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树 木 谱 .
大果枣属鼠李科枣属 , 落叶乔木 。 树高10 至巧
米 , 树皮灰褐色 , 小枝深褐色 。 单叶互生 , 长椭圆
状卵形 , 叶缘有细锯齿 , 基出 3出脉 , 托叶针刺状 ,
长 l 至 3厘米 。 花小黄白色 , 腋生聚伞花序 , 警片 、
花瓣及雄蕊皆 5数 , 花柱 2裂 。 核果长椭圆柱形 , 长
3
.
5至 4厘米 , 直径 2至 2 . 5厘米 ;成熟果实表皮褐色 ,
中果皮木纤维质 , 不能食用 。 种子扁卵形 , 外表光
滑具有光泽 ,长0 . 8厘米 , 宽0 . 6厘米 , 厚度仅约 0 . 2
厘米 。 夏初开花 , n 月果实成熟 。
大果枣的核果为木纤维质 , 常有 3室 , 但仅有
两室具发育成熟的种子 。 幼树多棘刺 , 紫褐色 , 此
为西南各省所产诸种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
据记载 , 昆明市西郊车家壁海拔 19 0 0米的山地
中 , 曾有大果枣生长 , 如今己不复存在 。 昆明植物
研究所植物园 40 年前曾引种栽培 ,至今仅存 l株 ,树
高 6 . 5米 , 胸径 16 厘米 . 尚未见开花结实 。 1 9 8 4年
值 得 一 试 的 树 种
— 大果 .枣
· 岳 中枢 冯士明 ·
亡深救 1 0月 , 结 策累累的大果枣 。 中枢 摄 〕
10 月 , 笔者在滇东南砚山县平远街石头寨树旁及荒
地上见到几株残存的孤树 , 采集5 0余个果实 , 于昆
明植物园内播种成苗 , 生长尚好 。 1 9 8 9年 n 月再赴
产地收集种苗 ,并实测两株 , 其树龄皆已超过百年 ,
树高分别为 14 米和 12 米 , 胸径 62 厘米和 1 26 厘米 。
树冠广圆 , 小枝细垂 , 浓荫盖地 , 树姿丰满 , 长势
兴旺 。大树周围虽早已开垦种植旱粮 , 但围绕树周
150 平方米的苞谷地 、 草丛中 , 可见当年生的实生苗
1 2 2株 ,平均高达 21 厘米 ;两年生苗两株 , 高达71 厘
米 。
从几年来在 昆明植物园内育苗栽培的初步情
况 , 以及原产地的实地调查结果看来 , 大果枣为阳
性树种 ,根系盘大 , 深扎土层 , 喜温暖的气候 , 深
厚肥沃的土壤 , 但也能抗旱耐痔 ; 在短暂的一 8℃
低温下也无严重冻害 ; 尚未发现严重病虫危害 。
成熟鲜果每百斤可获得纯净种子 2至 2 . 5公斤 。
种子千粒重约 3 50 克 。 播种育苗前 , 种子需用 50 ℃
温水浸泡 24 小时 ,才易发芽 。 经处理过的种子 8至 10
日即可出土 , 发芽率常可超过90 % 。 在昆明植物园
内 , 按场圃育苗常规整地下种的大果枣 , 一年生苗
高18 至 2 5厘米 , 暖棚内可达 50 至 7 0厘米 , 表现出速
生 、 抗性强 、 移栽易 、 成活率高等优良的性状 。
大果枣木材坚硬 , 燃烧值高 , 是农家小农具材
和薪炭柴的极好材料 , 由于长期被作为 “ 杂木 ” 乱
砍滥伐 , 如今分布区域狭窄 , 个体稀少 , 已成为濒
危树种 。 如再不采取措施保护母树 , 积极播种育苗
造林 , 大果冬灭绝的可能性极大 。 保护发展这一占
老树种 , 在科研和生产上均具有重要性 。
大果奎属珍稀树种 , 树姿优美 , 抗旱耐疮 , 栽
培不难 , 生长尚速 , 木材坚韧 , 纹理细致 , 是农具 、
车辆 、 雕刻和细木 工等的良材 。 在我省南部将其作
为园林绿化 . 荒谷 、河滩的造林新树种 , 值得一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