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 434 •
黄槿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张小坡 1, 2,裴月湖 3,张俊清 1,许旭东 2,谭银丰 1,康胜利 1,刘明生 4*
1. 海南医学院 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01
2.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3. 沈阳药科大学 中药学院,辽宁 沈阳 110016
4. 海南省南药黎药研究院,海南 海口 571101
摘 要:黄槿为《全国中草药汇编》收载的两种半红树植物之一,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海南黎族聚集地区作为药物使用。
有关黄槿的化学成分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从中分离得到了大量的三萜、黄酮、倍半萜和酰胺类化合物,其中木
栓烷型三萜和高度氧化的倍半萜类成分是该药用植物的特征性成分。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现就
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黄槿;半红树;三萜;黄酮;倍半萜;抗炎;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28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 5515(2011)06 - 0434 - 05
Research progres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ibiscus tillisceus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ZHANG Xiao-po1,2, PEI Yue-hu3, ZHANG Jun-qing1, XU Xu-dong2, TAN Yin-feng1, KANG Sheng-li1, LIU
Ming-sheng 4
1.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01, China
2.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and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193, China
3.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ateria Medica,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4. Hai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South and Li Medicine Development, Haikou 571101, China
Abstract: Hibiscus tiliaceus is one of the two semi-mangrove plants recorded in the influential book of Assemble of Nationwid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H. tiliaceus possesses the obvious inhibitory effects on inflammation and pain and was used by Li people
as medicines in Hainan.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medicinal plant were carried out from 1960 to nowadays, and
triterpenoids, flavaonoids, sesquiterpenoids, etc. have been obtaine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H.
tiliaceus are anti-inflammation, anti-tumour, and antioxidant. This review deals with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their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Li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medicinal plant.
Key words: Hibiscus tiliaceus L.; semi-mangrove plants; triterpenoids; flavaonoids; sesquiterpenoids; anti-inflammation; anti-tumor
黄槿 Hibiscus tilisceus L.为锦葵科木槿属半红
树植物(semi-mangrove plants),又名黄木槿、披黄、
铜麻、山加半、港麻、海麻(海南),分布于中国、
越南、柬埔寨、缅甸、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菲律宾及老挝等热带地区,我国主产于台湾、
广东、福建等省[1],海南地区也有分布,主要生长
在沿海岸的平地上、港湾或潮水能到达的河岸上及
栽植于各地村庄。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黄
槿具有清热止咳、解毒消肿等功效,在海南黎族聚
集地区被黎族作为药物用于毒蛇咬伤、痈疮肿毒、
支气管炎等[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槿具有抗
炎、抗氧化、抗癌等活性。20 世纪 60 年代国外学
者对该植物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2006 年以后国内
学者才开始对产自台湾和海南的黄槿化学成分进行
收稿日期:2011-07-01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项目(Hjkj2011-34)
作者简介:张小坡(1982—),男,河北石家庄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天然产物化学研究,E-mail: xiaopozhang@yahoo.com
*通讯作者 刘明生(1960—),男,内蒙古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南药黎药研究与开发,E-mail: mingsliu2002@yahoo.com.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 435 •
研究,分离得到了以三萜类化合物为特征成分的 50
多个化合物,药理学研究多集中于其提取物的活性,
主要包括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 3 个方面。
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有国外学
者对斯里兰卡、巴西、斐济等地区分布的黄槿茎和
皮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一些糖苷类、
倍半萜醌类及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越来越多地
开始关注该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Kumar 等[3]对黄
槿花水提物中的总黄酮及总酚酸类化合物进行测
定。2006 年开始,国内学者对海南分布的黄槿活性
成分进行研究,从采自海南、台湾的黄槿不同部位中
分离得到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苯丙素类及醌类
等 50 多个化合物,其中以三萜类化合物为主[4-6]。
1.1 三萜类
目前,从黄槿中分离得到了 18 个三萜类化合物
(图 1),包括木栓烷类、齐墩果烷类、羽扇豆烷类
等多种类型。2006 年 Li 等[5]从采自海南黄槿的茎皮
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9 个三萜类化合物,其中 6 个木
栓 烷 型 三 萜 类 化 合 物 , 分 别 为 3α-hydroxy-
friedelane-2-one(1)、4α-hydroxyfriedelane- 3-one(2)、
木栓酮(3)、表木栓醇(4)、粉蕊黄杨二醇 A(5)、
27-oic acid-3-oxo-28-friedelanoic acid(6),以及齐墩
果酸(10)、3β-O-(p-hydroxy-Z-cinnamoyl)oleanolic
acid(11)、3β-O-(p-hydroxy-E-cinnamoyl)oleanolic
acid(12),其中化合物 6 的 27 位甲基被氧化为羧
基。冯超等[6]从采自海南的黄槿中分离得到 3 个新
的 nigrum 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 21R-hydroxyl-
nigrum-22(29)-en-3-one(13)、21S-hydroxynigrum-
22(29)-en-3-one(14)、(20E)-22-hydroxynigrum-20-
en-3-one(15),以及白桦脂醇(8)、计曼尼醇(18)。
王忠昭等[7]从黄槿的石油醚–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
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其中有 3 个三萜类化合物,分
别 为 羽 扇 豆 醇 ( 7 )、 粘 霉 烯 醇 ( 16 )、
cucurbita-5,23-dien- 3β,25-diol(17)。Pongrod 等[8]
还从黄槿叶中分离得到了 β-香树脂醇(9)。
图 1 黄槿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Fig. 1 Structures of triterpenoid compounds in H. tiliaceus
1.2 倍半萜类
已从黄槿中分离得到了 12 个倍半萜类化合物
(图 2),这类结构具有高度被氧化的特点。1980 年,
Ali 等[9]对采自印度的黄槿心材进行分离,得到 9 个
倍半萜类化合物,其中 4 个为倍半萜醌类化合物,
分别为 hisbiscone A(19)、B(20)、C(21)、D(22),
以及 hisbiscoquinone A(23)、B(24)、C(25)、D
(26),拉帕酚(30),从其根中离得到 3 个倍半萜醌
OH
R
R1=R2=O, R3=R5=H, R4=OH, R6=R7=CH3(1)
R1=R2=H, R3=R4=O, R5=OH, R6=R7=CH3(2)
R1=R2=R5=H, R3=R4=O, R6=R7=CH3(3)
R1=R2=R4=R5=H, R3=OH, R6=R7=CH3(4)
R1=R4=R5=H, R2=R3=OH, R6=R7=CH3(5)
R1=R2=R5=H, R3=R4=O, R6=R7=COOH(6)
R=CH3(7)
R=CH2OH(8)
R1=H, R2=CH3(9)
R1=H, R2=COOH(10)
R1=p-hydroxy-Z-cinnamoyl, R2=COOH(11)
R1=p-hydroxy-E-cinnamoyl, R2=COOH(12)
13
14 16 15 17 18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 436 •
图 2 黄槿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Fig. 2 Structures of sesquiterpenoid compounds in H. tiliaceus
类化合物,分别为 mansonone D(27)、E(28)、F
(29)。这些结构属于高度氧化的倍半萜类成分,是
木槿属植物特征成分,也一直是木槿属植物研究的
热点,其在黄槿的根茎中的量较高,目前尚未从叶
子和花中发现。
1.3 甾体类
冯超等[10]从海南采集的黄槿中分离得到 3 个胆
甾类化合物胆甾醇(31)、7α-羟基胆甾醇(32)、7β-
羟基胆甾醇(33)。王忠昭等[7]从采自海南的黄槿茎
枝中分离得到豆甾烷类化合物豆甾醇(34)、豆甾烷-4-
烯-3-酮(35)、豆甾烷-4,22-二烯-3-酮(36)(图 3)。
1.4 苯丙素、黄酮及酰胺类
Nair 等[11]对印度产黄槿花进行了化学成分研
究,分离得到了 2 个黄酮苷类成分,分别为 8-羟基-
槲皮素-7-O-葡萄糖苷(37)、8-羟基-槲皮素-3-O-葡
萄糖苷(38)。冯超等[10]从黄槿中分离得到 2 个黄
酮类化合物格榄酮(39)、黄芪苷(40)和 2 个苯丙
素类化合物丁香树脂素(41)、松脂醇(42)。Chen
等[4]从台湾产黄槿木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
个香豆素类化合物 hibiscuin(44)、1 个具有细胞毒
活性的酰胺类化合物 hibscuamide(47)以及已知化
合物莨菪亭(43),N-trans-feruloyltyramide(45),
N-cis-feruloyltyramide(46)(图 4)。
1.5 其他类
Chen 等[4]还从黄槿的茎皮、枝叶、花中分离得
到丁香酸、香草酸、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
等化合物。另外,李晓菲等[12]采用 GC-MS 分析了
黄槿叶中挥发油和脂肪酸类成分,结果从黄槿叶片
挥发油中分离并鉴定出吡咯类、呋喃类、酚类、醛
酮类、醇类、吲哚类等 54 个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
总量的 6.34%、9.78%、19.32%、25.59%、15.85%、
4.06%。从脂肪酸组分中分离到 13 个脂肪酸,其中
图 3 黄槿中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
Fig. 3 Structures of steroidal compounds in H. tiliaceus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R=H (31)
R=OH(32)
R=OH(33)
34 35 36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 437 •
图 4 黄槿中黄酮、木脂素和酰胺类化合物的结构
Fig. 4 Structures of flavaonoid, lignan, and amide compounds in H. tiliaceus
棕榈酸和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的 30.11%和 10.11%。
2 药理作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黄槿在民间可作为药
用,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疗效[13]。现代药理
也对其提取物的活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证实其提取
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活性。
2.1 抗炎、镇痛
黄槿的各个部位在民间均作为药用,黄槿叶子
用作退烧、平喘、祛痰药;新鲜的黄槿树皮水煎煮
后用来治疗痢疾;新鲜的花用来治疗中耳炎等[9]。
林桧文[14]用黄槿根二层皮与黄糖同服治愈腮腺炎。
Narender等[15]发现印度分布的黄槿叶具有显著的抗
炎和镇痛活性。
2.2 抗肿瘤
戴好富等[16]对 16 种红树植物细胞毒活性筛选
时发现,黄槿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明显抑制人宫颈
癌细胞生长的活性,IC50为 12.5 μg/mL。Chen 等[4]
报道了黄槿茎和叶的甲醇提取物具有细胞毒活性。
Sunilson 等[17]通过对 Daltons ascitic lymphoma 模型
小鼠腹腔注射黄槿根提取物,发现其可以明显延长
荷瘤小鼠的存活时间,证明黄槿提取物具有抗肿瘤
活性。
2.3 抗氧化及其他活性
Kumar 等[3]在研究印度黄槿的花时发现其水提
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
性。此外,黄槿树皮混水磨汁可用作利尿剂,民间
也有用来治疗木薯中毒[3]。
3 结语
黄槿的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醚、醋酸
乙酯萃取的小极性和中等极性部位,极性大的部位
如正丁醇和水层研究较少,这应该是今后研究的重
点。药理研究表明,黄槿具有抗炎、细胞毒等活性,
但是其活性成分及机制尚不明确,亟待深入研究。
尽管对黄槿的药理活性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但大
多数只停留在提取物的层面上,而从中分离得到化
合物的活性目前还未见有系统报道。后续的研究工
作依然应该以抗肿瘤和抗炎活性为主,但应深入到
分子水平,尤其重点关注高度氧化的倍半萜类化合
物,阐明其机制并研究其构效关系,将为新药开发
奠定科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M].
第 49 卷(2).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4: 66.
[2] 陈焕镛. 海南植物志 [M]. 第 2 卷.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5: 100.
[3] Kumar S, Kumar D, Prakash O. Evaluation of antioxidant
potential, phenolic and flavonoid contents of Hibiscus
tiliaceus flowers [J]. EJEAFChe, 2008, 7(4): 2863-2871.
[4] Chen J J, Huang S Y, Dun C Y, et al. A new cytotoxic
amide from the stem wood of Hibiscus tiliaceus [J].
Planta Med, 2006, 72(10): 935-938.
[5] Li L Y, Huang X S, Sattler I, et al. Structure elucidation of
a new friedelane triterpene from the mangrove plant
Hibiscus tiliaceus [J]. Magn Reson Chem, 2006, 44(6):
624-628.
R1=H, R2=Glu(37)
R1=Glu, R2=H(38)
39 40 R1=R2=OCH3(41)
R1=R2=H(42)
43 44 R=H(45)
R=OCH3(47)
46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 Clinic 第 26 卷 第 6 期 2011 年 11 月 • 438 •
[6] 冯 超. 两种红树林植物黄槿和长梗肖槿化学成分研
究 [D]. 青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7] 王忠昭, 李 俊, 唐旭利, 等. 半红树植物黄槿中的三
萜和甾醇成分 [J]. 中国天然药物, 2011, 9 (3): 190-192.
[8] Pongrod K, Chavasiri W.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leaves of Hibiscus tiliaceus Linn and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ies [A] //. 26th Congress o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hailand [C]. Bangkok: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of
Thailand, 2000: 150.
[9] Ali S, Singh P, Thomson R H. Naturally occurring
quinones. Part 28. Sesquiterpenoid quinone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 Hibiscus tiliaceus [J].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l, 1980(1): 257-259.
[10] 冯 超, 李晓明, 田敏卿, 等. 药用红树林植物黄槿的
化学成分研究 [J]. 海洋科学, 2008, 32(9): 57-60.
[11] Nair A G R, Subramanian S S, Swamy M N. Glycosides
from the flowers of Hibiscus tiliaceus [J]. J Sci Ind Res,
1961, 20B: 553-554.
[12] 李晓菲, 秦培文, 纪丽丽, 等. 黄槿叶片挥发油和脂肪
酸的 GC-MS 分析 [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9):
1893-1897.
[13]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 [M].
第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757.
[14] 林桧文. 黄槿治疗流行性腮腺炎 30 例 [J]. 广西中医
药, 1987(4): 48.
[15] Narender, Kumar S, Kumar D, et al. Antinociceptive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of Hibiscus tiliaceus leaves [J].
Int J Pharmacogn Phytochem Res, 2009, 1(1): 15-17.
[16] 戴好富, 梅文莉, 洪 葵, 等. 海南 16种红树植物的肿
瘤细胞毒活性筛选 [J]. 中国海洋药物, 2005, 24(6): 44-
46.
[17] Sunilson A J, Mohan S, Mohamed M A, et al. Anti-tumor
activity of Hibiscus tiliaceus Linn. roots [J]. Iranian J
Pharmacol Ther, 2008, 7 (1): 123-125.
∞∞∞∞∞∞∞∞∞∞∞∞∞∞∞∞∞∞∞∞∞∞∞∞∞∞∞∞∞∞∞∞∞∞∞∞∞∞∞∞∞∞∞∞∞∞∞∞∞∞∞∞∞∞∞∞∞∞∞∞∞∞∞∞∞∞∞∞∞∞∞∞∞∞∞∞∞∞∞∞∞∞∞∞∞∞∞∞∞∞∞∞∞∞∞∞∞∞∞∞∞∞∞∞∞∞
SFDA 批准上市的中药品种情况(9 月 8 日~9 月 19 日)
产品名称 批准文号 注册分类 规 格 生产单位 批准日期
人参健脾丸
国药准字
Z20113066
— 8 g/袋 山东仙河药业有限公司 2011-09-19
泌尿宁胶囊
国药准字
Z20113075
— 0.3 g/粒 甘肃省西峰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2011-09-19
利胆排石片
国药准字
Z20113067
— 0.35 g /片 广西恒力宝药业有限公司 2011-09-19
疏肝益阳胶囊
国药准字
Z20110030
— 0.25 g/粒 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11-09-13
复方血栓通颗粒
国药准字
Z20113064
8 3 g/袋(无蔗糖) 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09-13
消炎止咳片
国药准字
Z20113063
11 0.4 g /片 云南希陶绿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1-09-13
苦胆草片
国药准字
Z20113062
— 0.25 g /片 云南滇中药业有限公司 2011-09-13
松栀丸
国药准字
Z20113065
— 0.2 g/10 丸 湖南继蒙制药有限公司 2011-09-13
丹参口服液
国药准字
Z20113061
— 合剂;10 mL/支 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 2011-09-08
复方瓜子金颗粒
国药准字
Z20113060
—
5 g/袋(无蔗糖,相当
于饮片 28 g)
江西滕王阁药业有限公司 201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