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重阳木帆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全 文 :和叶蝉等刺吸类害虫没有抗性 ,究其原因 ,可能
表现在以下 2个方面:一是稻飞虱和叶蝉等刺
吸类害虫肠道呈酸性 , Bt毒素不能活化;二是
稻飞虱和叶蝉等刺吸类害虫肠道上皮细胞上没
有与 Bt杀虫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15] 。
在大多数调查时间 ,汕优 63 Bt 上稻苞虫
和稻眉眼蝶幼虫的密度显著低于汕优 63 CK ,
在部分调查时间 ,汕优 63 Bt上稻眉眼蝶密度
略低于汕优 63 CK。表明汕优 63 Bt对稻苞虫
和稻眉眼蝶幼虫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其对稻苞
虫和稻眉眼蝶幼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靶标害
虫-水稻螟虫的作用机制一致 ,即稻苞虫和稻
眉眼蝶幼虫肠道呈碱性 ,并且其肠道上皮细胞
上具有与杀虫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实验结
果还表明汕优 63 Bt对稻苞虫控制效果明显大
于稻眉眼蝶 ,可能稻苞虫肠道 pH 更高 ,对 Bt毒
素活化能力更强;也有可能稻苞虫肠道上皮细
胞上具有更多与杀虫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受
体[ 15] 。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验证 。
本研究表明 ,转 Bt基因水稻对咀嚼式口器
的非靶标害虫有较好的抗性 ,但对稻飞虱和叶
蝉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没有抗性。稻飞虱和叶
蝉在 Bt水稻上繁殖潜力更大[ 1] 。在采用转基
因方法培育新品种时 ,面临着新品种对农田生
态系统产生影响 ,以及引起潜在害虫暴发的风
险 。在培育抗性品种时 ,不仅要考虑它对靶标
害虫的控制作用 ,而且要研究对其他非靶标次
要害虫和潜在害虫的影响 ,制订相应防治措施 。
参 考 文 献
1  周霞 ,程家安 ,胡阳 , 娄永根.中国水稻科学 , 2005, 19(1):
74~ 78.
2 李保平 , 孟玲 , 万方浩.中国生物防治 , 2002, 18(3):97 ~
105.
3  Cannon R.J.C.Integr.Pest Manag.Rev., 2000 ,5:151~ 173.
4  Ye G.Y.,Shu Q.Y., Yao H.W., Cui H.R., Cheng X.Y.et
al.J.Econ.Entomol., 2001 ,94(1):271~ 176.
5  Tu J., Zhang G., Datta K., Xu C., Zhang Q.Nature
Biotechn.,2000 , 18(5):1 101~ 1 104.
6  夏敬源 ,崔金杰 ,马丽华 ,董双林 ,崔学芬.棉花学报 , 1999 ,
11(2):57~ 64.
7  崔金杰 , 夏敬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31(4):352 ~
356.
8  邓曙东 ,徐静 ,张青文,周世文 ,徐冠军.昆虫学报 , 2003, 46
(1):1~ 5.
9  崔旭红 , 焦晓国 , 张国安 ,涂巨民 ,徐才国.华中农业大学
学报 ,2002 , 21(4):356~ 358.
10 刘志诚.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和优势天敌的生态
风险评价.浙江大学博士论文 , 2002.1~ 159.
11 胡阳.转 Bt 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浙江大学硕
士论文 , 2001.1 ~ 88.http: ckrd.cnki.net grid20 Navigator.
aspx ? ID=2
12 陈茂 ,叶恭银 ,胡萃 ,Tu J., Datta S.K.浙江大学学报 , 2003 ,
29(1):29~ 33.
13 唐健 ,杨保军 , 蒋跃南 , 叶恭银 , 舒庆尧.中国水稻科学 ,
2000 , 14(4):241~ 242.
14 Dutton A., Romeis J., Bigler F.Biol.Control., 2003, 48(6):
611~ 636.
15 刘凯于 ,姚汉超 ,杨红 ,洪华珠.昆虫知识 , 2004 , 41(3):203
~ 207.
16 张少燕 ,谢宝瑜.昆虫知识 ,2002 , 39(5):328~ 335.
17 张永军 ,吴孔明 ,彭于发 ,郭予元.昆虫知识 , 2002, 39(5):
321~ 327.
  
   *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as200504)和安徽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083)。
**E-mail:lsg815@sina.com。
收稿日期:2006-08-28 ,修回日期:2006-09-21
重阳木帆锦斑蛾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李世广** 林华峰 李利华 邓小荣 陈永华 张世玉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 合肥 230036)
Bionomics of Histia rhodope and its control.LI Shi-Guang**, LIN Hua-Feng , LI Li-Hua , DENG Xiao-Rong ,
CHEN Yong-Hua , ZHANG Shi-Yu(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Hefei 230036 ,
China)
Abstract Bischofia polycarp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valuable cosmopolitan trees.Recently , Histia rhodope Cramer
has caused serious damage to B .poiycarpa.It has occurred at different extent among many provinces of China and
this year the pest outbreaks on B .poiycarpa in Hefei , Anhui Province.The causes of the outbreak were analyzed.It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studied by field researching and indoor breeding , its m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life history and living habits ware made out.H.rhodope occurs 4 generations a year in Hefei area with overlapped
generations.It overwinters mainly in the stage of larvae in the thick barks or cracks of trees.It resumes activity in
·777·2006 43(6)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April of the next year.The larvae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s can cause serious damage to B.poiycarpa from
July to August.There are various control methods suggested to control this pest , including plant quarantine ,
manpower , microorganism pesticide , chemical pesticide , and natural enemies have certain effort to control it too.
Key words Histia rhodope ,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bionomics , control methods
摘 要 重阳木是世界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树种之一 , 近年来重阳木帆锦斑蛾 Bischofia poiycarpa Cramer对
其危害日益突出。该害虫在我国许多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 2006 年在安徽省合肥地区暴发成灾。
经过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分析了其暴发成灾的原因 , 明确了该虫的形态特征 、年生活史和生活习
性。该虫在合肥地区 1 年发生 4 代 ,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以幼虫在重阳木枝干的树皮 、裂缝等处越
冬。越冬幼虫至次年 4月开始活动。在 7 月和 8月份 , 以第 2代和第 3 代幼虫危害最重。建议采用植物
检疫 、人工捕杀 、微生物农药及化学杀虫剂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 , 自然天敌对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重阳木帆锦斑蛾 , 形态特征 , 生物学特性 , 防治方法
  重阳木(Bischofia polycarpa)为大戟科重阳
木属 ,别名乌杨 、枫杨 、赤木等 ,广泛分布于我国
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它是一种乔木树种 ,可
高达 15 m ,其树姿优美 ,翠盖重密 ,为优良的庭
荫树和行道树及堤岸绿化树种 ,它的树干挺拔 、
材质坚硬 ,也是很重要的建筑用材。重阳木帆
锦斑蛾 Histia rhodope Cramer 属鳞翅目斑蛾
科[ 1] ,俗称吊死鬼。该虫已知分布于江苏 、浙
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云
南等省区和印度 、缅甸 、印度尼西亚等国[ 2] 。据
报纸 、电视等媒体报道 ,近几年在江苏的苏州 ,
浙江的宁波 、桐乡 ,湖北的武汉等地发生及危害
不断加重 ,今年在安徽省合肥地区大面积暴发 ,
发生危害程度是最近 2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
目前国内未见对该虫的系统研究报道。作
者于 2005年 4月 ~ 2006年 7月进行了室外调
查和室内饲养观察 ,基本掌握了重阳木帆锦斑
蛾的生物学特性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野外调查
作者于2006年 4 ~ 7月份对安徽农业大学
校园 、合肥工业大学校园及合肥市环城公园 、街
道等地种植的重阳木进行了多次调查 ,均发现
了重阳木帆锦斑蛾的幼虫 、茧及成虫。该虫专
门危害重阳木 ,以幼虫取食树木叶片 ,轻则影响
长势;发生严重时 ,每株蛾量在百头以上 ,树上
爬满了幼虫 ,树下虫粪满地 ,幼虫能在半个月内
把整株叶片吃光 ,树冠上仅剩丝网 、枝丫 ,甚至
导致树木枯萎死亡 ,严重影响绿化观赏效果 ,且
会吐丝下垂 ,对树下行人造成一定的影响。
1.2 室内饲养与观测
在 6月份 ,采集安徽农业大学校园内重阳
木上正在交配的成虫数对 ,放入 30 cm×30 cm
×35 cm的养虫箱内 ,在养虫箱的底部放上盆
栽的重阳木供其幼虫取食。每天上午 9时观察
1次 ,记录幼虫蜕皮 、化蛹 、成虫羽化时间 ,并测
量记录各虫态的体长 ,直到成虫死亡为止。同
时用0.5m×0.5m×1.0m 尼龙纱罩笼饲养 ,观
察其年生活史的全过程 。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阳木帆锦斑蛾暴发成灾的原因
造成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有 5种:一是
前几年缺乏必要的防治 ,致使逐年积累基数巨
大 ,导致严重为害;二是 2005年暖冬 ,很多幼虫
没有被冻死 , 越冬基数相对较高;三是由于
2006年气候湿润 、气温偏高加速了繁殖及成活
率高 ,导致今年提前大面积严重暴发;四是重阳
木帆锦斑蛾的天敌昆虫及食虫鸟类由于种种原
因而大量减少;五是重阳木遮阴度大 、蜜源充
足 、挥发的气味等也是诱发该种昆虫的重要因
素 。
2.2 形态特征
2.2.1 成虫:体长 18 ~ 24 mm;翅展 48 ~ 70
mm。头部红色 ,有黑斑。触角黑色 ,栉齿状 ,雄
蛾触角较雌蛾宽 。前胸背面褐色 ,前 、后端的中
央红色 。中胸背面黑褐色 ,前端红色;近后端有
2个红色斑纹 ,或连成“U”字形。前 、后翅均黑
色 ,反面基部有蓝光 ,基斑红色。腹部红色 ,有
黑斑 5列 ,自前向后渐小 ,但雌者黑斑较雄者为
大 ,以致雌虫腹面的 2列黑斑在第 1 至第 5或
·778·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006 43(6)
第6节合成 1列。雄蛾腹末钝截 ,凹入;雌蛾腹
末尖削 ,产卵管露出呈黑褐色 。
2.2.2 卵:椭圆形 ,略扁 ,表面光滑 。初产时乳
白色 , 后为黄色 , 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卵长
0.72 ~ 0.81 mm;宽 0.45 ~ 0.60 mm 。
2.2.3 幼虫:蛞蝓型 ,体肥厚而扁 ,头部常缩在
前胸内 ,腹足趾钩单序中带。体具枝刺 ,中 、后
胸各具 10个;第 1 ~ 8腹节各具 6个 ,第 9腹节
4个。腹部两侧的枝刺棕黄色 ,较长 ,体背面的
枝刺紫红色 ,较短 。有些枝刺上具有腺口。1
龄幼虫体浅黄色 ,体长 1.5 ~ 1.6 mm ,枝刺不发
达。头部暗褐色。自中胸后半部起 ,体背两侧
各有 2条并列的淡褐色纵带纹。2龄幼虫体长
2.5 ~ 2.6 mm ,体上枝刺较 1 龄明显 ,体背两侧
各有 1条较宽的深褐色纵带纹 ,后端相接呈长
“U”字形 。3龄幼虫 ,体长4.4 ~ 4.5 mm ,体背面
暗紫红色 ,体具显著的枝刺 ,头部淡褐色 ,前胸
背面淡黄褐色 。4龄幼虫 ,体长 7.2 ~ 7.3 mm ,
头部褐色 ,前胸前侧缘黄色 ,前胸背板褐色 ,体
背有 3列黑色纵斑纹。5龄体长为 13.0 ~ 13.4
mm ,6龄 18.8 ~ 20.3 mm。5 ~ 6龄幼虫与 4龄
相似 ,但体色较暗淡 ,呈粉灰红色至暗灰红色。
2.2.4 蛹:体长 15.5 ~ 20.0 mm 。初化蛹时全
体黄色 ,随后头部变为暗红色 ,复眼 、触角 、胸部
及足 、翅均为黑色 。腹部粉红色 ,第 1至第 7节
背面有 1个大黑斑 ,侧面每边具 1个黑斑 ,第6 、
7节腹面各有 2个并列的大黑斑。茧长 23 ~ 28
mm ,宽 7.5 ~ 9.0 mm ,灰白色或淡褐色。
2.3 生物学特性
2.3.1 生活史:在合肥地区 1年发生 4代 ,具
有世代重叠现象 。以不同龄期的幼虫在重阳木
枝干的树皮裂缝间 、粘结重叠的叶片间潜伏过
冬;也有极少数老熟幼虫入冬后在树下结茧化
蛹越冬 。在树上越冬幼虫至次年 4月老熟后下
树结茧 、化蛹 , 4 月下旬开始陆续羽化为成虫
(图 1)。
图 1 合肥地区重阳木帆锦斑蛾的年生活史(2005 ~ 2006)
·卵 ~ 幼虫 θ蛹 +成虫
2.3.2 生活习性:成虫。成虫都在白天羽化 ,
以中午为多 。羽化率约为 70%。白天活动 ,飞
翔力弱 ,下午 16 ~ 18时较活跃 ,其余时刻多栖
息在树干枝叶处 ,不时缓缓爬行。常在羽化的
当天或次日14 ~ 20时交尾 ,交尾时间可长达 10
多个小时 。将雌蛾放在养虫室内 ,能诱来雄蛾 。
成虫常飞往树木花间 ,吸食补充营养。成虫产
卵于枝干的缝隙及裂皮下。卵粒紧密排列成
片。1次产卵 5 ~ 20余粒 ,一般 10粒左右 。室
内饲养观察每只雌蛾平均产卵 240粒左右 ,产
卵期 5 ~ 6 d。卵:多在 6 ~ 10时孵化。在合肥
地区各世代卵历期:第 1代 12 ~ 18 d(平均温度
20.8℃), 第 2 代 7 d(28.5℃);第 3 代 8 d
(26.6℃),第 4代 15 d(21.8℃)。
幼虫:共 6 ~ 8龄 ,大部分为 6或 7龄。1 ~
3龄幼虫多在叶背食害形成条状透明斑 ,残留
上表皮;4 龄幼虫后期食叶 ,使叶穿孔或有缺
刻 ,严重者所有叶片呈褐色 ,状如火烧 ,枯叶纷
·779·2006 43(6)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纷脱落 。5 龄以后被害叶全部呈缺刻 ,严重时
叶片被吃光 ,仅存枝条。幼虫取食不分昼夜 ,一
生食叶数约为 15片 。幼虫受惊扰时 ,体背一些
枝刺上的腺口分泌出无色透明带有粘性的腺
液 ,挥发出一种腥臭味 ,借以御敌。幼虫有食蜕
习性。幼虫在气温 10℃以上时取食;但以 13℃
以上时取食较为频繁。在合肥各世代幼虫历
期:第 1代 32 ~ 43 d ,平均 33.6 d(24.8℃);第 2
代 31 ~ 39 d ,平均 34.8 d(30.2℃);第 3代 28 ~
46 d ,平均 34.4 d(25.1℃);第 4 代(包括越冬
期)128 ~ 152 d ,平均 138.6 d(14.7℃)。以第 2 、
3代幼虫危害最重。幼虫老熟后多吐丝坠地作
茧;有的沿树干爬行下地 。下地后在叶面较宽
大的杂草上 、落叶上 、矮小灌木叶上 、附近建筑
物拐角处及其他薄片状物体上 ,经 1 ~ 2 d吐丝
结薄茧。极少数在寄主重阳木树上作茧 。
各世代 生活历期 为:第 1 代 62.3 d
(25.1℃);第 2代 54.6 d(28.7℃);第 3代 61.4
d(22.5℃);第 4代(越冬代)176.8 d(15.6℃)。
重阳木帆锦斑蛾大发生年份的后期群体常
受多种天敌寄生 。有卵寄生蜂;绒茧蜂 、茧峰 、
寄蝇及病原细菌常寄生于幼虫;横带沟姬蜂寄
生于蛹 。此外还有鸟类 ,对重阳木帆锦斑蛾的
幼虫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3 防治建议及讨论
重阳木帆锦斑蛾是重阳木上的危险性害
虫 ,且防治难度较大 ,合肥市有关校园及城市的
园林部门已喷洒过多次农药 ,但效果甚微 ,林荫
道上仍是斑蛾肆虐 ,因此 ,应该根据该虫的生物
学特性 ,注重利用多种有效方法 ,搞好综合治
理[ 3 ~ 5] 。
(1)加强植物检疫:该虫寄主仅限于重阳
木 ,且成虫飞翔力弱 ,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
种苗调运 ,引进重阳木苗木时一定要认真检查 ,
发现有虫情的苗木应立即消杀 ,虫情严重者禁
止调入。
(2)搞好人工防治:重阳木帆锦斑蛾卵大多
产在枝干皮下 ,可摘卵和杀死初孵幼虫。其幼虫
近老熟有下地在地面杂草上及附近建筑物拐角
处做茧化蛹的习性 ,及时铲除杂草可破坏其化蛹
场所 ,直接捣毁蛹茧也可减少下一代的虫源。
(3)生物防治:为了保护环境 ,一般在幼虫
发生初期并且较集中时 ,可用一些无公害的微
生物农药 。例如 ,用 100亿孢子/g 的苏云金杆
菌或白僵菌 100 ~ 200倍液喷杀幼虫 ,并注意保
护寄生性昆虫和鸟类等天敌 。
(4)化学防治: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
要应急措施 。为了提高防治效果 ,要做到如下
几点:一要及时防治。虽然重阳木帆锦斑蛾危
害的高峰期一般是每年的 7 、8月份 ,但用药防
治的关键期为5月份第 1代幼虫低龄阶段 。二
要合理用药 。可选择以下药剂:(1)90%敌百虫
晶体或 80%敌敌畏乳油 2 000倍液 ,或 40%乐
果乳油 1 000 ~ 1 500倍液 ,或 50%杀螟乳油或
50%辛硫磷乳油 1 000倍液 ,或 2.5%溴氰菊酯
乳油 1 500倍液 ,喷雾毒杀幼虫 。其中菊酯类
农药比有机磷类效果更好。(2)应用灭幼脲 Ⅰ 、
灭幼脲 Ⅱ或灭幼脲Ⅲ稀释至 0.5 ~ 1.0×10-6的
浓度喷杀幼虫。喷洒农药一 、两次很难彻底消
除害虫 ,必要时在 7月上旬和 8月中旬对第 2 、3
代低龄幼虫再各喷 1 次药 。三要注意施药方
法 。重阳木帆锦斑蛾只吃重阳木的叶子 ,由于
重阳木树高叶茂 ,农药要彻底喷撒又有一定难
度 ,在林荫道上可采用喷药水车和机动喷雾器
喷药 ,并注意喷洒均匀 、到位 。四要进行统一防
治 。重阳木帆锦斑蛾 1年繁殖 4次 ,而且近距
离传播能力极强 ,如果一个居民小区采取防治
措施 ,附近居民小区没有跟上的话 ,重阳木帆锦
斑蛾还会传播开来 ,所以应做到由园林部门统
一集中防治 。
有关重阳木帆锦斑蛾的生物防治技术措施
及其天敌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钟觉民编.昆虫分类图谱.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5:232~ 233.
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编.中国蛾类图鉴.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1:78.
3 李世广 , 林华峰 ,尹楚道 , 陈树仁 ,张磊.见:李典谟 , 等主编 ,当代昆虫学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584~ 587.
4 李新巾 ,赵梅君 ,胡佳耀 ,汤亮 , 李利珍.昆虫知识 , 2005 , 42(1):44~ 46.
5 梁振普 , 张小霞 , 宋安东 , 彭辉银.昆虫知识 , 2006 , 43(2):
147~ 152.
·780·  昆虫知识 Chinese Bulletin of Entomology 2006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