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刊卷第季10 9 0年 3 月
第 1期 1 4一 2 0
甘 肃
G A N S U
农 业
N O N G Y E
大 学
D A X U E
学 报
X U E B A O
甘肃省河北杨基因资源调查及利用的研究
孙雪新 刘 榕 陶 毅 李 毅 康向阳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
摘要 通过调查 , 将甘肃省的河北 杨 ( 尸。户。 l: s 人。 P叮。 : f 。 H u e t C h o w ) 划分为庆阳、
平凉集中分布区和兰州 、 定西 、 临夏 、 天水散生分布区 。查明全省计有河北杨28 74 8亩 , 包括青皮
型 、 灰皮型 、 疏冠型 、 密冠型四大生态变异类型 。 在此基础上 , 系统地进行了河北杨的选优 、 种源
试验 、 杂交育种等良种选育工作 , ’ 共选优树 40 株 , 建立河北杨基因库 65 亩 。 业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加大优良类型的繁殖系数 ,解决了河北杨扦插繁殖的技术问题 , 成活率达 80 % ; 在研究推广中将河
北杨分布向南推移 20 公里 , 向西推移 5。。公里 , 生长良好 , 同时还在基础研究方面就河北杨起源问
题进行了探讨 ,推断河北杨为单中心起源的杂种无性系 。
关键词 河北杨 类型 基因资源 选优 种源 纠偏杂交 繁殖 起源
河北杨 ( P o p u l “ : h o p e i e 时 `: H u e t C h o w ) 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一个优
良的乡土树种 , 主要分布在东经 1 0 2 “ 一 1 18 “ 、 北纬34 “ 一42 “ 之间 , 南自甘肃省的天水地区 ,
北至内蒙的大青山 , 东起河北的承德地区 , 西到青海省东部民和山区 , 都分布着河北杨片林
及散生单株 , 其中以陕西北部 、 宁夏东南部 、 甘肃东北部为主要分布区 。 河北杨在分布区内
多 以根孽的形式萌发成长 , 对生境要求一般不太严格 , 具有相当广泛的生态适应性 。
1 9 8 3年 , 受全国河北杨良种选育攻关课题协作组委托 , 我们在甘肃省进行了河北杨基因
资源清查及 良种选育的研究推广工作 , 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
甘肃省河北杨基因资源现状
河北杨在甘肃省可大致划分为两个自然分布区 。 在东经 1 0 3 。 一 1 09 。 , 北纬 34 “ 一 3 7。 之间
的黄土高原和黄土沟壑区的各区 、 县都有河北杨的分布 , 其中以庆阳 、 平凉为集中分布区 ;
兰州 、 定西 、 临夏 、 天水为河北杨零星分布区 , 据工9 8 4一 1 9 8 8连续五年的调查 , 全省计有河
北杨片林 1 4 0 6 5亩 , 散生木 1 4 6 5 0亩 ( 如表 1 ) 。
1
.
1 庆阳 、 平凉集中分布区
庆阳 、 平凉地区是河北杨在甘肃省的集中分布区 , 有河北杨17 80 0余亩 , 占全省的62 % 。
由于该地区的地形较复杂 , 人为因素影响强烈 , 河北杨天然林分的面积一般都不很大 , 只是
收 稿 日 期 : 1 0 5 9一 1 1一 1 5
修改稿收到日期 : 1 9 9。一 02 一2
DOI : 10. 13432 /j . cnki . jgsau. 1990. 01. 002
第 1 期 孙雪新等 :甘肃省河北杨基因资源调查及利用的研究
在特殊的地形上 , 以根萌的方式形成一个个间断的 、 大小不等的团块状无性系群体 。 该地区
以环县和灵台县的河北杨分布最为集中 , 环县有河北杨片林 3 41 片 , 加上零散分布 , 面 积 达
了 38 8亩 。 最大的一片在合通乡赵原村 , 面积为 4 0 亩 , 林分稳定 , 平均郁闭度在。 . 4一 。 . 6之
间 , 生长势及卫生状况 良好 。 灵台县是平 凉地区最靠南的一个县 , 气候温润 , 年 降雨 量 达
“ o m m , 该县百里林场有河北杨和山杨混生片林 5 0 0 0 余亩 , 主要分布在张家沟 、 石峡沟一
带 , 每片达 3 0 余亩 , 林分稳定 , 林下灌木丛生 , 生长较缓慢 。 另外在华池 、 庆 阳 、 静宁 、 庄
浪等县均有河北杨片林分布 ( 见表 1 ) 。
裹 1 甘索省各县 、 市河北杨分布统计裹
5 0一 1 0 0亩
片 亩
1 0 0亩以上
片 亩 备 注
下一亩分 布 零星 ( l )分布 (亩 ) 丝片
亩以
l ( I ) 1 2 0 0
1 8 0 0
1 1 0 002
1 0 2 8 0
2 5 6 5 0
1 0 3 7 0
1 1 4 3 0
3 5 1 0 5 0
2 0 8 8 0
3 2 4 3 5 1 8
1 8 0
1 4 6 8 0
1 5 0
4 3 9 7 7 2 8 2 4 1 6 5 0 1 6
5 6 0
5 1 0
1 0 2 0
4 6 9 0
〔 2 〕 有片无林 , 只有稀疏的根孽苗 ,成年树很少 。〔 3 〕 河北杨与山杨混生 , 其中包括山杨面积 。
( 4 〕 表示该
县部分数据。〔 5 〕 七十年
代后的引种区 。
总计 2 5 7 4 5亩
户匀月任八匕
nUnó甘ù1只ù叮`008jb, .一,11月了
31
n甘ǐUU八UnùnoCUnùó“nl几U尸0n.onōULa甘户口ōùóóse阮q自月了n丹b八勺口比nOA一1`叮tJoUJ神11才`八Qn乙通1
ù月ù,.1山l
、刀.、 .J`声.J,户 ,
234564嘴`.、 `二吸了J, l,`口.
市县瘫味涅训州夏靖兰宁远水西川台浪阳池原卜咸旅冰兰临永皋会靖定天径灵静庄庆华锡习彭纂弥合
河北杨在这一地区主要分布在源地 、 沟谷 、 水分条件较好的阴坡 、 半 阴坡等 。 在阳坡及
梁如顶 , 也有河北杨的零散分布 , 但是 , 由于在这些地形上水分条件较差 , 造成河北杨根萌
繁殖困难 , 一般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片林 。
在该 区域内 , 由于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 , 河北杨天然林分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 据我
们在14 块标准地上对河北杨 26 7株样木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 , 河北杨立木株数按年龄 、胸径树
高的分布均属左偏正态分布 , 林分表现为动年性 , 其中小径木占有较大的比重 , 这说明在该
地区林分生长具有较大的潜力 , 同时也说明林分采伐过度 , 管理较差 。
1
.
2 天水 、 兰州 、 定西 、 临夏散生分布区
天水是甘肃省南部的一个地区 , 河北杨在该地区以零星散生和小片萌生为主 。 在幕水沟
一带 , 有河北杨小片林分布 , 一般面积在几亩左右。 河北杨变异类型复杂 , 仅就树冠而言 ,
就有圆球状 、 广卵形 、 窄卵形 、 塔形 、 悬垂形等 。 据许多专家分析 , 其中相 当一部分可能是
河北杨与其它杨树的杂交后代 。
在年降雨量不足 40 o m m 的 干早山区 , 天然河北杨也主要以零星的方式分布 。 由于这些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9 9 0 年
地区的自然条件相当严酷 , 河北杨根萌困难 , 很少有成片分布 , 多见于四旁造林 。 例如 , 皋
兰城内 , 主要 以河北杨作为行通树 , 兰州的仁寿山公园内 , 也有大量栽培的河北杨 。 河北杨
在中部干早区表现出极强的抗早性和耐痔薄能力 , 会宁县远边乡双坪林场营造的 1 00 余亩
河北杨林 , 八年生时 , 平均胸径 5 . 3 4 。 m , 平均树高 6 . 45 m , 长势良好 。 证明河北杨在 甘 肃
中部地区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潜力 。
从甘肃省总的情况看 , 河北杨分布面积较大 , 生态变异类型较多 , 初步可划 分 为 青 皮
型 、 灰皮型 、 疏冠型 、 密冠型四种类型 。 由于生境的差异 , 河北杨又表现为各地区分布的极
不平衡 , 这样就造成 了各区 、 县对河北杨这一优 良乡土树种的重视程度的差异 。 在林业生产
中 , 由于乱砍滥伐和挖根孽苗造林 , 致使河北杨天然林破坏十分严重 , 加之抚育管理较差 ,
河北杨天然林生长衰退 , 影响了河北杨优 良特性的表现 , 另外 ,无性扦插繁殖困难的间题 , 使
河北杨在造林中大面积应用受到限制 , 所以 , 除少数县 、 乡外 , 绝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将河北
杨列入林业发展议事 日程 。 因此 , 加强河北杨资源清查和 良种选育工作 , 解决河北杨无性繁
殖问题 , 对于促进河北杨在甘肃林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2 河北杨基因资源保存与利用的研究
2
.
1 河北杨优树选择
优树选择是林木良种选育的重要步骤之一 。 鉴于河北杨多属散生的特点 , 选优时采用我
校提出的 “ 三 因子 ” 法进行 。 所谓 “三因子 ” 指树高 、 胸径 、 形数三项生长指标 。 在河北杨
优树的形质指标满足后 , 对三项生长指标进行测定 , 以确定中选优树 。
1 9 8 4年以来 , 5 年中共选优树 40 株 , 其中 工级优树 4 株 , 占10 % , 卫级 优 树 7 株 , 占
1 7
.
5% ; l 级优树 8 株 , 占20 % ; w 级优树 19 株 , 占 4 7 . 5 % , v 级优树 2 株 , 占 5 % 。 v 级
优树本应列为淘汰对象 , 但因形质指标很理想 , 暂时列为 “ 准优树” , 作为以后 的 研 究 材
料 。 在所选优树中 W级比重最大 , 工 、 亚级优树较少 , 由此可见所选优树质量不是很高 , 这
主要是由于河北杨经长期的负向选择 , 种性 日趋变劣的缘故。
从优树年龄上看 , 10 一 2 5年的优树占85 % , 10 年以下的优树 2 株 , 占 5 % , 2 6一 30 年的
优树 10 株 , 占10 % 。 由于形质指标较好 , 保留了一些超龄树和幼龄树 , 以避免某些优良基因
型的丢失 。 这样优树均定植于河北杨基因库中 , 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选择 。 其中所选优 良
无性系8 40 3表现最佳 , 六年生径生长 1 5 . 9。 m , 高生长 12 . 2m ,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2
.
2 河北杨种源试验
近代林业科学证明 , 同一树种 、 不 同产地的种子 、 种条 , 在相同的条件下 , 其生长表现
是有差异的 , 有时这种差异甚至达到非常显著的程度 。 因此 , 在生产中必须严格选择种源 ,
探索最佳种源 , 是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最简便易行的途径 。
1 9 8 6年 , 我们将临夏 、 皋兰 、 永靖 、 银川 、 榆林 、 河曲、 青海 、 武功八个地方的种源在
武威黄羊镇进行育苗对 比试验 , 同年冬季平茬 , 1 9 8 8年春 , 我们将上述八个种源的 “ 二根一
干 ” 苗定植于张掖杨树实验中心 。 河北杨苗期 、 幼林期生长状况如表 2 。
从表 2 可知 , 不 同产地的河北杨在生长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苗期以青海种 源 生 长 最
第 1期 孙雪新等; 甘肃省河北杨基因资源调查及利用的研究
表 2 河北杨种源试验苗期 、 幼林期生长对比表
项 目 临夏 榆林 青海 武功 皋兰 永靖 银川 河曲 调查 日期
苗高 ( c ln )
地径 (c nI )
树高 ( c m )
胸径 (c m )
2 1 8
。
0 1 2 6
。
0 2 5 4
。
0 2 3 5
。
0 2 0 9
。
0 2 0 6
。
0 1 8 3
。
0 1 9 0
。
0
8 7年 1 1月
1
。
4 8 1
。
3 4 1
。
6 0 1
。
5 3 1
。
4 1 1
。
5 2 1
。
4 0 1
。
4 0
4 7 9
。
0 4 8 9
。
0 4 9 7
。
0 4 5 1
。
0 4 4 4
。
0 45 3
。
0 4 9 6
。
0 3 8 8
。
0
8 9年 1 0月
4
。
5 9 3
。
7 5 5
。
2 1 4
。
0 2 5
。
1 6 4
。
8 2 4
。
5 0 3
。
7 7
苗期幼林
佳 , 榆林种源最差 ; 而幼林期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 在高生长上以永靖种源表现最佳 , 平均
树高达 4 97 . c0 m ; 径生长以青海种源最好 , 平均胸径为 5 . 21 c m 。 但是这种苗期和幼 林 期 的
生长差异并不能说明种源试验的最终结果 , 还需要进一步观察测定 。
2
.
3 河北杨杂种无性系的筛选
尽管河北杨是西北地区的一个优良的乡土树种 , 但从现代林业生产要求上说 , 还存在许
多不足之处 , 如扦插繁殖成活率低 , 主干尖削度较大 , 干型 、 冠型 、 分枝也不够理想等 , 基
于这些原因 , 我们于七十年代末期就进行了河北杨 “ 纠偏 ” 杂交工作 。
在杂交中 , 我们以河北杨作为母本 , 采集了新疆杨 、 银白杨 、 毛白杨 、 山杨 、 小叶杨 、
胡杨的花粉 , 经 C 。 “ ” 的丫射线处理后予以授粉 , 最后根据苗期生长 , 初步选出了 39 个杂种单
株 。 八十年代初 , 我们将这些杂种系号进行对比试验后 , 保留了 5 个株系 , 即河 x 新 83 1 5 ,
河 X 新 8 2 1 3 、 河 x 新 8 5 0 1 , 河 x 银 5 3 0 2 , 河 x 毛 8 5 0 3 。 2 9 5 3年 , 将这 5 个系号定植于黄羊镇
河北杨基因库中 , 截止 1 9 8 9年 8 月 , 生长情况如表 3 。
表 3 河北杨杂种无性系生长状况对比衰
品 种 树 龄 树高 ( m ) 年均高生长 胸径 ( c m ) 年均径生长
八.厅`J住ù勺丹nC.八01勺,上只ù
.…翻叮1,工1上,
,an八甘U00尸O,dó日ùù丫月了ōU
.…月任刀往110ùó吕1二1上,:目n.;Jó勺门rcoJ任民目3。.noe河北杨河 x 新 53 1 5河 x 新 5 2 1 3
河 x 新 5 3 03
河 x 银 5 3 0 2
河 x 毛 8 3 03
1 0
。
1 5
1 0
。
4 0
9
。
5 0
9
。
40
9
。
7 0
9
。
6 0
2
。
0 5
1 3
。
0 2
从目前生长状况分析 , 河 火新 8 3 1 5和河 x 毛8 3 0 3较有希望 。 河 x 新 8 3 1 5虽然在径生长上
尚未超过母本 , 但冠形窄小 , 树干通直 , 主枝长势也较强 , 且繁殖容易 , 在一般 大 田 条 件
下 , 扦插成活率达 81 % , 改进 了母本河北杨形质上表现出来的缺点 。
2
.
4 河北杨优良基因资源的保存与傲殖
目前 , 我们收集 、 保存的河北杨优良基因资源包括 : 类型 4 个 , 本省初选优 树 40 个 系
号 , 河北杨杂种无性系 5 个株系 , 为青海繁殖 、 保存优树 5 个系号 。 迄今为止 , 共营建河北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9 9 0年
杨基因库 65 亩 , 为未来的林业生产及河北杨良种化研究打下了物质基础 。
因所选优树多为成年大树 , 扦插成活困难 , 繁殖效率低 , 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
的优树苗木 , 我们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 , 加大繁殖系数 , 现今已取得各类型河北杨试管苗计
5 万余株 。 并推广至定西 、 临夏 、 武威 、 张掖 、 景泰 、 天水等地 。
在采用组织培养法进行河北杨扩大繁殖的同时 , 我们还就常规的扦插繁殖进行了探讨 。
第一 , 在特定的技术措施下进行大 田直接扦插。 所谓特定的技术措施是指 “ 高垅 ” 、 覆膜 、
密植 、 勤灌 ” 的方法 。 以避免土壤板结 , 提高土壤温度 、 湿度 , 减少水分蒸发 , 加大繁殖系
数 。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 , 河北杨扦插成活率一般可达 75 一80 % 。 第二 , 用试管苗的种条进行
扦插繁殖 。 将试管苗的平茬苗剪穗扦插 , 即使在不施加任何特殊技术措施的情况下 , 仍能使
扦插成活率显著提高 , 一般可达80 %左右 , 这是因为河北杨茎芽经组培后 , 提高 了 复 幼 程
度 , 加强了再生能力的缘故 。 这两种方法效率高 , 简便易行 , 可以说为河北杨应用于林业生
产开辟 了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
2
.
5 河北杨的引种与推广
1 9 7 4年 , 我们将河北杨从兰州引种到武威黄羊镇 , 至 1 9 8 4年测定 , 10 年生河北杨树高达
1 5
.
s m , 胸径 2 1 . c5 m 。 超出了本地乡土树种二白杨 , 仅次于我们通过辐射育种选育 出 的 新
品系北京 1 0 0 0 0丫 , 长势喜人 。
1 9 8 7年 , 根据河北杨攻关课题组的要求 , 我们将河北杨试管苗 2 0 0余株引种到张掖地区
进行造林试验 , 第一年因缓苗期影响 , 生长量较小 : 第二年 , 即 1 9 8 8年均高生长 1 . 35 m , 年
均径生长 l . 89 c m , 已接近 当地最好的二白杨无性系 。
1 9 8 8年 , 我们又在临挑高寒山区边缘地带建立 了第三个杨树试验点 , 定植河 北 杨 20 余
亩 , 以试验河北杨在海拔较高 、 冬季较长的高寒山区的适应能力 。
迄今为止 , 我们已将河北杨在甘肃省的分布范围向西推进了 50 0公里 , 向南推进了 20 0公
里 , 河北杨在这些地区均有较好的表现 , 证明河北杨在甘肃各地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
2
.
6 河北杨起源的研究
为了促进河北杨良种选育工作的不断深入 , 有必要就河北杨的起源及群体遗传结构等基
础问题进行探讨 。 因此 , 自1 9 8 5年以来 , 我们相继开展了河北杨染色体组型和不同地理种源
间同工酶电泳的研究 , 发现问题如下 :
第一 、 河北杨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 , 其同源染色体间杂合性较强 , 加之河北杨杂交
F , 代 发生 “ 疯狂 ” 分离的现象 , 因此我们推断河北杨可能是一个天然杂种 , 而且从形态 上
看 , 具有明显的山杨 “ 血统 ” 。
第二 、 不同产地的河北杨的全蛋白谱 、 过氧化物酶 、 a 一淀粉酶、 醋酶同工酶谱具有一致
性 , 加之至今尚未发现雄株 , 据此我们推断河北杨可能是一个单性起源的物种 , 且应当属于
单中心起源 。
第三 、 根据河北杨资源调查所观察到的情况 , 我们认为河北杨起源中心在陕西北部黄土
高原地带 , 其理由是 : 陕北河北杨分布最为集中 , 类型分化最为复杂 , 这符合H · N 瓦维洛
夫起源中心说的理论 , 即 “ 物种起源 中心地带 , 常常分布着最多的变异类型 ” ; 在边缘地带
上的河北杨多属散生分布 , 且大多有较清楚的引种历史 。 如青海省引种河北杨仅有数十年的
第 1 期 孙雪新等 ;甘肃省河北杨基因资源调查及利用的研究
历史 , 一个多点起源的品种 , 不同产地的种条的同工酶谱不可能完全近似 。
总之 , 我们根据调查和同工酶 电泳研究认为 , 河 北杨是一个单性起源的杂种无性系 , 其
起源中心在陕北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 逐步向四周扩散 , 形成了现在这样的
分布局势 。
3 甘肃省河北杨发展的几点建议
3
.
1 建议将河北杨列为甘肃省黄土高原沟壑区的战略树种 , 充分利用其抗干早 、 耐贫膺 、 抗
病虫 、 速生等优点 , 迅速用于更替生产上一直沿用的不 良树种 , 如干形低矮的小叶杨 , 种性
衰退的箭杆杨 , 多虫多病的杂种杨等 。
3
.
2 大力开展河北杨引种的研究 , 使河北杨西进沙区 , 南下高寒地带 , 充分发挥河北杨广泛
的适应潜力 。
3
.
3 加速河北杨科研成果向生产应用的转化 。 建议在省内建立河北杨大型 良种繁育基地 , 培
训掌握扦插 、 组培繁殖技术的专业人员 , 以保证省内林业生产的优良品系和杂种 无 性 系 种
苗 、 种条的供应 , 从而提高造林数量与质量 , 以增加木材生产 , 加速杨树良种化进程 。
3
.
4 加强省内外科研 、 生产上的横向联系 , 增进信息交流 , 及时将国外 、 省外的先进经验 、
先进技术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本省的研究和生产中去 , 以深化河北杨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
致谢 : 查天山 丁云芳 李庆会 李鸿瑞 赵氓阳 胡祥 孙福全同志参加了部分工作。
今 考 文 献
1 徐纬英 , 马常耕川登亚! , 林静芳 , 屠惠芳 . 杨树 . 北京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 9 58
2 林静芳 , 董茂山 , 黄钦才 . 白杨派树种的组织培养 . 林业科学 , 19 80 , 16 ( 增刊 ) : 58 一 6 4
3 东北林学院树木育种组 . 杨树单倍体花粉植株的诱导 . 遗传学报 , 1 9 7 7 , 4 ( 1 ) : 49 一 54
4 朱澄主编。 植物染色体及染色体技术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 8 2 , 82 一 84
5 孙雪新等 . 杨树杂种胚的离体培养 。 林业科技通讯 , 1 982 , ( 1 0 ) 2 : 1
6 周俊彦 。 植物组织培养中的胚状体。 遗传学报 , 1 978 , 5 ( 1 ) : 79 一 8
7 孙雪新等。 同功酶法在杨树研究中的应用 . 甘肃林业科技 , 1 9 82 , ( 3 ~ 4 )
8 王怀智 . 植树造林与组织培养 . 林业科学 , 1 9 83 , 19 ( 3 ) : 2 92 一3 01
, W i n t o n
, L
。
S h o o t a n d t r e e P r o d u e t i o n f r o m a s P e n t i s s u e e u l t u
r e 。 A m e r
.
J
.
B o t
。 ,
1 9 7 0
,
5 7 ( 6 )
: 9 0 4一9 09
10 W i n t o n
,
L
。 a n d H u h t i n e n
,
O
。
T i s s u e e u l t u r e o f t r e e s
。
M o d e r n M e t h o d s i n
F o r e s t G e 皿 e t i e s . N e w Y o r k : S p r i n g e r 一V e r l a g B e r l i n H e i d e l b e r g , 1 9 7 6 , 2 4 5一2 6 4
1 1 S m i t h
,
M
.
A
。
L
。 a n d M e e o w n
, B
.
H
.
A e o m p a r i s o n o f s o u r e e t i s s u e p r o t o
-
P l a s t i $ l a t i o n f r o rn t il r e e w o o d y p l a n t s p e e i e s
·
P l a n t S e i e n e e l
, e t t e r
,
1 9 8 3
,
2 5
, 1 4 9一 2 5 6
.
2 0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1 9 90年
St ud i e s on In v e st i g at i on an d U s e of G en eR e s o ur e e a bo ut
P op ul u sh op e i en s i s in Gn a s u
S un X u ex in L 了 uR on gT a oJ iL iJ i K an gX i an g yn a g
( D
ep ar t m en t of F or e str y
,
G a n s u A g r i e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Ab s t r a c t T h r o u g h 宜n v e s t i g a t i o n , t h e r e s o u r e e s a b o u t P o 刀u l u s 寿。刀 e f e n s f s i n
G a n s u w e r e d i v i d e d i红 t o t w o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 t h e e e n t r e a r e a o f Q i n g y a n g
P i n g l i a n g a n d s e a t t e r e d a r e a o f L a n z h
o u 一
D i
n g x i
一
L i n x i a
一
T i a n s h u i
.
I n t w o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s
,
t h e t r e e a r e a t o t a l l e d a b o u t 2 8 7 4 8 m u
,
i n e l u d e d f o u r e e o l o g i e
v a r i e t y t y p e s o f g r e e n b a r k
,
g r e y b a r k
,
d e n s e r o w n a n d s p a r s e e r o w n
.
A
s e r i e s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s o n t h e im p r o v e d v a r i e t y b r e e d i n g o f t h e p o p l a r w e r e
e o n d u e t e d
, s u e h a s s e l e e t i o n o f s u P e r i o r t r e e
, t h e P r o v e n a n e e o f t h e v a r i e
-
t y t e s t a n d e r o s s
一
b r e e d i n g
.
F o r 士y P l u s t r e e s w e r e s e l e e t e d a n d a b o u t 6 5m u
0 f g e n e p o o l w a s b u i l t
.
T h e b o r d e r o f t h
e p o p l a r r e s o u r e e w a s m o v e d f o r
-
w a r d 2 0 0 k i l o m e t r e s i n t h e d i r e e t i o n o f s o u t h
a n d 5 0 0 k i l o m e t r e s i n t h e d i r e e t i o n
o f w e s t
.
U s i n g t i s s u e e u l t u r e t e e h n o l o g y
,
w e r a i s e d b r e e d i n g r a t i o o f P o 夕 u l u `
h o 尹 e i e n s 公` p r o p a g a t i o n a n d e u t t i n g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 i t w a s a b o u t 8 0% ) . A f -
t e r r e s e a r e h i n g i n t o t h e o r i g i n o f P o 夕u l u 名 h o 夕e了e n s i s , w e i n f e r r e d t h a t i t
w a s a h y b r id e l o n e o f s i n g l e e e n t r e o f o r i g i n
.
K e y w o r d s G e n e r e s o u r e e ; P o夕 u l u : 人。 尹e i e n : i `
( 哀毅 吴成林 编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