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南洋楹的栽培技术
郑永光 韦如萍 周小珍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520)
摘要 文章介绍了南洋楹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特性和用途 ,并总结了南洋楹的栽培技术。发展南洋楹
人工林的关键技术在于选用良种 ,培育壮苗 ,适地适树 ,施足基肥 ,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和追肥 ,特别是造林
当年和次年要结合抚育进行抹芽 、修枝 。栽植 3年后 ,应根据不同的培育目的 ,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
关键词 南洋楹 形态特征 生态特性 栽培技术
南洋楹(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L.)Nielsen)别名仁仁树 、仁人木 ,原产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和印度尼
西亚的马鲁古群岛 ,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亦有天然分布 ,是世界著名的热带速生用材树种 ,在热带
地区享有“植物赛跑家”的称号 ,一般 4 ~ 5年生就可砍伐利用 。在印度尼西亚好的立地条件下 , 4 ~ 5年生林
分材积年生长量高达 103 ~ 108 m3/hm2[ 1] 。
1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 ,树干通直 ,树高达 45 m ,胸径 1 m 以上;树冠疏朗且分层排布 ,树形美观。树皮灰青色至灰
褐色 ,皮孔明显 ,稍粗糙 ,不开裂。小枝淡绿色 ,微具棱 ,嫩时被毛 。叶为 2回羽状复叶 ,羽片 11 ~ 20对 ,上部
常对生 ,下部有时互生;小叶 10 ~ 20对 ,细小 ,对生 ,无柄 ,菱状矩椭圆形 ,长 1.0 ~ 1.5 cm ,宽约 5 mm ,先端
渐尖 ,基部钝或楔尖 ,中脉稍偏上缘 ,托叶锥形 ,早落;叶柄基部有一椭圆形腺体 ,叶轴上有 2 ~ 6个圆形腺体。
穗状花序腋生 、单生或排成圆锥状;花小 ,初为白色 ,后变淡黄绿色;荚果狭带形 ,长 8 ~ 13 cm ,宽 1.4 ~ 2.0
cm ,熟时开裂 ,种子扁平 ,卵形 ,表面光滑 、坚硬 ,有一清晰环状斑纹 。花期 4 ~ 6月 ,果期 7 ~ 9月 。
2 生态特性
南洋楹的天然分布范围从南纬 10°至北纬 5°,垂直分布从海平面至海拔 2 000 m 。原产地气候为热带雨
林或热带海洋气候 ,高温高湿 ,年平均气温 25 ~ 27℃,年降水量 2 000 ~ 3 000 mm ,没有明显的旱季 ,且处于
“赤道无风带” ,因而形成了喜高温 、高湿 、静风和光照充足的环境条件 。
我国于 1940年前后引种该树种 ,主要种植在广东 、广西 、海南 、福建 、台湾等省区 。福建最北引种至福州
市(北纬 26°),广东最北引种至梅州市(北纬 24°48′),皆能正常生长。目前 ,我国南洋楹现有林约有 2万余公
顷 ,其生长速度虽然没有原产地快 ,但也相当迅速 。据报道 ,在较好的立地上 ,南洋楹的胸径年生长量在海南
达 8 cm以上 ,在广州达 6 cm 以上 ,在厦门达 5 cm以上。其生长速度比杉木快 6倍 ,比桉树 、木麻黄快 2 ~ 3
倍。从我国各地引种情况来看 ,南洋楹对气候有较大的适应性 ,在年平均气温 20 ~ 28℃,极端最低气温 2 ~
-2℃,年降水量 1 500 ~ 2 000 mm 的地区 ,仍能生长良好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 ,在疏松湿润 ,排水良好 ,pH 5
~ 6 ,土壤肥力中等的砖红壤性红壤 、砖红壤性沙质壤土 ,均能生长良好。但在土壤粘重 、低洼积水和干旱瘠
薄的立地生长不良。对造林的立地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可选择海拔300 m 以下的丘陵山脚 、山坡中下部及溪
河沿岸冲积土造林。南洋楹不耐荫蔽 ,抗风力亦不强 ,对气温虽有较大的适应幅度 ,却不耐寒 ,但不同种源的
抗寒性有所差别 。
南洋楹的根系发达 ,根瘤丰富 ,落叶多 、易腐烂 ,枝叶含氮量 105 g/kg ,其灰分含磷 50 ~ 60 g/kg 、钾 90 ~
100 g/kg 、钙 100 ~ 120 g/kg ,每克新鲜根瘤的固氮量为 0.9156 μg/h ,是改良和提高土壤肥力的良好树种。
此外 ,南洋楹萌芽力强 ,萌芽更新良好。
南洋楹具有早期生长快的特性 ,其高生长的速生期在第 1 ~ 6年 ,胸径生长高峰期在第 4 ~ 9 年 ,材积生
69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3 年第 19卷第 4期
本文是国家林业局“ 948”引进项目“南洋楹优良种质资源及栽培技术引进”内容之一。
长高峰期在第 8 ~ 12年。
3 经济价值和用途
南洋楹木材为速生阔叶树材 ,木质素含量较低 ,纤维含量丰富且质量好;边材白色 ,心材红褐色;材质轻 ,
比重 0.5左右;韧性强 ,易加工 ,不翘曲 ,胶合和油漆性能佳;木材含有毒素 ,能抗虫蚀 ,但在潮湿环境中抗腐
力较差。适于作一般家具 、室内建筑 、箱板 、农具 、火柴杆 ,也是制浆造纸以及制造胶合板 、刨花板 、硬质纤维
板的优质原料[ 1 , 2] 。幼树树皮含单宁约 130 g/kg ,可提取烤胶。叶子是很好的绿肥或饲料原料 ,段木及木屑
可用做食用菌菌材。树冠宽阔 、树体高大 ,树干浑圆而枝叶秀美 ,根系发达 ,能结瘤固氮 ,是速生用材 、改良土
壤 、风景园林 、绿荫 、行道及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4 栽培技术
4.1 选育良种
采种母树应选择生长快 、干形好 、没有病虫害的优良植株。果实成熟期为 7 ~ 9月 ,适逢雨季和热带风暴
或台风季节 ,必须及时采种。当荚果变黑 、干燥开裂时 ,种子已成熟。将采收的荚果曝晒后搓出种子 ,装袋干
藏或储存于 4 ~ 7℃低温处。南洋楹种子千粒重 17 g ,发芽率 80%。
4.2 培育壮苗
苗圃地应设在造林地区的中心或靠近造林地 ,选择地势平坦 、背北朝南 、阳光充足 、排水良好的地方 ,并
要求交通方便 、有水源或灌溉条件 ,以便苗期管理 。寒流汇集 、低洼积水地 、风害严重的风口及病虫害严重的
地方 ,忌作育苗地。
南洋楹一般采用容器育苗 ,多秋播春植 ,在有冻害地区 ,冬季须防寒。如育大苗亦可在春季气温回升时
播种。播前用体积 10倍于种子的 85 ~ 90℃的热水浸种(边倒热水边搅拌),待水自然冷却至常温 ,再用清水
漂洗 2 ~ 3次 ,加入过氧化氢(H2O2),使溶液的浓度为 5 g/ L;或加入硫酸锌(ZnSO4),使溶液浓度为 25 g/L。
浸种 24 h ,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 ,除去浮在上面的废种后 ,把种子摊在透气的容器上 ,盖上清洁湿润的纱布 ,
置于 20 ~ 25℃处催芽 。将经过催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苗床上 ,每平方米约 1 000粒 ,播后覆土 ,盖薄膜 。待
种子发芽出土 ,长出 2 ~ 4片真叶时 ,移入营养袋培育 。营养袋规格为 11 cm(宽)×15 cm(长),即填装基质
后容器直径为 7 cm ,高度为 12 ~ 15 cm 。营养土为腐殖质含量高的山地表土 57%+黄心土 20%+火烧土
20%+经粉碎过筛的过磷酸钙 3%,将其混合均匀 ,堆沤 10 d后使用 。南洋楹育苗必须接种根瘤菌 ,因此 ,须
在营养土中拌上一些南洋楹大树根部带有根瘤菌的土壤 ,或进行根瘤菌纯培养接种 ,以利于引导和促进幼苗
根瘤的形成和发展。实验表明 ,幼苗喷施 0.15 ~ 0.30 g/ L 的硝酸稀土(R2O3=37.81%)可促进苗木提早结
上根瘤 ,有助于苗木生长 。幼苗初期生长较缓慢 , 3个月后生长逐渐加快 。育苗时应加强管理 ,注意追肥除
草 ,防治病虫害 。苗龄 105 ~ 120 d ,苗高大于 15 cm ,苗干粗壮挺直 ,根系发达 ,顶芽健全 ,叶色正常 ,无病虫
害和机械损伤 ,为合格苗 ,可出圃上山造林 ,并在造林前 5 d施送嫁肥。
4.3 造林施工
造林地应选择海拔 400 m 以下的酸性赤红壤 、红壤 、砖红壤地区 ,土层深厚疏松 、湿润 、肥沃以及避风向
阳的山谷 、山脚 、山坡下坡 Ⅰ 、Ⅱ类立地类型 ,河流沿岸的冲积壤土更为适宜 ,土层一般要求在 0.8 m 以
上[ 3] 。造林季节以春 、夏两季为宜 。前一年秋冬季 ,完成炼山除杂和挖穴工程 。培育南洋楹速生丰产林时 ,
穴规格为 60 cm ×50 cm×50 cm 。株行距可按造林目的而定 ,一般纸浆林为 2.0 m ×2.0 m 或 2.5 m ×2.5
m;培育大径级胶合板材或其它锯材的林分为 3.0 m ×3.0 m 或 3.0 m×3.5 m 。造林前 10 d应在植穴中施
基肥 ,每穴施过磷酸钙 250 g ,然后在穴上方 、左方 、右方穴边各锄 40 cm 宽的表土 ,打碎(去掉石块 、树根)放
入穴底 ,植树后再复回挖出的心土填满穴面 ,然后筑成 1.0 m ×0.8 m ,外高内低的反倾斜小平台 。
4.4 幼林抚育及抚育间伐
培育南洋楹速生丰产林时 ,一般造林当年 7 ~ 8月 ,次年 5 ~ 6月应结合施肥进行一次除草 、松土 。造林
后 20 d进行第一次追肥 ,每穴施尿素 25 g ,当年7 ~ 8月再施尿素一次 ,每穴 75 g , 次年 5 ~ 6月再施一次复
合肥 ,每穴 50 g 。造林当年和次年结合抚育进行抹芽 、修枝 ,以控制侧枝生长优势 ,培育通直 、少节疤的干材。
修枝和间伐强度由培育目的而定。确定南洋楹间伐的开始期 ,应综合考虑林分生长情况及间伐材利用价值
70 郑永光等: 南洋楹的栽培技术
等因素。一般在 3 ~ 5年生自然整枝强烈时 ,可开始间伐 ,目前经营南洋楹速生丰产林周期为 10 年左右 ,间
伐两次即可 。间伐强度为 55%~ 65%,以林木分级为基础 ,遵循砍小留大 、去劣留优 、砍密留疏的原则 ,第一
次间伐保留木约 435株/hm2 ,第二次间伐保留木约 270株/hm2 。间伐材是造纸和纤维板的优良原料 。南洋
楹成熟期早 ,用材林 10年生左右可以砍伐利用 ,纸浆林则 4 ~ 5年生就可以砍伐更新[ 4] 。
4.5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主要害虫有尺蠖幼虫和小金龟子。可用 90%敌百虫 1.25 ~ 2.00 g/L 溶液喷杀或用 21%的灭杀毙乳油
0.100 ~ 0.125 ml/L 溶液喷杀。幼树 2 ~ 3年生时须防治蛀干害虫危害 。幼苗还应注意防止猝倒病的发生 ,
遇较高气温时 ,出土幼苗初期应适当控制水分 ,并可每隔 3 ~ 5 d喷一次 1 g/L 多菌灵溶液进行预防 。幼树
易发生黄化病 ,可每隔 10 d喷一次 2 g/L 代森锌溶液或通过林地施肥 ,增强林木抗病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1.669~ 672
2 潘志刚 , 游应天等.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414 ~ 417
3 林民治 , 徐英宝 ,岑巨延.广东南洋楹主要栽培区立地分类及其适应性的研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93 , 14(1):149 ~ 156
4 Technology T ransfer Series Bulletin NO.15.How to grow moluccan sau (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L.)Nielsen).ERDS-
DENR Region X I , Davao City.1992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Zheng Yongguang Wei Ruping Zhou Xiaozhen
(Guangdong Fo rest Research Institute , Guang zhou , 510520)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L.)in terms of it s speciality of grow th , ut i-
lization , and cultivat ion techniques.The key of developing the plantat ion lies in selected superior seed , cultured
strong seedling , planted on proper site , applied suff icient base fertilizer.It is needed for tending , removal of ex-
cessive shoot buds and moderate pruning in the coming two years af ter planting.The thinning is suggested af ter
three years.
Key words Paraserianthes falcataria ,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 ecosystem characterization , cultivat ion
techniques
71广 东 林 业 科 技 2003 年第 19卷第 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