 ,
9(1):27
[10] 刘  君 ,张京君.治疗冠心病中药的微量元素测定
[ 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 2001 ,8(12):44
收稿日期:2003-09-13 修回日期:2003-10-26作者简介:马威(1969-),男 ,湖北武汉人 ,主治医师 ,本科 , 从事
中医基础与微量元素关系研究。
植物类中药辛 甘 苦味的定量判别研究
马 威 ,管竞环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2)
摘要:目的:通过对植物类中药所含元素多寡和该药“味”之间关系的分析 , 建立药物的定量判别方程。方法:
首先检测 105 味植物类中药 42 种元素 , 依据《中药学》 、《中药大词典》等专著分别选择辛 、甘 、苦三味的典型药
物 ,用Wilks λ最小化方法从中筛选出对药味有显著性贡献的 11 种元素(P <0.01), 再按照 Bayes 准则建立
“最优”线性判别函数 ,得到辛 、甘 、苦三味的定量判别函数式 ,并将回判结果与传统的进行比较。结果:经统计
分析 ,三类判别方程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通过该函数的计算 ,药味与传统药味的符合率为 67%。结
论:运用药物微量元素含量判别药物味的方法 ,结束了几千年来依靠使用“口尝”及“推论”药味的历史 ,对中药
味提出了一个新的定量方法。
关键词:微量元素;中药五味;量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20(2004)01-0022-03
  中药五味学说 ,经历由口尝到按功效推论的逐
渐发展过程 ,早在《淮南子·修务训》中便有“神农尝
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的记载;《素问·
藏气法时篇》 :“辛散 、酸软 、甘缓 、苦坚 、咸软
……” ,此时“味”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 ,同
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到明代李时珍所著《本
草纲目》 ,四性五味学说日趋成熟 ,并且一直延用至
今。一般认为与药物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有较
大的关系 ,但由于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繁杂 ,给中
药味的研究带来困难。我们通过分析发现 ,中药的
辛 、甘 、苦味与其所含的微量元素密切相关 。
材料与方法
1 我们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 ,抽取了 105味常用
的植物类中药作为分析样本 ,所有样本均经武汉市
药品检验所鉴定 ,基原明确 ,质量可靠 。
2 元素检测方法
见表 1 。
结果与分析
1 105味中药 42种元素检测结果
见表 2 。
2 典型辛 、甘 、苦味药物的挑选
·22·
 第 21卷
Vol.21   
第 1 期
No.1         
微 量 元 素 与 健 康 研 究
S tudies of T race Elements and Health
          2004年 2 月
Feb.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