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硝酸一叶萩碱穴位注射治疗周缘神经疾患



全 文 :19 5 7年第 2期 (总 69 )· 2 1.
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治疗周缘神经疾患
北京发谊医院神经内科 王 芷 沉
一叶荻碱是从一叶荻树 (又名叶底珠 )的
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生物碱 。 为便于溶解 , 使
成为硝酸盐后供临床使用 。
一叶荻碱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 , 能使反
射活动和肌紧张度加强 , 并加强心脏活动 。 对
脊髓的作用与士的宁相似 , 但远较其毒性为低
(约相当于其 z八 0 ) ` , 、 2 , 。 自 1 9 6 0年起 , 我科
曾用小剂量 (每 日 2 毫克肌肉注射 ) 治疗神经
衰弱及直立性低血压 , 取得一定疗效 , 但收效
较慢 。 197 1 、年 12 月以来 , 我科广泛应用之于
多种神经系疾患 , 并加大剂量 , 或肌肉注射或
穴位注射 , 经常取得较好效果 。 这种植物遍及
我国南北各省 , 药源广 , 提取方法简便 , 值得
推广使用 。 今将 5 例代表周缘神经各节段的疾
患 (小儿麻痹后遗症 、 慢性腰髓神经根炎 、 面
神经麻痹 、 股外侧皮神经炎 、 感染后多发性神
经炎各 1 例 ) , 采用穴位 注射治疗的临床观察
报告于下 , 仅供参考 。
射 7 3次 (患儿因学习关系有时间断 ) 。 所用穴位为新
环跳 、 三阴交、 解溪 、 治瘫 4 、 阳陵泉 、 风市 、 绝骨
等 。 除前 2 次注射二个穴位外 , 以后每次 用 三个穴
位 , 各穴交替使用。 从每穴每次注人 2 毫克开始 , 逐
步增至 6毫克 ,每日总量为 4、 16 毫克 。 每日 4 毫克共
注射 2 次 、 s 毫克 1 6 次 、 1 0 毫克 8 次 、 1 2 毫克 1 9 次 、
16 毫克 28 次 。 共用药 8 92 毫克 。 除穴位注射外 , 尚
嘱加强锻炼 。 患 ] L好转很快 , 注射 6 次后 , 左下腿及
足部温度开始升高 , 注射 8 次后 , 左下肢开始感到有
力 , 以后萎缩的肌肉开始增长 , 详见附表 :
小腿最粗部州 足 长*
左 右 左 右
2 0

5 2 7
.
5 1 6
.
8 1 9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2 1 2 7

8 1 9
.
6 2 0
2 1 2了。 8 2 0 。 2 2 1 。 5
数值单位均为厘米 ;
* 足长指从大趾尖到踵后缘的长度。
病 例 报 告
例一 : 王 x x , 男 , 1 2 岁 , 小学生 , 1 9 7 1 年 1 2
月 2 6 日初诊。 诉 1 岁时患 小儿麻痹 , 以后左下肢力
弱 、 萎缩 , 左脚小 , 近年来买鞋时必须买相差 2 号的
两双 , 左脚穿小号 , 右脚穿大号 。 经多方治疗 , 效果
不显 。
智力发育良好 , 主要病变在左下肢 。 步行 时 左
足踵部着地 , 站立时下腰推弯向左侧 , 左臀部平坦 ,
左臀褶低于右侧 。 左下肢细 , 下腿更明显 , 左 足 短
(测量见附表 ) , 踵部明显增大 。 用手触摸测量 , 自左
膝盖以下皮肤温度明显降低 , 愈向下愈低 。 左躁关节
和各趾上扬下屈的力量均减弱 。 左深关节运动时肌张
力明显减低 。 左跟键反射未能引出。 双膝反射在正常
范围内, 左侧略高。 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自 1 9 7 1年 1 2 月 2 6 日至 1 9 7 2 年 a 月 2 6 日穴位注
由上表可见左足增长比右足为快 , 在 8 个月中增
长了 3 . 4 厘米 。 在注射药物以前则与此相反 , 因此左
足小于右足 。 左下肢皮肤温度也转为正常 。 除注射解
溪穴位后 , 在当 日走路时该处疼痛外 , 治疗全程中未
见任何副作用。
例二 : 赵 x “ , 男 , 3 5 岁 ,千部 , 住院号 1 9 6 6 9 1 。
于 1 971 年 1 月 23 日因肝炎住于本院内科 。 以 3 年来
左腿痛 , 于 1 972 年 2 月 2 日神经科会诊 。 病人于 3 年
前开始左腿痛 , 主要在膝部及下腿 ,夜间明显 , 曾多方
用药 、 理疗 , 疼痛时轻时重 , 始终未完全痊愈 。
检查见步态正常 , 双下肢等长 , 肌力尚可 , 左下
肢轻度萎缩 , 自膝盖中部向上 15 厘米处的周 径 : 左
3 7
.
2 厘米 , 右 38 厘米 ; 自膝盖中部向下 5 厘米处周
径 :左 39 厘米 , 右 40 厘米 。 左下腿外侧有 26 . 2 x l l . 1
厘米及左膝上略偏内侧有 15 . 7 x 13 . 6厘米处痛 、 温觉
DOI : 10. 13288 /j . 11 -2166 /r . 1975. 02. 003
·
2 2
·
(总 70)新医药学杂志
均减低 。 左大腿后侧包括臀部肌肉静止的肌张力明显
降低 , 叩诊时音调也低 , 双侧膝键反射对称 。 左侧抬
腿试验弱阳性 。 心音规律 , 血压 1 1 0 / 70 毫米汞柱 。 化
验室检查 : 血 、 尿 、 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 谷丙转氨酶
6 2 6单位 , 察浊 1 3 单位 , 察絮 (+ + + + ) , A / G = 3 . 7 2 /
2
.
5 8 克 。 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神经科诊断为左侧慢性
腰髓神经根炎 。 即 日起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 , 共分
三个疗程 , 每疗程 10 、 12 次 , 疗程间休息 4~ 6 天 ,
最后完全治愈 , 随访至今 , 未再发作。
第一疗程 : 1 9 72 年 2 月 2~ 15 日 。 所用 穴 位:
左侧肾脊 、 足三里 、 阳陵泉 、 上巨虚。 共分两组 , 每
日用一组 , 交替使用 , 每穴注入 4 毫克 , 即每日 8 毫
克 , 12 次共用药总量为 96 毫克 , 疗程结束时 , 夜间
的疼痛减轻 , 其他未见好转 。
第二疗程 : 1 9 7 2 年 2 月 19 日~ 3 月 2 日。 所 用
穴位 : 双侧足三里。 每 日注射 1 次 , 每 穴 注人 6 毫
克 , 逐步加量 , 每 日 12 毫克共 5 次 , 每日 16 毫克共
7次 , 于 2 月 2 3 日起不再疼痛。 感觉减低处的面积逐
步缩小 , 于 3 月 2 日感觉已基本正常 , 于注射患侧足
三里时针感向下传导的仍较慢 , 左腿抬腿试验阴性 。
第三疗程 : 1 9 7 2 年 3 月 n ~ 20 日。 为了巩 固疗效 ,
又注射 10 次 , 所用穴位仍为双侧足三里。 每日 每 穴
各注人 8 毫克 , 每 日共 16 毫克 , 10 次总量为 1 60 毫
克 。 于 3 月 2 0 日复查 , 下肢的粗细无何改变 , 但静
止时肌张力两侧已相等 , 叩诊时发出的音调一样 , 感
觉减低部完全恢复 。
在治疗期间多次测量血压 ,始终在 1 0、 1 2。 / 70 、
8 0 毫米汞柱之间 , 心率在 70 ~ 80 次 /分之间 , 血 、 尿 、
便常规无变化 , 肝功能与初入院时相较无明显改变。
谷丙转氨酶波动于 50 ~ 750 单位之间 , 赓 浊 13 ~ 19
单位 , 察絮 ( + + + ) ~ ( + + + + ) , A / G = 2 . 5 6 、 4 . 0 / 3 . 0 5 、
3
.
68 克之间 , 直到 1 972 年 8 月 5 日肝功能全部正 常
而出院 。
例三 : 郑 x 欠 , 男 , 5 岁 , 干部 。 原患有高血
压及动脉硬化症 , 于 1 9 72 年 2 月 2 日突然右侧面瘫 ,
针灸、 理疗 、 注射及口服维生素 B 类连续 应 用 3 个
月 , 未见效果 , 以后改用硝酸一叶获碱穴位注射 , 每
穴 2 毫克 , 每 日偶或隔 日注射 1 次 , 每次用二个穴位 。
所用穴位为黔风 、下关 、 地仓 、 阳白 、 太阳 、 颊车等。 2 个
月后复查 , 除右上唇部肌肉动作较差外 , 前额肌 、 眼
轮匝肌 、 皱眉肌的功能完全恢复 , 血压无改变 。
例四 : 李 x x , 男 , 60 岁 , 干部。 因半年来右大
腿外侧麻木及刺痛 , 常注射维生素 B , 、 lB : 及理 疗等
均无显著效果 。 于 1 972 年 6 月 5 日来门诊 , 检查见右
大腿外侧相当于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 域有 12 . 6 “ 6 厘
米处痛 、 触觉均明显减低 。 诊断为右侧股外侧皮神经
炎 。 当 日即用硝酸一叶荻碱注射于右侧风市 。 以后每
日注射 1 次 , 每次 16 毫克 。 症状逐 日减轻 , 于 连 续
注射 15 次后 , 完全恢复正常 。
例五 : 梁 x x , 女 , 34 岁 , 职员 , 1 9 72 年 4 月
1 5 日初诊 。 诉同年 2 月下句似感冒发烧 , 次日烧退 ,
感右腿 “ 不得劲 ” , 不痛 , 走路发软 , 步行时必须高抬
右脚 , 否则即跌跤 , 曾注射维生素 B l 、 B l : 略见好转 ,
但进步很慢。 检查时见步行时右足提高 , 足尖轻度下
垂 , 踩关节屈伸力均减弱 , 右小腿轻度萎缩 , 小腿最
粗部周径左 34 . 4厘米 , 右 34 厘米 , 足跟向 上 15 厘
米处周径左 30 . 2 厘米 , 右 29 . 6厘米 。 右膝肠肌静止
时的张力明显减低 , 叩诊时音调低 。 右小腿约 自下沁
处起向下呈袜套状的所有感觉减低 。 诊断为感染后多
发性神经炎 。 于同年 4 月 20 日起穴位注 射 硝酸一叶
荻碱 , 用右足三里及三阴交二穴 , 每穴 4 毫克 , 每 日
1 次 , 共 注 射 10 次 , 总量 80 毫克 , 于 4 月 30 日复
查 , 病人自觉肌力略有增加 , 检查见右踩和各趾关节
的动作较前灵活 , 跟腿反射较前略高 。 皮肤温度患侧
反高于健侧 0 . 5℃ (右小腿后侧 35 ’ C , 左侧相应部位
为 3 4 . 5 ℃ ) 。 感觉未见明显变化。 因故终止治疗 。
讨 论
报告 5 例周缘神经疾病。 这 5 例代表了周
缘神经各节段 , 小儿麻痹病变部位是在脊髓前
角 , 神经根炎病变则在神经根部 ; 面神经麻痹
和股外侧皮神经炎病变在神经干部 ; 多发性神
经炎病变则位于其末梢部 。 这类疾病在神经科
「1诊都不是少见病例 , 多是后遗症和慢性病 ,
以往常规治疗效果较差 , 病人相当痛苦 , 影响
抓革命 , 促生产 。 这次我们用硝酸一叶荻碱穴
位注射治疗 , 效果相当满意 。 王致优等 `“ ’ 报告
用此药治疗面神经麻痹和小儿麻痹后遗症也取
得较好的效果 , 可以认为一切周缘性神经疾患
均可试用此药 。
穴位注射是中西医结合方法之一 , 其操作
方法比较简便 , 农村 、 厂矿基层医疗单位均可
应用 , 便于推广 , 适合 我 国广大工农兵的需
要。 至于应用那个穴位或那几组穴位合适 , 则
要根据具体病情考虑 。 例二慢性腰髓神经根炎
患者 , 根据其症状及体征 , 病变应在左侧腰 3-
1 9 75年第 2期 (总 1 7)· 2 3·
髓 , 的根部 。 先从解剖角度考虑 , 第一疗程选
用 了左肾脊等穴位 , 注射后病人反映注射局部
疼痛较剧 , 从第二疗程起 , 选用双侧足三里 ,
并加大剂量 , 疗效很快提高 , 可见选穴方面 ,
值得不断摸索经验 , 选出最有效的穴 位 来 注
射 , 使病人痛苦少 , 生效快 。 肌肉注射效果如
何 , 也值得探索 。
关于用药的剂量也在探索中 , 从药理研究
一叶荻碱有士的宁的作用 , 不敢贸然给大量 。
本组病人一 日量最多为 16 毫克 , 常从小量开始 。
面部穴位一般用 2 毫克 (面部穴位每穴每次只
能用 2 毫克 , 即使如此 , 有时仍引起注射局部
剧痛和肿胀 ) , 下肢或臀部穴位 , 每穴即可用
1 6 毫克 。 看来每 日总量 16 毫克 , 病情恢复较
快 。 又药理研究认为 ` 4 , , 一叶荻碱在血液中消
失很快 , 红细胞即可代谢之 , 以后可也考虑试
用 3 2 毫克 , 每 日分 2 次注射 , 以观察对慢性
病的疗效是否有所提高。
此 5 例病人于注射当时局部有不同程度的
疼痛或窜痛 , 未见其他副作用 。 例二同时患有
肝炎 , 在注射期间肝炎无变化 , 血 、 尿 、 便常规
正常 , 血压 、 心率一直稳定 。 例三原有高血压
病 , 于每 日注射 4 毫克时 , 血压未见更增高 。
关于本药的作用机理 , 虽有过报道 ` “ , , 但
尚未见有结合临床讨论的资料 , 结合本组病人
的临床观察 , 认为在这类疾病中 , 本药是先作用
于植物神经 , 扩张了摧患部位的血管 , 增加了局
部血液循环量 , 改善营养 , 结果使周缘神经和肌
肉功能改善或恢复。 肌力增加 ,肌容积增长 。 例
一穴位注射后先是皮肤温度增高 , 以后感到有
力 , 再则是肌容积增长。 例五于注射 10 次后
(总量 8 0毫克 ) , 患肢温度反高于健康侧 O . S O C 。
皮肤温度的高低 , 主要决定于其小动 脉 的 口
径 , 而皮肤血管的收缩与舒张是 由植物神经来
调节的 。 当然也可以推测为先有神经肌肉的代
谢率增高 , 而致局部皮肤温度增高 , 但代谢率
的改善依然要靠植物神经系统来完成 。 可惜我
们观察不细 , 计划不周 , 未能于治疗前后及中
间多次测量 , 只能提出点滴所见 ,仅供参考 。 至
于究竟是直接作用于植物神经 , 还是先作用于
中枢神经如脊髓等部 , 再通过植物神经来实现
其作用 , 尚待进一步研究 。
在用药过程中 , 从未见到病人表现兴奋或
失眠 , 可能本药对上升性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
等部位作用不明显。
主要参考资料
( i ) T y Po o a A及 , H A 刀 e坦K H a 只· A · : K 中a PM a肋刀o r H H
的B o r o a服a 几 o H及 a c e叮 P x1 H H H a 中a PM a K o 几 11 T o K e -
H K o 刀 1 9 ( 4 ) : 1 1 , 19 5 6
.
( 2 ) 张惠云 : 一叶荻碱的药理作用和毒性及与 士 的 宁 的 比
较 , 中华医学杂志 ( 4 ) : 2 3 4 , 1 9 74 .
( 3 ) 王致优等 : 硝酸一叶荻碱穴位注射的临床观察 , 新医药
学杂志 ( 5 ) : 16 2 , 1 9 74 .
〔 4 ) 姚佩佩等 : 一叶获碱的代谢 , 中华医学杂志 ( 4 ) : 2 2 9 ,
1 9 73

本文曾蒙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宋振玉 同志审 阅 和
修改 。
(上接 1 8 页 )
由于此药所产生的解痉止痛作用甚快 , 平
均在 10 分钟以内 , 且无某些 抗胆碱能药物如
阿托品类的副作用 , 例如口干 、 心率增快及眩
晕等 , 故似为临床应用上一种较为理想的解痉
止痛剂 。 本组病例中 , 确有不少病员反映 , 此
药的效果优于常用的阿托品类药物 , 尤当应用
阿托品治疗无效时 , 改用此药仍可有效 。 此
外 , 也发现上述二种药物联合应用 , 可产生协
同解痉止痛效果 。
关于此药的用法和剂量 , 鉴于穴位和肌注
途径给药 , 除前者发生的作用稍快外 , 止痛效
果基本相同 , 当以肌注给药较为简便。 由本组
资料中 , 对疼痛不严重的病例 , 每次肌注 2 毫
升即有止痛效果 , 而疼痛较严重的病例 , 宜倍
量每次肌注 4 毫升 。 以后 , 则可根据病情需
要 , 间隔半小时至 2 小时重复给药一次 。 对治
疗有效的病例 , 一般再次给药仍有效 。
总之 , 七叶莲注射剂是一种有效的解痉止
痛药 , 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研究 。
(侯世荣 、 后德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