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西藏林芝尼洋河谷砂生槐种群及其发芽研究
仓木觉1,潘 刚2* (1.西藏自治区职业技术学院农林系,西藏拉萨 850000;2.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 860000)
摘要 在尼洋河下游和雅鲁藏布江米林段,砂生槐与野丁香、蔷薇、蒿、禾草等组成群落;其种子千粒重为28. 24 g,受种子蜂危害严重;砂
生槐总的发芽率很低,仅 15%,对室温贮藏的种子进行不同发芽处理,以 25 mg /L 3号 ABT生根粉浸种处理为最好,其次是水浸种处理,
发芽率分别为 22. 0%、15. 3%,而对照(不做任何处理)发芽率仅 8. 4%。
关键词 砂生槐;种群;发芽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2011)23 -14034 -02
基金项目 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站项目。
作者简介 仓木觉(1967 -) ,女,西藏拉萨人,讲师,从事林学方面的研
究及森林培育教学工作。*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1-04-25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又名西藏狼牙刺、刺柴,
豆科槐属,多年生矮灌木,其茎尖和托叶硬化为尖长刺,产于
西藏波密、拉萨、米林等地,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呈片状分
布[1]。砂生槐为西藏高原特有植物种,具有极强的抗旱、耐
瘠薄、抗风沙等生态适应性和很好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
功能,此外,砂生槐也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藏医药记载[2],
砂生槐多以种子入药,味苦性凉,清热解毒、催吐,主治湿热
黄疸、白喉、痢疾、赤巴病、消化不良、虫病等,是一种极为宝
贵的植物药用资源。但是目前当地群众仅利用其植株作为
生活燃料、牲畜饲料或篱笆围栏,没有真正利用其防风固沙、
保持水土的功能。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在尼洋河下游及
雅鲁藏布江米林段砂生槐呈片状分布,但其更新幼苗却很
少。为此,采集当年砂生槐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的发芽试验,
研究其种群更新幼苗稀少是否与种子的相关指标有关,从而
为砂生槐的大量繁殖和进行沙地造林提供苗源。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尼洋河下游及雅鲁藏布江
米林段,29°2230″ ~29°2635″ N,94°2516″ ~ 94°2639″ E。属
藏东南温暖半湿润气候区,海拔 2 900 m左右,全年平均温度
8. 6 ℃,最热月平均温度 15. 6 ℃,最冷月平均气温 0. 2 ℃,极
端最高气温 30. 2 ℃,极端最低气温 -15. 3 ℃,全年没有月均
温≤0 ℃的月份,全年日均温≥10 ℃的日数为 159. 2 d,≥10
℃以上积温 2 225. 7 ℃,全年无霜期 177 d;年均降水量 634. 2
mm,全年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 6 ~ 9 月,占全年降水量
的 71. 6%,平均相对湿度 71%,湿润系数 1. 01,最大积雪厚
度 11 cm;冰雹日数为 2. 8 d,雷暴天数为 28. 3 d,大风(≥
17. 0 m/s)日数为 7. 6 d,全年日照时数为 1 988. 6 h,日照百
分率为 46%,平均大气压≥70. 6 kPa,温湿系数 8. 3,最晚晚
霜 5月上旬,最早早霜 9月下旬[3]。
1. 2 研究方法
1. 2. 1 种群调查。采用路线调查法,在有砂生槐分布地段
布设 10 m ×10 m样地 20 块,实测样地内所有植物种类、株
数、高度、盖度、根系生长状况,选平均植株量取冠幅,采集全
株种子[4]。
1. 2. 2 种子处理。对所采集的种子进行暴晒去荚,测定种
子净重、千粒重,然后进行室温贮藏和沙藏(沙藏时间:2005-
12-14 ~2006-03-23)。
1. 2. 3 发芽试验。对用室温贮藏和沙藏 2种处理的种子分
别用 25 mg /L 3号 ABT生根粉、自来水浸种 24 h,并设对照
组(不做任何处理) ,每组 333粒一同播种,比较其发芽率。
2 结果与分析
2. 1 砂生槐种群 砂生槐为多年生矮灌木,具有极强的耐
旱、抗旱能力,多分布于半干旱区、干旱区生境。由表 1 可
知,分布于西藏林芝尼洋河谷的砂生槐多与野丁香、扁刺蔷
薇、醉鱼草等耐旱灌木,以及蒿、禾草、菊科植物如紫宛等草
本组成群落,其中砂生槐平均株高 0. 6 ~ 1. 2 m,盖度 5% ~
70%;也形成以砂生槐为优势种的砂生槐 -野丁香灌丛群
落,其中砂生槐平均株高 1. 2 m,盖度达 70%以上。其组成
的群落物种单一,仅为一些耐旱的灌丛和草木,如扁刺蔷薇、
西藏野丁香、醉鱼草 3种优势灌木,以及沙蒿、黄花蒿、禾草、
蕨、白草 5种优势草木。
表 1 砂生槐种群调查
样地号 海拔∥m 位置 灌木树种 草本类型
200508004 2 950 29°2230″ N
94°2426″ E
砂生槐:平均高 0. 8 m,
50 株,盖度 70%;扁刺
蔷薇:平均高 0. 7 m,30
株,盖度 20%;野丁香:
平均高 0. 5 m,18 株,盖
度 10%。灌木总盖度
80%
蒿:平均高 0. 5 m,
7株,盖度 20%;禾
草:平均高 0. 02
m,盖度 80%。草
本总盖度 85%
200508006 2 940 29°2251″ N
94°2456″ E
野丁香:平均高 0. 3 m,8
株,盖度 5%;砂生槐:平
均高 0. 6 m,4 株,盖度
5%。灌木总盖度 20%
蒿:平均高 0. 5 m,
6 株,盖度 5%;菊
科:平均高 0. 02
m,盖度 8%。草本
总盖度 15%
200508007 2 940 29°2234″ N
94°2448″ E
野丁香:平均高 1. 6 m,
37 株,盖度 40%;砂生
槐:平均高 1. 2 m,42株,
盖度 30%;蔷薇:平均高
1. 0 m,9 株,盖度 10%。
灌木总盖度 90%
蒿:平均高 0. 5 m,
126株,盖度 50%;
禾草:平均高 0. 05
m,盖度 50%;蕨:
平均高 0. 05 m,盖
度 30%。草本总
盖度 95%
2. 2 砂生槐种子 砂生槐种子大多为淡绿色,大多为椭圆
形、少为圆形,短轴 2 ~ 3 mm,长轴 3 ~ 4 mm,种子千粒重为
28. 24 g。采集1株株高1. 4 m,东西冠幅2. 3 m,南北冠幅1. 0
m的砂生槐的全部种子,其鲜重为 1 064 g,除去豆荚后种子
为 124 g,种子重量仅占荚果重量的 11. 7%。对这 124 g种子
进行净种,发现其中 23 g种子的胚芽被虫啃食,无发芽能力;
从表面看种实较饱满的种子只有 101 g。这是单株砂生槐种
子结实情况。
据调查,危害砂生槐种子的是一种种子蜂,具体种及危
害情况正在进一步鉴定和研究中。将采集的所有砂生槐种
子室温贮藏一段时间后发现,在种子中不断有种子蜂幼虫出
责任编辑 郑丹丹 责任校对 李岩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1,39(23):14034 - 14035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1.23.216
现,受害种子达到 45%。在种子沙藏处理中,腐烂种子数可
达 85%以上,同时进行沙藏处理的其他种子如绢毛蔷薇、几
种栒子种子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观察砂生槐的沙藏种子,发
现有虫的粪便,是种子蜂幼虫所为。
2. 3 砂生槐发芽率比较 将室温贮藏的砂生槐种子分为 3
组,每组 333粒,分别用 25 mg /L 3 号 ABT 生根粉和自来水
浸种 24 h后播种。由图 1 可见,砂生槐种子播种后 17 d开
始发芽,大量发芽时间为播种后 25 d,大量发芽时间持续 8
d。砂生槐种子总的发芽率不高,为 15. 0%。原因之一是种
实害虫种子蜂取食种子的胚芽而造成种子失去发芽力;原因
之二则是由于砂生槐种子为适应干旱环境,其种皮变得坚硬
而不透水、不透气,不易发芽。
图 1 不同处理种子发芽过程
由图 2可知,用 25 mg /L 3号生根粉浸种 24 h的砂生槐
种子发芽率最高,为 22. 0%,用自来水浸种 24 h的砂生槐种
子发芽率为 15. 3%,而对照(不做任何处理)的砂生槐种子
发芽率仅 8. 4%。这说明自然环境中砂生槐种子的种皮为适
应干旱环境变得坚硬而不透水、不透气,从而发芽率极低;用
自来水和 ABT生根粉浸种24 h,除了对其种皮可以起到一定
程度的软化作用外,ABT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植物激素,对种
子的发芽起到促进作用。是否延长浸种时间可以提高砂生
槐种子的发芽率则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此外,在试验中还发现,砂生槐的幼苗很容易遭到蛾类
幼虫以及象鼻虫等甲虫的啃食,其啃食率占砂生槐幼苗的
73%。这主要是由于砂生槐嫩枝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可高达
21. 88%,热值也很高,可达 18 629. 12 kJ /kg[5]。以上原因都
是造成砂生槐自然种群更新数量少的缘故之一。
而对沙藏处理的砂生槐种子,由于取出后腐烂种子数很
图 2 不同处理对室温贮藏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多,达 85%以上,所以对剩余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后,40 d后仍
未发现砂生槐幼苗。沙藏砂生槐种子腐烂率高的原因与其
种子蛋白质含量很高(30. 6%)有关[5],至于与沙藏时间长短
有无关联则需要进一步试验证明,建议找出其沙藏时间临界
点,从而提高其发芽率。
3 结论
(1)砂生槐为半干旱区、干旱区多年生小灌木,多与旱生
的野丁香、蔷薇等灌木,以及蒿、禾草和耐旱的菊科草本植物
组成群落,砂生槐平均株高 0. 6 ~1. 2 m,盖度 5% ~70%。
(2)砂生槐种子平均千粒重为 28. 24 g,但研究地砂生槐
种子受种实害虫种子蜂危害较重,危害率可达 45%,甚至
更高。
(3)砂生槐种子总的发芽率很低,只有 15. 0%。对于室
温贮藏种子,用 25 mg /L 3号 ABT生根粉浸种 24 h的种子发
芽率最高,其次是用自来水浸种 24 h,对照最低,分别为
22. 0%、15. 3%和 8. 4%。沙藏处理的种子腐烂率则高达
85%以上。
(4)已发芽的砂生槐幼苗,由于其蛋白质含量高而极易
受到象鼻甲等害虫的啃食。这是其自然种群更新数量少的
缘故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西藏植物志(第二卷)[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4:204.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M].上
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204.
[3]西藏自治区气象局.西藏自治区地面气候资料(上)[Z]. 1985
[4]王义弘.森林生态学实验实习方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0.
[5]林少敏.西藏砂生槐[J].草业科学,2002,19(3):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34.
(上接第 14033页)
[19]陈月华,梁利香,尹健,等.不同栽培类型药用菊花中绿原酸的含量比
较[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1983 -1984.
[20]李琼,吴德玲,金传山,等.亳州产菊花不同药用部位绿原酸的含量比
较[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5):73 -74.
[21]刘伟,郭庭江,梁生旺,等.不同产地菊花中挥发油的 GC/MS 分析
[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10(5):12 -13.
[22]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安徽产菊花挥发性化学成分的表征分析
[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9):2207 -2211.
[23]周海梅,谢培山,李朴,等.不同栽培类型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 -
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1):33 -36.
[24]郜海生.四种药用菊花的质量分析[J].国医论坛,2003,18(5):39.
[25]段崇霞,张正竹.四大药用菊花功效成分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
学学报,2008,35(1):99 -105.
[26]王亚君,郭巧生,杨秀伟,等.小亳菊及其硫磺熏制品挥发油成分的GC
-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08 -812.
[27]TONG X,ZHAO B,JIN W L,et al. Screening of leaf shape mutants in-
duced by EMS and analysis of agronomic traits in Azuki bean(Vigna an-
gulari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2):48 -51.
[28]马玉宝,任卫波,李临杭.披碱草属3种牧草野生材料农艺性状评价研
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3):29 -31.
[29]FU S H,GUO Y,LIU J,et al. QTL Mapping for the sensitivity of the traits
related to outcrossing of Japonica rice to exogenous GA3[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0,11(2):52 -56,136.
[30]刘小飞,唐晓玲,阳素兰.不同形态氮肥对桂牧一号杂交象草农艺性
状和产量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29(3):34 -37.
[31]LU G Y,JIANG M,HAN S J,et al. Coupling Effect of Water and Phos-
phate on Economic Traits of Sugarcan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
nology,2010,11(5):59 -61.
[32]周忠义,宗树国,陈尚武,等.山野豌豆和无芒雀麦单混播生产性状的
试验[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70.
5304139 卷 23 期 仓木觉等 西藏林芝尼洋河谷砂生槐种群及其发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