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doi:10.3969/ j.issn.1005-8141.2014.04.018
青藏高原粗茎秦艽资源调查
张 美 ,方清茂 ,周先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为了摸清粗茎秦艽的资源状况 , 对青藏高原野生粗茎秦艽和栽培粗茎秦艽资源状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和样方统计。
结果表明 ,野生粗茎秦艽在部分地区已绝迹 , 生存范围缩小 , 蕴藏量较小;人工栽培粗茎秦艽面积较小 ,推广存在一定技术难题。 该
研究为秦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青藏高原;粗茎秦艽;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Q949、776 、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141(2014)04-0448-03
Survey of Gentiana crassicaulis Resources in Qinghai-Xizhang Plateau
ZHANG Mei , FANG Qing-mao , ZHOU Xian-jian
(Sichuan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 Sciences , Chengdu 610041 ,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al condition of the resources of wild Gentiana crassicaulis and cultivated Gentiana crassicaulis , this paper car-
ried on status field visiting survey and the sample statistic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ld Gentiana crassicaulis extincted in some regions , its growing
area was becoming smaller than before and its reserves was decreasing.Cultivated Gentiana crassicaulis area was small because of some technical
problems.It was significance for radix Gentiana crassicaulis resour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Qinghai-Xizhang Plateau;Gentiana crassicaulis resources;survey
收稿日期:2014-02-20;修订日期:2014-03-04
基金项目: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编号:
SB2007FY020)。
第一作者简介:张美(1979-),男 , 四川省射洪人 , 助理研究员 ,主
要研究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与栽培。
通讯作者简介:方清茂(1969-),男 , 重庆市人 ,研究员 ,主要研究
方向为药用植物资源及品质评价研究。
1 前言
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 Duthie ex Burk)属于
龙胆科秦艽属植物[ 1] ,是一种大宗常用的药用植物 ,始
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 2] ,以其根入药 ,具有祛
风湿 、止痹痛 、清虚热 、利湿褪黄之功效 ,用于风湿关节
痛 、结核病潮热等症[ 3] ,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用药历
史。野生粗茎秦艽分布于我国的四川省 、云南省 、贵州
省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与甘肃省[ 4] ,栽培的粗茎秦艽
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玉龙县鲁甸镇与四川省阿坝州 、甘
孜州 。
秦艽为紧缺的中药材 ,粗茎秦艽与秦艽 、麻花艽 、
小秦艽为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5] ,秦艽为北京市二
级保护野生植物[ 6] ,目前使用的秦艽药材仍然以野生
为主 ,栽培品种主要为粗茎秦艽与秦艽 ,但价格差异较
大。2010年 ,野生秦艽价格从 4月的 65元/kg 上涨到
12月的 100元/kg ,明显反应出供不应求的状况 。粗茎
秦艽作为秦艽药材的四大来源之一 , 被《中国药典》
2010年版收载。近年来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 ,市场需
求猛增 ,造成大量掠夺式采挖 ,使野生资源逐渐减少 ,
已处于濒危灭绝境地[ 7] 。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秦艽资源 ,为秦艽资源的可
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有必要对粗茎秦艽资源进行
调查了解 , 以摸清目前的资源状况。笔者于 2009—
2011年对粗茎秦艽资源状况及种植情况进行了实地
走访调查 。
2 调查方法
查阅文献和标本 ,制定调查计划 、调查方法及调查
路线 ,结合实地调查 ,详细了解粗茎秦艽的野生资源情
况 ,包括资源量的变化 、资源生境 、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
及酸碱度 、主要伴生植物 、种植方式 、市场销售情况等 ,
比较不同地方的种质差异 。
调查中我们利用 GPS 卫星定位采摘植株制作标
本 ,收集种子保存种质;走访粗茎秦艽种植户 ,了解种
植情况 ,包括种苗来源 、种苗繁育技术 、种植管理技术 、
采收加工技术等 。
3 调查结果
3.1 粗茎秦艽野生资源分布
据文献报道与标本记载 ,我国的野生粗茎秦艽资
源主要分布在 26°—36°N 、97°—103°E 的青藏高原东南
缘和云贵高原东部地区 ,南北延绵 11个纬度 ,东西横
跨7个经度 ,野生粗茎秦艽主要分布在海拔 2100—
4500m之间[ 8 ,9] 。据标本记载 ,在海拔 1600m的高度也
有分布 ,包括我国的四川 、云南 、贵州 、西藏 、青海与甘
·448·
·资源与环境·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14 30(4)
肃6个省区 。本次调查只对上述省的重点分布区设置
了调查点 。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云贵高原东北部地区只在贵
州省的威宁县发现了粗茎秦艽的一个变型。据老乡介
绍 ,云南省彝良县有粗茎秦艽 ,但未在野外有发现 。青
藏高原东南区是粗茎秦艽分布的核心区 ,四川省甘孜
州的康定 、道孚 、理塘 、德格 、雅江 、稻城 ,西藏自治区的
芒康 、左贡 、昌都 、江达 、察雅 ,云南省的玉龙 、香格里
拉 、维西 、德钦 、兰坪等地方均有粗茎秦艽分布 。青藏
高原东部也是粗茎秦艽的主要分布区 ,但仅在甘肃省
的玛曲县与碌曲县 ,四川省阿坝州的若尔盖县 、壤塘县
也发现了粗茎秦艽。
云贵高原东北区:对云贵高原东北区 3个样点 30
个样方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一个经纬度分布
区的粗茎秦艽株高为 21±3.5cm、密度为 8.25±1.34
株/m2 、盖度为 22.9±10.5%、地茎为 0.85±0.15cm ,
主要群落构成为金丝桃+粗茎秦艽+沿阶草类 ,在群
落中很少占有优势地位 ,伴生植物多为草本类 。
青藏高原东南区:对青藏高原东南区15个样点中
的150个样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该区粗茎秦艽
的株高为 28.7±7.2cm、密度为 2.87±0.73株/m2、盖
度为 14.7±7.6%、地茎为 1.13±0.26cm ,群落构成主
要为粗茎秦艽+人参果+花锚+草原毛茛+其他草本
植物 ,秦艽在群落中占一定的优势地位 。
青藏高原东北区:对青藏高原东北区14个样点中
的140个样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仅在甘肃省玛
曲县与碌曲县发现了粗茎秦艽 。青海省发现的为麻花
艽与小秦艽 ,四川省发现的为秦艽与麻花艽 ,甘肃省其
他地区也是以麻花艽为主 ,仅合作市为小秦艽 。该区
粗茎秦艽的株高为 33.8±6.2cm 、密度为 3.08 ±0.42
株/m2 、盖度为 25.1±11.3%、地茎为1.75±0.75cm ,群
落构成主要为粗茎秦艽+人参果+车前草+草原毛茛
+蒲公英+其他草本植物 ,粗茎秦艽在群落中占一定
的优势地位。
3.2 粗茎秦艽野生资源的变异
从各分布区秦艽的株高 、地茎 、密度 、盖度来看 ,青
藏高原东北区的秦艽具有很大优势 。在株高 、根重量 、
盖度上 ,青藏高原东北区明显高于青藏高原东南区和
云贵高原东北区 ,秦艽在群落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但
青藏高原东南区的云南省香格里拉县粗茎秦艽的密度
较大 ,株高 、地茎也占有优势。云贵高原东北区粗茎秦
艽的分布区域狭窄 ,密度虽然较大 ,但盖度低 ,在群落
中不占有优势 ,株高 、地茎均不如青藏高原区的粗茎秦
艽 ,说明该区域不是粗茎秦艽的道地产区 。但近年来
青藏高原东北区对秦艽资源的人为采挖破坏 ,已严重
影响了该地区野生粗茎秦艽在群落中的地位 。粗茎秦
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生长周期长 ,更新较慢 ,一旦受
到破坏短时间内很难恢复 。如在四川若尔盖与青海省
共和县 , 5年前野生秦艽被掠夺性采挖后至今未得到
恢复 。
3.3 粗茎秦艽的人工种植
我国的秦艽栽培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 ,栽培时
间最长的是云南省玉龙县 ,栽培品种为粗茎秦艽 ,有
5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标本记载 ,1956年玉龙县鲁甸
镇就开始栽培 , 1959 年云南省玉龙县东区也开始栽
培 ,栽培技术在全国以云南省鲁甸镇最为成熟 。20世
纪80年代 ,贵州省威宁县有种植记载[ 10] ;21世纪后 ,
四川省的道孚 、康定 、炉霍 、壤塘 、松潘等地有小规模的
人工试种 ,品种较混乱 ,多为粗茎秦艽 、秦艽与麻花艽 ,
但未大面积推广 ,栽培历史最短的四川省松潘县有 3
年的栽培历史。
3.4 野生粗茎秦艽资源濒危原因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中药资源紧缺甚至濒危的一
个重要原因是中药的产业化进程过快。在贵州省威宁
县调查时 ,草医李如灯在一个居群中仅挖取 1/5的秦
艽药材用于配方 ,而其他药材并没有受到干扰 ,处于自
然生长状态。可见 ,草医 、藏医与中医的配方用药是不
会造成中药紧缺的原因。调查发现 ,在青海省贵德县
与云南省兰坪县药商收购秦艽时 ,药农不分药材大小
和品种 ,对秦艽进行滥采乱挖 ,直接造成一个居群的灭
绝。贵州省赫章县 、盘县 ,云南省镇雄县 、彝良县适宜
秦艽生长的环境狭窄 ,仅分布在山脊的灌丛中;青海省
的贵南县 、共和县 、贵德县与四川省的若尔盖县 ,由于
土壤沙化 ,适宜秦艽生长的面积减少。沙化进一步造
成了气候条件恶化 ,秦艽分布面积大大减少 ,导致秦艽
蕴藏量下降。
秦艽的自然繁殖率低[ 11] ,粗茎秦艽以种子进行繁
殖 ,其种子细小 ,生命周期仅为一年 。粗茎秦艽虽然果
实中的种子多 ,但是成熟度不一致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
下萌发率低 ,导致自然更新率低。在此次调查中发现 ,
粗茎秦艽多以单株(偶尔以 2—3株)在一个样方中存
在 ,仅在云南省德钦县的样地中发现粗茎秦艽的一年
生苗较多 ,而其他地区发现一年生的粗茎秦艽幼苗很
少。由于生长在气候寒冷的高原 ,粗茎秦艽每年生长
的时间较短 ,一般生长期在半年左右 ,而野生药材需要
5—8年才能入药 。
4 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①过度采挖。由于地方政府对群众
的宣传教育不够 ,使人们存在资源无主 、资源无限 、破
·449·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14 30(4) ·资源与环境·
坏无罪的错误观念 ,再加上法规不健全和草原管理不
到位 ,使粗茎秦艽资源遭受连年采挖 ,造成资源越采越
少 ,日益匮乏。 ②过度放牧 。由于没有合理地安排轮
牧 ,或草场载畜量过大 ,造成秦艽更新困难 ,日趋退化。
③毁草造田与草地沙化。由于毁草开荒 ,使大面积有
秦艽分布的草场遭受破坏 ,秦艽日趋灭绝 。青海省贵
南县 、共和县的秦艽产区由于毁草造田 ,秦艽仅分布在
一些庄稼地周边 ,很难见到有成片分布的秦艽。 ④人
工栽培优质粗茎秦艽的关键技术仍未得到解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规定 ,秦艽药材中的
龙胆苦苷含量和马钱甘酸含量不低于 2.5%。经过我
们实地调查发现 ,四川省 、甘肃省二 、三年生秦艽药材
产量低 、根小 、有效成分含量达不到药典标准 。秦艽生
产周期长 、经济效益低 ,企业和药农不愿意大规模种
植。此外 ,由于野生与栽培的秦艽价格差异较大 ,也是
导致药农不愿意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目前全国没有进
行秦艽的GAP栽培技术研究 ,只有四川省金川县的秦
艽在 2010年 8月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⑤
秦艽资源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 ,由于 85%
以上的秦艽来自野生资源 ,我国没有以国家立法的高
度对秦艽资源进行保护。就全国范围来说 ,保护力度
不够 ,青海省 、甘肃省 、云南省等依靠草场保护条例进
行保护 ,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四川省 、西藏自治区 、贵
州省等地仍没有基本的保护措施 ,滥采乱挖现象十分
严重 ,秦艽资源恢复困难 。
5 粗茎秦艽资源的保护对策
主要是:①加强秦艽的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 ,发展
秦艽产业 ,解决资源危机 。由于野生资源的逐渐匮乏 、
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技术不成熟 ,必然会影响秦艽产
业的发展 ,导致市场供不应求 ,价格攀升 ,形成恶性循
环。因此 ,开展优质高产的秦艽人工栽培与野生抚育
技术研究 ,进行产业化推广 ,是满足市场日益增加的需
求量 、稳定药材质量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保护我国青
藏高原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 ,防止沙漠化扩大的重要
举措。 ②加强秦艽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走资源
节约型道路 。目前秦艽资源的利用主要是地下根部
分 ,仅藏医使用麻花艽的花作为藏药使用 。从我们的
实验测定与文献报道 ,秦艽地上部分叶与花中的龙胆
苦苷与马钱苷酸含量之和大于《药典》规定的 2.5%。
因此 ,地上部分可作为生产龙胆苦苷等提取物与中间
体的原料 ,减少对秦艽根的采挖 ,提高资源的综合使用
效率 ,实现秦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③保护野生秦艽
资源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执法力度 ,禁止不合理的采
挖 ,保护野生秦艽的生态环境 ,实现秦艽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 。
粗茎秦艽主要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东南部与东
北部地区 ,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一般植物生长 、生存
较困难 ,因此植被相对单一 ,覆盖率较低 ,再加上人为
的破坏 ,如过度放牧 、开垦耕地等 ,沙漠化程度越来越
严重 ,秦艽难以生长 。粗茎秦艽是耐寒 、喜温暖气候的
多年生植物 ,恶劣的环境对其生长繁殖会产生严重影
响 ,因此开展粗茎秦艽的野生资源保护和人工野生抚
育具有重要意义 。
6 结论
本次调查历时两年时间 ,调查范围较广 ,走访和实
地考察了四川省 、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 、青海省 、贵州
省 、甘肃省等 30多个县市 ,共设置调查样点 32个 ,调
查样方320个 ,全部测量了样方内的种群特征数据和
土壤类型。其中 ,32个样方挖取出了秦艽地下部分作
为分析材料和计算单位面积储量;采集 、制作秦艽标本
80份 ,收集了粗茎秦艽产地 、生物学特性 、蕴藏量等数
据;走访了包括药材市场 、医药企业 、药材公司 、种植基
地 、农牧业局 、药监局 、林业局 、当地政府在内的 105家
单位 ,对粗茎秦艽野生及人工栽培资源有了较全面的
了解。从调查结果可见 ,野生粗茎秦艽的分布范围缩
小 ,人工栽培面积更小 ,栽培技术不成熟 ,影响其推广。
本次调查为粗茎秦艽的可持续发展及开发利用提供了
科学依据 。
参考文献:
[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 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社 , 2010∶253.
[ 2]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M]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1.
[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 .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 ,2010∶253-254.
[ 4] 吴征镒.西藏植物志(第 3卷)[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6.
[ 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国医药网[ EB/OL] .http://
www.cnyiyao.net.cn/ yiyaochangshi/ 200810/ 28-196.html.
[ 6] 北京科普之窗[ EB/OL] .http:// www.bjkp.gov.cn/ bjkpzc/ tszr/ zwdg/
yszw/ 275304.shtml.
[ 7] 朱俊儒 ,宋平顺 ,马潇 ,等.甘肃产秦艽资源及商品调查[ J] .中药材 ,
2000, 23(9)∶521-522.
[ 8] 郭伟娜 ,魏朔南.秦艽的生物学研究[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008 , 27
(4)∶1-5.
[ 9] 马毓泉 ,夏光成 ,肖培根.中国龙胆属秦艽组的分类研究[ J] .内蒙古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4 ,(1)∶33-51.
[ 10] 曾育麟.云南的秦艽[ J] .药学通报 , 1959 , 5(7)∶340.
[ 11]张恩迪 ,郑汉臣.中国濒危野生药用动植物资源的保护[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2000∶28.
·450·
·资源与环境· 资源开发与市场 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 2014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