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荷花玉兰中的广木香内酯通过抑制IκB的磷酸化而抑制NF-κB/



全 文 :具有强烈 抑制离体肥大细 胞 脱颗粒的作
用 。 本次对提取物中有活性 的组分进行分
离 , 最后从溶于 己烷的部分 中分离出活性
成分 e n i d i e i n ( 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 ) , 它
具有抑制 BR L

2 H 3 细胞释放 p一氨基己糖昔
酶的作用 。 p一氨基己糖昔酶贮存于肥大细·
胞的分泌颗粒中 , 当肥大细 胞被激活后 与
组胺 一起释放到胞外 , 因此常被视为肥大
细胞脱颗粒的标志分子 。
cn id ic in 可明显抑制 R B L 一2 H 3 细胞 p-
氨基 己糖昔酶的释放 , 并呈剂量依赖性 , IC 50
为 ( 2 5士 2 . 1) “ M , 阳性对照药氮草斯 汀
的 l e s。 为 ( 2 6士 3 . 2 ) 州 , 提示 e n i d i e i n 有
抗过敏作用 。 而与 cn id ic n 一 同提取出来
的其余 5 种化合物 (异英波拉托林 、 欧前
胡内酷 、 氧化前胡内酷 、 白当归素 、 水合
氧化前胡内酷 ) 在浓度为 30 林M 时对 p一氨
基己糖普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
用大 鼠巨噬细胞株 R戌w 2 64 . 7 生成 N O
的量来检测分离的 6 种化合物是否有抗炎作
用 , 并以抗炎药及 iN O S 抑制剂地塞米松作
阳性对照 。 细胞与脂多糖 ( L P S , 1协g/ m L )
作用 2 4 h 后 , 上清中的 N O 量上升了 4 ~ 5
倍 。 但加入 一。一 2 5林M cn i d i e i n 培养 2 4 h
的细胞 , 上清中 N O 的浓度则明显降低 , I C 50
为 ( 7 . 5士 1 . 4 “ M ) , 与 0 . 1“ M 的地塞米松相
当 。 免疫印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果 ,
其余 5 种化合物则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以上结果表 明 , cn i id ic n 可以抑制 N O
合酶在 RA W2 64 . 7 细胞中的表达 。
( 王 毅摘译 邱全瑛校 )
01 3 荷花玉兰 中的广木香内醋通 过抑制
1长B 的磷酸化而抑制 N F魂B / H ior his .H 二 /
P l a n t a M e d 一2 0 0 1
,
6 7 ( 2 ) 一 10 3一 10 7
转录因子 N F一虑 是免疫和炎症反应中
的重要调节 因子 , 在细胞未受刺激时 , N F -
妞 在胞质中与其抑制蛋白 I妞一 a 或 I沼 一p
鳌合 , 在细胞外信号的作用下 , I虑 的磷
酸化 、 泛 素化和 降解导致 N F 一妞 的释放 。
N F
一妞 进入细胞核 , 诱导基因编码 iN O S 、
炎性 细 胞 因 子和 细 胞薪 附分 子 的转录 激
活 。 本次探讨 了荷花玉兰 叶的甲醇提取物
及 2 种结构相关的化合物倍半菇内酷 , 即
广木香内酷 ( C TN ) 和小白菊 内酷 ( P TN )
对 N -F 妞 活性的影响 。
材料和方法 : ①用硅胶色谱层析和制
备薄层层析从氯仿可溶部分中分离出 C T N
和 P T N , 用 乙醚结晶 。 ②用 N F 一 K B 报道基
因转染 的 R A W2 6 4 . 7 细胞与不同浓度待测
化合物及 L P S 共同培养后 , 用 SE A P 基因
表达系统测定 N F 一 K B 活性 。 ③检测 N F 一妞
D N A 结合能力 : R A W 264 . 7 细胞与 C T N 预
培养后 , 加入 L P S 刺激 , 制备核酸提取物 。
将含有 N F 一K B 共有结合序列的寡核昔酸末
端用 〔Y一 , Z P」AT P 标记 , 并用 G 一 25 自旋柱提
纯 。 将 从 R A W 2 6 4 . 7 细胞 中提取出的核酸
与缓 冲 液 及 标记 的寡 核 昔 酸共 同 培养
2 0m in
, 再用非变性丙烯聚酞胺凝胶分离混
合物 。 将凝胶转移到 3~ 的 w h at m an 纸
上 , 干燥 , 在 一 70 ℃下显影 。 检测 N F一沼
D N A 结合能力 。 ④用 G ir es s 反应法检测
RA W 2 6 .4 7 细胞合成 N O 的量 , 检测后剩
余细胞用 M T 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⑤用
R T

P C R 试剂盒检测刺激后的 RA W 2 64 . 7 细
胞 中 iN O S m丑 N A 的表达 。 ⑥W es et 。 印迹
法检测与 C TN 预培养 、 L P S 刺激后的
R A W2 6 4
.
7 细胞溶解液中蛋白的浓度 。
结果和讨论 : ①C T N和 P T N均可显著
抑制 S E AP 的活性 , 而 C T N 的作用更强 。
用凝胶转移法来进一步验证该结果 , 表 明
C T N 可以抑制 N F ~ K B 与 D N A 结合的活性
并呈剂量依赖性 。 ②C TN 及 P T N 均可明显
抑制 L P S 诱导的 RA W 2 6 4 . 7 细胞生成 N O ,
在 c NT 及 PNT 浓度为 l林g /nrL 时 , 可完全
抑制 N O 的产生 。 ③C T N 可抑制 L P S 诱导
的 iN O S 的 m丑N A 的表达 , 并呈剂量依赖
性 , 在 c NT 浓度为 l卜留m L 时
, 可完全抑
制 iN O S m R N A 的表达 。 W es et m 印迹法分
析表明 , C T N 可 以抑制 L P S 诱导的 iN O S
蛋 白的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 。 ④ C T N 可 以
抑制 I沼 一 a 、 I忍 一p的降解 , 还可以抑制 I妞
的磷酸化 。
以上表 明 , C TN 通过负调节 iN O S 蛋
白的表达 , 至少是部分地通过抑制 I沼 s 的
降解及磷酸化来抑制 N O 的产生 。
( 王 毅摘译 邱全瑛校 )
0 14 N O 参与人参酸性多糖免疫调节作用 /
P a r k K … / P lan at M e d 一2 0 0 1 , 6 7 ( 2 ) 一 12 2一
12 6
N O 是一种参与血管扩张 、 神经传导 、
免疫性炎症等的信使分子 。 由 iN O S 合 成
的 N O 参与 了抗微生物感染 、 杀伤肿瘤细
胞和抗致死性内毒素血症等作用 。 由巨噬
细胞产生的 N O 还可抑制 C的A 刺激的脾
细胞增殖和绵羊红细胞抗体应答 。
研究发现 , 从人 参中分离出的多糖成
分具有杀伤 肿瘤 细胞和诱导巨噬细胞产 生
细胞因子的活性 。 酸性多糖 ( R G A P ) 分离
自人参不溶于 乙醇而溶于水的部分 , 化学
成 分检测 发 现 其含有 56 .9 % 酸 性糖和
28
.
3% 中性糖 , 蛋白质含量低于 0 . 1% , l m g
R G A P 中内毒素含量低于 0 .0 0 6 内毒素单
位 。
本次观察了人参中 R G A P 成分的免疫
调节作用 。 雌 性 B A L B/ c 小 鼠腹腔注射
R G A P
, 用 G ir es s 试剂反应法检测到腹腔
渗 出细胞 ( P E C s) 和纯化乳附性巨噬细胞
均增加 。 在 高浓度 R G A P ( > l o o m g瓜g )
作用下 , 其腹腔巨噬细胞中亚硝酸盐含量
明显升高 ; 而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 D 、 翻
译抑 制 剂环 己 酞亚胺 和 iN O S 抑 制 剂
N M M A 可完全抑制 R G A P 所诱导的亚硝酸
盐升高 。 w es et m 印迹分析显示 , 在 INF 一丫
存在下 , RG A P 可 以诱导腹腔巨噬细胞新
合成长度为 13 0切 a 的 iN O S 蛋 白 , 放线菌
素 D 和环 己酞亚胺预处理后则可抑制这一
作用 , 而 N MM A 预处理后无此抑制作用 。
在 R G A P 作用下 , C D 3 一C D 4 +和 C D 3 十
C D S + T 淋 巴细胞以及 C D 4 5 F口B 2 2 0 + B 淋
巴 细胞呈不 同程度减少 , 而 C D l lb 本 细胞
如粒细胞 、 树状细胞 、 自然 杀伤细胞和 巨
噬细胞则显著增加 。 经 R G A P 处理的脾细
胞 , 在 无抗原刺激时也可发生转型 , 镜下
观 察可见母细胞化淋 巴细 胞和 巨噬细胞存
在 。 此时再加入 C O n A 也不能诱导脾细胞
增殖 , 若加入 N M M A , 则可完全解除其抑
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
另外 , R G A P 处理后的小鼠可出现脾肿
大和脾细胞增多现象 。 同时 , 体内试验还发
现 R G A P 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脾抗体形成
细胞 ( A F C ) 反应 , 提示 N O 可能介导 R G A P
诱导的小鼠脾 A F C 反应的抑制作用 。
实验结果表明 , R G A P 诱导腹腔巨噬
细胞 iN O S 表达 , 以及通过巨噬细胞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