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宝安区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从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当地拥有的旅游资源和深圳市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布局等方面综合考虑,宝安区旅游业应定位为建设生态旅游基地。通过对宝安区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宝安大生态旅游新格局。建设以海上田园为中心的湿地生态旅游区;以光明农场为中心的农业生态旅游区;以羊台山、凤凰山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旅游区,以沙井、福永、西乡等镇为中心的人文生态旅游区。各旅游景区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积极引进国内外综合实力强、管理经验丰富的旅游企业经营宝安的旅游业(包括旅游交通、旅游酒店、旅行社等),组建多种经济并存的“宝安旅游集团”,按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统一运作管理全区的旅游业。配套“绿色酒店”、“绿色交通”等基础设施对宝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is underdeveloped. Bao-an District should aim to develop the eco-tourism based on the world tourism tendency, and local tourism resources. Through integrating its existing tourism resources, Bao-an District can form a macro-framework of eco-tourism. It is possible for Bao-an District to establish the wetland eco-tourism attractions based on 3 Wetland ecosystems: the agro-eco-tourism attractions based on Guangming Farm, the natural eco-tourism attractions based on the Yang Tai Mountain and the Fenghuang Mountain, the historical culture eco-tourism attractions based on Shajing Town,Fuyang Town,and Xixing Town. Some experienced companies inside or outside country must be absorbed to take part in the management of Bao-an tourism. The paper also suggests that Bao-an District can register a company called "Bao-an Tourism Group Co., Ltd" to manage all the tourism related industries in the District, including tourism transportation, tourism hotel, and travel agency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tourism market regula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Bao-an eco-tourism industry to build some high-level "green hotels" and the basic installations such as "green transportation".
全 文 :1期 孙丽英,等:在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利弊分析 45
表3 1949~1998年我国生态治理活动吸储大气碳的估算结果比较表【9】
Table3comparingtableofaccountingresulttocarbonseques仃ationofecologicalactivitiesnourcoun仃v疔om1949to1998
活动 固碳率(×104tc) 50年累计固碳量(tC/11m2.a)
Activities RateofcarbonfixingTotalcarbonfixedquantityin50 ears
人工造林Artificialforestry 1.4 4795
飞播造林P1aneforestry 1.0 2533
封山育林Closedforestn, 1.O 3407
治理水土流失WaterandSoilConserVation 0.3 20
修梯田、建堤坝、治沙造田Buildingterraces,dykesandsoon 0.3 320
.⋯..套工种草和啤皇草地. , , o.8 l 186
Artificialpl ntinggrassandinlprovinggrassland
。。。 ‘‘。。
资料来源:魏殿生,加快新时期林业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Datasource:WeiDuansheng’Ouickenforestrydevelopmentofnewperiodtodealwimclimatechange
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的增加C02排放量。但是,我国
是世界上C02排放第二大国,年均排放量仅次于美国,
在下个世纪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我国
必须具有较大的C02排放空间。发展造林和再造林会
增加森林对C02的吸收,从而因造林增加碳汇而扩大
了我国碳排放空间。
4.2林业碳汇项目的成本比较低,便于在我国开展
; 目前减少排放源是要减少能源和工业生产,或者进
行技术改造,这都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影响各国经济发
展,所以阻力很大。而通过造林和再造林等措施增加吸
收C02的汇则便宜得多。有人在欧洲计算减少同样多大
气C02含量的成本,后者大约是前者的1/30瞄J。
4.3造林相对于其他方式的碳吸收量较大
根据建国以来各种方式的生态治理活动对大气碳
. 的吸储情况(表3)可以看出,通过造林方式吸储的
碳量远大于其他方式的活动,尤其是人工造林的效果
更加明显。因此发展造林的方式吸收大气中的碳比其
他活动有着明显的优势。
4.4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机会
由于清洁发展机制是针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的履约机制,因此在《气候公约》的进程中,发展中
国家可以利用CDM林业碳汇项目作为获得投资的平
台。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五家荷兰电力公司组
成的荷兰电力委员会就成立了森林碳吸收基金会,旨
在通过大规模造林吸收C02,抵消火力发电厂的C02
排放量。为此将用1.8亿美元用于在全球各地造林、
护林【1⋯。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出,开展与CDM相关的
林业项目将是一个很好的对外开发机会。
4.5可以提高林业在我国的地位,促进国内的碳交换
机制建立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
。植树造林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林
业碳汇项目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将为我国林业建设筹
集到大量国际资金,以作为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补充,
将有利于解决生态效益补偿问题,促进生态服务功能
的市场化与货币化进程,实现项目区及周边地区的林
业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
5可能存在的弊处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有利就不可避免有弊,
结合其他专家的意见,笔者认为在中国开展林业碳汇
项目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弊处。
5.1国际市场上的林业碳汇项目交易额太低,不利于
我国经济的发展
目前在国际碳排交易市场(皆为非政府组织)的
林业项目每吨C02的交易额大约为2美元左右,只相
当于工业项目的1/10—1/20iIl。相比较而言,对于我国
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更希望获得一些先进的工业生产
技术和技改资金援助。目前,我国对于CDM项目的
实施,主要是优先考虑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改造技术,
获得较多外资无偿援助并促进工业升级换代,取得相
对较大的效益。
5.2使发达国家走减排捷径,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生态科学 24卷
全区的旅游景点、旅游交通、旅游酒店和旅行社等,
统一开发、整合、运作宝安的旅游资源。政府要按照
扶持民营企业的相关政策,帮助“宝安旅游集团”步
入健康发展轨道。
3.4配套建设
3.4.1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
设施是旅游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宝安区要发展名副其
实的生态旅游业,不仅要有发达畅顺的交通、通信网
络,还要有舒适的交通工具,向游客提供与生态旅游
相适应的“绿色公交”、“环保运输”等。
3.4.2宾馆、旅行社的配套经营要改变目前这种旅游
区、酒店、旅行社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策划、统一
经营,形成宝安区旅游业的强大合力,提高综合竞争
力。要结合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
意见》精神,把“一镇一大商场”、“一镇一五星级酒
店”建设与全区发展生态旅游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使
宝安区不仅拥有生态旅游区,而且拥有“绿色酒店”、
“绿色商场”、“环保旅行社”。让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的理念渗透于“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旅游
要素中去。把宝安区建设成为真正的生态旅游基地。
4结论
从深圳宝安区现有的旅游资源来看,发展生态旅
游大有可为,完全可以把宝安区建设成包含湿地生态
旅游、农业生态旅游、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
等内容的生态旅游基地。要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整合,
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认识“绿色交通”、
“绿色酒店”等的配套建设对生态旅游基地建设的重
要意义。
参考文献
【l】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2001.生态旅游[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213—215.
【2】王德刚.2000.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M].青岛:青
岛出版社,92—105.
【3】国冬梅.2001.中国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M].环境与可持
续发展(2000年卷)。北京:气象出版社,733.739.
【4】高吉喜,张林波,潘英姿.2001.2l世纪生态发展战略【M】.
贵阳:贵州出版社,159—173.
【5】冯若梅,黄文波.1999.旅游业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
出版社,13.16.
(上接第45页)
长期下去对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将造成不利的
影响。
5.3不利于我国获得较多的工业技术改造的技术和资金
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展势必影响发达国家对投入成
本较高的节能、可再生能源等CDM项目的实施,并
使发达国家以最低廉的代价实现其减排目标,对我国
获得较多的工业技术改造的技术和资金没有明显的帮
助,从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6结论
自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起,
在该公约进程中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波恩政治协
议》和《马拉喀什协定》同意将造林、再造林作为第
一承诺期合格的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意味着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林业碳汇项目抵
消其部分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个对林业意义十分重
大的事件。这标志着林业的生态功能在经济上逐步得
到了国际社会承认,标志着林业的生态服务可通过贸
易获取回报时代的到来。林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
架公约》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加强。
综合我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以
及对我国经济发展所能带来的利处,笔者认为,出于
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可以适量开
展林业碳汇项目,以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提
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刘国华,傅伯杰,方精云.中国森林碳动态及其对全球碳
平衡的贡献【J】.生态学报,2000,20(5):733.740.
【2】 Houghton,RA.1999.Theannualnetnuxofcarbontome
atmospheref的mchaIlgesinlanduse1850~1990[J】.乃fZ“s,
51B:298.313.
【3】GEF中国林业温室气体清单课题组.2003.土地利用变化
和林业温室气体计量方法.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 碳汇
问题研究【A],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23—164.
【4】 FangJY,ChenAPPengCHeta1..2001.Changesin
forestbiomasscarbonstorageinCllinabetween1949and
1998[J].Science,292:2320—2322.
【5】 李克让,王绍强,曹明奎.2003.中国植被和土壤碳储量
[J].中国科学,233(1):72.80.
【6】 王礼茂.2004.几种主要碳增汇/减排途径的对比分析【J】.
第四纪研究,24(2):191—197.
【7】 刘江.2001.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431.442.
【8】 陈根长.2003.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决定了林
业的发展趋势和地位【J].首届中国林业与木业可持续发
展国际研讨会专页,林业经济, 11:25—26.
【9】 魏殿生.2003.加快新时期林业发展,应对全球变暖的挑
战.造林绿化与气候变化:碳汇问题研究[A],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2.21.
【10】 Moura—CostaP_2001.ForestryandtheClimateConVention:
lO—yearsofEvolution【M].EcoSecurities“d.,0xfbrd,UK.
【11】王雪红.2003.林业碳汇项目及其在中国发展潜力浅析[J】
世界林业研究,16(4):7.12.
【12】李怒云,高均凯.2003.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我国林业的
立场及对策建议[J】.林业经济,5:12.13.
万方数据
深圳宝安区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王震宇, 陈桂珠, WANG Zhen-yu, CHEN Gui-zhu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510275
刊名: 生态科学
英文刊名: ECOLOGIC SCIENCE
年,卷(期): 2005,24(1)
参考文献(5条)
1.冯若梅;黄文波 旅游业营销 1999
2.高吉喜;张林波;潘英姿 21世纪生态发展战略 2001
3.国冬梅 中国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2001
4.王德刚 现代旅游区开发与经营管理 2000
5.杨桂华;钟林生;明庆忠 生态旅游 20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郑庆宏.张树文.宋守国.Zheng Qing-hong.ZHANG Shu-wen.SONG Shou-guo 开发延吉黄草沟旅游区的可行性和效
益评析[期刊论文]-吉林林业科技2001,30(5)
2. 傅广海.陈梦 论生态旅游区开发——以四川省黑竹沟为例[期刊论文]-经济师2006(9)
3. 王沧州.WANG Cang-zhou 萧山国际大酒店综合施工技术[期刊论文]-建筑技术2010,41(5)
4. 张杰.董卫 保护理念下的国内文物保护单位旅游化可行性研究--以浙江义乌赤岸历史文化保护区为例[会议论文
]-2007
5. 孙慧婷.SUN Hui-ting 旅游业作为青海新支柱产业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4)
6. 朱子丹 构建"环荆州体育圈"的基本条件、战略发展和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04(8)
7. 刘翠梅 旅游投资项目后评价[学位论文]2004
8. 许云飞 京杭运河山东段经济带、文化带、旅游带、风景带建设研究——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山东交通科技
2006(4)
9. 邱岳.成欣 泰山探险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西部科技2011,10(32)
10. 黄春滚.胡蓉 宜春旅游集群发展可行性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8(2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stkx200501014.aspx