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薄层扫描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全 文 :·实验研究·
薄层扫描法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贵阳中医学院 ( 550002) 刘 文 文胜国
摘要:目的:测定余甘子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采
用反射锯齿薄层扫描法 ,λs= 275nm,狭缝为 0. 4nm
× 0. 4nm , SX= 3。结果:没食子酸含量在 0. 535μg~
4. 28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 r= 0. 997,平均
加样回收率 99. 11% , RSD= 2. 56% 。结论: 本法简
便、快速 ,可作为余甘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关键词:余甘子 没食子酸 薄层扫描法
余甘子系大戟科植物余甘子 Phy llanthus
emblical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
胃、抗衰老、抗肿瘤、抗突变等方面的功能 [1 ]。本文采
用薄层扫描法对余甘子中没食子酸进行了含量测
定 ,方法简便 ,快速 ,重现性好。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CS— 9000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 ;余甘子 (购
于贵州遵义 ) ;没食子酸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 ) ;硅胶 H(青岛海洋化工厂 )。 化学试剂均为
分析纯 ;水为纯净水。
2 方法与结果
2. 1 样品供试液的制备 取余甘子约 150g,去核 ,
榨取果汁另器保存。另取乙酸乙酯 150ml分 5次对
果汁中的没食子酸进行萃取 ,合并萃取液 ,加入一定
量的无水硫酸钠脱水 ,过滤 ,水浴蒸干 ,残渣用乙酸
乙酯定容于 10ml量瓶中 ,作为样品供试液备用。
2. 2 没食子酸对照品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没食子
酸对照品 10. 7mg ,用乙酸乙酯溶解 ,并转移到 10ml
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2. 3 薄层层析条件的确定 采用 0. 25% CMC- Na
制备的硅胶 H板 ,湿法铺板 ,晾干 , 105℃活化 30min,
放入干燥器中 ,备用。分别吸取余甘子样品供试液及没
食子酸对照品液各 2μl点于同一硅胶 H板上 ,以甲苯
- 甲酸-乙酸乙酯 -水 ( 7∶ 3∶ 10∶ 4)上层溶液为展
开剂 ,于层析缸内饱和 15min,上行法展开 ,没食子酸
斑点在日光下为灰褐色暗斑 ,见下图。
注:余甘子样品供试液及没食子酸对照品薄层图 ( 1、
3为余甘子样品供试液 ; 2、 4为没食子酸对照品 )
2. 4 薄层扫描条件的确定 采用反射锯齿扫描 ,在
200nm~ 400nm范围内进行扫描 ,结果在 275nm处
有特征吸收峰 ,故扫描条件为λ= 275nm ,狭缝为 0.
4nm× 0. 4nm, SX= 3。
2. 5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没食子酸对照品
液 0. 5μl、 1. 0μl、 2. 0μl、 2. 5μl、 3. 0μl、 3. 5μl、 4. 0μl点
于同一薄层板上 ,按上述条件进行展开和扫描 ,用最
小二乘法对点样量 W(μg )和吸收峰面积 A进行线
性回归 ,得直线方程: Y= 3044X- 2969. 8  r= 0.
997,没食子酸在 0. 535μg~ 4. 280μg范围内呈良好
的线性关系。
2. 6 精密度考察 在同一薄层板上点 7个同一批
号的供试液 2μl,按上述条件展开 ,对 7个斑点进行
扫描 ,测定其峰面积 ,结果显示精密度良好 , RSD=
1. 22% 。
2. 7 稳定性考察 精密吸取 2μl供试液点于薄层
板上 ,按上述条件层析 ,展开后挥干溶剂 ,立即进行
扫描 ,并在以后每隔 0. 5h测定 1次峰面积值。结果
表明:各峰面积值在 0. 5h后比较稳定 ,并在 3h内变
化不大 , RSD= 2. 4% n= 6。
2. 8 样品含量的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液 1. 0μl、
4. 0μl及供试液品液 2. 0μl点于同一硅胶 H板上 ,
按上述条件展开 ,扫描 ,用外标两点法计算样品含
量 ,结果见下表。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n= 6
批号 平均含量 ( mg /m l) RSD(% )
20030104 2. 757 2. 21
20030126 2. 663 2. 67
20030314 2. 548 2. 19
2. 9 回收率实验 取 5份已测定含量的余甘子果
汁 ,分别准确加入没食子酸对照品适量 ,在选定色谱
条件下展开、扫描 ,计算没食子酸含量 ,平均回收率
99. 11% , RSD= 2. 56% 。
3 讨论
本实验过程中 ,对样品展开条件特别是展开剂
进行了筛选 ,最后确定甲苯—甲酸—乙酸乙酯—水
( 7∶ 3∶ 10∶ 4)的分离效果较好 ,运用 CS— 9000薄
层扫描仪进行含量测定操作简便 ,结果准确 ,方法可
靠 ,可作为余甘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收稿日期: 2004-02-20)
·43·国医论坛  2004年 7月 第 19卷 第 4期FORUM  ON  T RADIT IONAL  CHINESE  MEDICINE   JULY 2004, VOL. 19, NO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