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6.90(2H, d, J=8.60 Hz, H-3, H-5), 6.35(1H, d, J=
16.05Hz, H-α), 3.72(3H, S, -OCH3).13C-NMR(125MHz,
Acetone-d6)δ167.0(C=O), 159.7(C-4), 144.6(C-β),
130.1(C-3, 5), 126.1(C-1), 115.8(C-6), 114.4(C-α),
50.7(OCH3).EI/MS(70eV)m/z:178 [ M] +, 147(100),
119, 91, 65。以上数据与文献 [ 13, 14]报道的化合物对香豆酸
甲酯基本一致。
化合物 7:无色针晶 , mp137 ~ 138 ℃;EI/MS(70eV)m/
z:414 [ M] +, 396, 381, 120, 105, 43;其薄层层析 Rf值与
β -谷甾醇对照品一致 , 混和熔点不下降 , 故确定为 β -谷甾
醇。
化合物 8:白色粉末 , mp283 ~ 286 ℃;其薄层层析 Rf值
与胡萝卜苷对照品一致 ,混和熔点不下降 , 鉴定为胡萝卜苷。
参考文献:
[ 1]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 、民族药材质量标准
(2003)[ 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03:198.
[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 》编委会.中华本草(苗药卷)
[ 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2005:299.
[ 3] 王定勇 ,卢江红.扛板归根化学成分研究 [ J] .亚热带植物学
报 , 2004, 33(2):10.
[ 4] 张荣林 ,孙晓翠 ,李文欣 ,等.杠板归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 2008, 25(2):105.
[ 5] SunXingzhong, SnedenAT.NeoflavonoidsfromPolygonumper-
foliatum[J] .PlantaMed, 1999, 65:671.
[ 6] SunXingzhong, ZimmermannML.Jean-MichelCampagne, et
al.NewSucrosePhenylpropanoidEstersfromPolygonumperfolia-
tum[ J] .JNatProd, 2000, 63:1094-1097.
[ 7] ShenT, JiaZJ, ZhengSZ.Studiesonchemicalconstituentsof
PolygonumperforliatumL.[ J] .JAsianNatProdRes, 2007, 9
(2):129.
[ 8] 杨念云 ,钱士辉 ,段金廒 , 等.野马追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
究(Ⅰ )[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2003, 34(3):220.
[ 9] 江 泳 ,张思巨 ,刘 丽.肖菝葜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中国药
学杂志 , 2005, 40(1):19.
[ 10] 白银娟 ,李 瑜 , 师彦平 ,等.毛莲蒿的化学成分 [ J].中国药
学杂志 , 1997, 32(8):462.
[ 11] 刘志军 ,戚 进 ,朱丹妮 ,等.头花蓼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
研究 [ J] .中药材 , 2008, 31(7):995.
[ 12] 谢 帆 ,张 勉 , 张朝凤 ,等.川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中
国药学杂志 , 2008, 43(14):1066.
[ 13] 屠鹏飞 ,吴卫中 ,郑俊华.太白米的酚酸类成分研究 [ J] .药学
学报 , 1999, 34(1):39.
[ 14] KobayashiH, KarasawaH, MiyaseT, etal.Studiesonthecon-
stituentsofCistanchisherbaⅣ.Isolationandstructuresoftwo
newphenylpropanoidglycosides, cistanosidesCandD [ J].
ChemPharmBul, 1984, 32:3880.
荔枝草抗氧化活性研究
康文艺 1, 2 , 李彩芳 1, 2 , 宋艳丽 1, 2
(1.河南大学天然药物研究所 ,开封 475004;2.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 ,开封 475004)
收稿日期:2008-07-15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基础前沿计划(0723004502);河南省教育厅基础研究计划(2008A360002)
作者简介:康文艺(1971-),男 ,副教授 ,从事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 Tel:(0378)3880680。
关键词:荔枝草;抗氧化活性;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2, 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林)-6磺酸;铁离子还原能力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09)10-1611-03
荔枝草(SalviaplebeiaR.Br.)系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 ,
具有清热解毒 、利尿消肿 、凉血止血作用。临床用于抗菌消
炎 、镇咳祛痰等 [ 1] , Powell等 1976年和 Plattner等 1978年报
道了荔枝草的木脂素成分 [ 2 , 3];García-Alvarez等 1985年报
道了荔枝草的二萜类成分 [ 4] 。因其同属植物迷迭香 、丹参等
抗氧化效能很高 , 因此人们对荔枝草也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
究 , 主要是采用 OSI法对荔枝草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进行了
抗氧化活性研究 [ 1, 5-9] , 发现荔枝草是一种良好的油脂抗氧
化剂。
虽然荔枝草的抗氧化活性报道很多 ,但仅仅局限于 OSI
方法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而荔枝草的抗氧化作用在不
同的抗氧化研究体系中可能不同。为全面评价荔枝草抗氧
化作用 ,我们采用 DPPH、ABTS和 FRAP方法 , 对荔枝草总的
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材料与试剂
荔枝草于 2006年 5月采自河南省开封地区 ,经河南大
学天然药物研究所生药教研室李昌勤副教授鉴定为唇形科
鼠尾草属植物 SalviaplebeiaR.Br.;DPPH(日本东京化成工
业株式会社), BHT、TPTZ(Acrosorganics), ABTS(Fluka),
Trolox(Aldrich);UV-2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nico)。
1.2 荔枝草浸膏的提取
1611
2009年 10月
第 31卷 第 10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October2009
Vol.31 No.10
将荔枝草阴干 , 粉碎 ,依次用石油醚 、醋酸乙酯和甲醇加
热提取 , 滤液浓缩 , 分别得到石油醚 、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
物。
1.3 抗氧化试验
荔枝草石油醚 、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分别配制成初浓
度为 2.0 mg/mL的甲醇溶液 , 用 3种方法进行初筛。 DPPH
方法和 ABTS方法测得的结果中 ,自由基清除率在 50%以上
者对半稀释进行复筛。在 FRAP方法中 , 当 Trolox浓度在 25
~ 400μmol/L时 ,与其吸光度有高线性关系(r=0.999 5),
据初筛结果调整样品浓度进行复筛 , 使其吸光度 A在以上
线性范围内 , 结果用 Trolox当量表示。
1.3.1 DPPH方法 按照文献 [ 10]的方法 , 取 0.1 mL样品加
入 3.5 mLDPPH甲醇溶液(0.06 mmol/L), 混匀 , 反应 30
min,在 515nm处测定吸光度。 同法 , 0.1 mL甲醇加入 3.5
mLDPPH溶液作为阴性对照 , 混匀测定吸光度。每份样品
平行操作 3次 , 取平均值。
1.3.2 ABTS方法 按照文献 [ 11]的方法配制 ABTS自由基
工作液 , 取 0.15mL样品加入 2.85mLABTS自由基工作液 ,
混匀 , 反应 10 min,在 734 nm处测定吸光度。同法 , 0.15 mL
甲醇加入 2.85 mLABTS自由基工作液作为阴性对照 , 混匀
测定吸光度。每份样品平行操作 3次 , 取平均值。
1.3.3 FRAP方法 按照文献 [ 12]的方法配制TPTZ工作液;
按照文献 [ 13]的方法 , 取 0.2 mL样品加入 3.8 mL新鲜配置
的 TPTZ工作液 , 混匀 , 37 ℃反应 30 min, 在 593 nm处测定
吸光度。每份样品平行操作 3次。
1.3.4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用 SPSS13.0软件处理 , 得
IC50;用 3种方法重复实验 4次 , 结果用 SPSS13.0软件作
One-WayANOVA检验。
2 结果与讨论
2.1 DPPH方法
结果见表 1和图 1。图 1显示 ,抗氧化剂清除 DPPH自
由基的能力与其浓度呈正量效关系(荔枝草石油醚 、醋酸乙
酯 、甲醇提取物 、BHT浓度与其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6 4、0.980 2、0.963 9和 0.943 1), 即随着用量的增加 ,
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逐渐增大 ,浓度在 1.2 mg/mL以
下时 ,清除率几乎是随浓度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
表 1显示 ,荔枝草甲醇提取物(IC50 =16.35 μg/mL)与
阳性对照 BHT(IC
50
=18.79 μg/mL)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
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醋酸乙酯提取物清除 DPPH
自由基的能力与阳性对照 BHT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其清除 DPPH自由基的能力与 BHT相当。荔枝
草的 3个提取物和 BHT对 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顺序
为:甲醇提取物 >BHT>醋酸乙酯提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 。
表 1 不同荔枝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n=4)
荔枝草提取物 提取率%/(W/W) DPPH方法 IC50 /(μg/mL) ABTS方法 IC50 /(μg/mL) FRAP方法 /μmolTE/g
石油醚提取物 2.44 22.37±0.43*** 34.97±0.92*** 339.82±0.43***
醋酸乙酯提取物 2.24 20.06±0.76 8.35±0.31 451.32±9.51***
甲醇提取物 12.26 16.35±0.40* 16.01±0.82*** 1 130.97±6.92**
BHTa - 18.79±0.49 6.04±0.19 1 748.49±3.46
注:aBHT为阳性对照品.与 BHT比较:***P<0.001, **P<0.01, *P<0.05。
图 1 抗氧化剂浓度对 DPPH自由基的影响
2.2 ABTS方法
结果见表 1和图 2。图 2显示 ,在相同浓度下 , 荔枝草石
油醚和甲醇提取物清除 ABTS自由基的能力低于阳性对照
BHT;荔枝草醋酸乙酯提取物浓度在 0.125 mg/mL以下时 ,
比相同浓度下 BHT对 ABTS自由基的抑制率低 , 但在 0.125
mg/mL以上时 ,比相同浓度下 BHT对 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
略高。可以明显看出 , 抗氧化剂清除 ABTS自由基的能力与
其浓度呈正量效关系(荔枝草石油醚 、醋酸乙酯和甲醇提取
物 、BHT浓度与其清除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9 4、
0.977 9、0.962 4和 0.948 5), 即随着用量的增加 , 对 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也逐渐增大。
图 2 抗氧化剂浓度对 ABTS自由基的影响
表 1显示 , 荔枝草醋酸乙酯提取物在 3个提取物中对
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IC
50
=8.35 μg/mL), 与阳性
对照 BHT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明其抗氧化活性与
BHT相当。荔枝草的 3个提取物和 BHT对 ABTS自由基的
清除能力顺序为:BHT>醋酸乙酯提取物 >甲醇提取物 >石
油醚提取物。
2.3 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方法
表 1显示 , 荔枝草甲醇提取物在 3个提取物中还原 Fe3+
1612
2009年 10月
第 31卷 第 10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October2009
Vol.31 No.10
的能力最强(FRAP值 =1130.97±6.92 μmolTE/g);荔枝草
3个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与阳性对照 BHT有显著性差异(P<
0.01)。荔枝草的 3个提取物和 BHT还原 Fe3+能力顺序为:
BHT>甲醇提取物 >醋酸乙酯提取物 >石油醚提取物 。
3 结论
本文首次利用 DPPH、ABTS和 FRAP方法对荔枝草进行
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发现荔枝草甲醇提取物清除 DP-
PH自由基的能力比阳性对照 BHT好(P<0.05);荔枝草醋
酸乙酯提取物清除 ABTS自由基的能力与 BHT无差异(P>
0.05);荔枝草甲醇提取物还原 Fe3+的能力比 BHT低(P<
0.01)。
研究结果表明 , 荔枝草甲醇和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好
的抗氧化能力。
参考文献:
[ 1] 王斌贵 , 王以群 , 张 颖 , 等.荔枝草的抗氧化效能 [ J].中
国油脂 , 1997, 22(6):40-43.
[ 2] PowelRG, PlatinerRD.Structureofasecoisolariciresinoldi-
esterfromSalviaplebeiaseed[J] .Phytochemistry, 1976, 15
(12):1963-1965.
[ 3] PlatnerRD, PowelRG.Asecoisolariciresinolbranchedfatty
diesterfromSalviaplebeiaseed[ J] .Phytochemistry, 1978, 17
(1):149-150.
[ 4] García-AlvarezMC, HasanM, MichavilaA, etal.Epoxysalvia-
coccina, neo-clerodanediterpenoidfromSalviaplebeia[ J] .Phy-
tochemistry, 1985, 25(1):272-274.
[ 5] 翁新楚 , 曹国锋 , 董新伟 , 等.荔枝草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 J] .中国粮油学报 , 1998, 13(2):25-28.
[ 6] 董新伟 , 曹国锋 , 段 杉 , 等.荔枝草对鱼油的抗氧化作用
[ J] .海洋科学 , 2000, 24(1):33-37.
[ 7] WengXC, WangW.Antioxidantactivityofcompoundsisolated
fromSalviaplebeia[ J].FoodChem, 2000, 71:489-493.
[ 8] GuLW, WengXC.AntioxidantactivityandcomponentsofSal-
viaplebeiaR.Br.-aChineseherb[J] .FoodChem, 2001, 73:
299-305.
[ 9] JiangAL, WangCH.Antioxidantpropertiesofnaturalcompo-
nentsfromSalviaplebeiaonoxidativestabilityofascidianoil[ J].
ProcessBiochem, 2006, 41:1111-1116.
[ 10] LiuJK, HuL, DongZJ, etal.DPPHradicalscavengingactivi-
tyoftennaturalp-terphenylderivativesobtainedfromthreeedible
mushroomsindigenoustoChina[ J] .ChemBiodiv, 2004, 1:
601-605.
[ 11] ChunSS, VattemDA, LinYT, etal.Phenolicantioxidants
fromclonaloregano(Origanumvulgare)withantimicrobialactivity
againstHelicobacterpylori[ J] .ProcessBiochem, 2005, 40(2):
809-816.
[ 12] BenzieIFF, StrainJJ.Theferricreducingabilityofplasmaasa
measureof“antioxidantpower”:theFRAPasay[ J] .AnalBio-
chem, 1996, 239:70-76.
[ 13] ThaipongK, BoonprakobU, CrosbyK, etal.Comparisonof
ABTS, DPPH, FRAPandORACasaysforestimatingantioxidant
activityfromguavafruitextracts[J] .JFoodCompAnal, 2006,
19(6-7):669-675.
乌梅中黄酮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郭长海 1, 2 , 侯 雪 1, 2 , 王 红 1 , 肖朝萍1*
(1.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收稿日期:2008-07-18
作者简介:郭长海(1981-),男 ,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化学分析工作。 E-mail:jiajiagrace@yahoo.com.cn
*通讯作者:肖朝萍(1957-),女 ,研究员 ,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分离与鉴定。 Tel:(028)85221879
关键词:乌梅;黄酮;山柰酚;染料木素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09)10-1613-02
乌梅是蔷薇科植物梅 Prunus.mume(sieb.)Sieb.et
Zucc.的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经熏制或烘制加工而成。 在传
统医学上有敛肺 、涩肠 、生津等功效 ,在现代医学上还用于治
疗病毒性肝炎 、结核 、白癜疯 、偏头痛 、肿瘤和妇科病等 [ 1] 。
研究表明 , 乌梅中还含有黄酮类 、挥发性成分 、糖类 、氨基酸
等多种成分 , 这些化合物大多有抗菌 、消炎 、抗疲劳等作
用 [ 2] 。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 ,迄今已从天然产物
中发现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 , 其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生
理 、药理活性。此外 , 黄酮化合物也是重要的功能食品添加
剂 、天然抗氧化剂 、天然色素 、天然甜味剂等 。黄酮类化合物
还具有保鲜和护肤美容等作用 [ 3 , 4] 。本实验通过对马边乌
梅的化学成分分析 , 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两种黄酮:
山柰酚 ,染料木素。
1 仪器 、药材和试剂
红外光谱用 NICOLET-MX-1EFT-IR红外光谱仪 , 核磁
1613
2009年 10月
第 31卷 第 10期
中 成 药
ChineseTraditionalPatentMedicine
October2009
Vol.31 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