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点颜色一致 ,故确认化合物Ⅲ为甘露醇 。
化合物 Ⅳ:无色方晶;mp:185℃;易溶于水 ,
Molish反应为阳性 。化合物Ⅳ的红外光谱与蔗糖对
照品红外光谱一致 ,且经薄层层析检查 ,与蔗糖对照
品的 Rf值 、斑点颜色一致 ,故确认化合物Ⅳ为蔗糖。
化合物Ⅴ:白色片状结晶;mp 137 ~ 139℃(氯
仿-甲醇重结晶), IR(νKBrmax cm-1):3420(OH), 2980 ,
2960(CH), 1650(C=C);UV(λEtOHmax )206 nm;EI-MS
(m/ z):414 [ M ] + 396[ M-H2O ] , 329 , 105 , 95 , 81
(100);化合物Ⅴ与 β-谷甾醇对照品混合熔点不下
降 ,红外光谱能叠加 ,且经薄层层析检查 ,与 β-谷甾
醇对照品的 Rf值 、斑点颜色一致 ,故确认化合物Ⅴ
为 β-谷甾醇 。
化合物 Ⅵ :白色粉末 , mp 305℃(分解)IR(νKBrmax
cm-1):3380(OH), 2900 , 2800;EI-MS(m/ z):576
[ M] + ,414[ M -162] + , 396;化合物 Ⅵ 与胡萝卜苷
对照品混合溶点不下降 ,红外光谱能叠加 ,且经薄层
层析检查 ,与胡萝卜苷对照品的 Rf 值 、斑点颜色一
致 ,故确认化合物Ⅵ 为胡萝卜苷。
化合物 Ⅶ :淡黄色块状结晶 , mp 39 ~ 41℃
(95%乙醇重结晶)。易溶于氯仿 、丙酮 、甲醇。EI-
MS谱给出 m/ z(%):168(M + , 7.7), 150(M -18 ,
11.5), 59(100)峰 ,表明分子内含有一个异丙羟基 。
结合1H-NMR , 13C-NMR 谱 ,推断其分子式为 C10
H16O2 ,相对分子质量 168 ,是一个单萜 ,其不饱和度
为 3 ,红外光谱提示分子内有羟基(3420 cm-1), α,
β-不饱和羰基(1660 cm-1),此化合物的紫外光谱的
最大吸收为 243 nm ,再根据其不饱和度 ,说明此结
构为一个六元环的 α, β不饱和酮 。根据13C-NMR
和 DEPT 谱 ,可以看到 10个碳信号 ,其中有三个甲
基δ:15.4 ,27.0 , 27.1;两个亚甲基δ:26.8 , 39.5;两
个叔碳 δ:45.9 , 145.2;还有两个季碳 δ:71.2 ,
134.9。其中 ,一个烯碳为季碳δ:134.9 ,一个烯碳
为叔碳δ:145.2。在1H-NMR 谱中 ,除了显示出三
个甲基δ:1.23(6H , s);1.78 ,(3H , s)外 ,还显示出一
个烯氢δ:6.67(1H , m),及四组质子信号δ:2.10
(1H , m);2.28(2H , m);2.44(1H , m);2.60(1H ,
m),综合以上数据 ,可以初步推定此结构为一个具
有环内双键的 α, β-不饱和六员环酮 ,同时 ,在烯碳
上带有一个甲基 ,在环上还带有一个异丙羟基。
根据1H-1HCOSY谱 ,可以看到 H -3与 H -4
相关 ,H-5与 H-4 及 H -6相关 ,再根据 HMQC
谱 ,归属了化合物的碳和氢的数据确定该化合物为
2-甲基-5-异丙羟基-2-烯-环己酮 。为一新化合物 ,命
名为 木酮(araione)。
参考文献
[ 1] 朱兆仪 ,崔立英 ,胡碧煌 ,等.黄毛 木皂苷 A 的分离和结构
测定.药学学报 , 1994 , 29(11):840.
[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86:2440.
[ 3] 王大元 ,俞红 ,胡盛珊,等.黄毛 木皂苷的降血糖作用.中国
药学杂志 , 1995 , 30(7):407.
[ 4] 方乍浦 ,周迎新 ,曾宪仪.黄毛 木皂苷的分离鉴定.植物学报
1992:34(6):461.
[ 5] Miyase T , Shiokaw a KI , Zhang DM , et al.Araliasponins Ⅰ ~
Ⅵ , t ri terpene saponins from the root s of Aralia decaisneana.
Phytochem istry , 1996:41(5):1411.
[ 6] 龚运淮.天然有机化合物的13C-核磁共振化学位移 , 昆明:云
南科技出版社 , 1986:131.
[ 7] 詹培思 ,牛保琴 ,李振华 , 等.红毛五加水溶性成份初报-甘露
醇的分离与鉴定.兰州医学院学报 , 1987 ,(2):51.
(收稿:1999-11-28)
头花蓼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李勇军 骆宏丰 王永林1 盛宛云2 胡昌奇 (上海 200032上海医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1 贵阳 550004贵阳医学院药
学系;2 上海 200032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
摘要 目的:对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Ham ex D.Don.)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聚酰胺柱层析
进行分离 ,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 4 个化合物:槲皮素(quercetin , Ⅰ)、槲皮苷
(quercitrin , Ⅱ)、陆地棉苷(hirsutine , Ⅲ)、 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querce tin 3-rhamnoside 2″-gallate , Ⅳ)。结论:
4 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头花蓼;槲皮素;槲皮苷;陆地棉苷;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
Studie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capi tatum
Li Yongjun(Li YJ),Luo Hongfeng(Luo HF),Wang Yonglin(Wang YL), et al(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f Natural
·300· Chin Pharm J , 2000 May , Vol.35 No.5 中国药学杂志 2000年 5月第 35卷第 5期
Drugs ,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lav onoids from Polygonum capitatum .METHODS:Compounds
w ere isolated with silica gel and polyamide chromatog raphy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spectral analysis and chemical evi-
dence.RESULTS:Four compounds were obtained and identified as quercetin (Ⅰ), quercitrin(Ⅱ), Hirsutine(Ⅲ), quercetin 3-
rhamnoside 2″-gallate(Ⅳ).CONCLUSION:All the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Polygonum capitatum , querce tin , quercitrin , Hirsutine, quercetin 3-rhamnoside 2″-gallate
头花蓼系蓼科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 ta-
tum Ham ex D.Don)的全草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 ,是
少数民族地区的常用药 ,主治肾炎 、膀胱炎 、痢疾 、尿
路结石 、风湿痛 、疮疡湿疹等症[ 1~ 2] ,其水提液能明
显降低大鼠肾盂肾炎模型尿中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
明显降低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 ,降低发热家
兔的体温[ 3] 。但对其化学成分研究仅吴 西辶居等[ 4]
分离到一些脂溶性物质 。为探讨其有效成分 ,我们
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从中首次分离并鉴定了
4个黄酮类化合物 。
1 仪器与器材
Kofler显微熔点测定仪(温度计未校正);Nico-
let M agna 550 型红外光谱仪;DF-132 型质谱仪;
Varian Gemini 2000(300MHz)型核磁共振仪。柱层
析和薄层层析用硅胶及硅胶 G 预制板(青岛海洋化
工厂);聚酰胺(浙江黄岩化工厂);显色剂为 2%Fe-
Cl3乙醇液 、含 1%硫酸铈的 10%硫酸液 。头花蓼采
自贵州省息烽县温泉 ,连根挖起晒干 ,由贵州省药品
检验所鉴定为 Polygonum capi tatum Ham ex D.
Don.。
2 提取与分离
取头花蓼粗粉 2 kg ,用 8倍量体积的 95%的乙
醇回流提取2次(2h/次),过滤浓缩得总浸膏 350 g 。
上硅胶(200 ~ 300目)柱层析 ,用氯仿-甲醇梯度洗
脱 ,薄层检查 ,合并相同的组分 ,再经多次聚酰胺柱
层析和硅胶 H 低压柱层析分离 ,重结晶纯化 ,得化
合物 Ⅰ(30 mg), Ⅱ(1.7 g), Ⅲ(40 mg), Ⅳ(60 mg)。
3 鉴 定
化合物Ⅰ:黄色针晶(甲醇),mp>270 ℃,盐酸
镁粉反应阳性;IR(KBr , cm-1):3400(OH), 1660(C
=O), 1610 , 1560 , 1520(Ar);与槲皮素对照品对照
IR完全一致 ,在多种溶剂系统中 T LC 的 Rf值 、斑
点呈色亦完全一致 , 故推定化合物 Ⅰ为槲皮素
(quercetin)。
化合物 Ⅱ:黄色颗粒结晶(甲醇), mp 181 ~
183℃,盐酸镁粉反应阳性;酸水解产物 ,经薄层检查
糖为鼠李糖 ,苷元为槲皮素;IR(KBr , cm-1):3350
(OH),2960(CH3), 1660(C =O), 1605 , 1570 , 1500
(Ar);1H-NMR(DMSO-d6)δ:0.81(d , 3H , J=5.9
Hz ,CH 3),2.50 ~ 5.25(m ,8H ,糖上质子及糖上羟基
质子), 6.20(d ,1H , J=1.8Hz ,6-H),6.39(d ,1H , J=
1.8Hz , 8-H), 6.86(d , 1H , J =8.4Hz , 5′-H), 7.26
(dd ,1H , J=2.2 Hz ,8.4 Hz ,6′-H), 7.30(d , 1H , J=
2.2Hz ,2′-H), 9.34(s , 1H , 3′-OH), 9.70(s , 1H , 4′-
OH), 10.87(s ,1H , 7-OH),12.65(s , 1H ,5-OH);13C-
NMR(DMSO-d6)δ:17.22(6″), 69.79(5″), 70.09
(2″), 70.31(3″), 70.91(4″), 93.36(8), 98.43(6),
101.57(1″),103.83(10), 115.20(2′), 115.40(5′),
120.48(6′), 120.84(1′), 134.00(3), 144.93(3′),
148.16(4′), 156.17(2), 157.04(9), 161.03(5),
163.91(7), 177.48(4)。以上mp , IR , 1H-NMR , 13C-
NMR数据与文献报道槲皮苷[ 5 ~ 6] 一致 ,故化合物
Ⅱ确定为槲皮苷(quercit rin)。
化合物Ⅲ:黄色颗粒结晶(乙醇-水),mp 213 ~
21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酸水解产物 ,经薄层检查
糖为葡萄糖 ,苷元为槲皮素;IR(KBr , cm-1):3200 ~
3400(OH), 2925(CH2), 1660(C=O), 1605 , 1570 ,
1500(Ar);1H-NMR(MeOH-d4)δ:3.10 ~ 3.70(m ,
6H , 糖上质子),5.21(d ,1H , J=7.3Hz , 1″-H), 6.16
(d , 1H , J=1.8Hz , 6-H), 6.35(d , 1H , J=1.8Hz , 8-
H),6.83(d ,1H , J=8.8Hz , 5′-H), 7.54(dd , 1H , J=
2.2Hz , 8.8Hz , 6′-H), 7.66(d , 1H , J=2.2Hz , 2′-
H);13C-NMR(MeOH -d4)δ:62.81(6″), 71.46
(4″),75.94(2″), 78.33(3″), 78.55(5″), 94.94(8),
100.10(6), 104.63(1″), 105.91(10), 116.21(2′),
117.82(5′), 123.41(1′, 6′), 135.87(3), 146.08
(3′), 150.03(4′), 158.66(2), 159.27(9), 163.21
(5),166.16(7),179.70(4);以上光谱数据与已知化
合物陆地棉苷[ 7]一致 ,故化合物 Ⅲ确定为陆地棉苷
(Hirsutine ,quercetin-3-O-β-D-g lucopyranoside)。
化合物Ⅳ:黄色粉末状结晶(甲醇), mp 205 ~
206℃,盐酸镁粉反应阳性;酸水解产物 ,经薄层检查
·301·中国药学杂志 2000年 5月第 35卷第 5期 Chin Pharm J , 2000 May , Vol.35 No.5
糖为鼠李糖 ,苷元为槲皮素 ,还有小分子没食子酸;
IR(KBr , cm -1)3350(OH), 1705(C=O), 1655(C =
O),1610 , 1500 ,1450(Ar);FAB-MS m/e:601(M +
1),303 ,153;1H-NMR(MeOH -d4)δ:0.99(d ,3H , J
=5.9Hz , CH3), 3.41(m , 2H , 4″, 5″-H), 3.98(m ,
1H ,3″-H), 5.46(d ,1H , J=1.5Hz , 1″-H), 5.58(dd ,
1H , J =1.5Hz , 1.9Hz , 2″-H), 6.15(d , 1H , J =2.2
Hz ,6-H), 6.33(d ,1H , J=2.2Hz , 8-H),6.89(d , 1H ,
J=8.4Hz , 5′-H), 7.03(s , 2H , 2 , 6 -H), 7.30(dd ,
1H , J =2.2Hz , 8.4Hz , 6′-H), 7.32(d , 1H , J =2.2
Hz ,2′-H);13 C-NMR(MeOH -d4)δ:18.31(6″),
71.22(3″),72.67(5″),73.99(4″),74.28(2″), 95.21
(8), 100.34(1″), 101.01(6), 106.37(10), 110.87
(2 , 6 ), 116.97(2′), 117.40(5′), 121.74(1 ),
123.35(1′,6′),136.14(3),140.44(4 ),146.92(3′,
3 ,5 ),150.33(4′),158.98(2),159.76(9), 163.67
(5), 166.31(7 ),167.93(7), 179.86(4);以上数据
与化合物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 8]
一致 ,故化合物 IV确定为槲皮素-3-O-(2″-没食子酰
基)-鼠李糖苷(quercetin 3-rhamnoside 2″-gallate)Ⅳ。
参考文献
[ 1] 江苏新医学院编 .中药大词典(上册).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1977:611.
[ 2] 贵州省卫生厅 .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 .贵阳 :贵州人民
出版社 , 1988:45 , 200.
[ 3] 任光友 , 常凤岗 .石莽草的药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1995 ,20(2):107.
[ 4] 吴 西辶居 , 王德仁.石莽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中草药 , 1985 ,
(4):5.
[ 5] M asao K , Kenichi S , Yoshihisa S.Consti tuents of Berchemia
racemosa S ieb .et Zucc.Y akugaku Zasshi , 1990 , 110(5):354.
[ 6] Markham KR , Ternai B , stanley R , et al.Carbon-13NM R stud-
i es of flavonoids-III , naturally occurring f lavonoid glycosides and
their acylated derivat ives .Tetrahed ron , 1978 , 34(9):1389.
[ 7] Irmgard N , Detlef W.Flavonoid glycosides f rom Arnica montana
and Arnica chamissonis .Planta Med , 1987 , 53(5):434.
[ 8] Takahiko Isobe , Keiji Kanazaw a , et al.Flavonoids of Polygon-
um siebodi and P.f i li forme.Bu ll Chem Soc Jp n , 1981 , 54
(10):3239.
(收稿:1999-02-08)
关于投搞的补充须知
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 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为利于计算机处理和保证数据库准确
检索与统计的原则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辑部对一些重要检索和统计评价数据格式提出了具体要求。请您根据以下
要求与示例补充参考文献的类型和载体类型标识 , 并在文献序号加[ ] 。
1 根据 GB3469 规定 ,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 论文集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报 告 标准 专利
文献类型标识 M C N J D R S P
2 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
2.1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出版者 , 出版年 , 起止页码(任
选).
[ 1] 刘国钧 , 陈绍业 ,王凤翥.图书馆目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57.15~ 18.
[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 集[ 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4.
[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 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 1983.
[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理与压力容器的 LBB 分析[ R] .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 1997.
2.2 期刊文章 [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J] .刊名 ,年 , 卷(期):起止页码.
[ 1]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 J] .中国史研究 , 1998 ,(3):167 ~ 173.
[ 2] 蒋新国 , 张奇志 ,江志强 , 等.萘普生分散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 J] .中国药学杂志 , 2000 , 35(1):35 ~ 38.
2.3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 C] .出
版地:出版者 , 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 1]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 A] .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 C] .
西安:西安电子科学大学出版社 , 1996.468 ~ 471.
2.4 报纸文章 [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 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
[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 N] .人民日报 , 1998-12-25(10).
2.5 国际 、国家标准 [ 序号] 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 S] .
[ 1] GB/ T16159-1996 ,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2.6 专利 [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 P] .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 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 P] .中国专利:881056073 , 1989-07-06
·302· Chin Pharm J , 2000 May , Vol.35 No.5 中国药学杂志 2000年 5月第 35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