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是处理 6(高用种量、中肥 ) ,产量最低的是处理 1(低用种量、低
氮 ) ,处理 9与处理 6球茎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 (见表 3)。
表 2 种植密度、施肥量实验方差分析
变异来源 自由度 均方 F F 0. 05 F 0. 01
总变异 17 3. 250 11. 566 2. 55 3. 79
处理 8 6. 626 23. 580 3. 44 6. 03
施肥量 A 2 5. 962 21. 217 4. 46 8. 65
用种量 B 2 20. 265 72. 117 4. 46 8. 65
AXB 4 0. 139 1. 495
误差 8 0. 281
表 3 复合处理西红花球茎产量
处理 复合处理
重复Ⅰ
m /g
重复Ⅱ
m / g
平均
m / g
平均单球茎
m /g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1 A1B1 8. 5 7. 9 8. 2 23. 8 c D
2 A1B2 9. 8 10. 4 10. 1 23. 2 d C
3 A1B3 12. 1 12. 5 12. 3 24. 1 b AB
4 A2B1 10. 3 10. 5 10. 4 29. 3 cd C
5 A2B2 12. 0 11. 3 11. 7 26. 8 b BC
6 A2B3 13. 8 13. 4 13. 6 26. 6 a A
7 A3B1 11. 1 9. 6 10. 4 29. 3 cd C
8 A3B2 11. 1 12. 0 11. 6 26. 6 bc BC
9 A3B3 14. 0 14. 0 14. 0 27. 5 a A
注: A为施肥量 , B为用种量
2. 3 各处理对单个球茎重的影响 从表 3可看出 ,不同用种量对
单个球茎重影响较小 ,而氮肥用量对球茎单个重量有极显著的影
响 ,单个球茎重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重 ,高氮平均单个球茎重
为 27. 8 g ,而低氮单个球茎重只有 23. 7 g。
2. 4 施肥量与用种量对球茎产量的影响 施肥量和用种量对球
茎产量的影响见表 4。 球茎产量随用种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各
用种量间产量均达极显著水平。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球茎产量也
随之增加 ,高、中氮肥用量间产量差异不明显 ,但产量均极显著高
于低氮水平的产量。
表 4 不同施肥量与用种量西红花球茎产量差异性分析
施肥 用种量 m /kg
B1 B2 B3 总和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A1 16. 4 20. 2 24. 6 61. 2 a A
B2 20. 8 23. 3 27. 2 71. 3 b B
A3 20. 7 23. 1 28. 0 71. 8 b B
总和 57. 9 66. 6 79. 8
0. 05 c b a
0. 01 C B A
3 小结
氮肥施用量对西红花生长及球茎产量有较大的影响 ,在沙性
土壤中增施氮肥有利于延长西红花的叶片生长期 ,提高西红花单
个球茎重量及产量 ,但高氮肥与中氮肥产量无差异 ,在现有的沙
壤土种植时施氮以 300 kg /ha为宜。用种量多 ,叶面积系数大 ,能
延长叶片生长期 ,产量也高 ,但对单个球茎重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 ] 缪才敏 ,沈才标 ,宋玲芳 ,等 .西红花的种植研究 [ J ].上海:上海农业
科技 , 2002, ( 3): 98-100.
[ 2] 刘永春 ,许建平 ,顾锡良 ,等 .西红花高产栽培技术 [ J] .中国农技推
广 , 1995, ( 5): 28-29.
收稿日期: 2004-07-16; 修订日期: 2004-11-05
作者简介:祝丽香 ( 1965-) ,女 (汉族 ) ,山东蓬莱人 ,现任山东农业大学科
技学院园艺系副教授 ,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栽培和植物学的教学研
究工作 .
罗勒的栽培及开发利用
祝丽香
(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18)
摘要:介绍罗勒的栽培和采收加工技术 ,并对罗勒的开发利用情况和应用前景做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罗勒 ; 栽培 ;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5) 01-0086-01
罗勒 (Ocimum basilicum ) ,俗称九层塔 ,是唇形科一年生草
本植物。罗勒全株被稀疏柔毛 ,株高 20~ 100 cm。茎四棱形 ,多分
枝 ;叶对生 ,卵圆形 ;花分层轮生 ,每层有苞片 2枚 ,花 6朵 ,形成
轮伞花序 ;每一花茎一般有轮伞花序 6~ 10层 ,花萼筒状 ,花冠唇
形 ,白色、淡紫色或紫色 ,雄蕊 4枚 ,柱头 1枚 ;每花形成小坚果 4
枚 ,坚果黑褐色椭圆形。 种子千粒重 1. 25 g。
1 罗勒的栽培
1. 1 罗勒生长季节长 ,栽培方法比较简单 ,其种子寿命长达 5
~ 7年。 当年落地的种子即可萌发生长 ,因此有种植一年或多年
不断的现象。 罗勒对土壤要求不严 ,较耐瘠薄 ,但喜肥沃的沙壤
土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 ,在 10-38℃均可生长 ,能耐短时 2-3℃的
低温 ,最佳生长温度为 15-35℃。罗勒多用种子栽培 ,在我国北方
为 4月中旬 ,气温稳定在 15℃以上开始播种 ,平畦栽培 ,每亩施
用有机肥 1500-2000 kg作基肥。按行距 40~ 50 cm开 2~ 3 cm深
的浅沟进行撒播。 由于种子细小 ,采用一份种子与 5份细沙混拌
均匀进行条播 ,覆土 2 cm,保持土壤湿润 , 15 d左右出苗 ,苗高 10
cm进行间苗 ,按株距 20-30 cm定苗。 罗勒生长旺盛 ,生长量大 ,
要及时浇水、施肥以保证产品品质。追肥以速效肥料为主 ,并适当
追施磷钾复合肥。
1. 2 罗勒的采收方式因利有性能不同而异。苗高 10 cm结合间
苗、定苗拔取幼苗供烹调或蔬菜食用。 苗高 20 cm时即可采收嫩
茎叶上市出售 ,先采收主茎顶端的茎叶 ,再采收侧枝的嫩茎叶 ,每
隔 5天采收 1次。每次采收时茎基部留 1~ 2节促发新芽 ,使植株
分枝呈半圆球形 ,以便日后采收。若为提取精油使用 ,应在开花初
期采收最为适当 ,此时植株含油量最多。 若采收种子则不应采收
叶片。一般 7月份开花 , 8月上旬果实成熟 ,当植株上的种子大部
分成熟时 ,将整个花序剪下干燥收藏。
1. 3 罗勒的加工有两大类。 做食用的茎叶采收后阴干或进行
人工干燥 ,干燥温度 40℃左右 ,以便保持茎叶原有的色泽和香
气。 提取精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
2 罗勒的开发利用
罗勒原产于南亚、伊朗和中东地区 ,现今世界各地广泛栽培
使用。 在欧美国家应用广泛。 罗勒的开发利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2. 1 食用 罗勒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 ,据测定罗勒茎叶中含丰富
的蛋白质、还原糖、纤维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人们主要把罗勒
作为调味品用于食品加工中。在意大利菜肴中使用较多 ,也可做
凉拌菜、油炸或做汤 ,食用后使人胃口大增 ,其香味具有开胃健
脾、增强消化的功能。 罗勒茎叶具有独特的气味 ,在生长过程中 ,
一般不需要施用农药防治病虫害 ,属于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 ,具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 2 药用 罗勒的果实、全草均可入药。罗勒茎叶具有疏风行气、
发汗解表、散淤止痛的功效 ,作为传统中草药 ,茎叶用水浸泡当茶
饮用能够促进食欲 ,帮助消化 ,并治疗反胃呕吐。罗勒茎叶 30 g ,
生姜适量切片煎汤饮用 ,可防治风寒感冒、头痛胸闷等症状。罗勒
·86·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第 16卷第 1期 L ISHIZHEN MEDICIN E AND M AT 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5 VOL. 16 NO. 1
嫩茎叶适量 ,水煎外洗 ,可治疗湿疹。儿童佩带由罗勒干燥茎叶缝
制的香包 ,可以增强体质 ,预防感冒。罗勒种子外层包裹一层胶状
物质 ,其主要成分为酸性多糖 ,这种酸性多糖能够除去眼睛内的
不洁物和尘埃 ,因此罗勒种子又叫光明子。
2. 3 工业用途 罗勒的叶片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一种珍贵的香
料。 罗勒茎叶提取芳香油具有清甜的茴香、辛香、酒香和草香 ,香
气有力持久 ,在化妆品和香水中使用 ,有提调香气的作用 ,给人以
优美的气息 ,开发以罗勒芳香油为原料调制各种化妆品和高级香
精 ,一定会有广阔的市场。罗勒芳香油的主要成分为丁香酚 ,而丁
香酚具有驱虫作用。所以 ,人们经常把罗勒干燥茎叶放在衣柜、卫
生间来防虫 ,而且 ,它散发的香气可以保持环境的清新。罗勒种子
含油量高达 14% ,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亚麻酸等
不饱和脂肪酸 ,其不饱和程度与鱼油相当 ,有望开发成为鱼用饲
料代替进口鱼油用于各种鱼类的人工养殖上。
收稿日期: 2004-08-10; 修订日期: 2004-11-03
作者简介:李玉澄 ( 1967-) ,男 (汉族 ) ,江苏南京人 ,现任南京市中医医院
工程师 ,主要从事医院信息系统工作 .
其 它
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发展
李玉澄
(南京市中医医院 210001)
摘要:通过对医院 HIS系统的介绍 ,让人们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 组成 ; 功能 ; 效益
中图分类号: R2- 0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5) 01-0087-01
医院信息系统 ( Ho spital Information,简称 HIS)是计算机技
术、通信技术和管理科学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从其内容、方
式和规模来看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
段。第 1阶段是相对独立的、单个项目的信息管理 ;第 2个阶段是
多个项目的综合信息管理 ;第三个阶段是医院各部门共享的信息
系统 ,以上 3个阶段主要着眼于医院管理信息及其管理 ;第 4个
阶段是大规模一体化的医院信息系统 ,既面向管理 ,又面向医疗。
1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
医院信息系统的组成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
组成。 在硬件方面 ,要有高性能的服务器、大容量的存贮装置、遍
布医院各部门的用户终端设备以及数据通信线路等 ,组成信息资
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在软件方面 ,需要具有面向多用户和多种
功能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软件开发工
具等 ,要有各种医院信息数据库及数据库管理系统。
从功能及系统的细分讲 ,医院信息系统一般可分成三部分:
一是满足管理要求的管理信息系统 ;二是满足医疗要求的医疗信
息系统 ;三是满足以上两种要求的信息服务系统。 各分系统又可
划分为若干子系统。 此外 ,许多医院还承担临床教学、科研 、社会
保健、医疗保险等任务。因此在医院信息系统中 ,也应设置相应的
信息系统。
第 1个层次是用户 ;第 2个层次是用户实际使用的终端 ,可
根据用户的应用作业给以下不同功能的终端 (如无盘或有盘微
机、多煤体微机、图形工作站等 ) ;第 3个层次被称为应用环境 ,也
就是医院信息系统的硬件和系统软件提供给用户应用时的各种
装置的混合体 ;第 4个层次是应用程序或医院信息系统的子系
统 ,在这个层次 ,用户得以进入医院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 ,完成相
关 的 功能 ; 第 5 个 层次 是数 据库 管理 系 统 (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 DBM S) ,它实施来自下设层次对数据
库的要求 ,应用层次的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与 DBMS通讯并访
问数据库 ,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也能被各种应用程序访问、共享 ,
并符合一致性的要求 ;第 6个层次是实在的数据库 ,大量存贮着
医院各部门有关管理、患者诊疗等各类数据 ,这些数据来自用户、
应用程序并通过 DBM S而获得。
2 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
根据一般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属性和医院自身的特点及
其需求 ,医院信息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2. 1 收集并永久存贮医院所需全部数据。由于医院信息尤其是
病人信息具有动态数据结构和数据快速增加的特性 ,医院信息系
统应具有大容量的存贮功能。
2. 2 数据共享。 要能快速、准确地随时提供医院工作所需要的
各种数据 ,支持医院运行中的各项基本活动。
2. 3 具有单项事务处理、综合事务处理和辅助决策功能。
2. 4 具备数据管理和数据通信的有效功能 ,确保数据的准确、
可靠、保密、安全。
2. 5 为了保证医疗活动和医院动作不间断地运转。系统应具备
持续运行的功能。
2. 6 具有切实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3 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
医院信息系统的效益问题可以从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综合
效益诸方面进行评价 ,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和讨论。
3. 1 在医院物资管理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 ,将能够减少资金
占用 ,保证供应 ,取得较直接经济效益。医院中各种药品、医疗消
耗品的用量大、种类多、所占用的资金也较多 ,在一个 500~ 800
张床位的医院中 ,这些物品至少在 2000~ 3000种以上 ,所用资金
每年在千万元左右 ,增值率为 15% ~ 20%。这类医院通过计算机
管理只要节约 1年所用资金的 1% ,就有 10万元 ,其效益是显而
易见的。
3. 2 医院信息系统用于医疗收费和财务数据处理等工作 ,可以
大大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活力。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保证医
院进行及时准确处理上万种收费项目和财务单据的最有效的工
具。在医疗收费中人工结帐时 ,由于主客观诸多因素影响 ,不可避
免地出现各种差错 ,导致漏收费或多收费的现象 ,应用计算机处
理后就可以避免或大大减少这种现象。 另外 ,目前医疗用品的费
用增加变化较快 ,如果在收费中应用计算机系统 ,按照政策规定
价格及时调整 ,可以避免漏收。
3. 3 医院信息系统可以为医院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 ,
为决策者及时调整各种人员和物资的安排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 4 在医疗中应用信息系统可以使医院和社会两方面取得明
显的效益。 医疗中需要及时准确地得到各种病人检查结果 ,以使
医师能及时进行治疗 ,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大大提高病情及诊疗结
果传递效率 ,减少病人的平均住院日。 病人平均住院日的减少意
味着医院可以收治更多的病人 ,医院的设施得到充分使用 ,收到
好的经济效益。 有更多的病人更快康复 ,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去 ,其效益是很难用金钱来估计的。
综上所述 ,医院应用信息系统 ,其效益的提高是综合性的。医
院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充分看到信息系统在其中的作用 ,不仅要
看到对信息系统所投入的人力与经费 ,还要看到它所带来的各方
面的效益 ,积极合理地安排这方面的投资 ,使医院得到最佳的发
展。
·87·
LISHIZHEN MEDICIN E AND M AT 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5 VOL. 16 NO. 1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第 16卷第 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