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虫口密度(头/叶)=调查总虫数(头)调查总叶数(叶) 防治效果(%)=施药前虫口密度-施药后虫口密度施药前的虫口密度 ×100
表 1 几种土农药对烟蚜的药效试验
处理
施药前虫口密度
(头/叶)
施药后虫口密度
(头/叶)
施药前后虫数减少
(头/叶)
防治效果
(%)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Ⅰ Ⅱ Ⅲ
防效
平均
值(%)
曼陀罗水 90.6 99.4 107.5 88.3 85 103.4 2.3 4.4 2.1 0.03 0.04 0.02 0.03
蓖麻叶水 112.3 79.2 83.5 27.8 13.6 21.5 84.5 65.6 62 75.2 82.3 74.3 77.3
洋葱头水 74 53.4 98.5 12.2 5.3 12.4 61.8 48.1 86.1 83.5 90.1 87.4 87.9
二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自制土农药蓖麻叶水和洋葱头
对烟蚜有良好的防效 ,施用蓖麻叶水和洋葱头水后 ,
防效分别为 77.3%和 87.9%,而曼陀罗水则防效最
差 ,仅为 0.03%, 几乎无效果(见表 1)。
三 、讨论
利用自制土农药蓖麻叶水和洋葱头水防治烟
蚜 ,取材便宜 、方便 , 制药方法简单 , 对农民来说 , 不
仅方便 、安全 ,而且经济 、实惠 ,适宜于推广使用。
(贵州省安顺农业学校 561000 方 莉)
锦橙喷施新型果树促控剂 PBO
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研究
张格成 李继祥
(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重庆北碚 400712)
锦橙幼旺树因树体营养生产旺盛 ,花器激素不
平衡 ,成花难 , 落花落果严重 , 是影响早结果早丰产
的主要障碍 , 也是果树科学工作研究的主攻项目。
80 年代末 90 年代中常用 GA点涂幼果或喷果 ,均能
提高着果率 ,但果实品质下降(形成粗皮果)影响销
售 ,且花工量太多 , 在生产上难以推广。也有施用
P51 来提高着果率 , 由于受气候等影响 , 效果不够稳
定。也曾应用三十烷醇 , 因纯度低 ,影响效果 , 近几
年生产上未能推广。为此 , 寻找新的调节剂就显得
十分必要 , 1996 年作者引进了新型果树促控剂 PBO
在锦橙和塔罗科血橙上试验应用 ,取得良好的效果 ,
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供大家参考。
一 、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材。 PBO 可湿性粉剂由江苏省江阴市农
业局绿叶公司提供 , 果大多微粒剂由浙江台州农化
厂提供 ,试验地点为本所艾云果园 , 25 年生枳砧锦
橙 , 2 米×4 米 , 84 株/亩(1 亩=1/15 公顷 , 下同),
紫色水稻土 ,树势中上 , 均匀一致。
2、方法。 PBO 稀释100 倍液 ,用量:按树冠遮荫
面积 5 克/平方米 ,每株 20 克 ,分喷施和根施 2 种方
法。时间为 5 月 12 日 , 即谢花后 7 天(第 1 次生理
落果初期)。果大多微粒剂施用方法:喷 2 次 , 第 1
次于 5 月 12日喷 7500 倍液 ,第 2次于 5 月 23 日喷
2500 倍液。
二 、试验结果
1 、增加产量。 喷施 PBO 的试验区比对照区增
产 104.13%, 亩增产 1114.7 公斤 , 喷果大多比对照
增产 92.54%, 喷 PBO 试验区比喷果大多区增产
11.59%,施 PBO后减少抹芽摘心用工 6 个工日 , 价
值 90—120 元。
2 、提高品质。 PBO 区比对照的品质有所提高 ,
果皮薄(-2.5%), 可食率提高 1.44%—1.67%, 可
溶性固形物提高 0.89%—1%, Vc增加 16%, 糖酸
的含量均高 , 色泽好(着色率比果大多区增加
10%),浓香汁多 , 品质极佳。
3 、高产稳产。施 PBO 后促秋梢 , 控夏梢和晚秋
梢 , 减少无效枝叶营养的消耗 , 增加库蓄量 , 促进孕
花 , 为翌年高产稳产打下基础 , 据调查 , 控制夏梢和
1998 年第 5 期 21
晚秋梢的效应分别为 84.35%、93%。秋梢促发率
比对照增加 155.5%。
三 、分析与讨论
1、施用时期与效果的关系。 1996 年在四川省
资中县渔溪镇人民村塔罗科血橙上 ,于花前 15 天根
施 PBO12 克/株(3年生树), 比对照增产 7.7 倍 , 然
而 , 1997 年 5 月 12 日于我所 25 年生锦橙壮树上根
施PBO20克/株后 , 提高产量与控制夏梢的效果均
差 ,据分析 , 1997 年于花后 10 天根施 PBO , 这时第
一次生理落果已开始 ,施入土壤的 PBO 要经过吸收
转化过程才能发挥其效力 , 时间上赶不上“保果”和
“控夏梢”的作用 ,故根施时期宜早不宜迟。
2、施用方法与效果的关系。据 1997 年试验 , 喷
施效果比根施好 , 根施 20 克/株增产 32.38%, 而喷
施 100倍液(20 克/株)增产 104.13%。
施 PBO 的树着果率提高以后 , 应注意疏果 , 加
强肥水管理 ,以便提高质量和效益。
3、推广应用价值高。 喷施 PBO 比对照亩增产
1114.7 公斤 ,增值 3344.1 元 , 投入 1000 克和 1680
克 PBO ,价值 60元和 100.8 元 , 相当于 6 个工日工
资 ,不需另外增加投资 , 因此 ,如此高效益的产品 , 应
大力推广 ,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棉花应用缩节胺化控技术
一 、应用原则
缩节胺(1.1—二甲基哌啶钅翁 氯化物 , 简称
DP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
上合理使用 ,可以影响棉株体内激素系统 , 调节根 、
茎 、叶 、蕾 、铃等器官的发育并改善其生理功能 , 因而
可以产生多种良好的作用。缩节胺化控应用的正确
原则是:应当结合当地的气候 、土壤条件 、种植制度
和品种特性以及预期的产量目标。首先对株型 、田
间结构和成铃结构的形成过程 ,有一个合理的设计 ,
然后在具体应用上要做到定位 、定量地控制药剂的
基本效应 ,进而定向地诱导出预期的复合效应(与综
合技术配套产生的效应), 以获得最佳的生产效果。
二 、作用特点
缩节胺化控不是简单的“对症”技术 , 而是作为
定向诱导 ,塑造理想株型 、群体冠层结构和优质成铃
结构的主动调控手段。 在棉花上应用的作用特点 ,
表现如下。
1 、控上(地上部分生长)和促下(根系)的作用并
存。由棉花的叶子吸收而起作用 , 控上即抑制棉株
高度 、限制顶部果枝数及抑制其横向生长;促下即促
进根系向纵深发展 , 扩大根群。
2 、修饰外形与调节内部生理的作用同步。表现
棉株纵向和横向生长变小 , 株型紧凑 , 蕾铃脱落减
少 , 开花结铃集中 ,伏前桃与伏桃比例增加 ,衣分 、衣
指 、籽指 、铃重及结果子棉产量增加等。
3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相互协调。因此 , 对缩
节胺化控技术的作用要有一个完整 、全面的认识 , 才
能设计出完善的 、适用的化控技术体系。
三 、使用技术
缩节胺化控技术可以在种子处理 、蕾期 、初花
期 、花铃期分次应用 ,形成促根壮苗 、健株稳长 、早花
早铃 、早熟优质高产的定向系统化控技术。
1 、苗蕾期。形态指标为春棉 8—10 叶至 4—5
个果枝;短季棉 3—4 叶至现蕾 , 亩(1 亩=1/ 15 公
顷 , 下同)用药量 0.3—0.8 克 ,兑水量 10—15 公斤 ,
进行喷雾。其作用是促根系发育 , 壮苗稳长 ,定向整
形 , 促进早花 ,增强抗旱 、抗涝能力 , 协调水肥管理 ,
简化前期整枝。
2 、初花期。形态指标为棉田见花 , 亩用药量
1.5—3.0 克 , 兑水量 15—25 公斤 , 喷雾。其作用是
塑造株型 , 优化冠层结构;促进早结铃和棉铃正常发
育;推迟封垄;增强根系活力;简化中期整枝。
3 、盛花期。形态指标是棉株已有成铃。亩用药
量为 3—3.5 克 , 兑水量 15—25 公斤 , 进行田间喷
雾。调控作用是增加铃重 , 防止贪青晚熟 ,增加早秋
桃和简化后期整枝。
四 、注意事项
1 、新推广区 , 推荐初花期 1 次或 2 次(盛花期)
用药最安全。
2 、用药量掌握先轻后重的原则 , 应用的时期和
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生长前期一次用药量不
宜过大 , 以免产生药害。
3 、控制营养生长药效期 15—25 天 ,多雨年份会
缩短 , 可视情况适当增加用药次数;干旱年份和旱地
棉应严格掌握其用药量和次数。
4 、缩节胺化控条件下 , 可改变常规栽培技术 , 宜
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 可将重施花铃肥提早为重施盛
蕾肥 , 有利密植增产。
5 、本剂易吸水潮解(但 2—3 年内不影响药效),
贮存时需妥善保管。勿使人畜误食。 不得与食物 、
饲料 、种子混同贮存。
(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 杨陵 712100 韩学俭)
22 四川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