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濒危药用植物——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调查初报



全 文 :濒危药用植物———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调查初报
王春梅,赵明苑,张 浪,任军方,冯 顺,云 勇*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园林花卉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0)
摘要 通过参阅相关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基础资料,并进行实地走访,了解药用海南梧桐(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的野生分布及生
长状况。海南梧桐是海南特有药用树种,调查发现,海南梧桐零星分布于海拔 100 ~ 900 m山区,野生资源稀少,生长速度较慢,种子含
油,种壳坚硬,不利于自然生境中繁殖,种群竞争力较弱。
关键词 濒危药用植物;海南梧桐;野生资源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4) 26 -08957 -03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Wild Resource of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an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WANG Chun-mei,YUN Yong et al ( Institute of Garden & Floriculture,Hai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ikou,Hainan
571100)
Abstract The status of the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of wild medicinal plant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was obtained by referring to the relat-
ed literature,collecting research data and fielding visits. The wild resources slowly and scattered grow in the valley between 100 - 900 m. The
seeds contain oil and have a hard shell,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natural habitat of breeding and the population competitiveness is weak.
Key words Endangered medicinal plant; 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 Wild resources
基金项目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3094) 。
作者简介 王春梅( 1972 - ) ,女,海南琼海人,园艺师,从事热带植物资
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通讯作者,副研究员,从事热带植物
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7-31
海南梧桐(Firmiana hainanensis Kosterm.)为梧桐科
(Sterculiaceae)梧桐属(Firmian Marsili)[1]植物,落叶乔木,是
海南特有药用树种。树干高大直立,苍劲挺拔,树姿美致,叶
型变异大;海南梧桐为先花后叶树种,花期 4 ~ 5 月,花白黄
色。零星分布于海拔 100 ~900 m热带季雨林中,性喜湿润、
凉爽气候,耐荫蔽,喜沙壤土、砖红壤及黄壤土,一般在常有
云雾山谷等区域阴湿的地方生长。盛花期满树繁花,观赏效
果极佳,是极有发展潜力的乡土景观绿化树种。目前海南梧
桐尚未被开发利用。海南梧桐主要分布于昌江霸王岭、陵水
吊罗山、海口石山地区、乐东尖锋岭及佳西自然保护区内。
在 1984年公布的“第一批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中,
海南梧桐被定为濒危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我国同属植
物中分布最南的一种,对研究梧桐科地理分布有一定的
价值。
梧桐属植物作为一种传统药物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具
有多种医疗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梧桐“子,气味甘,平,
无毒。捣汗涂,拨去白发,根下必生黑者”,江苏新医学院主
编的《中药大辞典》记述了梧桐叶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研究。
20世纪 90年代何平等对海南特有植物进行的初步抗癌筛选
中发现包括海南梧桐在内的 25 种植物有抗癌活性物质基
础[2]。2001年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与
香港等地的大学合作中,筛查了 20 余种本岛丰富而独特的
热带药用植物,发现海南梧桐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若干
活性化合物分离出丁香醛和莨菪亭 2 个化合物[3]。目前临
床上用的抗癌药中 60%以上来自于热带或亚热带药用植物
中[4],前人研究表明海南梧桐具有抗癌活性因子。但其野生
资源蕴藏量极其稀少,至今尚未有人工栽培种植,资源濒临
灭绝。拯救濒危的海南梧桐资源的力度亟需加大,同时需要
对其野生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探索人工繁殖技术。笔者从海
南梧桐的分布概况及其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为
海南梧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之前,参阅《海南植物志》、《中国
植物志》等相关文献,搜集整理研究基础资料,初步了解海南
梧桐的自然分布概况。通过走访相关部门、人事了解不同区
域海南梧桐的自然分布概况及生长现状,在此基础上确定调
查路线、区域。实地对海南霸王岭、尖锋岭、吊罗山佳西自然
保护区及石山地区等地海南梧桐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生
态环境、生长现状及数量等进行观察记录,并收集种子及活
体营养体等进行人工繁殖。
1. 2 研究内容 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野生海南梧桐的具体
分布区域、野生环境、分布数量及生长状态[5],采集枝条,收
集种子,并调查记录海南梧桐伴生植物种类,观察自然状态
下海南梧桐种子的萌发状况。根据所掌握的调查资料,分析
野生海南梧桐致濒成因,同时通过人工育苗的生物学研究,
探索人工繁殖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 1 海南梧桐生境分析 通过对海南霸王岭、吊罗山、尖锋
岭、佳西自然保护区及石山地区等地野生海南梧桐资源的调
查,发现其零星分布于海拔 100 ~ 900 m的山区。调查结果
表明,海南梧桐的野生资源分布于原生态林区及次生林区,
非常稀少。
2. 2 海南梧桐种质资源分布分析 2014 年 4 月 12 日对海
南省昌江县霸王岭东 -林场野生海南梧桐的分布种质资源
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表 1),海南梧桐生长速度较慢;处于整
个植物群落的上层树种,具有一定的生长优势;但分布数量
甚少(一般仅以 1 ~2株存在于植物群落中)。笔者推测剧烈
的种间竞争,导致海南梧桐种群数量下降,是其濒危的原因
之一。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4,42(26) :8957 - 8959 责任编辑 黄小燕 责任校对 李岩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4.26.031
表 1 海南梧桐在昌江县霸王岭东一林场的分布
序号
海拔高度
m
观测点
纬度∥N 经度∥E
观测数
量∥株
规格 生态习性
1 491. 5 19°08 109°12 2 胸径 12 ~15 cm 一般以 1 ~2株零星分布于植物群落,
2 660. 4 19°08 109°12 2 胸径 10 ~18 cm、树高 8 ~10 m 花期 4 ~5月,满树繁花,叶子稀少,
3 596. 1 19°12 109°14 1 胸径 30 cm、树高 10 ~15 m 观赏效果极佳
4 632. 2 19°12 109°14 1 胸径 40 cm、树高 15 ~20 m
5 615. 6 19°12 109°15 1 胸径 30 cm、树高 13 ~15 m
6 651. 2 19°12 109°15 1 胸径 20 ~30 cm 、树高 13 ~15 m
7 657. 0 19°12 109°15 2 胸径 20 ~30 cm、树高 13 ~15 m
8 666. 1 19°12 109°15 2 胸径 15 ~35 cm、树高 13 ~18 m
9 577. 1 19°09 109°12 1 胸径 5 -6 cm、树高 3 ~4 m 叶茂盛,未含蕾
10 542. 7 19°12 109°13 1 胸径 7 ~8 cm、树高 4 ~5 m
表 2 海南梧桐在霸王岭及吊罗山的资源分布
序号 海拔高度∥m 规格 土壤类型 地点 生态习性
1 490. 8 胸径 13 cm、树高 10 m 砖红壤 海南省昌江县霸王 果期 6 ~7月,每个蓇每葖果有 3 ~5颗
2 500. 2 胸径 46 cm、树高 25 m 砖红壤 岭雅加地区 种子,种子含油,圆球形,成熟时黄褐色。
3 400. 5 胸径 28 cm、树高 16 m 砖红壤 种子在自然生境中繁殖能力低,树下籽
4 550. 0 胸径 18 cm、树高 13 m 砖红壤 苗少
5 700. 2 胸径 46 cm、树高 22 m 山地黄壤
6 650. 6 胸径 53 cm、树高 25 m 山地黄壤
7 414. 1 胸径 18 cm、树高 15 m 砂壤土 海南省陵水县吊罗
山国家森林公园
8 383. 3 胸径 24 cm、树高 16 m
9 258. 7 胸径 30 cm、〗树高 19 m
10 249. 0 胸径 16 cm、树高 15 m
11 174. 3 胸径 22 cm、树高 18 m
12 153. 3 胸径 15 cm、树高 17 m
2014年 6 月 18 日在霸王岭及吊罗山的调查发现(表
2) ,海南梧桐在霸王岭东一林杨区、雅加地区分布于海拔 400
m以上,而在吊罗山分布于海拔 400 m以下的山区。其种子
含油,寿命较短,不宜久藏。开花结果的成龄树,长势好,但
其树下籽苗和幼苗很少(2 ~ 3 株),这充分说明海南梧桐的
种子萌发和籽苗生存能力低。即使海南梧桐种子能够正常
萌发,形成的幼苗抗逆性差、成活率低。这对于海南梧桐植
物的自然生境中依靠种子繁殖扩大种群、拓展生存空间是极
其不利的[6]。另外,此次研究还发现海南梧桐喜生于砖红
壤、黄壤土及砂壤土中。
2. 3 海南梧桐群落分析 海南梧桐常见的伴生乔木树种有
异叶翅子树(翻白叶)(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翅
子树(Pterospermum lanceaefolium Benth.)、白楸(Mallotus pan-
iculatus (Lam.)Muell. - Arg.)、楝叶吴茱萸(Euodia meliae-
folia (Hance)Benth. Fl. Hongk.)、野漆树(Rhus succedanea
Linn. Mant.)、山黄麻(Trema orientalis (Linn.)Bl. Mus. Bot.
Lugd. - Bat.)、山柑算盘子(Glochidion fagifolium Miq.)、中平
树(Macaranga denticulata (Bl.)Muell. - Arg.)、枫香树(Liq-
uidambar formosana Hance.)、黄毛榕 Ficus fulva Reinw.)、八
角枫(Alangium chinense (Lour.)Harms.)、海南菜豆树(Rad-
ermachera hainanensis Merr.)、山杜英(Elaeocaepus sylvestris
(Lour.)Poir.)等,伴生的下木及地被植物常见有红紫麻
(Oreocnide rubescens Bl. ex Miq.)、粗毛野桐(Mallotus hookeri-
anus (Seem.)Muell. - Arg.)、九节(Psychotria rubra (Lour.)
Poir.)、高脚罗伞(Ardisa quinquegona Bl. Bijdr.)、毛稔 Melas-
toma sanguineum Sims.)、野芭蕉(Camptotheca Decne)、棕叶
芦(Thysanolaena maxima (Roxb.)Kuntze)、蔓生莠竹(Micro-
stegium gratum (Hack.)A. Camus.)、水锦(Wendlandia uvari-
ifolia Hance.)、粗 叶 木 (Lasianthus chinensis Benth. Fl.
Hongk.)、大芒(Dicranopteris ampla Ching et Chiu.)、飞机草
Eupatorium odoratum Linn. Syst. Nat. ed.)、蕨类(Pteridophyta)
植物等;常见的层间植物(大型木质藤本)有金钟藤(Merre-
mia boisiana)、毛瓣鸡血藤(Millettia lasiopetala (Hayata)
Merr.)、刺果藤(Buettneria aspera Colebr. ex Roxb. Fl. Ind.
ed.)、眼镜豆(Entada phaseoloides (Linn.)Merr.)、羽叶金合
欢(Acacia pennata (Linn.)Willd. Sp. Pl.)、两广檀(Dalber-
giabentami)、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l.)等。
3 结论与讨论
3. 1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蕴藏量甚少,
仅分布于偏远的山区。成龄树树皮灰白色(小龄树嫩枝绿
色),树条平滑,叶卵形,变异大(成龄树叶片长 7 ~ 14 cm,宽
5 ~12 cm;小龄树叶片长 16 ~ 28 cm,宽 14 ~ 26 cm) ,5 出脉;
花期 4 ~5月,花黄白色;果期 6 ~ 7 月,蓇葖果 5,果瓣膜质,
匙形,每蓇葖果有 3 ~5粒种子,圆球形,成熟时黄褐色,直径
约 6 mm。野生海南梧桐生长速度较慢,成龄树开花结果,种
子含油,不耐久藏,种皮坚硬,透水、透气性差,在自然生境中
8598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年
繁殖成活率低[7]。在群落生境的构建中,处于被动适应的地
位,种群竞争力较弱,这也是导致海南梧桐濒危的主要原因。
3. 2 讨论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居世界第 8 位,但却是生物
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人口剧增,对
植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索取,使其植物资源受到重大破坏。
我国有许多生物物种已变成濒危种和受威胁种。濒危野生
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列出的 640个世界性濒危
物种中,我国就占了156种,约占总数的1 /4[8],且其中5%左
右有可能在近十年中灭绝。
海南岛共有珍稀濒危植物 35科 49 属 57 种[9]。海南梧
桐为濒危三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野生资源稀少,由于野生
原生环境被破坏,毁林开荒、人类过度采伐利用破坏了生态
环境和资源分布,导致生态环境失衡,加速了物种的灭绝。
病虫害和灾害性环境的发生,造成物种本身生活降低,传粉
缺少,引起野生药用植物濒危。海南梧桐资源陷入了一种十
分脆弱状态,面临灭绝。自身实地对海南 5个地区的野生资
源进行调查,海南梧桐位于深山人迹罕至位置,现存数量极
少。由于其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内在制约和生态环境外在影
响,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已成为海南梧桐资源濒危状况的
重要因素。面对这一物种的濒危,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通
过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措施,使珍稀野生海南梧桐资源得到
可持续利用,目前在海南尖锋岭、吊罗山、霸王岭、佳西四大
自然保护区及石山地区内仍有零星分布的野生海南梧桐资
源,通过繁育种苗迁地保护该物种势在必行。
海南梧桐植物含有的香醛和莨菪亭具有独特的抗癌作
用,开发利用就成为必然之势。但其开发利用不能靠野生资
源,而应依赖于人工繁育。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为依托,加强
和完善就地保护工作,对极其濒危的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进行
野外回归试验,开展引种、驯化等生物学保护研究,建立其活
体保存圃,杜绝种群野外灭绝的悲剧发生。对处于濒危状态
的药用海南梧桐资源的保护有着极大的作用,对加快海南中
药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目前海南梧桐资源仅限于零星分布的野生种,市场未见
人工培育种苗,稀少的野生资源大大限制其在医疗上的研究
和园林绿化工程上的应用。面对当前这种现状,人类应该秉
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不损害已经濒危的海南梧桐野生资
源情况下进行科学的利用。因此,笔者对此提供以下建议:
通过设计种子育苗试验研究,建立有效的种子繁殖技术体
系,提高海南梧桐的繁殖系数,节约繁殖成本,为海南梧桐种
子育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大田种苗繁殖的成
活率、种苗移植后的成活率及幼苗后期管理做相应的试验,
以期海南梧桐能够广泛地应用于医疗研究和园林绿化,也可
为海南梧桐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保障,拓宽药材的来源,造
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陈焕镛.海南植物志,第2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75.
[2]何平,陈艳梅,胡汉杰,等. 25种海南特有植物抗癌筛选结果的初步报
告[J].海南医学,1994,5(2):93.
[3]康胜利,刘明生.海南梧桐化学成分的研究[J].明珍国医国药,2007
(4):797 -798.
[4]郭巧生.药用植物资源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宋希强,王健,陈展川,等.观赏植物种质资源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2:64 -70.
[6]茹文明,张金屯,张峰,等.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濒危原因分析[J].植
物研究,2006(5):624 -628.
[7]张长青,李广平,王世斌.园艺植物育苗原理与技术[M].上海:上海交
通大学出版社,2012:77.
[8]王玉玲.生物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J].农业与技术,2005,
25(2):48 -49.
[9]方彦,谢春平.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4):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38 -140.
(上接第 8956页)
[8]DONG J E,WAN G W,LIANG G S. Accumulation of salicylic acid induced
phenolic compound sand raised activities of secondary metabolic and an-
tioxidative enzymes in Salviamiltiorrhiza cell culture[J]. Journal of Bio-
technology,2010,148:99 -104.
[9]ANGELES SNCHEZ-SAMPEDRO M,FERNNDEZ-TRRAGO J,COR-
CHETE P. Yeast extract and methyl jasmonate-induced silymarin produc-
tion in cell cultures of Silybum marianum(L.)Gaertn[J]. Journal of Bio-
technology,2005,119:60 -65.
[10]孙镇,袁丽红,吴频梅.诱导子对藏红花悬浮培养细胞生产藏红花色
素的影响[J].生物加工过程,2013,11(3):18 -23.
[11]POPP M P,LESNEY M S,DAVIS J M. Defense Responses Elicited in
Plant Cell suspention Cultures[J].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97,47:199 -206.
[12]王传贵,余斐,张姝,等.几种胁迫因素对中国红豆杉细胞培养的影响
[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29(2):111 -113.
[13]周倩耘,周建民,刘峻,等.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中皂苷含量的影响
[J].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3,25(2):76 -78.
[14]WUA J Y,WONGA K,HO K P,et al. Enhancement of saponin production
in Panax ginseng cell culture by osmotic stress and nutrient feeding[J].
Enzyme Microb Technol,2005,36(1):133 -138.
[15]LIN L D,WU J Y,HO K P,et al. Ultrasound-induced physiological effect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aponin)production in panax ginseng cell cul-
tures[J]. Ultrasound in Medicine and Biology,2001,27(8):1147 -1152.
[16]VEERESHAM L. Elicitation of Taxus sp. Cell cultures for production of
taxol[J]. Biotechnol Lett,1995,17(12):1343 -1346.
[17]曲均革,虞星炬,张卫,等.前体饲喂、诱导子和光照联合使用对葡萄细
胞培养合成花青素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2006,22(2):299 -305.
[18]孙健玲,张玉琼,朱景存,等.诱导子对半夏细胞生长和总生物碱积累
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1,22(1):28 -30.
959842 卷 26 期 王春梅等 濒危药用植物———海南梧桐野生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