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溪黄草提取物成分预试及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全 文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NO.05
抑制作用,酒精对微生物也基本无抑制作用。蜂胶液对
各微生物抑制强弱顺序为:蜡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鸡蛋表面混合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
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实验说明蜂
胶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阳
性菌则有明显的抑菌效果,这与国内外关于蜂胶抑菌
效果的相关报道一致。
2.2 蜂胶超声波提取物抑菌浓度的测定
鉴于超声波蜂胶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试验研
究了不同浓度的超声波提取物的抑菌效果,实验数据
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蜂胶浓度的降低,其抑菌活
性也在降低。其最小抑菌浓度为:大肠杆菌:0.8%、沙
门氏菌0.8%、金黄色葡萄球菌0.1%、蜡状芽孢杆菌
0.1%、枯草杆菌 0.2%、鸡蛋表面混合菌 0.2%,总的
来说蜂胶提取物的浓度在 0.2%就能抑制食品中的大
多数细菌。
3 结论
3.1 蜂胶的水浴回流、微波及超声波 3种提取物均有
抑菌活性,其中蜂胶超声波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
3.2 蜂胶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而对革兰氏阳性菌则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3.3 对大多数细菌来说,蜂胶提取物的有效抑菌浓度
为0.2%。
参考文献:
[1] 唐传核,孟岳成.蜂胶的生理功能以及开发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
1999(2):30~32.
[2] 罗志刚,杨连生.蜂胶及其应用[J].广州食品科技,2002,18(4):57~59.
[3] 房柱.蜂胶-黄酮类化合物的宝库[J].蜜蜂杂志,1998(9):11~12.
[4] 陈荷凤,韩文辉,李冰,等.蜂胶各种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比较
[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2):18~19.
[5] 唐裕芳,张妙玲,叶进富.艾叶超临界CO2萃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2):269~272.
[6] 薛泉宏,程丽娟.微生物学实验教程[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0:91~98.
收稿日期:2006-10-23
基金项目:肇庆市科技局基金资助项目(2003E50)
作者简介:段志芳(1973-),女(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化学研究与开发。
表2 不同浓度蜂胶超声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抑菌直径mm)
Table2 Theantimicrobialactivitiesoftheultrasoundpropolis
extractionatdiferentconcentration
浓度Concentration(%)
1.6
12.7
19.0
19.9
9.5
3.0
2.0
0.8
10.0
14.9
16.7
6.0
1.5
0.8
0.4
6.4
10.6
11.9
3.4
--
--
0.2
1.6
7.1
8.4
0.8
--
--
0.1
--
2.1
4.8
--
--
--
0.05
--
--
--
--
--
--
菌种 Bacterial
鸡蛋表面混合菌
Mixedmicrobesfromeggsurface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aureate
蜡状芽孢杆菌
Baciluscereus
枯草杆菌Bacilussubtilis
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
沙门氏菌Salmonela
段志芳,彭宝玲,林丽莎
(肇庆学院生物学系,广东 肇庆526061)
溪黄草提取物成分预试及对猪油的
抗氧化作用研究
摘 要:用水、95%乙醇和石油醚对溪黄草进行提取,根据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初步判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研究
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溪黄草水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猪油自动氧化能力,且作用强于抗坏血酸,
而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溪黄草;提取物;成分预试;抗氧化作用
RESEARCHONCHEMICALCONSTITUENTSANDANTIOXIDATIVEEFFECTS
OFTHEEXTRACTSOFRABDOSIASERRA(MAXIM.)HARA
DUANZhi-fang,PENGBao-ling,LINLi-sha
!!!!!!!!!!!!!!!!!!!!!!!!!!!!!!!!!!!!!!!!!!!!!!
科学研究
5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Vol.28.NO.05
溪黄草(Rabdosiasera(Maxim.)Hara)为唇形科香
茶菜属植物,属于民间习用草药,药用全草,具有清热
解毒、退黄祛湿、凉血散瘀的功效[1],临床用于治疗急性
肝炎、胆囊炎、痢疾、肠炎等症[2]。目前已开发出以其为
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食用油脂长期贮存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其氧
化过程中产生的酮、醛、氧化物及过氧化物等物质会危
害人体健康。目前寻找高效、低毒的天然抗氧化剂已成
为食品研究的一大课题[3~4]。本研究组发现溪黄草提取
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等具有较强
的抑制作用[5],能有效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本文用水、
95%乙醇和石油醚对溪黄草进行提取,根据颜色反应
及沉淀反应初步判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采取将不
同浓度的提取物添加到猪油中,并和抗坏血酸(Vc)进
行比较,通过测定不同时期内的过氧化值(POV),初步
研究溪黄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以期为溪黄草的开
发利用寻找新的途径。
1 试验材料
1.1 材料
溪黄草(Rabdosiasera(Maxim.)Hara):购于肇庆
市中药材市场;
猪油:市售新鲜猪板油,湿法熬制,过滤后备用。
1.2 主要试剂
硫酸铜、酒石酸钾、碘、碘化钾、氢氧化钠、盐酸、硅
钨酸、溴酚蓝、三氯化铁、明胶、氯化钠、茚三酮、三氯化
铝、镁粉、醋酸镁、盐酸羟胺、苦味酸、淀粉、重铬酸钾、
硫代硫酸钠、硫酸、碳酸钠、三氯甲烷、冰乙酸、正丁醇、
甲醇、丙酮、石油醚、乙醇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主要设备与仪器
FA2004N、FA1604电子分析天平,HH-4型数显恒
温水浴锅,ZKJ-1型循环水真空泵,RE-52AA旋转式
蒸发器,DJ-10倾倒式粉碎机,101-2AS电热鼓风恒温
干燥箱,PYX-OHS-X隔水式热恒温培养箱,DL-1万
用电炉。
2 试验方法
2.1 水提取液
取粉碎的溪黄草 5g,加水 60mL,在 50℃~60℃
的水浴上加热1h后过滤,此滤液在试管及滤纸片上
做多糖、有机酸、皂甙、甙类、酚类、糅质、氨基酸、蛋白
质、生物碱显色反应。
2.2 乙醇提取液
取粉碎的溪黄草 10g,加 95%乙醇 120mL,在水
浴上加热回流1h,过滤,滤液留2mL作1号试验,即:
进行酚类、糅质、有机酸的预试验。其余浓缩成浸膏,浸
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置于研钵中,用 2%HCl溶解,
过滤,取盐酸水溶液进行 2号生物碱试验,即:附滤纸
上的残渣再以少量乙醇溶解,进行3号黄酮、蒽醌试
验;即:将另一部分浸膏再以少量的乙酸乙酯溶解,溶
液置分液漏斗中加适量5%NaOH振摇,使酚性物质及
有机酸等转入下层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乙酸乙酯部分
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将乙酸乙酯液2mL~3mL在水浴
上蒸干,以1mL~2mL乙醇溶解进行 4号试验,即:香
豆素与萜类内酯和强心甙的试验。
2.3 石油醚提取液
取粉碎的溪黄草1g,加10mL石油醚(沸程60℃
~90℃),放置3h,过滤,滤液置表面皿上任其挥发,残
留物进行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和油脂的试验。
2.4 溪黄草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作用
称取已粉碎的溪黄草各100g,分别以水、95%乙
醇和石油醚提取二次(方法同2.1、2.2和2.3),过滤,合
并滤液,减压浓缩回收溶剂,40℃~50℃干燥,称重。
准确称取一定量溪黄草提取物(分别为猪油量的
0.1%和0.2%),分别置于150mL的三角烧瓶中,然后
各加入 30g的自制猪油,用力搅拌均匀。 另取 2个
150mL的三角烧瓶加入30g同样的自制猪油,一份作
为空白对照,另外一份加入猪油量 0.1%的抗坏血酸
(Vc),用力搅拌均匀。
将上述样品置于 60℃±1℃恒温箱中强化保存,
每隔一段时间搅拌一次,并交换在恒温箱中的位置,
两天测定一次猪油的过氧化值(POV)。测定方法采
用 GB5009.56-1996推荐的 Na2S2O3-I2滴定法(碘量
法)[6~7]。
(DepartmentofBiology,ZhaoqingUniversity,Zhaoqing526061,Guangdong,China)
Abstract:Rabdosiasera(Maxim.)Harawasextractedbywater,95%ethanolandpetroleumetherrespectively.
Thepreliminarytestsofthechemicalconstituentsandtheirantioxidativeefectsforlardwerestudied.Theresults
showedthattheantioxidativeactivityoftheextractbywaterwasstrongerthanthatofVc,whiletheextractsby
95%ethanolandpetroleumetherhadnoobviousantioxidationforlard.
Keywords:Rabdosiasera(Maxim.)Hara;extracts;preliminarytests;antioxidation
科学研究
6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Vol.28.NO.05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提液的显色反应结果
水提液的显色反应结果见表1。其中蛋白质没有
明显的反应现象;皂甙的反应亦不明显。
由表1初步分析表明,水提液中主要含还原糖、有
机酸、酚类、鞣质、氨基酸、多糖、甙类、生物碱。
3.2 乙醇提取液的显色反应结果
1号试验中,乙醇提取液与 1%FeCl3、明胶溶液、
溴酚蓝试剂发生作用,结果见表2。2号试验的盐酸溶
液与硅钨酸试剂、鞣酸试剂、苦味酸试剂发生作用,结
果见表3。3号试验的残渣溶解液与1%AlCl3、盐酸—
镁粉、KOH、醋酸镁能发生作用,结果见表4。4号试验
的乙酸乙酯溶液可发生开环与闭环反应,但与苦味酸
试剂没有明显作用,结果见表5。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乙醇提取液中主要含有酚
类、鞣质、有机酸、生物碱、黄酮、蒽醌类、香豆素和萜
内内酯。
3.3 石油醚提取液的显色反应结果(见表6)
经试验,石油醚提取液能与醋酐-浓硫酸发生作
用,提取液点在滤纸上,有挥发油和油脂的性质。
上述结果表明石油醚提取液中含有甾体或三萜
类、挥发油和油脂。
3.4 溪黄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
3.4.1 溶剂对溪黄草的提取率
分别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提取溪黄草,一定时
间后,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真空干燥后称重,
计算提取率,结果见表7。由表7可知,水提取物的提
取率最高,95%乙醇次之,石油醚最小。
3.4.2 溪黄草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
溪黄草水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
对猪油的抗氧化试验结果分别见表8、表9和表10。
由表 8、表 9和表 10可知:水提取物对猪油具有
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而95%乙醇和石油醚提取物几乎
没有抗氧化活性。这表明溪黄草中抗氧化性较强的物
质极性较大。随着浓度的增大,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
表1 水提液的试验结果
Table1 Experimentresultoftheextractofwater
项目
Project
试剂
现象
结果

Saccharide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
酚类
Phenols
△1%FeCl3
墨绿色
+
鞣质
Tanning
*明胶试剂
白色沉淀
+
氨基酸
Amino-acid
△茚三酮
蓝色斑点
+
蛋白质
Protein
*双缩脲反应
墨绿色
-
甙类或多糖
Glycosidesandpolysaccharides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
皂甙
Saponins
*泡沫试验
无泡沫
-
生物碱
Alkaloids
*硅钨酸试剂
灰白色沉淀
+
*pH试纸
pH6~7
+
△溴酚蓝试剂
黄色斑点
+
有机酸
Organicacid
注:“*”在试管中进行,“△”在滤纸或薄层上进行;“+”表示结果为阳性,“-”表示结果为阴性,下表同。
表2 1号试验结果
Table2 Experimentresultof(1)
检查项目
Project
试剂名称
现象
结果
酚类
Phenols
△1%FeCl3
墨绿色
+
鞣质
Tanning
*明胶试剂;△1%FeCl3
沉淀;墨绿色
+
有机酸
Organicacid
△溴酚蓝试剂
黄色斑点
+
表4 3号试验结果
Table4 Experimentresultof(3)
检查项目
Project
试剂名称
现象
结果
△1%AlCl3试剂
黄绿色荧光
+
*盐酸-镁粉反应
红色
+
△10%KOH溶液
黄绿色荧光
+
△0.5%醋酸镁试剂
黄色荧光
+
黄酮
Flavonoids
蒽醌
Anthraquinones
表5 4号试验结果
Table5 Experimentresultof(4)
香豆素与萜类内酯
Coumarinandterpenoids
检查项目
Project
试剂名称
现象
结果
强心甙
Cardiacglycosides
*苦味酸试剂
黄绿色
-
*开环与闭环反应
加NaOH澄清,加盐酸浑浊
+
△香豆素的呈色反应
墨绿色
+
△羟胺反应
红色斑点
+
表6 石油醚提取液试验结果
Table6 Experimentresultoftheextractofpetroleumether
检查项目
Project
试剂名称
现象
结果
甾 体 或 三 萜 类
Steroidsortriterpenoids
醋酐-浓硫酸
下层紫红,上层绿色
+
挥发油和油脂
Volatileoilsandfats
石油醚提取液滴于滤纸片上
有油斑
+
表7 不同溶剂对溪黄草的提取率
Table7 ExtractrateofdiferentsolventsforRabdosia
serra(Maxim.)Hara
表3 2号试验结果
Table3 Experimentresultof(2)
检查项目
Project
试剂名称
现象
结果
生物碱
Alkaloids
*硅钨酸试剂
灰白色沉淀
+
*鞣酸试剂
褐色沉淀
+
*苦味酸试剂
棕黄色沉淀
+
溶剂
Solvent
提取率(%)
Extractrate(%)
石油醚
Petroleumether
1.38
95%乙醇
95%ethanol
6.91

Water
15.20
科学研究
7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Vol.28.NO.05
表8 水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POV)
Table8 Antioxidantefectoftheextractofwaterforlard(POV)
试验天数Experimentdays(d)
8
0.2916
0.0709
0.1753
2
0.0133
0.0130
0.0132
4
0.0554
0.0221
0.0286
6
0.0610
0.0339
0.0601
10
0.3029
0.1320
0.2368
加入量(%)
Additivecontent(%)
0.0
0.1
0.2
减弱,这是因为水提取物成分复杂,可能含有促氧化作
用成分,浓度增大,促氧化成分的量也增大,使得抗氧
化能力降低,对此部分抗氧化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还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3.4.3 溪黄草水提取物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作用比较
从3.4.2分析比较可知,加入量为猪油0.1%的溪
黄草水提物抗氧化效果最好,因此,以其 POV值为代
表与同浓度抗坏血酸(Vc)的 POV值进行比较(表
11)。由表11可以看出,其抗氧化能力强于同浓度的抗
坏血酸。
4 结论
4.1 在水提液试验中,蛋白质和皂甙的反应现象不明
显,酚类、有机酸、鞣质、氨基酸、甙类、多糖、生物碱都
有明显的反应现象。水提取物对猪油表现出一定的抗
氧化能力,随着加入量增大,其抗氧化作用减弱;溪黄
草水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强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
4.2 在95%乙醇提取液中,强心甙没有明显的反应现
象,酚类、鞣质、有机酸、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萜
内内酯均与相应试剂有反应。95%乙醇提取物对猪油
抗氧化作用不明显。
4.3 石油醚提取液中含有甾体或三萜类、挥发油和油
脂,对猪油没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1977:25.
[2] 吴剑峰.溪黄草的研究综述[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8):498~
500.
[3] HeinonenIM,LehtonenPJ,HopiaAI.Antioxidantactivityofbery
andfruitwinesandliquors[J].J.Agric.FoodChem.,1998,46:26~31.
[4]SamuelB,Marie-Noele,Peyrat-Mailard,etal.Antioxidantactivityof
maltrootletextracts[J].J.Agric.FoodChem.,2000,48:2788~2792.
[5] 梁盛年,段志芳,付莉.溪黄草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J].食品科技,2003(12):58~60.
[6] 张克梅,唐世洪,余佶,等.生姜超临界 CO2萃取物的抗氧化性研
究[J].食品科学,2005,26(11):90~93.
[7] 王斌贵,王以群,张颖,等.荔枝草的抗氧化效能[J].中国油脂,
1997,22(6):40~43.
收稿日期:2006-11-05
表9 95%乙醇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POV)
Table9Antioxidantefectoftheextractof95%ethanolforlard(POV)
试验天数Experimentdays(d)加入量(%)
Additivecontent(%)
0.0
0.1
0.2
表10 石油醚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效果(POV)
Table10 Antioxidantefectoftheextractofpetroleum
etherforlard(POV)
试验天数Experimentdays(d)加入量(%)
Additivecontent(%)
0.0
0.1
0.2
8
0.2916
0.3125
0.4763
6
0.0610
0.1764
0.2455
10
0.3029
0.3962
0.6218
2
0.0133
0.0557
0.0563
4
0.0554
0.0695
0.0778
8
0.2916
0.7515
0.8641
2
0.0133
0.0824
0.0859
4
0.0554
0.1000
0.1910
6
0.0610
0.3816
0.6334
10
0.3029
1.0938
1.3405
表11 水提取物与抗坏血酸的抗氧化作用比较(POV)
Table11 EfectcomparisononPOVofthewater-extractand
vitaminCforlard(POV)
试验天数Experimentdays(d)
8
0.2916
0.0709
0.1382
2
0.0133
0.0130
0.0154
4
0.0554
0.0221
0.0231
6
0.0610
0.0339
0.0446
10
0.3029
0.1320
0.1594
抗氧化剂加入量(%)
Anti-oxidants
additivecontent(%)
空白Blank
水提取物(0.1)
Extractofwater(0.1)
抗坏血酸(0.1)
VitaminC(0.1)
科学研究
!!!!!!!!!!!!!!!!!!!!!!!!!!!!!!!!!!!!!!!!!!!!!!!!!!!!!!!!!
《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36号 邮编:300381
邮汇收款人:《食品研究与开发》编辑部
电话:022-2301567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