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荔枝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全 文 : 药理药化
收稿日期:2007-09-24; 修订日期:2008-01-20
作者简介:马瑜红(1974-),女(汉族),河南南阳人 ,现任南阳医学高等专
科学校讲师 ,学士学位 , 武汉大学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中药
药理 、毒理学研究工作.
荔枝草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马瑜红 1, 2 ,李 玲 1, 2 ,欧阳静萍 1 , 马婉姝 3
(1.武汉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部 ,湖北 武汉 430072;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 ,河南 南阳 473000;
3.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16)
摘要:目的 观察荔枝草的抗炎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实验 、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实验 、抗棉球肉
芽肿实验及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观察荔枝草的抗炎作用。结果 荔枝草能减轻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能减轻
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减轻小鼠包埋棉球所致的慢性肉芽肿;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 荔枝草具有抗炎
作用。
关键词:荔枝草; 抗炎作用
中图分类号:R2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05(2008)09-2209-01
ExperimentalStudyontheAnti-inflammatoryEfectofHerbaSalviaePlebeiae
MAYu-hong1, 2 , LILing1, 2 , OUYANGjing-ping1 , MAWan-shu3
(1.DepartmentofBasicMedicine, WuhanUniversity, Wuhan430072 , China;2.DepartmentofBasicMedicine
NanyangMedicalColege, Nanyang473000, China;3.SchoolofPharmacyofShenyangPharmaceuticalClni-
versity, LiaoningShengyang110016,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nti-inflammatoryefectsofHerbaSalviaePlebeiae.MethodsToobserveHerbaSalvi-
aePlebeiaesanti-inflammatoryeffectthroughthemodelsofauricularedemainducedbydimethylbenzene, pawedemainduced
bycarrageenin, cotonbalgranulomaandpermeabilityofceliacbloodcapilaryofmice.ResultsHerbaSalviaePlebeiaehadgood
preventiveactiontoauricularedemainducedbydimethylbenzene, pawedemainducedbycarrageenin, cottonbalgranulomaand
exudationofceliacbloodcapilariesofmice.ConclusionHerbaSalviaePlebeiaehasanti-inflammatoryefects.
Keywords:HerbaSalviaePlebeiae; Anti-inflammatoryeffects
  荔枝草(HerbaSalviaePlebeiae), 又名癞蛤蟆草 、虾蟆草 、凤
眼草等 , 全草含高车前苷 (homoplantaginin) 、粗毛豚草素
(hispidulin)、咖啡酸(caffeicacid)等化合物 , 味苦 、辛 , 性凉。归
肺 、胃 、肾经。有清热解毒 ,凉血散瘀 , 利水消肿等功效 [ 1] 。临床
及民间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气管炎 、阴道炎等 ,均取得较
好疗效 , 但未见其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本实验对荔枝草进行了
体内抗炎作用研究并初步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 ,以期为进一步开
发利用荔枝草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动物 昆明种小鼠 , 雌雄兼用 , 体重(20±2)g, 由南阳理工
学院医学院动物饲养中心提供。
1.2 药物及提取 荔枝草(HerbaSalviaePlebeiae)采自 6 ~ 7月
间田间 、地头 、沟畔 , 将鲜草的地上部分洗净后晾干备用。荔枝草
由我校生药学高级讲师杨转云鉴定。实验前加 10倍水浸泡 30
min,煎煮提取 2次 , 2 h/次 ,合并提取液 , 醇沉时间 72 h, 醇沉浓
度为 60% [ 2] , 浓缩成含鲜药材 1.0 kg· L-1的合剂 , 置冰箱冷藏
室备用。
1.3  试剂 二甲苯 (湖北 沙市化工试剂厂生产 , 批号
20000304),冰醋酸(河南开封化工厂生产 ,批号 20040905),醋酸
地塞米松片(天津天药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 060401)。
1.4 仪器 LDZ5-2离心机(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754紫外 -可
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科), 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
通用仪器公司), FA1004N型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天平仪器厂)。
1.5 统计方法 数据以 x±s表示 , 总体间用单因素资料方差分
析 , 两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2  方法及结果
2.1 对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的实验 [ 3] 取健康昆明种小鼠 40
只 , 雌雄各半 ,称重 ,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 ,即阴性对照组(生
理盐水组),荔枝草提取液高 、低剂量组(50, 25 g/kg), 阳性对照
组(地塞米松 , 0.01 g/kg)。以上各组给药方法均为灌胃 , 1次 /d,
连续 3 d。末次给药后 1h,以 30μl二甲苯涂于小鼠右耳两面致
炎 , 左耳不涂 ,致炎后 60 min处死小鼠。分别在左 、右耳同一部
位用直径 9 mm的打孔器打下圆形耳片 ,精密称重 , 以左右耳片
间重量差作为肿胀度 ,数据进行组间 t检验。
结果表明 ,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明显肿胀 , 与生理盐水组比
较 , 荔枝草提取液高剂量组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有抑制作
用(P<0.05)。结果见表 1。
表 1 荔枝草提取液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x±s)
组别 剂量 /g· kg-1 肿胀度 /mg
生理盐水 - 17.6±5.82
地塞米松 0.01 9.8±3.31﹡
荔枝草高剂量 50 10.6±4.25﹡
荔枝草低剂量 25 13.6±6.63#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 ﹡ P<0.05, #P>0.05;n=10
2.2  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作用 [ 4] 取小鼠 40只 , 称
重 , 分组及给药剂量同 “ 2.1”项 , 阳性对照组用地塞米松 0.01 g/
kg,阴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连续 5 d。末次给药后 1h, 在每鼠
右侧足跖皮下注射 1%角叉菜胶 0.05 ml, 5 h后沿踝关节剪下左
右两足 ,称重 , 以左侧足为正常对照 , 求肿胀度(左右足重量差
值)和抑制率。
·2209·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9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9期
抑制率(%)=(空白对照组肿胀度均值 -用药组肿胀度均
值)/空白对照组肿胀度均值 ×100%
结果表明 , 荔枝草提取液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
小鼠足跖肿胀(P<0.01), 较地塞米松组弱;荔枝草低剂量组与
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 2。
表 2 荔枝草提取液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 x±s)
组别 剂量 C/g·kg-1 足跖肿胀 m/mg 抑制率(%)
生理盐水 - 159.6±27.63 -
地塞米松 0.01 69.3±20.27﹡﹡ 56.6
荔枝草高剂量 50 88.6±23.98﹡﹡ 44.5
荔枝草低剂量 25 138.8±20.21# 13.0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 **P<0.01, #P>0.05;n=10
2.3 抗棉球肉芽肿的实验 小鼠 40只 , 称重 , 分组及给药剂量
同 “ 2.1”项 , 阳性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0.01 g/kg), 阴性对照组
给予生理盐水。动物麻醉后 , 将已高压灭菌过的 5 mg棉球植入
腋下 , 缝合切口后外涂青霉素溶液抗感染。次日各组小白鼠分别
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 , 1次 /d,连续给药 7d,第 8天处死小鼠 ,剥
离肉芽组织的棉球 , 60℃烘烤 12 h, 称重 ,计算肉芽重量。
肉芽重量 =带肉芽组织的棉球重量 -棉球原始重量
结果表明 , 荔枝草高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的生
长 ,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 ,差异显著(P<0.01),作用较地塞米
松组弱;荔枝草低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见表 3。
表 3 荔枝草提取液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x±s)
组别 剂量 C/g·kg-1 肉芽组织重 m/mg 抑制率(%)
生理盐水 - 6.2±2.12 -
地塞米松 0.01 1.9±0.58﹡﹡ 69.36
荔枝草高剂量 50 2.3±0.87﹡﹡ 62.9
荔枝草低剂量 25 5.7±1.19# 8.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 **P<0.01, #P>0.05;n=10
2.4  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 5] 小鼠
40只 , 称重 ,雌雄各半 , 分组及给药剂量同 “ 2.1”项 , ig给药 ,连续
7 d。末次给药后 1.5 h, 尾静脉注射 0.5%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
液 0.1ml/10g, 10min后 ip0.7%冰醋酸 0.1 ml/10g, 20 min后脱
颈椎处死小鼠 , 每只 ip生理盐水 5 ml, 轻揉腹部 3 min, 从腹腔中
收集腹腔洗出液 3 ml(冲洗液如被血液污染 ,则弃去不用), 1 000
r/min离心 5 min, 取上清液用 754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 于 λ
=590nm处测吸光度(A)值。结果表明 , 荔枝草高剂量组能明显
抑制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P<0.01), 低
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
表 4。
表 4 荔枝草提取液对冰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x±s)
组别 剂量 C/g· kg-1 A值 抑制率(%)
生理盐水 - 0.251±0.056 -
地塞米松 0.01 0.112±0.021﹡﹡ 55.4
荔枝草高剂量 50 0.082±0.027﹡﹡ 67.3
荔枝草低剂量 25 0.218±0.038# 13.1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 **P<0.01, #P>0.05 ;n=10
3 讨论
各种组织发生的以多种原因引起炎症 ,其基本病理变化都包
括变质 、渗出和增生三项。一般来说 , 炎症早期 ,主要表现是毛细
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加 、渗出和水肿;炎症中期以血小板黏附及白
细胞游走为特点 ,与免疫反应紧密相关;而慢性炎症或炎症的后
期则以纤维组织增生 、肉芽屏障形成等为特点 [ 6] 。本研究表明 ,
荔枝草提取液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 、角叉菜胶引起的小
鼠足跖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的生长 、醋酸所致的小鼠腹腔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综上所述 ,荔枝草提取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与其清热解
毒作用吻合。其作用机理与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渗出有
关 , 亦可能与其抗组织胺作用有关 [ 7] , 尚待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田代华.实用中药辞典 , 下卷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1301.
[ 2 ]  吴正红 ,裴云萍 ,方 芸 ,等.复方荔枝草颗粒机提取工艺的实验研
究 [ J]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 2000, 8(2):1.
[ 3 ]  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 , 第 3版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911.
[ 4 ]  蒋 霞 ,刘华钢.桃树根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 J] .中药材 , 2006, 29
(8):821.
[ 5 ]  岳兴如 ,田 敏 ,徐持华 ,等.荠菜的抗炎药理作用研究 [ J] .时珍国
医国药 , 2006, 17(5):231.
[ 6 ]  洪美玲.病理学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501.
[ 7 ]  刘旭杰 ,李 玲 ,郝海鸥.荔枝草的祛痰和抗组胺作用 [ J] .第四军
医大学报 , 2003, 24(19):1776.
收稿日期:2007-08-11; 修订日期:2007-11-26
作者简介:梁 毅(1964-),男(汉族),河南邓州人 ,现任湖北省康达医院
主管药师 ,主要从事医院药剂管理 、制剂研究工作.
活血止痛合剂的薄层鉴别研究
梁 毅 1 , 高 平2 , 张 勤 3
(1.湖北省襄樊市康达医院 441003; 2.湖北省随州市药品检验所 441300;
3.湖北省襄樊市药品检验所 441021)
摘要:目的 建立活血止痛合剂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处方中投料量较大的 5味药。结果 处
方中的红花 、大黄 、当归 、赤芍 、金银花的薄层色谱具有鉴别特征 , 且重现性好。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方法简便可靠 , 专
属性强 , 可作为活血止痛合剂的质控指标。
关键词:活血止痛合剂 ; 薄层色谱; 红花; 大黄; 当归; 赤芍; 金银花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08)09-2210-02
  活血止痛合剂是我医院的固定处方制剂 ,由红花 、川牛膝 、大
黄 、防风 、当归 、柴胡 、赤芍 、金银花 、川芎 、乌药 、桂枝等组成;其中
当归 、金银花 、川芎 、乌药等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 , 其余药味
加水煎煮 , 滤过 ,取滤液与挥发油混匀 ,分装 、灭菌即得;具有活血
清淤 , 理气止痛的功能;临床上用于跌打损伤 , 新伤初期 , 淤血作
痛等症 ,疗效好。本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处方中所含的红花 、
大黄 、当归 、赤芍 、金银花。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L104型分析天平 , HH恒温水浴锅(江苏金坛中
·22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第 19卷第 9期 LISHIZHENMEDICINEANDMATERIAMEDICARESEARCH 2008VOL.19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