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优良常绿观赏树大叶冬青引种及绿化应用



全 文 :园林绿化 Garden &Landscaping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9 








 






优良常绿观赏树大叶冬青引种及绿化应用
徐海兵1,朱 军1,李晓储2,黄利斌2
(1,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 210014;2,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 211153)
摘要:在江苏南京地区引种大叶冬青绿化实践表明,大叶冬青幼龄耐荫性较强,苗期生长较慢,3a后生长加快。全光照
圃地5a(2年苗栽植)仅高2.5m、D1.32.6cm;侧方遮荫对3~4a苗成活及生长有良好促进作用。将这一研究结果用于
中山陵风景林杂阔林林相改造,下层种植,异龄复层混交。在郁闭度0.5~0.6的上层杂阔林环境条件下,成活保存生长
较好,9a时能形成4.50~5.00m高的下层常绿景观;类似半照的林缘和行道绿化,有用于景观改良的潜力。在郁闭度
0.70~0.80的杂阔林下,大叶冬青生长较差,不宜用于林相结构调整与森林景观改造。
关键词:大叶冬青;引种;常绿树种;观赏树种;绿化应用;耐阴性
中图分类号:S722;S792.9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671-4938(2015)02-0049-03
DOI:10.13456/j.cnki.lykt.2015.02.017
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nb)系冬青科常绿
阔叶乔木树种。树高可达20m,胸径80cm,广泛分
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四川、浙江、湖南、江西、福建、广
西、贵州等省区(中亚热带气候区)。
据研究,大叶冬青内含有多种游离氨其酸、维生
素C、微量咖啡碱,并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物质
(如黄酮类、芦丁、杨梅酮、槲皮素等),是制作苦丁茶
绿色植物保健剂的重要原料。医学研究已证明,用大
叶冬青制成的苦丁茶保健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
菌、止咳化痰、健胃消积、明目益思、抗衰老、抗疲劳、
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药用保健功效。对治疗
高血压、口腔炎、咽喉炎、肥胖症、急性胃肠炎有显著
疗效;对鼻咽癌、食道癌、肺癌等也能起抑制作用,其
老叶煮洗浸出液还能洗治多种皮肤病和烫伤等病
症[1-4],故在21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期,在浙江
新昌地区成为制作地方特色苦丁茶的药用保健树种,
推动了当地大叶冬青种苗业的发展[1-2]。
同时,大叶冬青树形优美,枝叶繁茂,四季常青,
酷似广玉兰。一年中,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
动幼芽和嫩叶呈紫红色;新叶为青绿色;老叶墨绿色,
并具光泽。花金黄色,团状,簇生于枝腋,花期3月下
旬至4月下旬。果实秋季由黄色变为桔红色,镶嵌于
绿色树冠,长期挂果,十分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
值。因此,可培育成绿化乔木,用于城乡住宅区绿化,
庭园绿化和森林公园及城市森林绿地景观建设。为
作者简介:徐海兵(1966-),中山陵园管理局森林管理处副处长、
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管理工作。
通讯作者:李晓储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华东林业信息
网会副主任。电子邮箱:xiaochuli@yeah.net。
了丰富南京地区绿化树种,我们进行了大叶冬青引
种,并在中山陵风景区森林景观建设的绿化应用。现
将13年的引种应用结果总结报道。
1 引种概况
1.1 引种地自然概况
引种地南京地处N32°31′,E118°50′,北亚热带气
候;与原产地浙江新昌(N29°30′,E120°55′),中亚热带
气候有显著差异。栽植立地为低丘坡地,土壤为下蜀
黄土,土壤质地重壤—轻粘。
1.2 引种概况
种子来源于浙江新昌。2000年,江苏在省林科院
苗圃播种育苗,进行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观测。利
用树种幼龄耐阴特性,2006年、2008年分别用2年
生、3年生带宿土土球苗木在中山陵风景区杂阔林下
进行异龄混交,改善森林景观。2014年,根据2013测
定结果,继续扩大引种,在景区风景林林缘(近半日照
条件)栽植8年生幼树(2年生苗移植)2 200株。
1.3 有关测定
引种期内观测了种子发芽生物学特性,幼苗适应
性生长习性等。生长测定每项固定10~15样株,并
与原产地幼龄苗木生长同步作了分析。中山陵景区
绿化应用侧重于对不同郁闭度疏林的生长情况进行
分析,分析大叶冬青与杂阔异龄复层(下层混交)林景
增绿增层的效果。
2 结果分析
2.1 主要生物学特性
大叶冬青性喜温暖湿润气候,适生于土质疏松、
深厚湿润的土壤。适应性强,无论酸性土壤,中性土
壤,以及微碱性(pH值<8.0)均能生长。据我们研究
园林绿化 Garden &Landscaping
50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观测,大叶幼龄耐荫性强,需侧方荫蔽;耐轻度水湿
(短时间12h之内,地表积水);较耐寒,幼树能耐
-8~10℃低温。具有萌蘖特性,根际萌条及经修剪
萌枝力强。种子深休眠,一般处理2~3a发芽,幼苗
生长缓慢,3a后速生。幼树生长能耐干燥贫瘠,但生
长缓慢。速生生长的生态需求是湿润疏松的土壤和
较丰富的土壤养分(氮、磷、钾)[5-6]。
2.2 绿化苗的幼龄生长
全光照圃地培育绿化苗,连续5a测定表明,大叶
冬青种子经处理至少需18个月才能发芽。当年生苗
仅0.10~0.12m(原科地0.25m)。在全光照下,1年
生苗带土移植,初期均生长缓慢,栽后3~4a才开始
速生,但树高年净生长量仅0.50~0.61m。引种地
4~5 年生苗木高仅 1.91~2.52 m,胸径 2.1~
2.6cm。原产地苗木(新昌)生长较引种地快,但栽后
4~5年生苗木高也仅3.00~3.50m,地径4~5cm
(见表1),均未达常规乔木绿化苗标准。
表1 全光照圃地大叶冬青的生长情况
年龄/a
引种地(江苏南京) 原产地(浙江新昌)
H/m ΔH/m  D1.3/cm  H/m ΔH/m D1.3/cm
1(苗)0.10~0.12 — 0.25(D0) 0.25  0.45(D0)
1-1  0.37
0.20-
0.25
0.85(D0) 0.80  0.55  2.5(D0)
2-1  0.85  0.43  1.60(D0) 1.60  0.80  1.7
3-1  1.40  0.60  0.50  2.20  0.60  2.5
4-1  1.91  0.51  2.1  3.00  0.80  4.0
5-1  2.52  0.61  2.6  3.50  0.50  5.1
  注:1-1表示为1年生苗移植1a,2-1为1年生苗移植2a,依次
类推。初植密度1~3a为0.50m×0.50m,或0.60m×0.75m;4~6
a时为1m×1m或1.2m×1.2m。
  侧方混交培育情况表明,用3~4m高的金丝柳
和南酸枣乔木苗为伴生树,行间套植2年生带土大叶
冬青,不仅成活率高于95%,且生长明显优于同时栽
培的全光照苗。移植4a时,苗高、胸径分别比全光照
苗高62.5%和25.0%(表2)。此结果为中山陵风景
林疏林林下异龄复层混交大叶冬青提供了依据。
2.3 绿化应用的效果
中山陵景区绿化应用主要用大叶冬青于杂阔疏
林下种植,构建含常绿树种的落叶阔叶混交林,改善
冬季林相景观,达到风景林地带性增绿增层。
表3绿化应用实践表明,在树高12~13m、郁闭
度0.80的杂阔林下栽植大叶冬青,虽成活保存率高
表2 大叶冬青引种侧方混交栽培效果
引种
地点
侧方混交
树种及方式
(m×m)
苗龄/a
生长
苗高生长
(年净生长)/m
H/m D1.3/cm 5a 4a 3a
江苏南京
(苗圃)
金丝柳×
大叶冬青
(1.8×1.8)
(0.4×0.4)
4~2  2.60  2.5  0.69 0.52 0.50
全光照(CK)
0.4×0.4
4~2  1.60  2.0  0.57 0.38 0.35
江苏句容
(苗圃)
南酸枣×
大叶冬青
(2×2)
(0.4×0.5)
3~1  1.72  2.6  0.62 0.56 0.54
全光照(CK)
0.5×0.5
3~1  1.18  0.46 0.40 0.32
  注:混交方式为测方混交;混交伴生树种金丝柳为J842,H3.5m
左右;南酸枣3.5m,树行间作苗床栽植大叶冬青绿化苗木。()内为移
栽的苗龄。句容东进林场为辅助试点。
表3 大叶冬青风景林异龄复层混交生长测定
地点 林分类型 林分郁闭度 树龄/a
下层大叶冬青
树龄/a 现实密度株/m2  H/m  D1.3/cm 3a
备注
125医
院山洼
枫香
麻栎
杂阔林
0.80
0.85
0.80
20
24
28
4~2
8~2
12~2
2 400
2 400
2 400
1.80
2.60
3.20
2.0
2.8
3.6

70%受雪压弯干
45%植株顶端优势差
  注:林下栽植当年200株成活率95%,现保存率100%。上层杂阔林幼树树高12~13m。
表4 大叶冬青不同光照(林地郁闭度)混交的生长差异
地点及立地
上层混交树
种及组成
林龄/a
下层大叶冬青
林龄/a 林地郁闭度 H/m  D1.3/cm  W/m(冠幅) 备注
太阳塔
缓坡皇岗
7银杏
2栾树
1苦栋

1~4
9~4
9~4
9~4
0.35
0.50
0.60
0.70
1.80
5.00
4.50
2.80
2.2
10.0
8.0
6.0
0.6
3.30
2.80
2.00
成活率/%
100
100
100
  注:上层阔叶树与大叶冬青同年混交;上层乔木阔叶树高4.0~4.2m,下层大叶冬青为4a带土球苗,栽植时苗高1.2m,地径2.5m,共植200株。
园林绿化 Garden &Landscaping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 








 






达95%~100%,但生长极慢,栽后8~12a仅在下层
形成2.60~3.20m高的常绿树景观层。由于郁闭度
大,光照弱,幼树顶梢细弱,冬季易遭受雪压,8年生时
弯干率达70%;12年生时仍有45%的植株无顶端优
势(无主梢、丛生枝多)。由此可见,虽然大叶冬青幼
龄有耐阴性,但仍不适宜过度阴敞的环境。
从表4结果看出,同期复层混交的大叶冬青,在
郁闭度0.35的新造林环境下,成活率略低,为85%,
且当年树高生长量仅6~8cm,第2年20cm左右。
但9a时,在郁闭度0.60~0.50的林地,下层已形成
树高4.50~5.00m 的常绿景观层。其生长郁闭度
0.50的地块优于0.60的地块。郁闭度0.70的地块
生长较差,下层大叶冬青树高仅2.80m,胸径6cm,
冠幅近2.00m(表4)。因此,郁闭度0.50~0.60的上
层杂阔疏林是构建下层大叶冬青复层林的适宜林地。
根据上述研究分析结果,2014年初春在类似半日
照条件的王家湾樱花谷林缘,栽植5年生大叶冬青苗
2 000株景观绿化,成活保存率100%。生长良好。2014
年5月前夕又在老邮局路旁(近半日照环境)按后排栾
树、乐昌含笑(大树背景树),前排大叶冬青(3.00m高、
6~7年生带土苗)+红叶石楠(1~1.20m)配置,栽植
200株8年生大叶冬青幼树。虽错过最佳种植季节,
其成活率仍高达100%(共植200植);并初显出良好
的景观绿化趋势。
3 结论
综上研究看出,大叶冬青幼龄生长较慢,因具有
耐阴性,可以用于风景林林相景观改造,构建异龄复
层混交林。在0.50~0.60郁闭度的疏林和类似半照
的景区林缘,种植大叶冬青生长较好,4 年生苗
(1.60~1.80m)栽植8a可形成5.00~4.50的下层
常绿景观,达到林层增层、增绿(尤其是阔叶林下冬季
增绿)的改造效果。郁闭度0.70~0.80的林分虽然
成活保存率高,但因光照条件弱,下层大叶冬青生长
差,景观增层的效果较差。为了在类似半照(郁闭度
接近0.50左右)的景区林缘种植大叶冬青,并尽快呈
现景观绿化效果,建议苗木生产单位模拟适宜生态环
境,培育8~10年生、树高4.00~4.50的大叶冬青绿
化幼树,采取带土球、裹干、保湿等措施栽植,让这一
特色树种资源在绿化建设中加快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科技咨询中心,浙江省新昌县科学技术协会 .浙
江绿色农业丛书:苦丁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2.
[2] 刘 勇,刘贤旺,胡小芬 .江西冬青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利
用[J].江西林业科技,1997(6):23-25.
[3] 李晓储,蒋继宏,陈凤美,等 .扬州古运河沿岸生态林主
要绿化树种抑菌功能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2006,42
(6):129-133.
[4] 李晓储,蒋继宏,方德兰,等 .大叶冬青若干生化指标测
定及抗菌活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
版),2006,27(1):91-94.
[5] 李晓储,黄利斌,朱惜晨,等 .优良观赏保健树大叶冬青
引种试验初报[J].江苏林业科技,2003(5):1-6.
[6] 李晓储,黄利斌,朱惜晨 .优良观赏保健树大叶冬青容器
育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3(5):1-6.★
(栏目责任编辑 蒋旭东)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正式出版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由徐梅卿、何平勋主编,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编写历时十载,数易其稿,已于2008年10月正式
出版。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共收录了1975-2005年的木本植物病原物5 440个分类单位,其中根肿菌2个,卵菌41个,真菌4 655个,细
菌49个,难培养原核生物56个,病毒56个,线虫328个,螨类132个,寄生植物、藻类121个。寄主植物4 595个分类单位。全书共分五篇。
第一篇,木本植物真核生物病原物。第二篇,木本植物原核生物及其他病原物。本篇完整地列出了各病原物分类单位、真菌不同发育
阶段和同种异名的拉丁文名称和中文名;病害类型、寄生部位;病原新种形态特征,新病害症状;寄主植物拉丁文名称和中文名,以及地理分
布。第三篇,木本植物病原物分类地位。第四篇,参考文献1 234条。第五篇,索引4套,包括寄主植物中文名、病原物中文名、寄主植
物————病原物拉丁文名称和病原物拉丁文名称。
《中国木本植物病原总汇》是我国迄今为止第一部病原学、木本植物病理学相结合的大型工具书,是30年来科研成果的全面总结,学术
价值较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系统性、新颖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供有关专家、学者、科研人员、农林大专院校师生、植物检疫部门,有关植
物保护、果树园艺、园林绿化等生产管理及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人员参考和应用。
该书共1 724页,16开本(精装),书号:ISBN 978-7-81076-148-2,定价:360元。
联系方式
徐梅卿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林业所(100091)
电 话 010-62889680,13810934299(徐启聪),E-mail:xumq@caf.ac.cn
姜俊清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兴路26号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50040)
电 话 0451-89701363,15945191363,E-mail:8903398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