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第52卷2016年第4期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Vol.52 2016 No.4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DOI:10.16783/j.cnki.nwnuz.2016.04.022
收稿日期:2015-04-11;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03-27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引智基地(“111”)项目(B08037)
作者简介:高丽楠 (1983—),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学.
E-mail:gaolinan20081212@163.com
高原杉叶藻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高丽楠
(成都大学 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摘要:以九寨沟的芳草海、箭竹海和五花海优势沉水植物杉叶藻(Hippuris vulgaris)为研究对象,在夏季7月利用
Junior-PAM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其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qP)和非光化学
淬灭(QNP)日动态进行测定,以揭示杉叶藻的光合特征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3个湖泊中,五花
海的水温(Tw)日平均值最高,但光合有效辐射(RPA)日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异.3个湖泊沉水杉叶藻的Fv/Fm,ΦPSⅡ和
qP 的日变化均呈“V”型曲线,而QNP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ΦPSⅡ随RPA和Tw 升高而降低,QNP的变化与ΦPSⅡ相反.
五花海沉水杉叶藻的qP 和QNP日平均值极显著高于其他2个湖泊,其通过增加光耗散尽量降低光抑制程度,具有更高
光合能力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因此,五花海具有较高的水温,其适宜的温度对沉水杉叶藻的生长产生促进作用,表
现出对当地环境更高的适应性.
关键词:杉叶藻;光化学淬灭;非光化学淬灭
中图分类号:Q 945.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988Ⅹ(2016)04-0107-06
Diurnal variation i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ppuris vulgaris at Tibetan Plateau
GAO Li-nan
(Colege of Tourism and Economic Management,Chengdu University,Chengdu 610106,Sichuan,China)
Abstract:Chlorophyl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 are an effective tool for exploring plant adaptive
strategies.In summer,a dominant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is selected in Jiuzhaigou to examine
diurnal maximal quantum yield(Fv/Fm),effective quantum yield(ΦPSⅡ),photochemical quenching(qP)
and 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QNP)in three lakes,namely Grass Lake(GL),Arrow Bamboo Lake
(ABL)and Five Colored Lake(FCL).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s between the main environmental facto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aily averages of water
temperature(Tw)is significantly highest in three lake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re found in daily
averages of photosynthetic active radiation(RPA)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among the three lakes.
In three lakes,Fv/Fm,ΦPSⅡ and qPof Hippuris vulgaris show a“V”type diurnal cycle.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in three lakes shows a significant diurnal variation in QNP.In addition,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ΦPSⅡ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PAand Tw.BothΦPSⅡ and QNP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vary with RPA on a diurnal basis.The daily averages of qPand QNP 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in FCL i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other two lakes,therefore it dissipates excess light
energy depending on the increase of QNP,it is a plant with a strong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for acclimation
to high light intensity.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high Twin FCL is good for growth of submerged
701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52卷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52
Hippuris vulgaris,which indicated that it was more adapted to the local environmental.
Key words:Hippuris vulgaris;photochemical quenching;non-photochemical quenching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串珠状排列的高山
湖泊,与泉、瀑、滩、岛连缀一体,享有 “九寨归
来不看水”的美誉.然而,旅游资源的开发、景点
的基本建设严重破坏了湖泊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
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一些湖泊出现泥沙淤积,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水生植被的发育.因此,研究九寨
沟湖泊水生植物的生长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先后开展了许
多研究,主要集中于九寨沟的森林植被[1]、地质
地貌[2]、旅游资源开发[3]、水文学[4]和土壤[4]
等方面.但有关九寨沟湖泊水生植物生长状况的研
究还未见报道.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是一种快速、精确、简
便且对植物光合作用无损伤检测的技术[6],它是
鉴定评价植物耐逆境能力的有利工具,可探测光合
系统Ⅱ(PSⅡ)的动态变化,已成为研究植物光合
生理功能与外界环境因子关系的理想探针[7].九
寨沟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生理活动经常受高光强和低
水温等多种高原环境因子的胁迫,在独特的高原环
境下,研究湖泊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对环境的适应
机 制 是 非 常 有 必 要 的. 杉 叶 藻 (Hippuris
vulgaris)是九寨沟广泛分布的优势沉水植物,具
有喜寒冷环境分布的特性,是一种高原高寒环境的
指示植物.本研究通过对九寨沟3个湖泊同一沉水
植物杉叶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分析,有助于揭
示该地区水生植物对环境因子胁迫的生理生态适应
性,以及水生植物对光能的耗散和转化特性及对环
境适应性机制,并填补九寨沟沉水植物的生长过程
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此外,本研究还旨在充分了
解水生植物光合生理特性的基础上,为九寨沟湖泊
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九寨沟景区位于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两大地貌
单元的过渡地带,行政区划属于四川省阿坝州,位
于九寨沟县境内(103°46′~104°05′E,32°55′~
33°16′N).景区地势呈现南高北低,沟口海拔仅为
1 996m,而南侧则查梁子一带海拔最高4 789m,
最大相对高差达2 700m以上.九寨沟在气候上表
现出冷凉干燥的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为
7.8℃,一年中1月为最低,平均温度为-3.3℃,
7月最高,平均温度为17.9℃;降雨多集中在5—
10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5%,常以暴雨的形式
出现;日照足,年日照总时长约1 700~3 900h,
相对湿度为60%~70%[8].目前在九寨沟自然保
护区,部分海子已经呈现沼泽化,在海子尾部出现
不同程度的泥沙淤积.通过多次野外考察,最终选
取芳草海(Grass Lake,GL,2 934m)、箭竹海
(Arrow Bamboo Lake,ABL,2 632m)、五花海
(Five Colored Lake,FCL,2 478m)作为本次研究
样地.
1.2 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
1.2.1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水生植物生长的旺盛
期7月下旬,在晴天采用脉冲调制叶绿素荧光仪
Junior-PAM(Walz,Germany)对3个湖泊沉水杉叶
藻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在水深0.8m以内,
随机选择水生植物进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利
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
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荧光淬灭参数的日变化,在
7:00~17:00,2h测定1次.于试验地随机选择
生长一致的5株植株,每株选择顶端以下第4~5
叶片作为测定叶.将叶片暗适应20min,然后打开
启检测光(0.1μmol·m
-2·s-1)测定最小荧光(F0),
再打开一次饱和脉冲光(10 000μmol·m
-2·s-1)测定
最大荧光(Fm).随后照射190μmol·m
-2·s-1的内
源光化光10min后打开饱和脉冲,测定光下稳态
荧光(Fs)和光照状态下的最大荧光(F′m),关闭光
化光,继以一次远红光测定光下最小荧光(F′0).
利用这些参数计算出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Fm-F0)/Fm[9]946;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
=(F′m-Fs)/F′m;光化学淬灭qP=(F′m-Fs)/(F′m
-F′0);非光化学淬灭QNP=(Fm-F′m)/F′m[10]489.
在7:00~8:00,光化光分别设定一个低光
(190μmol·m
-2·s-1)和一个强光(1 150μmol·m
-2
·s-1)下进行qP 和QNP的测定.
1.2.2 环境因子 环境因子的测量与叶绿素荧光
参数的测量同步进行,水面下光合有效辐射(RPA/
μmol·m
-2·s-1)采用 AccuPAR Lp-80Ceptometer
进行测定,利用温度计测定水体温度(Tw/℃).
801
2016年第4期 高丽楠:高原杉叶藻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2016 No.4 Diurnal variation i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ppuris vulgaris at Tibetan Plateau
1.2.3 数据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SPSS 17.0
和Origin 7.5进行统计和制图.使用单因素分析方
法进行分析,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下光合有效辐射和水温的日变化特征
九寨沟3个湖泊的RPA的日变化趋势均呈明显
的单峰型曲线,RPA峰值均大于1 800μmol·m
-2·s-1,
出现在13:00,7:00~13:00和13:00~17:00是
RPA迅速升高和迅速降低的阶段,九寨沟3个湖泊
RPA日平均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GL,ABL和FCL
的Tw 日变化趋势均呈明显的单峰型曲线,约
7:00,Tw 为最低值,GL(11.20℃),ABL(11.16℃)
和FCL(20.6℃)的最高水温均出现在13:00,之后
逐渐降低.FCL的Tw 日平均值(15.79℃)极显著
高于其余2个湖泊(P<0.01),Tw 日平均值在GL
和ABL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图1).
2.2 沉水杉叶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2.2.1 Fv/Fm 和ΦPSⅡ的日变化特征 GL,ABL和
FCL的Fv/Fm 日变化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
型曲线(图2).约7:00Fv/Fm 最高,随着日间RPA
和Tw 的逐渐增强而降低,GL和 ABL的Fv/Fm
在11:00出现低谷,而FCL的Fv/Fm 在13:00达
到最低值,说明九寨沟3个湖泊的沉水杉叶藻在中
图1 3个湖泊水下RPA和Tw 的日变化
Fig 1 Diurnal changes of underwater RPAand
Twin three lakes
午强RPA和高Tw 下其光合活性受到了抑制.下午
随着RPA的降低,Fv/Fm 开始逐渐上升,约17:00
GL 和 ABL 的 Fv/Fm 分 别 恢 复 了 92.42% 和
95.71%,可见傍晚未恢复到清晨水平,而FCL的
Fv/Fm 恢复到清晨时水平.
在自然条件下,3个湖泊ΦPSⅡ日变化均呈“V”
字型.早晚ΦPSⅡ值最大,中午最小.GL,ABL和
FCLΦPSⅡ的最低值分别为0.34,0.28和0.47,3个
湖泊的沉水杉叶藻的光合系统在中午强光和高温下
光合活性受到了暂时的抑制.下午随着光照强度和
温度的降低,ΦPSⅡ开始恢复,约17:00GL和ABL
的ΦPSⅡ未恢复到清晨水平,而FCL的ΦPSⅡ恢复到
清晨时的水平(图2).15:00~17:00五花海的
ΦPSⅡ均高于其余2个湖泊.
图2 3个湖泊沉水杉叶藻Fv/Fm和ΦPSⅡ日变化
Fig 2 Diurnal changes in Fv/FmandΦPSⅡ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in three lakes
2.2.2 qP 和QNP的日变化特征 从图3可以看出
芳草海和箭竹海qP 的日变化.7:00~9:00迅速上
升,之后随着RPA的增强qP 降低,约13:00出现
低谷,13:00~17:00呈上升趋势.五花海qP 在一
天中呈早晚高、中午低的近“V”型变化趋势,在
13:00出现低谷.五花海qP 日均值都极显著高于
其余2个湖泊(P<0.01),但qP 日均值在芳草海
和箭竹海之间无显著差异.
芳草海和箭竹海的QNP7:00~9:00逐渐降低,
之后呈上升趋势,在13:00达到峰值,之后逐渐降
901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52卷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52
低(图3).五花海QNP的日变化趋势呈明显的单峰
型曲线,随着日间RPA的逐渐增强,QNP呈现逐渐
增大的趋势,并且在约13:00达到峰值,之后随着
光强的减弱,QNP逐渐下降.五花海QNP日均值都
图3 3个湖泊沉水杉叶藻qP 和QNP的日变化
Fig 3 Diurnal changes in qPand QNP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in three lakes
图4 低光强和高光强下3个湖泊
沉水杉叶藻的qP 和QNP
Fig 4 qPand QNPof submerged Hippuris vulgaris under
low and high light in three lakes
极显著高于其余2个湖泊(P<0.01),但QNP日均
值在芳草海和箭竹海之间无显著差异.
2.2.3 低光强和高光强下荧光诱导曲线 不管在
低光(190μmol·m
-2·s-1)和强光(1 150μmol·m
-2
·s-1)下,五花海沉水杉叶藻的qP 和QNP都显著高
于芳草海和箭竹海,但是芳草海和箭竹海之间无显
著性差异(图4).
3 讨论
本研究测定了3个湖泊沉水杉叶藻的荧光淬灭
参数的日变化,RPA在九寨沟3个湖泊之间无显著
差异,3个湖泊中FCL沉水杉叶藻的qP 日平均值
最高,但GL和ABL的qP 日平均值之间无显著差
异(图3),表明FCL沉水杉叶藻叶片的PSⅡ开放
部分的比例较高,具有较高的光能转换效率和电子
传递活性,因为五花海较高的Tw 使qP 增高.有
研究表明,qP 与PSⅡ的光化学反应有关,低温促
使qP 降低,qP 越低说明PSⅡ反应中心原初电子受
体QA更趋于还原态,能够传递的电子数量也较
少,导致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活性降低,从
而使植株光合碳同化能力受到影响[11-12].在3个湖
泊中,五花海沉水杉叶藻qP 日均值最大,即PSⅡ
的电子传递活性最大.由图3可知,芳草海和箭竹
海的低Tw 使沉水杉叶藻qP 在7:00较低,这可能
是由于夜间低温抑制了PSⅡ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
缘故,从而造成PSⅡ反应中心开放数目下降.此
后,RPA增强,随着温度的上升又进一步解除了低
温对PSⅡ光化学效率和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作
用[13],使得7:00~9:00qP 有大幅度上升.五花海
的qP 在7:00显著高于另外2个湖泊,7:00~9:00
qP 呈下降趋势,可见较高的Tw 使五花海qP 未发
生低温抑制作用.在9:00~13:00,3个湖泊的qP
都呈下降趋势,由于RPA过强,即PSⅡ反应中心
捕获的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减少,同时
PSⅡ的开放中心的数目减小,耗散过剩激发能的
能力增强,以防御光抑制带来的破坏[14].再之后
随着日间RPA逐渐降低,而之前由于强光PSⅡ反
应中心处于半关闭状态逐渐向开放状态转化,qP
呈略有上升趋势,PSⅡ反应中心逐渐恢复.
QNP表达的是PSⅡ反应中心天线色素吸收的光
能不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而是以热的形式耗散掉
的那部分光能,以避免电子过量累积导致光化学途
径受到伤害,因此QNP是一种植物自我保护免受伤
011
2016年第4期 高丽楠:高原杉叶藻光合作用日变化研究
2016 No.4 Diurnal variation i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Hippuris vulgaris at Tibetan Plateau
害的重要机制,对PSⅡ反应中心起到一定的保护
作用[15].芳草海和箭竹海的沉水杉叶藻可能遭受
夜间的低Tw 后,在7:00刚接受微弱的QNP,所以
低温抑制了吸收的光能不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而以
热的形式耗散掉,所以弱光低温导致清晨时较高的
QNP和较低的qP[16].7:00~9:00随着QNP的增加,
温度上升,低温的抑制作用得到恢复,QNP下降而
qP上升;9:00~13:00随着RPA越来越大,植物叶
片发生了较强的光抑制作用,所以植物通过QNP等
非光化学途径耗散掉过多的激发能,呈现qP 下降
QNP上升的趋势,保护PSⅡ反应中心免受光抑制的
破坏,这是强RPA下植物叶片依赖叶黄素循环的热
耗散避免光合机构破坏的重要保护机制;13:00之
后随着光照减弱,植物的光抑制作用降低,QNP逐
渐降低.芳草海和箭竹海QNP的日变化趋势,说明
光抑制可以由温度过高或者夜间低温胁迫所引起,
促使QNP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参与光反应温度敏
感酶遭受到抑制有关,通过热耗散的形式将多余的
光能释放,可以保护PSⅡ反应中心免受光破坏.
因此,光抑制导致QNP升高促进植物进行自我保
护,这不仅仅是由温度上升引起而且剧烈低温亦可
引发[17],这为进一步研究叶绿素荧光参数提供数
据参考.与此相反,五花海沉水杉叶藻的QNP日变
化曲线基本上为单峰型(图3),7:00QNP最低,上
午随日间RPA升高而上升,沉水杉叶藻通过增加
QNP来保护自身免受光抑制及光损伤,导致光化学
量子效率降低,这是植物叶片防止光破坏的重要机
制之一,之后QNP又随RPA减弱又逐渐降低.依据
能量守恒定律,植物叶片吸收的光能主要用于2个
过程,所以光化学过程和非光化学过程是此消彼长
的关系[18].五花海QNP日均值显著大于另外2个湖
泊,表明较高的Tw 使其QNP增大,植株发生光抑
制的程度降低,光保护能力更强[19].
由图4可知,光化学淬灭qP 和非光化学淬灭
QNP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在高光强情况下,低的qP
伴随着较高的QNP;在低光强下,qP 较高而QNP较
低.大多数植物生长都存在这两种情况,当光照逐
渐增强达到较高的光强,qP 和QNP之间的关系表现
为 QNP 占 主 导 地 位. 有 研 究 表 明,Codium
adherens, Enteromorpha muscoides, Ulva
gigantea和Ulva rigida这几种植物随着光照强度
的逐渐增强,其QNP也逐渐升高[20].无论在低光
(190μmol·m
-2·s-1)或者高光(1 150μmol·m
-2·
s-1)强下,五花海的qP 始终大于另外2个湖泊,
这与五花海qP 日变化一致,由于低温影响反应中
心和PSⅡ电子传递天线活性的降低.五花海的
QNP也始终大于另外2个湖泊,研究表明较高的温
度会增大叶片的叶黄素循环库[21],而非光化学淬
灭主要依赖叶黄素循环,叶黄素循环的运行状况及
叶黄素库的大小,反映了植物防止过剩光能导致光
合机构光破坏的保护程度[22].本研究表明,17:00
五花海的Fv/Fm 恢复到清晨7:00水平,而另外2
个湖泊的Fv/Fm 并未恢复,可见五花海较高的
QNP,进行自我保护的热耗散能力显著增强,即植
株抗光抑制能力显著增强.不管在低光和高光强
下,五花海的沉水杉叶藻qP 和QNP显著大于其他2
个湖泊,进一步表明五花海沉水杉叶藻通过增加非
光化学耗散来尽量降低光抑制程度,保持较高的光
合能力,所以较高的水温促使五花海沉水杉叶藻具
有更高的光合能力和对强RPA的耐受能力,光保护
能力更强,说明对九寨沟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Fv/Fm 的降低是由叶片光合机构吸收过剩光
能后所引起的,即植物发生了光抑制,如果植物产
生严重的光抑制,可以使PSⅡ反应中心发生不可
逆的破坏[23].GL,ABL 和 FCL 的 沉水杉叶藻
Fv/Fm 日变化趋势,呈现出随着RPA增强,Fv/Fm
均在清晨即开始降低,说明均产生了光抑制现象
(图2).另外,FCL沉水杉叶藻Fv/Fm 在约17:00
基本恢复到7:00水平,这表明基本消失光抑制现
象,说明日间光抑制现象是PSⅡ反应中心发生的
可逆失活,并未造成光合机构的破坏.午后,随着
RPA降低,FCL沉水杉叶藻Fv/Fm 恢复速度要大于
其他2个湖泊.但是,在约17:00ABL和GL沉水
杉叶藻Fv/Fm 分别恢复了95.71%和92.42%,可
见傍晚未恢复到清晨水平,Franklin[24]研究表明低
温将加剧 UV-B对Fv/Fm 的负面影响.ΦPSⅡ反映
了PSⅡ反应中心部分关闭情况下的实际PSⅡ光能
捕获的效率[25].15:00~17:00五花海沉水杉叶藻
的ΦPSⅡ均高于其余2个湖泊沉水杉叶藻ΦPSⅡ,表
明FCL沉水杉叶藻具有较高的光能转化效率,从
而提高碳同化的高效运转和有机物积累.
综上所述,Tw 升高使五花海的沉水杉叶藻qP
和QNP上升,所以它通过增加光耗散尽量降低光抑
制程度,具有更高光合能力和对强光的耐受能力.
因此,九寨沟五花海较高的水温,其适宜的温度范
围(11.1~20.6℃)使得沉水杉叶藻对高RPA具有
111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学版) 第52卷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Vol.52
较强的适应性,表现出对当地环境较高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张跃,雷开明,张语克,等.植被、海拔、人为干
扰对大中型野生动物分布的影响———以九寨沟自然
保护区为例[J].生态学报,2012,32(13):4228.
[2] 余鹏程,周文龙,白彦波.四川省九寨沟县南岸村
搬迁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水土保持究,
2006,13(6):290.
[3] 王守成,郭风华,傅学庆,等.基于自发地理信息
的旅游地景观关注度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旅
游学刊,2014,29(2):84.
[4] 张丹,于苏俊.九寨沟公路和栈道降雨径流污染负
荷过程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1(2):
25.
[5] 彭东,曹俊,杨俊义,等.四川九寨沟地区黄土的
初步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2001,20(4):359.
[6] MOHAMMED G H,BINDER W D,GILLIES S L.
Chlorophyl fluorescence:a review of its practical
forestry applications and instrumentation [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1995,
10(1-4):383.
[7] 张守仁.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意义及讨论[J].
植物学通报,1999,16(4):444.
[8] 邓贵平,颜磊,章小平.九寨沟自然保护区景观变
化与保护[J].山地学报,2011,29(2):173.
[9] SCHREIBER U,GADEMANN R,RALPH P,et
al.Assessment of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Prochloron in Lissoclinum patela in hospite by
chlorophyl fluorescence measurements[J].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1997,38(8):945.
[10] 李亮,董春娟,尚庆茂.内源水杨酸参与黄瓜叶片
光合系统对低温胁迫的响应[J].园艺学报,2013,
40(3):487.
[11] 梁英,陈书秀,田传远,等.温度对三角褐指藻叶
绿素荧光特性及生长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
报,2008,38(3):377.
[12] 杨再强,韩冬,王学林,等.寒潮过程中4个茶树
品种光合特性和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品种间差异[J].
生态学报,2016,36(3):629.
[13] 胡文海,黄黎锋,肖宜安,等.夜间低温对2种光
强下榕树叶绿素荧光的影响[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5,22(1):20.
[14] 宗梅,谈凯,吴甘霖.两种石楠叶绿素荧光参数日
变化的比较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0,27(1):
27.
[15] 高建国,徐根娣,刘鹏,等.濒危植物长序榆
(Ulmus elongate)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初步研究
[J].生物学杂志,2011,28(6):6.
[16] 周艳虹,黄黎锋,喻景权.持续低温弱光对黄瓜叶
片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淬灭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
响[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4,30(2):
153.
[17] 叶国锐,钟新民,李必元,等.低温对白菜幼苗叶
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
(11):16.
[18] KRAMER D M,JOHNSON G,KIIRATS O,et
al. New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q(a)redox state and excitation
energy fluxes[J].Photosynthesis Research,2004,
79(2):209.
[19] 李强.环境因子对沉水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机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20] HDER D,LEBERT M,JIMNEZ C.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fluorescence in the green
macrophytes, Codium adherens, Enteromorpha
muscoides,Ulva gigantea and Ulva rigida,from
the Atlantic coast of Southern Spain [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1999,
41:247.
[21] BILGER W,BJKMAN O.Role of the xanthophyl
cycle in photoprotection elucidated by measurements
of light-induced absorbance changes,fluorescence
and photosynthesis in leaves of Hedera canariensis
[J].Photosynthesis Research,1990,25(3):173.
[22] GILMORE A M.Mechanistic aspects of xanthophyl
cycle dependent photoprotection in higher plant
chloroplasts and leaves[J].Physiologia Plantarum,
1997,99(1):197.
[23] 孙坤,李岩,冯汉青.NaCl胁迫对架豆叶绿素荧光
参数的影响[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47(5):74.
[24] FRANKLIN L A.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cclimation on the photoinhibitory responses of Ulva
rotundata Blid[J].Planta,1994,192(3):324.
[25] 刘建锋,杨文娟,史胜青,等.崖柏与侧柏光合特
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研究[J].西北植物学
报,2011,31(10):2071.
(责任编辑 惠松骐)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